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余杭资源政治课,临职学生最满意的选择

2017-06-02 09:32陈大礼
职业·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余杭政治课资源

陈大礼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在14级高一新生中推出部分选择性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笔者很自信地将自己的一门《创业课程》作为选择性课程来让学生选择,结果学生的选择结果表明,政治课跟专业课的吸引力不在同一档次,只能沦落到与兴趣为伍。笔者用心在五个班做了下调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参加选择性课程的学生都是高一的新生,对各门课及任课教师都没有什么印象,全凭学生以前对各科目的印象进行选课;二是学生都是在班会课上选择好科目才来选择教师的,教师的课堂魅力影响一点作用也没有;三是班主任强调选择性课程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选择专业课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好。教师一时改变不了学生,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

一、努力发掘余杭本土资源,为政治课教学提供本土资料

“课堂教学是知识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注重课本材料,这就造成政治课堂远离学生的学校生活,课本案例也会显得很陈旧。笔者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应用余杭本土资源,学生都生活在余杭地区,并且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着特殊的感情。利用余杭本土资源,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师在教会学生新知识的同时,应善于观察社会变化,捕捉教学需要的余杭本土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

新课程中的余杭本土资源,主要是指该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土特产品、风俗民情、特色文化等,涵盖范围相当的广泛。以余杭为例,根据笔者的考察研究,觉得余杭的本土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题进行开发。

1.山水相间的自然风光

上有天堂,下有余杭,苏杭之间,数我余杭。余杭的自然风光,以湖为美,以人为魂,处处景景皆风光。政治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风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大好河山。

2.多彩多姿的人文景观

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余杭,史海浩翰,遗迹遍布;这里有全国闻名的良渚遗址群,也有全省闻名的小古城遗址;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余杭滚灯”“五常庙会”“径山茶宴”“博陆敲鼓”……它们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历经千年沧桑的荣耀和文明。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

3.丰富的余杭特产

余杭不光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塘栖枇杷”“超山青梅”“塘栖枇杷”“小林黄姜”“临平甘蔗”“中泰吉笛”……了解家乡的物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余杭的杰出人物

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余杭,沧海桑田,名人辈出。文有褚无量、罗隐、丁养浩、沈谦、章太炎、何思敬等;武有凌统、范明、马绰、曹信、曹圭等。被英国博士李约瑟明称赞为“11世纪世界科学坐标”的沈括,是良渚安溪人,为后人留下了巨大财富,一部《梦溪笔谈》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还有朴学大师章太炎,既是国学大师,还是革命先驱,其著作《訄书》的印本一出,即轰动海内外,据说是一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作为综合阐明革命理论和革命政策的专门著作。1936年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生前曾拟遗嘱:“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代子孙毋食其官司实禄”,民族气节可谓凌人。

5.众多的龙头企业

余杭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在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中形成了电工仪表、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电子商务等行业,优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近年来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特产品,如径山茶、塘栖枇杷、超山蜜饯、玉鼎大米、万隆肉制品。这些产品不仅是美味食品,有的还含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在这里学生们能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运用余杭本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余杭本土资源,创设政治课教学情境

利用学生相对熟悉的本土材料导入新课,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时,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余杭城市宣传片》,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感觉家乡的巨变。这种直观生动的本土材料导入,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运用余杭本土资源,巧解教学难点

政治课教材理论性很强,很多知识和观点都比较抽象,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将本土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本土资源来自学生生活,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比如笔者在讲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这一课时,选取了余杭区第一家上市公司——华立集团作为教学事例,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华立集团从一个小机械厂发展成为一家以电力仪表制造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的历程。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华立集团这样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从材料中找到答案:正确的经营战略、重视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诚信经营等。通过这种能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余杭本土材料,可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3.运用余杭本土资源,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得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例如在讲经济政治与社会时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才能理解。现在职业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有高考的压力,专门拿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获取信息,一方面由师生搜集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发动学生搞社会调查,自己动手获取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利用这些素材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效果。

因为其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字是我们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的绝好素材,能使学生直接感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这里比较权威的书籍是新编的《余杭区志》,内容丰富、数字翔实,这些资料师生都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

举一个学生搜集的事例。其一,“我区政府为了净化市容环境,要求商贩进店经营,为此,在勾庄建起了农副市场。但是,仍有部分商贩在路边摆摊设点,妨碍了交通,并常与城管监察人员发生冲突。”這个事例中存在着几个矛盾冲突,对我们学习矛盾分析方法很有价值。

构成该事件的三个要素:区政府、城管人员、商贩,从做法上看,都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错。政府统一规划市场是为了全区人民的利益,城管人员依法管理也有理有据,商贩摆摊也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所以,都有正确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市场建的偏少,布局又不甚合理,城管人员执法时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商贩占路经营,造成脏乱差,这又是他们的不足。

几个矛盾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症结所在就是市场少、布局不合理。老师引导学生们分析完后,随后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学生说,应该在市区多建市场,这样就可以满足群众需要了;另有学生反驳说,多建市场是可以,可是资金从哪来?争论越来越激烈,最后也没有结果。

但是笔者的体会是,这样的学习过程没有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但在各种意见的交锋过程中,学生们已经有了收获。首先,学生们体会到了,客观事物是很复杂的,要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受很多因素制约,不能想当然;其次,学生们在争辩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余杭政治课资源
由“链”到“圈”,余杭全力竞逐未来产业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