富于肿瘤细胞的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7-06-05 15:06:08苏晓燕李里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霍奇金表型淋巴瘤

苏晓燕,雷 浪,胡 萍,李 庆,李里香

富于肿瘤细胞的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苏晓燕,雷 浪,胡 萍,李 庆,李里香

目的 探讨富于肿瘤细胞的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ixed cellularity Hodgkin lymphoma, MC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13岁患儿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淋巴结结构破坏,背景为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其间混有大量单核的霍奇金细胞和多核Reed-Sternberg细胞(HRS),可见典型双核的RS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30、CD15、PAX-5、MUM1,不表达CD20、ALK,Ki-67增殖指数较高。CD2、CD3、CD5、CD7阳性的T细胞包绕HRS细胞。原位杂交检测EBER阴性。结论 富于肿瘤细胞的MCHL临床罕见,易误诊,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富于肿瘤细胞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CHL)是单克隆性淋巴细胞肿瘤,西方国家的发病年龄呈双峰曲线,即第一个高峰为25岁,第二个高峰为45岁,而在我国其双峰曲线并不明显[1]。组织学特点为复杂的炎症背景中散在分布具有诊断意义的RS细胞。WHO(2016)淋巴肿瘤最新分类延续上一版,将CHL分为4个亚型[2]。本文现报道1例富于肿瘤细胞的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ixed cellularity Hodgkin lymphoma, MCHL),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3岁,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包块1周伴鼻塞、鼻出血入院。专科检查:右侧颈前触及一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大小5 cm×6 cm,质硬,固定,界限不清,有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无瘢痕、无瘘管。生化检查示乳酸脱氢酶267.92 IU/L(参考值80~190 IU/L)。增强CT示右侧颈部、纵隔及双侧腋窝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两肺门稍大淋巴结,考虑为淋巴瘤可能性大(图1)。

图1 增强CT示右侧颈部血管周围间隙见多发性淋巴结肿大影,大小不等,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较均匀性强化,部分融合改变,右侧颈内静脉受压前内侧移位

1.2 方法 常规标本处理及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两步法。抗体CK、CD2、CD3、CD5、CD7、CD15、CD20、CD21、CD30、MUM1、PAX-5、GrB、TIA-1、ALK、Ki-67及原位杂交EBER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2 结果

2.1 眼观 淋巴结样组织1枚,大小1 cm×1 cm×0.6 cm,切面灰黄色,实性,质中。

2.2 镜检 淋巴结结构破坏,在复杂的炎症背景中见大量单核的霍奇金细胞和HRS细胞,且可见典型双核的RS细胞(图2)。间质无纤维条带。背景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上皮样组织细胞。霍奇金细胞是微嗜碱性的大细胞,核大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淡,单个嗜酸性核仁。HRS细胞胞体更大,多核,相当于多个霍奇金细胞融合在一起。

2.3 免疫表型 RS细胞CD30(图3)、CD15(图4)、PAX-5(图5)和MUM1均(+),Ki-67增殖指数约90%(图6);CD2、CD3、CD5、CD7阳性的T细胞包绕瘤细胞。CD21示萎缩的FDC网。CK、CD20(图7)、ALK、GrB和TIA-1均(-)。

2.4 原位杂交 EBER检测呈阴性。

2.5 病理诊断 (右侧颈部淋巴结)富于肿瘤细胞的MCHL。

3 讨论

3.1 组织起源 由于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99%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被认为是一种生发中心相关的B细胞淋巴瘤。EB病毒感染在HL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刘铭宇等[3]研究结果显示MCHL与EB病毒感染强相关,75%患者EB病毒阳性。EB病毒可以阻止B细胞在生发中心反应过程中凋亡,从而使有缺陷的B细胞存活,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方婉婷等[4]对肿瘤细胞丰富的10例HL进行观察,其中6例行EBER检测,结果均阴性。本例患儿未检出EB病毒,与其研究结果相符。推测肿瘤细胞丰富的MCHL的发病机制与传统的MCHL不同。

②③④⑤⑥⑦

图2 淋巴结结构破坏,在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背景中见大量的RS细胞 图3 RS细胞CD30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4 RS细胞CD15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5 RS细胞PAX-5阳性,周围反应性细胞PAX-5阴性,EnVision两步法 图6 Ki-67增殖指数约90%,EnVision两步法 图7 RS细胞CD20阴性,残存B细胞CD20阳性,EnVision两步法

3.2 临床特点 MCHL最常累及颈部淋巴结,其次是纵隔、腋下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发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特征。肿瘤细胞丰富的HL患者发病年龄为22~62岁,中位年龄为25.5岁,男女比为1 ∶2.3,可有B症状、皮肤瘙痒、贫血等临床表现[4]。本例患儿13岁,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包块1周入院,之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提示富于肿瘤细胞的HL发病年龄可以更小,发病更加隐匿。

3.3 组织学特征 MCHL的形态学特点是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弥漫累及,被膜不被累及,瘤细胞散在分布于复杂的炎症背景中,间质无明显纤维化,也无宽的纤维条带,坏死罕见。典型双核RS细胞称“镜影细胞”,有2个形态相似的核,每个核有一个中位嗜酸性大核仁,周围有空晕。单核的RS细胞称霍奇金细胞,这种细胞可能是典型双核RS细胞的前体细胞,也可能是由于切片时只切到了典型双核RS细胞的一叶核所致。多核的RS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更大,有多个核,有的核呈“马蹄形”。背景由混合细胞组成,常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富于肿瘤细胞的MCHL突出表现为肿瘤细胞数量增多,增多的瘤细胞形态多样(枭眼样、镜影样、奇异核细胞、多核巨细胞样细胞等),弥散排列,反应性T细胞围绕瘤细胞形成“花环样”结构,背景中的炎症细胞无明显减少,可有灶状坏死。免疫表型:RS细胞表达CD30、CD15、PAX-5、MUM1,不表达CD20、ALK,Ki-67增殖指数较高。

3.4 鉴别诊断 富于肿瘤细胞的MCHL需与以下几种肿瘤鉴别:(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弥漫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预后差。WHO(2016)淋巴瘤分类将其分成两类,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GCB)和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 B-cell-like, ABC)[2]。肿瘤细胞大,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异型多核,有的类似RS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瘤细胞一般表达CD20,可表达CD30,不表达CD15。本例不表达CD20,表达CD15,可资鉴别。(2)灰区淋巴瘤:是具有DLBCL和CHL中间特点、不能进一步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见部位为纵隔[5]。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有三种模式:① 形态类似于CHL,但免疫表型与DLBCL更为接近,表现为CD20和PAX-5均呈弥漫强阳性,而CD30和CD15表达水平下调;② 形态与DLBCL相似,但免疫表型接近于CHL,表现为CD20、PAX-5异质性阳性或阴性,CD30和CD15强阳性;③ 形态介于DLBCL与CHL之间,且不同形态的肿瘤细胞相互移行,同时免疫表型相互重叠。本例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镜下特点是淋巴结被膜未被累及,大量典型的具有诊断意义的RS细胞弥散排列,且CD20阴性,CD30、CD15及PAX-5阳性,间质中无纤维分隔,背景炎症细胞复杂,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因此可以归类于MCHL。(3)ALK阴性的霍奇金样型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T细胞淋巴瘤:主要由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较大,胞质丰富,多形性明显,伴数量不等的类似经典RS细胞[6]。肿瘤细胞表达CD30及T细胞相关抗原。富于肿瘤细胞的MCHL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表达CD30及B细胞相关抗原。(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是EB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主要累及青少年,大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形态学特征是受累淋巴结的正常结构部分被破坏,增生的大细胞多位于滤泡间区,无真正的异型性,可见淋巴细胞的成熟谱系,即小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混合存在。(5)鼻咽癌:老年患者有鼻塞、耳鸣、回抽带血的临床特征,镜下特点是在淋巴细胞背景中见癌组织呈灶片状排列,癌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类似霍奇金细胞。表达CK,不表达淋巴瘤相关标记,可资鉴别。

3.5 治疗及预后 CHL是一类有可能治愈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多单独采用化疗,多柔吡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ABVD)方案是标准化疗方案。预防并减少长期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不断推出低毒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的放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为复发难治HL患者带来了希望[7]。有数据表明HL中CD20阳性的反应性小B细胞数量增多联合肿瘤浸润巨噬细胞CD68的低表达,可适当减少治疗[8]。本例患儿目前接受ABVD方案治疗,同时给予护心、护肝、护胃、调节免疫力等治疗,一般情况可。

[1] Zhu Y J, Sun Y L, Xia Y,et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odgkin’s lymphoma[J]. Med Oncol, 2012,29(2):1127-1133.

[2] Swerdlow S H, Campo E, Pileri S A,etal. The 2016 revi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J]. Blood, 2016,127(20):2375-2390.

[3] 刘铭宇, 刘爱春.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及治疗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24(12):2002-2008.

[4] 方婉婷, 杜金荣, 谢建兰, 等. 肿瘤细胞丰富的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 白血病·淋巴瘤, 2010,19(4):226-229.

[5] Gualco G, Natkunam Y, Bacchi C E. The spectrum of B-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a description of 10 cases[J]. Mod Pathol, 2012,25(5):661-674.

[6] 雷 浪, 李 庆, 苏晓燕, 等. 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32(4):479-480.

[7] 罗颖婉, 佟红艳. 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35(2):89-95.

[8] Steidl C, Lee T, Shah S P,etal.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survival in classic Hodgkin’s lymphoma[J]. N Engl J Med, 2010,362(10):875-885.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南昌 330006

苏晓燕,女,硕士,主治医师。E-mail: 15979159759@163.com 李里香,女,主任医师,通讯作者。E-mail:lhzllx@163.com

时间:2017-4-17 18: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70417.1819.023.html

R 733.4

A

1001-7399(2017)04-0447-03

10.13315/j.cnki.cjcep.2017.04.023

接受日期:2016-12-04

猜你喜欢
霍奇金表型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认识儿童淋巴瘤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32
CCL22、IL-10和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1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血清LDH、TPS、CEA和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