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问题之所见

2017-06-02 09:29张艳华
职业·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中职专业

张艳华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电子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并具备一定电子设计的能力,所学内容涉及电子及相关专业,旨在为社会提供能生产、懂管理、会经营、能够胜任相关岗位职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很多中职学校都在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开发方面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教师能力受限、学校教学资源受限和企业参与程度不高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專业教师能力受限

笔者通过对本地多所中专和职教中心学校进行调研发现,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自信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产生厌学情绪。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一大部分时间要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持课堂秩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中职学校迫切需要一套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开发又很难推行。一方面,中职学校工作任务繁杂,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又增设一些新型专业,本来就担任三四门教学课程的专业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开发;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参与教学工作,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根本不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教学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训教学也只是照本宣科,把握不准企业对岗位技术的具体要求。最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虽然具备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理论,无法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转化为科学严谨的教学思想,不能构建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学校教学资源受限

中职学校要开发出一套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有学校领导牵头,组织一个由行业专家、教育学专家、企业负责人、企业专业技术工人、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进行大量的企业调研、座谈会、研讨修订等工作,这是一个耗时、耗力、耗工的繁杂工程,不是学校几个专业教师开几次教研会就能促成的。然而,目前高等学校大力扩招,社会对中职学校存在严重的偏见,招生已经成为威胁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招生困难,招来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招生和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教学以外的课程开发工作能拖就拖,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中职学校也开始意识到进行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很多学校开始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然而课程开发设计到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场地改建、师资队伍培训等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又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导致课程开发难以顺利进行。

三、企业参与程度不高

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电子行业及相关企业,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识图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能进行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的电子专业技能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岗位职责。显而易见,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开发时关于职业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参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必须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出发,提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创建真实的工作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深入企业调研,掌握实际生产流程,了解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需求,明确岗位技术能力。由于商业机密和生产利益等问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校企合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要实现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根本的改革创新,中职学校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地贴近企业实际生产流水线,按照产品生产流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术培训和下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运行制度,提高企业参与热情,加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构建实用性强的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中职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