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凯
新媒体语境下电影批评新现象*
——以导演“反批评”及“弹幕影评”为例
高 凯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飞速激增,观影人数迅速提高。此情境下,各种对电影票房及产业的研究层出不穷,而中国电影批评也不乏新的热点现象出现。试从新媒体语境下的影评人的“批评”与导演的“反批评”和“弹幕影评”的现象展开研究和思考,可探寻中国电影批评事业的建设性意见。
新媒体;电影批评;新现象;反批评;弹幕
近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观影人数迅速提高。此情境下,各种对电影票房及产业的研究层出不穷,与之相对应,中国电影批评也不乏新的热点现象涌现。一方面是中国电影创作依旧难逃评论界“商业性荒原”指责,被批判为除了让观众掏空了腰包,一无是处,持续的高票房与无保证的创作质量依然是最被拿捏的把柄。而有趣的是,一些电影主创,尤其是导演们不再选择沉默,反而积极“爆发”“顶嘴”,自我辩护,甚至以怒骂回击,掀起主创、影评人、粉丝等多方势力的口水战,搅动得中国电影批评热闹非凡,蔚然成一景观。而另一方面,一改以往传统电影批评滞后问题,如今在电影院边看电影、边吐槽、边分享、边接受、边交流的同步式批评成为现实,以往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的“弹幕”,如今可以呈现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观众购票进入影院后,可以看到“弹幕电影”,从而随时将自己的感受以文字形式对电影进行评论,评论内容将同步在大银幕上的电影画面飘过。本文将主要以这两方面为例,对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电影批评出现的新的热点现象展开研究和思考。
回溯中国影史,关于电影批评与反批评的情况能以“现象级事件”呈现的虽不多见,却亦有之。其中有关“谢晋电影模式应该结束”的论辩则属典型。新媒体语境下,互联网技术为电影批评提供全新且更便捷的交锋平台,电影批评场域及形式均发生裂变,如今的电影批评场域正从传统纸媒走向新媒体,且生发论坛影评、博客影评、微博影评乃至视频影评等新形态。关于影评人“批评”与导演“反批评”的热闹大戏持续上演,博得多方注意。
早在2006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视频重新剪辑的方式对陈凯歌导演的《无极》极尽戏谑,惹得一向温文尔雅的大师动怒,斥其“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甚至提起法院诉讼,一时间这场关于“无耻”的较量引发相关话题无数。在此提及此事件的前提是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纳入到一种电影批评新形态——“视频影评”考虑的,因为这样一种视频虽戏谑,欠缺严肃,然而又的确反映了作者对电影的情感好恶及态度评价。当然,对于胡戈“影评人”的身份是被质疑的,因此这场争论纳入到影评人与导演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研究或欠缺足够说服力。倘或如此,新近围绕电影《私人订制》和《小时代》 系列的争论,则完全是影评人与导演之间的针锋相对。
导演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私人订制》上映后,取得可喜票房成绩,而与飙升的票房趋势不一,电影遭到众多影评人和观众的口诛笔伐,口碑可谓惨淡。而 2013年 12月 29日,原本表示“感谢吐槽”接受批评的冯小刚突然翻脸,连发7条微博,焦点尤其对准对电影持批评意见的影评人。这场“纠纷”一直延续到2014年。《小时代2》上映后,票房突飞猛进,而该片也延续了《小时代1》所引发的争议,网络上以周黎明、史航等为代表的影评人、导演、编剧等都对《小时代2》提出了尖锐批评。其中,周黎明发微博称: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的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的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就此,该片导演郭敬明,转发了该微博并回复说:“你看见什么你就是什么。”呛声周黎明。
当下,中国电影批评与创作之间无法实现对话是不争事实,而今尴尬局面愈演愈烈,两者关系进一步走向对立,乃至演化为“暴力的冲突”。于双方而言,都不得不说是莫大的悲剧。以围绕评论《私人订制》和《小时代》系列所引发的导演与影评人口水战的争端,不难发现,这里面既有导演的问题,更有影评人自身无可推脱的责任,而后我们发现,“如何评价电影”这么一个基本的问题却成为了目前无解的大难题。
首先谈谈导演的问题。面对批评,导演自然有为其作品“反批评”的权利,而这个权利怎么用、如何用就是个问题。很显然,冯小刚和郭敬明都没有能够妥善地用好这个权利。冯小刚一直以“敢骂”出名,而这么就事论事的为自己作品争辩,枪口直指影评人还是头一遭。问题则是《私人订制》真值得冯导如此举动么?他又何来如此大的争辩底气?
《一九四二》之后,冯导就和观众有个约定,想看喜剧的就等下一部。一年后的贺岁档,冯导和他的《私人订制》如约而至。令人期待的“冯小刚+葛优+王朔”黄金配比,令人期待的贺岁喜剧,算是有些“笑点”的电影,然而剧情、节奏等方面的处理实在难以经受推敲。当然,诚如冯导自己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没那么好,可是也没差的和评价里骂的那样。但是按冯导的水平,《私人订制》更像是一部火急火燎赶着出生的半成品,实在欠缺深加工。而后面临差评,尤其是影评人的指责,冯导的表现一方面自然是出于他的个性,而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他还是不懂网络舆论游戏的规则,在这方面他显然没能像《富春山居图》导演孙建军那么明白。面对观众和影评人对《富春山居图》的严厉批评,孙建军是一副任由责骂的态度,而后这个巨大的差评舆论场反而带动票房,形成“差评营销”怪圈,孙建军最后依旧得利。冯导终究还是太较真,在此方面甚至还不如同样“跳脚”的新导演郭敬明做得好,后者没有怒骂,只是一句“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便实现回击,而后怒骂的工作便全权由其各路粉丝代理,郭敬明落一身轻,周黎明遭团团骂,以至于周黎明感叹“诚然,我不是唯一一个对该片持负面观点的影评人,但成了反《小时代》的领头羊或替罪羊。”[1]42
想当年,大导演谢晋面对“谢晋模式”的批评,都可“笑谈”[2],进而对影评人的质疑和批评提出有理有据的理性回应。而今,冯小刚和郭敬明面对问题作品,却拒绝批评,甚至“无理争三分”,此举实无益于其自身创作的改善与进步。
再者论及影评人自身问题,如上文所提,影评人在这两场口水战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是无可推脱的,甚至是引发争端的主要矛盾。之后遗憾地发现,影评人的职业地位、批评能力及素养都存在严重问题。
当下中国,影评人作为一种职业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怀疑,更别提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有趣的是,这两场影响甚大的导演与影评人的口水战中,影评人周黎明都是主要介入者、当事人,在冯小刚口中,周黎明是唯一一个看明白了他在什么语境下做了什么样努力的人,因为如果电影评分按照10分算的话,周黎明给出了7分这样还不错的分数,而后周黎明便被怀疑为“收红包”,给了“人情分”,写了“水评”。暂且脱离事件本身,也不谈论周黎明对《私人订制》的打分问题。至此,“红包影评”的概念浮现,这个概念则与当下整个中国电影批评的恶性生态环境和个别甚至是更多影评人的职业素养有莫大关系,从而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由头”。的确,不少人使用“权利批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去概括当下中国电影批评现状。而电影批评一旦丧失独立则丧失其应有的批评精神,也丧失了其自身的功能与品格。倘若整个中国电影批评场域向来清澈,想必周黎明便不会这么容易地无端地被加以如此的揣测与想象。回到事件争端本身,与冯小刚不同,在郭敬明口中,周黎明则被放置在对立面,对于郭敬明和周黎明的口水战,不得不说是周黎明首先发难,其先在《新京报》对《小时代2》的评论中写到:“郭敬明对于富和美的观念,如同一个小时候挨过饿的人,长大后看到一桌子食品时贪婪欲滴,没有淡定或自发的快乐,只有病态的贪婪。”[3]而后又专门摘录个别语句发表在其微博,由此遭受郭敬明粉丝的回击,骂战正式上演,而后周黎明更是在其微博写道:“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此时,其炮火不仅对准郭敬明及《小时代》,更是对准观众。之后也就有了郭敬明关于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的辩护。
周黎明的专业水准是肯定的,然而对于《小时代2》的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周黎明个人在后来撰文专门辩解“扪心自问,我没有对《小时代》上纲上线,而且就事论事,仅评作品不评论人。”[1]45但在这场口水战中他对电影的评价实在失去了专业风范,言辞刻薄,成了一种情绪产物和宣泄论断,甚至对郭敬明个人及其粉丝群的冷嘲热讽,不免带有人身攻击成分,最后酿成多方不可调和的局面。试问,周黎明对《小时代2》的评价算是专家亦或是观众的代表呢?再问,其评价对于电影本身的创作有何建设性导向呢?相比之下,北大陈旭光教授在其微博所言:“《小时代》是这个时代日益趋小的寓言,小粉丝们一次豪华梦幻之旅,一次集体意淫而已。稚嫩的电影手法,稀薄的情节,刻意慢动作化的镜头,夸张的表情表演——都在强化电影的视觉奇观性,这与大片对场景的强化——《建国大业》对明星的强化一致,这是感性物质年代人的物化呈现。”同样在微博发声,陈旭光教授的评价指向电影本身,而非人身责难,显然更具客观性。
有网站对郭敬明与周黎明的骂战做了支持率调查[4](见图1),截至2016年10月27日已有2727人投票,其中支持郭敬明的观众比支持周黎明的观众多过近4%,暂且不谈郭敬明强大粉丝团可能占据投票优势的可能,这样的一个调查多少也显示了影评人地位的尬尴,导演获得更多同情,影评人却较少被支持。另外,郭敬明与周黎明的骂战引发更有意思的现象便是郭敬明粉丝的群体反攻,无论如何不可否认,新的一股力量正在成长,并且成为中国电影观众主流群,而这个群体面对专业影评人或专家已经敢于积极“宣战”,即便只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是一种关于话语权利争夺的关系已经形成,其意义值得思考。
图1
其实,单就《小时代》系列的批评现象就可作为当下整体中国电影批评现状的折射,尤其是官媒的介入,且前后态度迥异,忽然吹捧,忽然棒杀,这样的反差也是有意思的。照顾写作主题,在此不多赘言。
“电影评论的责任是促进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良性循环,防止其间的恶性循环。”[5]早在中国电影批评早期实践中,影评人与导演的交往便不乏佳话流传,张石川便曾坦陈:“当我导演的影片出映后,第二天我就得细心地读一遍人家给予我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我可以得到不少的益处。”[6]蔡楚生更是在尘无等左翼影评家的呼唤与敦促下,由“粉红导演”转为左翼电影阵营中最有成效的导演,实现艺术新突破。而在新时期,看国内,钟惦棐与谢晋的关系,堪称影评人与艺术家交往的典范。钟惦棐在人生最后的岁月写成《谢晋电影十思》可谓集中反映两人关系和友情的文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批评、善于批评的影评人,更看到了以为从善如流的大导演;看国外,罗杰·伊伯特对自己的言语谨慎负责、提供自己最真实的观影体验、敢于给出批评,如果他评论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他的取舍会直接影响此片票房,其地位可见一斑。他不吝惜对佳片的赞美,也能对需要扶持的影片给予关照,更能给烂片打出“一星”甚至“无星”和“大拇指向下”的评判,然而他却没有遭受质疑,更没有与导演发生冲突。就电影而言电影,其工作受到业内肯定,他逝世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都专门发表声明说,对于他们这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来说,“罗杰就是电影”,更可见其影响力。影评人能做到如此地步,简直羡煞国内同行。而看当下中国影坛,导演听闻好评即喜,听闻差评便怒,而影评人更是要么“捧杀”,要么“棒杀”,导致双方“相看两相厌”。
影评人的批评与导演的反批评都是各自可以使用的权利,而这个权利使用得好可以造成争鸣,反之就是无意义的谩骂。尤其还是再提醒影评人,除了坚持观点之外,还需要控制情绪,别把批评搞成骂街。夏衍曾言:“我们影评人缺乏的是:真挚的学习,善意的忍耐”[7],到如今依旧值得我们反思。
一种“同步播放式”影评的设想?
2014年7月31日,动画电影《秦时明月龙腾万里》,在杭州的电影院里使用“弹幕”技术放映,这是全国首次在电影院里使用“弹幕”技术放映。同年8月4日,《小时代3》在北京的电影院使用“弹幕”技术放映。
“弹幕”一词的来源还要说到军事,指代用炮火密集炮击,这样的一种攻击往往“射速高、火力密度大,一旦发射便如同在火力控制区内编织了一层致命的弹幕”。[8]而后被运用到游戏,后来被用到网络视频,如今这一技术竟然也堂而皇之地走进影院,与传统电影结合,全场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尽情发表言论,而后在大银幕上便得到同步播放,实现即时吐槽 (即时批评)。在此,考虑到“弹幕”播放的即时性与可视性特征,且其内容、评价来自现场观众,姑且顶着“过度解读”的嫌疑,把“弹幕”看为新的影评形态的一种,并且将其定为一种“同步播放型影评”。①这个概念不单适用于电影院的播放环境,在网络上的电影“弹幕”观影也适用。
“弹幕”作为电影批评具有明显优势。首先便是即时性与互动性,传统影评 (尤其纸质媒体影评)一般滞后,而其言说更似一种个人独语,即便传统视频用户可以留言、相互跟帖,在时间差上有所减少,但也是“一维”的形式,有明显先后顺序,无法实现多人话语的同步呈现,而且跟帖不易被及时看到。而“弹幕”则像是“会飞的文字”飘荡在画面中,观众可以针对电影即时发表自己的感性评价或实现即时吐槽,相互之间即时争论,实现瞬时互动。其次,“弹幕影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高度的表达碎片化,因为没有门槛限制,任何观众只要有手机连接便可发表评论,“弹幕”的内容充斥碎片化的表达,而这种碎片化的呈现比微博影评更零碎、散落,所以呈现在银幕上的文字多是观众即时的感知所转化的生动言语,在当下便实现了对电影的解构或“二次创作”。“弹幕电影”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已经影响电影文化生态,观众可以随时用手机发表感受,并且得以分享交流,进而生发讨论,在黑乎乎的影院坐着观影的观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影院俨然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的社交场。
其特点明显,而问题更为突出,比如“弹幕”首先便影响了观影,影响画面接受,而不断地低头发文字,抬头看银幕,更是让观众忙得不可开交。另外便是“弹幕”的内容大多还是相当浅层次的不假思索的吐槽表达,其深度性都不能与微博影评比拟。再者,由于评论无审核机制,不便管理,造成其信息多出口成“脏”,有些观众对电影完全呈辱骂姿态,而有些观众更是利用“弹幕”展开相互攻击,由此“弹幕电影场”沦为口水战的战场,“弹幕”至此也失去了作为批评话语的意义。
综合以上其特点和问题,眼下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弹幕电影场”受到一部分观众热捧,甚至观此类电影呈一票难求局面。而另一方面,“弹幕电影”被更多人所吐槽,被专家学者看作是不值得一提的转瞬即逝的低俗娱乐现象。很多影院、院线也陷入一种徘徊,不知是对其忽略不顾,还是说为一部分观众专门开辟一间“弹幕厅”。
“弹幕”在电影院的寿命有多长?“弹幕”真的适合传统电影么?这是个问题就目前看来,其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然而却无法乐观对待,毕竟这个消费群体有限,难以大规模推广,更多人可能还是抱着“尝鲜”的心态去娱乐而已,目前这类技术的使用也是在《小时代》这类电影中,我们可以想象在观看《唐山大地震》《归来》这类电影的时候,“飞来的字幕”能带给观众的困扰。而不同于网络“弹幕视频”,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或开启弹幕,在电影院这个集体接受的环境,观众没有关闭的权利,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观影。至于“弹幕电影”缘何得宠,也只能说是出于互联网用户的社交需求,一种“宅文化”的延伸,究其本质无非还是营销的一种手段和噱头。而更可悲的是电影其艺术属性的进一步衰落,沦为一种杂耍。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应,腾讯曾发布一项“中国95后‘弹幕社交’市场详细分析报告”其调查结构值得参考(见图2)。目前对于“弹幕电影”的拥抱者大多定位在九零后,而这份对“九五”后的调查报告其调研结果则显示,“九五后对弹幕电影的看法和成年人基本一致,大多数九五后不喜欢弹幕视频;将弹幕模式搬上大荧幕显然时机未到。即便又极少数年轻人对此表示认可,但依然缺乏足够市场容量。”[9]
图2
对于“弹幕电影”,有论者的比喻是生动且形象的:“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弹幕很快会成为大家厌烦的对象,包括早期在弹幕上发表过心声的观众,也不会容忍那么多杂音和噪音——弹幕虽无声,但却是飞进森林里的乌鸦,有那么多美妙的鸟叫不去聆听,谁愿意忍受聒噪?”[10]对于“弹幕电影”的未来,可再观察,而“弹幕”与传统电影结合,是不是真的能发挥批评的效用,在此不做定论,只是作为一种设想提出,值得商榷,仅供参考。
“弹幕”是否能为电影所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目前已有现象表明,“弹幕”可作为一种营销点,如《小时代3》这样快下档的电影,做成“弹幕电影”后又吸引了大量观众,其中已经看过电影的观众更是占绝大多数,为即将下线的电影寻求到新的利润点。另据《秦时明月龙腾万里》主创团队表示,“弹幕”也是创作的一个重要参考,作为一种大数据指标,根据吐槽密集程度和时间点调整角色和剧情,为其后续创作提供依据。此处的“弹幕电影”俨然具备了一种作为测试的样本之功效。当年电影大师卓别林举行电影试映会时,还会安排专人做记录员,随手记录观者评价言语,而今借助技术,可以实现对观众评价的更便捷、有效的收集,岂不好事一桩。由此可想,“弹幕电影”未必是作为一种常态的大规模、普遍化的生存,然而其可作为一种放映模式,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电影设立专场,实现或盈利或调研的目的。
不得不承认,几年来无论再多谈论中国电影批评的文稿在结尾都对中国电影批评的未来期以无限光明,而遗憾的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批评生态仍旧是衰败的、惨淡的、萧条的,这样的形容不代表笔者对中国电影批评的未来持消极态度,只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通向众人期待的光明未来,中间是要经过纠结的、挣扎的、漫长的“革命”,需要有真正的建设性的力量。而至今,关于发展中国电影批评事业的真正建设性意见是缺乏的,中国电影批评事业的真正建设性队伍是渺小的,我们没有中国的“罗杰·伊伯特”,也没用当代的夏衍和钟惦棐,新的闯将在哪里也是个问题。对于中国电影批评的研究,我们不但要少谈些“主义”,也要少谈些“问题”,真正需要的是行动,因为当一切被打碎之后,我们需要的是一条通行于未来的实实在在的道路。
[1]周黎明.从评论《小时代》看中国影评的现状 [J].电影艺术,2014(1).
[2]汤娟.谢晋笑谈“谢晋模式”[N].解放日报,1986一08一15.
[3]周黎明.周黎明评《小时代》:新琼瑶的趣味 [N].新京报,2013一06一27.
[4]郭敬明与周黎明因《小时代》掀骂战你支持谁?[EB/ OL]. http://www.qianzhan.com/survey/detail/265/130702-9398b1fd.html.
[5]中国电影家协会,等.电影艺术讲座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47.
[6]李亦中.三十不惑蔡楚生电影观刍论 [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1):99.
[7]程季华.夏衍电影文集 (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4.
[8]范伟,马志杰.[编织弹幕]—MK19一3自动榴弹发射器[J].兵器知识,2002(6):18.
[9]中国95后“弹幕社交”市场详细分析报告 [EB/OL].http://www.techsir.com/a/201410/19652.html.
[10]《小时代 3》 开启“弹幕”社交观影新模式 [EB/OL]. http://ent.163.com/14/0818/14/A3UIGR49000300B1.html.
(责任编辑:李 宁)
New Film Criticism Phenomenon in the New Media Age—Taking Directors’Counter⁃criticism and Barrage Film Review as Examples
GAO Kai
In recent years,both Chinese film industry and the size of film audience are developing and increasing rapidly.In this context,researches on the box office and industry are emerging in an endless stream.In the meantime,there are also lots of new phenomenon or topics on film criticism appearing.Researches on the new film criticism phenomenon,i.e.directors’counter-criticism and barrage film review,in the new media context provide constructive advice for Chinese film criticism.
new media;film criticism;new phenomenon;counter-criticism;barrage
J905
:A
2016一12一12
高凯 (1989—),男,山东临沂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士生,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员,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电影学与文化产业研究。(上海 200240)
*本文系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电影评价系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A76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