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2017-06-02 23:18蒋晓晖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

蒋晓晖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街道统筹辖区发展的职能作用日益重要。以党建引领区域发展、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区域化党建成为街道党工委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同在一个街道辖区内的党组织,却因单位性质不同而形成沟通的壁垒,导致优质资源无法整合,服务群众力量单薄,区域化党建工作难以推进。因此,街道党工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打造资源整合、互联互补、共驻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和服务体系。本文在回顾西城区牛街街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街道党工委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着重分析了近期开展的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爱心储蓄银行”所发挥的作用,以期指导今后的工作,把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关键词]基层党建;区域化党建;资源统筹;党建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2-0036-04

2004年10月,中组部首次提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传统“单位制党建”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之间的不适应所进行的基层党建模式的新探索。区域化党建,其关键在于连线成面,把不同属性的、管道式的单位党建落在区域的平面上,打破单位自立门户的壁垒,在辖区内形成互帮互助、共驻共建的家园式关系。要落实区域化党建的工作目标,街道党工委应树立加强统筹、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新服务的工作理念,扩大区域化党建的覆盖面,增强党建的生机活力。

一、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区域化党建是我们党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对条块之间、体制内外的党建资源进行横向重组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构建“大党建”格局,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以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区域化党建应把握以下原则:

1.街道引领、组织保障原则。作为属地管理的关键一环,街道党工委在区域化党建中应发挥核心和引领的作用。通过有效调度,使该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微企业、学校、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及在其中建立起来的党组织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区域内党建工作中来。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首先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采取适合区域实际的运行模式来构建组织运行体系。

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为例。街道辖区面积1.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2万人,是北京市最具民族特色的街道之一。辖区内有水利部、监察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等150余家中央单位和90余家市属单位。街道党工委现有社区党委10个、党支部56个、党小组116个,在册党员2772人。

为了让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可靠的组织保证,街道党工委积极研究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目前街道在区域化党建运行模式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街道层面,成立社会工作党委,通过整合辖区党建资源,打通“单位党建”和“区域党建”的界限,构建起区域性的党建联盟,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作用,加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对“两新”党组织的领导和对辖区内党员的教育管理;另一类是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大党委,发挥总体谋划与协调的作用。把社区单位党组织纳入大党委机构中,通过章程,明确责任、义务、权利,采取大党委联席会的形式,实现共商共建。

2.统筹资源、服务群众原则。区域化党建的效果在于统筹优质资源、服务地区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中要努力提高区域内组织资源的整合能力,将隶属于不同系统的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起来,对各类在职的、离退休的、流动的、工作于不同性质组织中的党员进行有效引导与协调,做好资源储备及合理调度工作,为地区发展建设服务。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始终加强党建服务与公共服务的统筹,构建区域化服务格局。街道党工委、社区各党委发挥议事协调功能,搭建地区单位与社区的沟通平台,挖掘辖区资源,不断在服务居民上做出新的尝试。辖区单位党组织在活动场所、活动设备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已成常態。特别是2014年以来,结合中央提出的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在市、区动员下,在职党员踊跃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截至2015年底,共有65个驻街单位、2298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牛街街道以此为契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街道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和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3.共同参与、促进发展原则。党的建设必须与辖区建设紧密结合,关注地区工作中不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需要广泛吸纳地区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共同为辖区建设努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活力正在于调动辖区单位的参与热情,共同投入地区建设。

为此,街道党工委领导及工作人员坚持定期走访单位,详细了解对区域发展的需求,征集各方意见。每年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年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问题。社区层面,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共同研究社区重点工作、区域化建设服务项目、重大资金使用等,强化各类资源的共驻共享。

4.凝聚人心、巩固基础原则。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看,越是长期执政,越需要巩固人心基础。共产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必须发挥先锋和表率作用。只有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百姓对共产党的认可,树立党在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发挥驻区单位优势,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展现共产党员风采,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达到巩固和扩大党执政根基的效果,同时促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街道党工委动员在册党员亮身份,发动区域内党组织及党员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各社区党委也积极发动地区单位党组织,携手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展示党员的先锋作用,受到居民的肯定。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本着以上原则,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牛街街道党工委已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2015年初,街道党工委推出“牛街街道党员爱心储蓄银行”创新项目,使区域化党建工作更为系统、科学,达到新的高度。

1.项目基本情况。党建创新项目是通过项目化的手段和创新的思想,解决现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设计之初,街道党工委拟重点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党组织和党员在辖区建设中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在街道还存在少量“潜伏党员”,即把自己混同群众,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党员志愿者队伍不统一、特色优势无渠道满足的问题。过去的志愿服务多为零散的、自发的、活动式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有些单位反映,社区志愿活动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自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没有系统性;有些党员表示,自己有专业特长,但总在从事清理环境等志愿活动,没有体现出自身价值。三是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沟通交流不畅问题。开展活动还需要工作人员上门或电话通知,再层层传达到党员,缺少一个全体党员能同时获取信息的高效互动平台。

第二,创新项目的起源及目标定位。针对以上问题,街道党工委在总结社区试点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推出“牛街街道党员爱心储蓄银行”创新项目。此项目获批为市、区两级党建创新项目,得到两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资金支持。街道党工委把项目目标定为: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合理有效统筹区域资源,建立一支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健全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打造一个功能多样的活动阵地,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通过个性化服务最大化地实现人力物力资源的共享,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第三,项目实施及取得效果。2015年6月,“牛街街道党员爱心储蓄银行”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创造性地采取模拟银行的运营模式,以储存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志愿服务供需匹配为内容,激励回馈为手段,资源共享为目标,将“互联网+”的信息化理念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经过一年的实践,项目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地区共建的单位增多、街道党工委搭建单位与社区供需对接的“桥梁”作用凸显、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群众认可、区域内不同属性的党组织联系交流更为紧密。

2.项目创新亮点分析。党建工作科学化,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打破原有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街道党工委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第一,外包式运作模式,引入专业力量辅助党建工作。目前,外包式运作模式被广泛运用于政府服务中,但在党建工作中还比较少见。针对这一党建创新项目,街道党工委尝试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实施项目化运作。街道与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项目运行方案、操作规范等,让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定期邀请专家参与项目研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这样一方面把街道工作人员从项目具体操作层面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保证了项目实施的专业性。

第二,应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党员交流参与的高效平台。在“互联网+”技术被各领域广泛应用的今天,党建工作也应突破以往的交流模式,建设更高效的沟通互动平台。街道党工委立足实际,建设020(线上线下)服务管理平台,把“互联网+”的理念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形成党员全方位管理交流的新模式。以“牛街党员e家”微信公众号为平台,集宣传教育、动态交流、活动发布、在线报到等功能于一体,便于党员随时了解地区动向,及时参与志愿活动。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街道党工委不但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便捷的管理服务、实现了信息共享,还为今后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应用的扩大,网上党建功能仍在不断完善。

第三,对接普遍性需求,通过党员服务实现群众受益。党员志愿服务不应流于形式,而要真正发挥作用。这首先要了解群众的切实需求,再对接辖区党组织、党员志愿者能够提供的服务,才能供需匹配,既让群众满意,又有效调动党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为此,街道党工委以多种形式开展需求及意愿调查,建立群众需求库、党员供给库和单位回馈资源库三个数据库,即在地区群众中获取他们的服务需求,在党员志愿者中获取他们的服务意向,在驻区企业中获取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回馈的参与意愿。由党工委进行统筹分析,多维度了解当前群众急需、党组织可提供的服务。

第四,规范化管理模式,整合培育党员志愿者队伍。项目管理需要规范化的制度保障。通过系统地管理和实施,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统一设计调度,将志愿服务规范化、集中化。一方面,根据居民需求建立不同服务方向的党员专业志愿者队伍,让党员发挥特长,在服务地区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评价志愿服务成果,在地区广大党员中启动爱心储蓄银行志愿服务积分,推行回馈激励机制。不但调动了党员志愿服务的热情,还培育出多支社区社会组织。同时,邀请辖区单位参与回馈体系,为党员志愿者提供奖励。这种联建共建的方式,拓宽了区域化服务渠道,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激励了党员的志愿行动。

第五,统筹资源共享,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作用。街道辖区内单位众多,属性千差万别,需要在了解单位资源的情况下,统筹安排,才能发挥辖区党组织的作用。街道党工委在项目实施中,设计出切合驻地单位优势的特色服务,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特长,并打造出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品牌队伍。如:牛街派出所的党员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平安E警”服务、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党员志愿者的“青少年伴读”服务等,都充分体现出行业优势和专业化的特点,真正达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党组织的热情,并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地区建设和服务。

三、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举措

通过多年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和党建创新项目的实施,对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如下思考。

1.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发挥街道党工委的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领导核心,决定了区域化党建的发展走向和推进力度。因此,发挥街道党工委的职能作用,对于推进区域化党建至关重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首先,要求街道党工委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在区域内,无论是单位还是群众都有被服务的需求和交往的需要,只有打破条块局限,才能实现互融互通、共驻共享,而这项工作只有街道合理统筹才能完成。其次,要树立全局观,把区域化党建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中的领导作用。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动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加入到区域化党建和社会服务中来,提高共建主动性,扩大吸引力和影响力。

2.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创新基层党建的工作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做到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这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例如,在“爱心储蓄银行”项目的实施中,街道党工委采取的“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拍卖”、积分回馈等形式,尽管在以往的党建工作中没有,但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同和积极响应。类似这种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创新举措,应鼓励大胆尝试、及时总结推广。

3.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紧跟群众需求做好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们党的鲜明旗帜。区域化党建要有活力,要为群众所接受,必须以群众最关心、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为抓手,通过党建与民生的深度融合,使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善民生、固本强基、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要让服务群众取得实效,就要以群众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精细化服务。目前,党组织服务群众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物质性等问题。要改善现状,就要努力对接需求与供应的关系,调动更多的辖区社会资源来提供服务,满足不同服务对象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最大限度满意。

4.做好区域化黨建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实践表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工作责任是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是关键。这既是扎实推进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应从最初的“运动式参与”向“制度式管理”转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在党员志愿服务上,应改变过去零散的、自发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模式,将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集中化,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建立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的党员骨干队伍。同时,既要做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又要做到执行落实好的工作制度,建立党建工作科学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5.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政策支持。作为北京核心区域的街道,牛街街道辖区内有一定数量的中央和市属单位,由于它们的上级党组织与城区和街道都不存在隶属关系,因此在这些单位推进区域化党建具有一定困难,有些单位甚至是本着与所驻街道社区的感情、或出于开展公益活动的考虑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如果中央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出台一些政策,明确党组织、党员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全体党员接受属地党组织监督、管理与服务的原则,将会更高效地形成街道、社区与单位“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区域化党建的开展。

总之,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取决于街道党工委核心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的积极配合,区域内全体党员的热情参与。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形成适应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基层党建新模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地区建设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
水利建设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浅谈
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如何“牵手”互联网
企业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及其融合策略分析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