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琳,韩 锐,宋 彬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527802970@qq.com)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医学伦理学教学设计与应用
魏 琳,韩 锐*,宋 彬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527802970@qq.com)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其优势,但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挑战。首先分析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从基本模式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构建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最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医学伦理学
查阅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研究者们希望借助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对于翻转课堂的探讨大量集中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高校教育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语言类教学,对于专业性课程的研究就更少。特别是关于医学伦理学课程“翻转课堂”实践和教学研究还相对较少。
1.1 前期分析
将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在应用前必须对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师和支撑体系完备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
1.1.1 课程分析。
医学伦理学课程最初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帮助病人的美德,使他们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生的天职,保障医疗行为不偏离医学目的,更好地完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学使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1]近3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为丰富:培养医学生具备高尚的医学道德品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活动中处理层出不穷的新医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致力于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医学伦理学作为培养医学伦理素质和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极为丰富。
1.1.2 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伦理学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就一直致力于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医学生的伦理思维能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及其在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医学伦理难题的能力。从以案例为基础的CBL教学方法到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模式,从老师讲到引导学生进行小授课尝试,教师们坚持探寻效果更佳的教学模式。对于考试的改革也坚持推进,改革传统的以考核知识为主的模式固定的闭卷形式为大论文、课堂报告、随堂考试和小组考核的开放形式。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还没能撼动,虽然学生有参与,但是参与度有限。我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受到了诸多体制因素的限制,“在现有学时内完成大纲的内容已经显得捉襟见肘”[2],如果教师再大面积推进学生广泛参与教学,则无法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处在改与不改,改革范围的大小的两难之间。
1.1.3 学习者分析。
我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学习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学生经过两年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适应了医学专业学习的特点,拥有了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对于医生这一职业也有了一定的职业认知,但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素质匮乏。医学人文类课程原本就不多,而且绝大多数是选修课。学生是否选修,选修的门类都无法控制,甚至有些同学没有选修任何一门医学人文类的课程,从而造成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此外,医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伦理学,对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
1.1.4 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我们发现该课程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首先,教学对象为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课程,大部分内容适合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再次,从事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有多年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够胜任常规的学习资源制作、发布等任务。最后,我校建设了专门的课程制作平台,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精品课程专用服务器和专门的管理维护人员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运行保障。
1.2 课程教学设计
1.2.1 确立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是先教学后内化(详见图1)。
图1 医学伦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模式,结合医学伦理学课程自身特点,确立先自学后提升的新教学模式(详见图2)。
图2 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
1.2.2 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
对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部分进行模块设计,主要由理论知识学习模块、互动交流模块、扩展阅读模块和习题练习模块等组成。其中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是核心,包括课程讲授视频和课件资料。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视频材料。教学视频的录制可以使用实体课堂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可以打破实体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访谈式和模拟式等多种形式制作课程课件,帮助学生掌握课程脉络和重点内容。
1.2.3 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是通过一个过程最终达成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对教和学这两种不同主体活动的设计。这个过程按活动地点不同分课堂内和课堂外两大部分,按照教学流程又可分解为课前、课中与课后。医学伦理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整好教师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角色,规划好学生的学习进程(详见图3)。
图3 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流程图
2.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大纲要求精心录制教学微视频,可以借助精品课程网站和我校专门的慕课课程平台进行。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选用案例教学的范式,选择经典案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章节始终。例如录制“医患关系”教学微视频时,选用了发生在深圳的“缝肛门事件”,这个事件在其最初被报道时引发人们的关注,也导致了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全面讨论。而且在事发一年后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还对其进行后续跟踪报道,这个事例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不仅能够解释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可以用来解析医患纠纷的原因。再者,对于事件的描述并非是老师讲述,而是截取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难于缝合的伤口”这一期中的一段视频,借用多媒体技术更为鲜明的介绍事情的由来,给学生以现场感和真实感,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
教师利用第一堂课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学习大纲、授课方式、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方法。通过专门的课件将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及注册使用方式介绍给学生,要求每位同学尽快注册成为本课堂的成员。学生注册时要绑定邮箱地址,便于教师在每一讲开课之前给每位学生的邮箱发一封相应课程的公告,提醒学生注意新的课程开始时间,在作业提交日期前几日可以发邮件提醒学生按时提交。教师将全班同学按每组5或7人男女适度搭配分为若干小组,组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每次学习讨论和课堂汇报。因为关于伦理问题的讨论,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会存在差异,所以必须要在每个小组中合理分配男女生。同样面对伦理决策时,需要每个成员发表意见并投票表决,所以小组人员数要设定为单数。此外,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还需要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发布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教学计划、参考用书等,作为学习者开展学习的参考资料。
2.2 课中教育
目前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学生在线学习为课前部分,而课中只是在实体课堂的这部分。本文则认为学生在线学习应归属在课中教育部分,虽然学生学习的环境、方法改变,时间更为自由,但是这部分毕竟是基本知识学习和识记的主要环节,是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基础。而且这部分的学习并不是学生完全没有规律的自由学习,教师通过问题、课内练习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视频中穿插问题和讲间练习,同时在每一讲的多个视频中设计问题埋下伏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后再观看学习下一个课程视频。
除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还在每一讲后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对于不明确的题目,学生会在论坛中提问。老师也会将小组讨论的题目在论坛版块中布置。例如在“生命论”这一讲中,会选用无脑儿生存奇迹现象讨论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和价值论之两难。学生在线阅读相关网页资料,并查阅有关医学和伦理学资料,再经小组讨论和表决得出小组统一意见。医学伦理学课程每班学生人数约80~150人,全体学生集中教室内的分组讨论形式不太适合,所以小组讨论都安排在课外进行。
在课堂中首先是答疑解惑,根据学生在网络讨论中提问最多和课后练习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和集中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加强记忆。其次是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学生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学习讨论的成果,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教师做好适时地引导,并对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再次,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建立各小组的专属讨论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各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同学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和点评,记录除本组以外其他组的汇报内容、主要观点、精彩之处和自己质疑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特别是100人以上的大班集中讨论课上无法做到人人发表意见,可以在论坛中给每一个小组建一个讨论区,让其他同学在讨论区发表意见,而本小组的同学负责回答提问。
2.3 课后精进
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在线练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并不是一个学习单元的结束,还有课后的升华。学生根据专属讨论区的同学提问和教师所给的补充问题为线索,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网络交流, 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和升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反映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扩充阅读资料的范围和专业深度。
2.4 效果评价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的医学伦理学课程设计与实验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效果:一是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时间的选择都可自由调配,学习环境的选择也是自由的,这更利于其保持在学习时的兴趣和专注度。布卢姆(B.S. Bloom)提出,对于特定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决定着学习的效果[4]。例如关于不伤害原则的视频,发现学生观看的频率就高于尊重原则。对学生来说,翻转课堂满足了学生“回看”的需求,医学伦理学毕竟是一门交叉学科,特别是医学生们在不具备伦理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直接应用伦理学原理分析医疗实践中的问题,本身就是有难度的。课程的网络数据直接反映出,在复习考试阶段学生复习的比率就比较高。二是线上线下学习环节颠倒,各个环节配合相得益彰。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知识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拓展视野,深度理解,形成个人的观点。这对于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更容易,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和观点进入课堂,求解疑难,表达思想,并且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呈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当堂解决,是翻转课堂的主要优势[3]。
与此同时,我们在运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通过对287名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医学伦理学学习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普遍感受这样的课堂不像课堂,存在感缺失。虽然独自观看视频更自由,但是没有课堂氛围。如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及时与老师进行互动;网上授课方式更倾向于讲座性质,参与度较差,同时也难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缺乏情感交流。流水作业的电脑批改作业,固然是快捷方便的,但永远不能取代老师面批面改的情真意切。学生上课亦然,和老师、同学面对面的沟通,那些语言交锋和目光对视所产生的火花和智慧,是人与机器的交流所不能达到的[4]。特别是人文课程更需要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有的同学这样评价:翻转课堂节省了教育资源,但是视频授课比课堂授课枯燥,互动性不强,少了必要的语言、眼神交流,提不起兴趣,视频浏览过后感觉收获不是很多。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用只是刚刚起步,对于教师、学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平台功能的完善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点点发现问题,配合教学需要逐步升级的。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相比表现还不够完美,但是它已经带给医学伦理学教学新的改观和动能。
[1] 尹奋勤.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8):40-42.
[2] 张英涛,王彧,孙福川.案例教学的医学伦理学再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33-34.
[3] 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3.
[4] 郭哲男.翻转课堂哪些不能翻转[J].教学与管理,2014(9):35-36.
〔修回日期 2017-02-22〕
〔编 辑 吉鹏程〕
Teach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Ethics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EILin,HANRui,SONGBin
(SchoolofMarxism,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E-mail:527802970@qq.com)
The flip classroom, as a new teaching form,has innova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lthough the flip classroom has its superiority,it will encounterchallenges in practic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lip classroom. Then, it introduced the teaching model of medical ethics flip classroom based on three aspects:the basic pattern design,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 and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Finally, it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the flip classroom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ics.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Medical Ethics
R052
A
1001-8565(2017)04-0512-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4.28
2017-01-05〕
*通信作者,E-mail:sunjava_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