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召方,李佐惠,袁 玲,刘鸿优,国 伟
中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现象探究
彭召方1,2,李佐惠1,袁 玲3,刘鸿优1,国 伟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的现实问题和致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我国竞技体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我国体操竞技实力发生严重移位的现象表现在近13届世锦赛和近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成绩变化曲线上,即获奖牌数波动较大且金牌数持续显著递减;导致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的致因主要包括后备人才萎缩而导致竞技人才断层,男、女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而导致长期“单边作战”形成的固有脆弱性,体操人才的流失及国际上体操训练日益科学化而导致该项目竞争日益激烈等。建议:为了进一步稳固我国体操在国际的优势地位,从社会学、竞赛学、遗传学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包括转变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协调发展体操技术难度、稳定与创新;建立优秀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档案;充分发挥顶尖体操运动员遗传效应,实现体操优质基因选材等。
奥运会;世锦赛;竞技实力;移位现象;可持续发展
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提出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打造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和综合功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3]。然而,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类似,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凸显出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有待改革与创新,竞技人才萎缩,后备人才断层,退役运动员就业难,优秀人才流失等,并整体表现为体育竞技实力移位现象。汉语词典中,“移位现象”是指关节或器官发生移位,属于一种异常现象,意指固有的结构/位置发生改变或常规被打破。中国竞技体操(特指男子6项、女子4项)经过数代人的发展与巩固,成了我国的奥运传统优势项目,重点夺金项目,可以说中国竞技体操找到了它在世界竞争行列中的固有位置,第23~30届奥运会场均3.3块金牌,最高9枚金牌,成为最强的金牌争夺者。然而,近年来,中国体操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不断下滑,其长期固有的实力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研究将中国体操竞技实力的这种变化现象定义为“移位现象”,即中国体操竞技实力由强到弱发生根本性改变,属于异常现象。
体操作为我国的奥运传统优势项目,曾为我国奥运贡献了26枚金牌(不含蹦床)。然而,自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的体操竞技实力持续下滑,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体操队仅在团体赛中收获2枚铜牌,创下历史最差战绩[7]。近年来,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确实发生了严重移位现象,其发展体制机制急需完善与改革。“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建设健康中国和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期,对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现象、致因进行深层解读,并从社会学、竞赛学和遗传学的视角提出治理对策。
衡量某一体育项目竞技实力的主要标准之一是该项目在国际重大竞赛,如世锦赛和奥运会比赛中所获得的奖牌数量,尤其是金牌数量[5,13,18],金牌代表着运动员的最高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的团队水平(教练员、裁判员、科技人才、科研人才等)。近年来,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确实发生了移位,为了探究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现象,本研究拟从我国体操团队在最近9届(第23~31届)奥运会和近13届(第3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表现入手进行分析。
为了更科学和客观地反映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特征,本研究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及借助体操世锦赛官网、新浪体育网、中国体操网、相关文献资料等,对近9届奥运会(即以1984年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为起点)体操项目比赛和近1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即根据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获奖情况做了详实梳理(图1)。
1.1 世界体操锦标赛
我国体操代表团在各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获得金牌的波动幅度非常大(尤其是第34~41届,金牌波动幅度在3到6块之间),各届之间如此大的金牌波动幅度说明我国体操代表团在世锦赛上的夺金实力非常不稳定,同时在第41~46届期间,金牌的获得呈直线显著下降(6枚下将到2枚),从这一点上来说,近年来我国体操竞技实力有较大下降趋势。银牌和铜牌的获得率相对平稳(除在第43~45届之间波动幅度较大),且银牌的获得率从第43~46届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图1左)。总的来说,我国体操代表团在世界锦标赛的竞技实力波动幅度较大,且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
1.2 奥运会体操比赛
我国体操代表团在各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获铜牌的变化幅度不大(在1~2枚之间,除29~30届之外),银牌的变化幅度较大(在0~4枚之间),金牌的变化幅度最大(在0~8枚之间),在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体操代表团获得了9枚金牌,创造历史新高。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从第29~31届奥运会金牌的变化从9枚到4枚再到0枚,金牌获得率严重下降,创造历史新低(图1右)。综上认为,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体操代表队夺取金牌的实力显著下降,我国体操竞技实力发生了移位。
弄清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的致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才有望让我国竞技体操再次回到世界强国的行列,实现我国竞技体操协调可持续发展。导致我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后备人才萎缩而导致竞技人才断层,男、女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而导致的长期单边作战形成的固有脆弱性,体操人才的流失及训练日益科学化而导致该项目竞争的日益激烈等。
2.1 后备人才萎缩
后备人才是衡量体育竞技实力协调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11],美国体操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美国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学校为中心,且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这为美国体操队人才不断涌现提供了保障。我国体操竞技人才基本由国家独立培养,即举国体质培养模式,社会基本不参与。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比,近几年我国体操竞技后备人才大量萎缩,我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说,我国体操注册运动员仅几千人,与美国的500万人从事体操练习相比,有极大差距[8]。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2014年提出大力发展体操运动,让快乐体操走进校园,但由于受到师资短缺、学生学业压力、人们对体操的“误解”等方面的困扰,在一定时间内,还很难挖掘和挑选出具有天赋的优秀苗子。因此,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体操竞技后备人才仍然面临短缺,不能及时向上输送优秀人才,直接导致体操竞技人才断档。特别是随着我国一个个顶级体操运动员如,李宁、楼云、李小双、李小鹏、杨威、邹凯、陈一冰等的不断退役,优秀体操竞技人才青黄 不接的现状极大削弱了我国的体操竞技实力。
图1 我国体操代表团历届世锦赛 (左) 和奥运会 (右) 获得金、银、铜牌变化折线图Figure 1 The Change of the Chinese Gymnastics Delegation Win Gold,Silver and Bronze Medals in the Successive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Games
2.2 男、女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在近1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队共斩获了46枚金牌,但女队仅占13枚(占总金牌28%),男队23枚(占总金牌72%)。在总奖牌方面,中国队共斩获了奖牌85枚,女队33枚(38.8%),男队52枚(61.2%)。同时,在近9届奥运会中国队共斩获了26枚金牌,但女队仅占6枚(占总金牌23%),男队20枚(占总金牌77%)。在总奖牌方面,中国队共斩获了奖牌60枚,女队22枚(36.6%),男队38枚(63.4%)。即使在我国体操竞技发展的巅峰期,男队依然是夺金绝对主力,1984年奥运5金中女队仅占1金,2008年奥运9金中女队也仅占2金。可见,体操作为中国传统夺金优势项目,更多的是依靠男队如,李宁、楼云、李小双、李小鹏、杨威、邹凯、陈一冰等全能型的人才的出色表现和发挥,这种“单腿走路”的夺金模式存在着较大隐患,并在近几届大赛中凸显出来,即当体操男队出现队员新老更替(尤其是后备断层)、伤病或发挥不畅时我国体操队总的夺金实力就会大打折扣。从总奖牌变化趋势图(图2)可以清楚看到,我国体操女队夺奖牌的变化曲线同男队的曲线上下波动基本趋于一致,即当男队表现不好的一届女队表现也不好(最为突出的是第44届世锦赛和第24、28、31届奥运会),从而导致体操代表团在大赛中获总奖牌或金牌的数量极度缩减,即“单兵作战”固有的脆弱性。相反,如果我国体操女队的实力更好一些,能与男队形成夺牌优势互补,当男队表现不佳或存在伤病、新老更替等出现实力下滑时,体操女队能给予奖牌上的支持(如第27届奥运会,当男子组表现不佳时,女子组顶上,从而保证总奖牌数量或奖牌数相对稳定),那么就有可能保持我国体操总体竞技实力的稳固。因此,我国体操男、女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是导致其竞技实力移位的原因之一。
2.3 竞争的日益激烈
21世纪,当科学技术改变在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新时期,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深入,不论是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还是训练装备、训练监控、技术诊断、康复治疗、饮食营养等等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的影子。近年来,随着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不断流失、优秀教练员的不断流动、网络信息的便捷及体操训练的日益科学化,竞技体操竞争发展呈现出越发激烈之势。从近3届(第29~3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成绩来看。奥运体操项目的金牌争夺呈现以下特征:1)金牌从少数几个国家共揽到多个国家共享的局面,第29届奥运会在体操项目拿金牌的仅5个国家,到第30届和31届奥运会已经有9个国家分享到体操项目的金牌;2)部分国家在体操项目上逐渐崛起,如,英国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获0金牌,且2届分别位列奖牌榜的第9和第11名,而在第31届奥运会上,英国位列金牌榜第2。同时,乌克兰、德国、希腊、匈牙利、波兰等国家也开始进入夺金行列;3)国外全能型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2013年出道的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拜尔斯在近3届世锦标赛上获得了14枚奖牌,成为女子体操史上第1个实现个人全能3连冠以及世锦赛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在2016年首次参加的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中,19岁的她以超人的天赋和稳定性独揽4金(跳马、自由体操、女子团体、个人全能)1铜(平衡木)。另一个运动员是英国男子体操运动员怀特洛克,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中独揽2金(鞍马、自由体操)1铜(个人全能)。而我国体操运动员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代,特别是全能型运动员不断退役和后备人才的断层,导致整体夺金实力下滑。
图2 我国体操代表团历届世锦赛 (左) 和奥运会 (右) 男、女获得奖牌总数变化拆线图Figure 2 The Change of the Chinese Gymnastics Delegation Male and Female Won Medals in the Successive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Games
3.1 转变后备人才培养方式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的体操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基层—市省—国家队)其弊端不断凸显,包括体操可供选材少、竞技人才断层、竞技实力移位、运动员退役安置难等问题。新时期,举国体制急需完善或突破。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体育强国与其体育发展方式有很大关系,那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外其他国家在发展体育方面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成立了青少年体操联盟(儿童体操娱乐部),对4~10岁儿童加入俱乐部免费,对教练提供“特别训练”,并定期发放介绍该组织训练项目的手册[11]。英国的“学校俱乐部联盟”,主要职责是为学校和俱乐部之间搭起联系桥梁,目前平均每个学校与7个当地俱乐部建立了联盟关系[11]。法国教育把体育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科目,体育分数是以最后一学年的平时成绩计算,其中包括体育课成绩、比赛成绩、上课出勤率等,如果是全国大赛的前3名,成绩满分[11]。借鉴别国经验,在成立各“项目联盟”和“学校俱乐部联盟”的基础上,我们国家也可以把体育纳入学生升学考试,例如,各地区教育部门根据地区差异(气候、资源、学生素质等),在(体操、游泳、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滑冰)7项中任选择4项作为当地学生备考项目(考试时,学生可从中自选最擅长1项作为考试内容,再随机从余下的3项中抽取1项作为考试内容),另外,学生再从6个规定项目以外任选1项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作为考试内容,也就是说总考3项,3项之和的成绩加最后一学年的平时成绩(体育课成绩、比赛成绩、上课出勤率)作为学生总成绩。这样的体育发展方式既发挥了学校教育资源,又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资源。既有针对性(发展金牌大项,普及各项目),又有灵活性(迎合地区差异和学生差异),还具有人性化(自选与备选相结合)。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体育项目普及发展,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又为各项目选材培育源源不断的优秀苗子。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我国高水平后备体操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社会参与竞技体操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国家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小,在逐步实现我国体操竞技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同时,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14]。
3.2 协调技术发展难度、稳定与创新的关系
竞技体操制胜因素包括力、难、美、稳、新、高、飘[2],历届大赛上我国体操队常以高难度技术动作力克对手,夺得一次次金牌,教练王红卫表示,我国体操队的优势在于动作难度,而完成质量有所欠缺,尤其是稳定性不足,忽略细节和美感[15]。我国体操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比赛中的表现再次验证了王红卫教练的话,细节做得不够好和稳定性不足成为我国体操队的短板,在里约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频频出现失误,商春松在高低杠比赛中掉杠,毛艺在自由操比赛中落地时直接摔倒出界,王妍在跳马比赛落地时向前跨了一大步,最后,我国女队以落后俄罗斯0.6分痛失银牌。男子团体决赛也同样失误连连,邓书弟在自由操落地时跪地,尤浩在鞍马项目上出现失误,邓书弟和尤浩都在吊环项目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林超攀在跳马项目上落地时不稳跨出好几步而出现失误。最后,我国男队因频繁失误错失奥运男子体操团体赛3连冠,而我们的老对手日本队在男子体操团体比赛中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最终以团体总分274.094领先中国队近3分,同时领先男子团体第2名的俄罗斯队2.641分而夺冠。技术动作创新方面,在1979年第2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马燕红下”成为世界上第1个以我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12],迄今为止,以我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共35个,这些动作代表了我们国家在体操技术动作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体操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这些突破和创新为我国体操运动健儿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等大赛上争金夺牌立下汗马功劳,促成了我国成为世界体操竞技强国。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35个以我国体操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中有33个是2008年以前的[12],2008年以后仅2个。即如果按时间效率计算,1979—2008年29年间,每年以我国体操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1.14个,而2008—2016年8年间,每年以我国体操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仅0.22个。
随着国际体操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国家在该项目上的逐渐崛起,仅凭某一制胜指标因素已经很难立足于体操竞技奖牌行列。尤其在训练日益科学化、网络信息便捷的时代,当大家在难度上都相差无几时,比赛胜负就可能在毫厘之间。单纯依靠难度取胜,似乎已经不太现实,取胜往往需要在一定难度基础上保持整体的稳定性、舞蹈编排的创新性及观赏性“美感”,做到技术动作难度、稳定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对我国体操队来说,由于处于新老交替的时代,需要充分考虑运动员个体差异,继续发挥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在适当发展技术动作难度的基础上,还应该把重心放在技术的创新、编排、整体完成质量、细节雕琢及年轻队员比赛经验积累和比赛心理调适上。此外,加大对体操女队员的培养力度,使其与男队员实力协调发展,最终为实现我国体操竞技实力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可能。
3.3 建立优秀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档案
2016年里约奥运体操团体决赛中,我国体操女队多次出现重大失误,最终以0.6分之差痛失银牌。男队也频频出现大小5次失误,最后错失奥运男子体操团体赛3连冠。是的,失误不可避免,但却可以借助体操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档案实现赛前筛选(挑选失误率低的运动员)参与比赛或对不同失误特征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干预训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失误。随着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视频分析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继介入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体育训练和比赛表现数据的获得和更新都变得高效而便捷[6],这就为体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档案(标准化档案)的创建提供了可能。
“档案”一词援引自英文“profile”[16]。有研究者将“标准化档案”定义为:一套可以直接用来评定和比较运动员/运动队在比赛中的各项体能指标、比赛技、战术指标特征的图表或文档[6]。对自身队员进行标准化档案创建,可以为运动员、教练员对自身的表现提供直观而及时的反馈;对将来的对手进行档案创建,则可以运用于探测对手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对教练员评估自身运动员状态、制定相对的训练计划和比赛技、战术提供有效而科学的指导作用[6]。对体操运动员每次重要训练和重大比赛等进行档案创建,对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有直观全面的记录和认识,以便科学客观的对运动员实力进行评估,优势劣势的查找,并进行针对性补短或扬长避短。如,常规档案包括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到退役时间、退役年龄、参加奥运会届数、高峰期时间等(表1),这可为体操运动选材时机、高峰水平出现时机、高峰水平持续时间等提供重要信息参考。技术档案包括成套技术动作得分、技术动作难度分、技术创新、失分环节、失误次数、失误时间(第几分钟)等,依据技术档案可针对性的对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创编和设置,并对失误环节进行强化训练,从而使运动员的整体技术动作特征与自身特点相匹配,实现最高的技术得分和稳定性。身体档案包括身体素质指标情况(速度、力量、平衡、爆发力、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受伤次数、受伤部位、受伤技术环节、身体疾病、对时差的适应能力等,依据该档案可针对性对运动员进行素质训练,对损伤部位进行及时保健康复治疗,减少损伤,延长运动员巅峰期和运动寿命。心理档案包括对不同赛场(主、客场)的适应能力、不同场次(早、中、晚场)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手的适应能力、比分落后或超前的心态、对观众的反应、对失误后的调整等,依据心理档案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干预训练,提高不同比赛情景下的适应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创建档案时,如果各指标的单位不统一,需要对不同单位和尺度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6],可以将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各项指标特征展示在同一个图表或文档中,形成表现档案,如,通过对李某和刘某在奥运会中的表现,教练员就能直观地看到两人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图3)。
3.4 充分发挥顶尖运动员的优质基因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途径获得[9],即两部分分别以各自不同的比例共同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可以说,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主要是各国家运动员选材(遗传)与训练水平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领域的不断渗透,营养手段的日益丰富,训练方法的日臻完善甚至达到极限时,竞技体育的竞争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运动员的选材方面,即未来各国间在竞技体育的竞争更可能是优质的运动基因之间的竞争,即基因选材。
表1 我国顶尖退役体操运动员常规档案创建实例 (n=16)Table 1 The Regular Profiles Establishing of Chinese Top-level Retired Gymnasts(n=16)
图3 奥运会比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个体表现档案创建示例Figure 3 The Sample of Establishing Profiles of Chinese High-level Gymnasts Match Performance in the Olympic Games
早在2005年,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发现,被称为速度基因的肌动蛋白3(英文为alpha atinin-3,简写ACTN3,)与人体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14,20]。他们调查了737名运动员后发现,普通运动员拥有ACTN3基因的比例为30%左右,而奥运会顶尖短跑运动员携带ACTN3基因的比例高达95%(女运动员的携带比例高达100%)[10]。另一个研究发现,牙买加短跑运动员的577RR(促使ACTN3基因常态的、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等位基因[17])基因频率比美国短跑运动员高5%[19],这就是为何一个人口数仅为270万的国家能在国际大赛上异军突起,统治世界短跑领域[1,4]。再来看看NBA运动员,库里兄弟、加索尔兄弟、巴里兄弟、莫里斯兄弟、德拉季奇兄弟、普拉姆利兄弟、洛佩兹兄弟、霍乐迪兄弟、亚洲巨人姚明等以及英国“铁人”布朗利兄弟的成功也都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优异的先天遗传基因,这足以说明基因选材的强大力量。可见,基因选材确实可以实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最大遗传,从而为竞技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体操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对队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有严格要求[9],体操队是我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为我国夺得无数奖牌的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体操竞技人才,但随着顶尖运动员的不断退役,近年来我国的体操竞技全能型运动员不断减少,竞技能力不断下滑。特别优秀的可选之材越来越少,在此刻能否另辟蹊径,发挥基因选材的作用,从选材上制胜,事关我国体操竞技可持续发展。然而,通过对我国新老黄金一代最顶尖的17名体操运动员退役后的去向或职业调查结果发现,老一代优秀体操运动员退役后更多的是自主创业(如,李宁和李小双经营体育用品公司、楼云经营文体发展公司和体彩俱乐部、童非经营文化产业公司、陆莉在美国旧金山经营ACC体操俱乐部),马燕红则在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任职,刘璇进入了演艺圈。而新一代更多的是选择娱乐圈(李小鹏、杨威、陈一兵)或者读书深造(滕海滨、何可欣、邓琳琳、杨伊琳、江钰源),程菲成为武汉体育大学教师,周凯则刚成立了一家体操俱乐部。可见,我国顶尖体操运动员们退役后真正从事体操行业相当少,这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优秀体操人才流失,同时,他们退役的转行也降低了下一代参与体操事业的可能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如,为愿意继续从事体操事业的特别优秀的体操运动员设置特别津贴,设立“中国体操孵化基金”项目等)引导退役优秀体操运动员从事体操教练、教学或培训方面的工作,发挥顶尖专业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当下我国大力发展快乐体操的关键时刻,正面临着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更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动员和鼓励他们的后代从事体操运动事业,为我国体操提供优良苗子,实现优质的基因选材。
作为历届奥运金牌主力的中国体操代表团在近年来的竞技实力发生了明显移位,主要表现为:近13届世锦赛和近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奖牌数大幅度波动和金牌数持续显著递减。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体操后备人才萎缩、长期男、女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优秀人才的流失、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导致。新时期,立足于我国竞技体操发展的新常态,应当从逐渐转变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协调发展体操技术难度、稳定与创新,建立优秀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档案和充分利用体操优质基因选材等方面入手,以求恢复和巩固体操竞技实力,并实现我国竞技体操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王军,汤卫东,李刚.牙买加田径运动发展经验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9,(3):65-67.
[2] 冯瑞.我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5-6.
[3]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Z/OL].(2016-08-30).http://www.sport. gov.cn/n316/n336/c745162/content.html.
[4] 姜自立,李庆,李元.奥林匹克基因溯源最快人种的诞生[J].体育科学,2014,34(9):87-84.
[5] 刘智丽,刘青.新奥运周期我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115-121.
[6] 刘鸿优,易清,康辉. 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比赛表现标准化档案的创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121-125.
[7] 人民网.我国体操队零金牌创历史最差战绩,几乎所有队员都是首次参加奥运[EB/OL]. http://gd.people.com.cn/ n2/2016/0819/c123932-28859333.html.
[8] 人民网.国内目前注册运动员只有3000多人,体操玩的人咋这么少[EB/OL].http://sc.people.com.cn/n2/2016/0517/ c345504-28346321-3.html.
[9]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46-47.
[10] 唐凤.基因揭开运动员天赋之谜[N].中国科学报,2012-08-13(A1).
[11]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31-236.
[12] 童昭岗. 体操(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8-79.
[13] 徐双玉.中日男子体操竞技实力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4(3):89-91,95.
[14] 赵冰,武胜军,杨雨凡,等.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87-93.
[15] 张泳华.我国男子体操的危机与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6(8):91-95.
[16] O’DONOGHUE P. Normative prof i les of sports performance[J]. Int J Perform in Sport,2005,5(1):104-19
[17] ROMERO R,KUIVANIEMI H,TROMP U,et al. The design execution,and interpretation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to decipher complex diseases[J].Am J Obstet Gyneco1,2002,1876(5):1299 -1312.
[18] SEILER S. Evaluating the(Your Country Here)Olympic Medal Count[J].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2013(8):203-210.
[19] SCOTT R A,IRVINU R,IRWIN I,et al. AC’TN3 and AC’E genotypes in elite Jamaican and US sprinters[J].Med Sci SportExe,2010,42(1):107-112.
[20] YANU N,MAC’ARTHUR D U,UULBIN J P,et al. AC’TN3 g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human elite athletic performance[J]. Am J Hum Uenet,2003,73(3):627-631.
Analysis on Competitive Strength Shift Phenomenon of Chinese Gymnastics
PENG Zhao-fang1,2,LI Zuo-Hui1,YUAN Ling3,LIU Hong-you1,GUO Wei2
By using the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video observ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explores realistic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ompetitive strength shift phenomenon of Chinese gymnastics,and based on thi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 gymnastic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shift phenomenon of Chinese gymnastics have a serious shift,these displacement appear in gymnastics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curve,especially in the nearly 13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in the last 9 Olympic Games,the total number of medals fl uctuate widely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gold medals continuous decline dramatically,the main causes of competitive strength shift of Chinese gymnastics includes the shrinking of reserve talents,and this problem lead to lack of competitive talents,mean while,the unbalanced and uncoord inated development of men’s and women’s team caused the inherent vulnerability formed by long-term unilateral combat,the mobility and loss of excellent gymnast,and gymnastics talents trai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cientif i c,which make the project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fi erce. Suggestions: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our country’s gymnastics advantage position in the world,we hav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visual angles of sociology,contests and genetics,including change training mode of reverse talents of Chinese gymnastics;coordinate development between gymnastics technique diff i culties,stability and innovation;establish excellent athlete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records;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gymnasts’ genetic effects,realizing high quality genetic selection of gymnasts.
Olympic Games;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competitive strength;shift phenomen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832
A
1002-9826(2017)03-0093-07
10. 16470/j. csst. 201703014
2017-03-06;
2017-04-12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管理中心项目(CMA2015-B-A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基金资助项目(SWU1309340) 。
彭召方,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操教学训练与竞赛表现,Email:pengzhaofang@126.com。
1.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2.贵州医科大学 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550000;3.南海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528000
1.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2.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0,China;3.Nan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F 528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