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秋 周银
[摘要]本文意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研究,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基石,阐明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理清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区分,从需求侧的动力疲弱、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供需不匹配几个方面阐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去库存化、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生产与消费;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0-0;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2-0050-07
2008年金融危机解构了全球经济的旧常态,建构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也相应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为了解决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需求侧改革的成效已经日益消解,为了能够在经济新常态的浪潮中前行,突破深化改革的障碍,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因此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和正在不断探究的重大课题,其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厘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供给与需求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对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作了系统阐释,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能够深入化、有效化、清晰化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人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认可和践行,最终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长效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占主导的时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本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文本,其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超越了生产与消费的无差别论,运用思辨的逻辑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的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非同一的东西,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占有(创造、改造)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她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特殊产品;最后,在消费中,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个人占有的对象。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变现为中间环节,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构成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环节,是各不相同的要素,具有差异性,但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社会再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具有一种决定力、支配力,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受到生产的支配。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消费,并且还决定着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1.生产决定着分配,分配是生产的产物。首先,生产决定着分配的对象,物品没有被人生产出来,就没有分配行为的必要。其次,生产决定着分配的水平,社会分配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两者存在一种制约关系。马克思的生产决定分配的理论解构了分配独立于生产的观点,建构起新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2.生产决定着交换。马克思认为“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因此,生产决定着交换,交换是生产的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首先,生产决定交换的对象。无论是产品还是生產要素的交换都需要通过生产环节加以实现。其次,交换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交换的广度和深度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支配。
3.生产决定着消费。首先,生产产出消费的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人类通过对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形成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没有生产,消费行为就不能够实现。其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人类消费方式会随着生产的不断改变而不断转变,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由生产决定的。最后,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正是靠她起初当做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生产为需要提供材料,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当一种产品被生产出来时,消费者就有消费这种产品的欲望,因此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虽然古典经济学派没有否认生产的决定论,但是他们认为生产局限于永恒规律中,不具有历史性,进而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恒定不变的存在,凸显资产阶级关系的社会一般性。马克思消解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局限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述生产的决定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具有不同的特质和规范,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认资本主义生产的永恒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决定论在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灭亡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将会被更高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强调了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始基,因此,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创造更高的文明。
(二)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尽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本中彰显了生产逻辑的主导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认消费与生产之间所具有的同一性。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即双方相互依存,互不可缺。马克思指出:“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存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做对方创造出来。”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和人本身的消耗的行为,也是一种消费行为,是生产的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原料的使用和消耗,是一种生产性消费,是一种客体性的消费。生产还存在着一种主体性的消费。主体消费主要是指发展自己能力的消费。人们通过不断地开展生产行为,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消费,推动人类不断趋向更高的文明。国民经济学家认为主客体生产消费都是生产的消费,但是他们也对这两者生产性消费加以区分。马克思在承认两者的不同的前提下,还明确提出了客体消费是生产的消费,主体消费则是社会的再生产。其次,消费直接是生产。马克思认为人类在消费过程中也进行着一定的生产。马克思说:“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人类的吃喝行为就是消费行为,而人类在吃喝过程中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产着自己的身体。消费为产品创造了作为生产的内在对象的主体。生产的产品只有让人们进行消费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消费是生产的产品和生产者实现自身的终结行为。因此,消费直接是生产。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反对者认为生产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等同的。马克思则指出生产与消费不具有等同性,而是具有同一性。两者虽然具有较多的相互性,但是两者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相对独立性。
(三)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
虽然马克思在导言中肯定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但马克思并将生产视为一个能够脱离消费而对立存在的环节。首先,消费生产着生产的主体。“消费是在把产品彻底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在消费界域中,消费为生产创造了主体。人们只有对产品进行消费,才能够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生产人本身,进而开展社会的生产活动。其次,消费决定着产品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产品只有在消费场域中才能实现自身。如果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人对其进行买卖、使用,那这种产品只是符号产品,不是现实的、真正的产品。产品只有在人的消费行为的实现才能够建构自身。最后,消费为生产提供动机。“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彰显了人们的需要,而需要是生产的前提。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体现在人的消费行为上,而有了消费就有了生产。通过消费完成产品的终结,促使新的需要得以创造,新的需要的产生推动了生产行为的实现。“正是人们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对与此关联的产品的新的需要,给生产提供了新的要求,为再生产提供了动机和目的。”消费是为生产创造内在的对象,因此消费为生产提供动机。马克思认为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观点肯定了消费的作用,明晰了消费的价值,促进了消费的发展。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观点推动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消费范式彰显,消费对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正确认识消费的反作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辩证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肯定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的同时,也阐述了生产的决定论和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理论。可以看到,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媒介,每一方都因对方的存在才能存在,并相互创造对方,相互转化,因此不应该把生产和消费简单的等同。“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不仅社会主义美学家这样做过,而且平庸的经济学家也这样做过,萨伊就是个例子。”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辩证论述突破的前人的局限,更好地阐明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达成澄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明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能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把握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挖掘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构。现今,文化力的决定论不断冲击着生产力的决定论,消费作为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作用不断彰显,消费第一性理论日益张扬等等现象的出现要求人们需要认真看待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能够使人们在先进性、科学性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开展社会生产活动,促进经济的腾飞,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文明的发展。
二、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
对供给侧改革的认知首先需要明晰其内涵,澄清概念。其次需要明晰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差异性,把握两者的本质,进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现。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是指:“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和技术三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行业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机制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在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二)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差异比较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的一种话语,两者存在本质性的差异。第一,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内核是结构改革,而需求侧改革的内核是管理改革。第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需求侧改革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大要素来发展经济。第三,供给侧改革的指向主体是生产者,主张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實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合理化、科学化,极大地释放技术创新的活力。而需求侧改革的指向主体是消费者,通过出口创汇拓宽消费主体和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消费对生产的作用,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第四,供给侧改革主张通过高质量供给统制生产的创新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持存化、长效化、科学化发展,但其具有历时性长、牵涉性大、见效性短等特质,需要改革者具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才能够加以实现。而需求侧改革主要通过短期需求来调整经济,见效快,时间短。但是需求侧改革不稳定因素大,对消解短期经济的波动具有较大的成效,对长期经济的发展则成效不大。第五,供给侧改革着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府主体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化、科学化、规范化调控,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者进行创新,实现经济结构的完善性发展。而需求侧改革着重短期的政策调整,政府主体通过调整一些政策,实现有效投资、刺激出口、扩大消费,进而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经济的发展。虽然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具有差异性,但是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否定,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三、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进。”
(一)需求侧的动力疲弱
需求侧主要通过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的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过投入4万亿人民币和不断增加出口、扩大内需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虽然短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需求侧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日渐疲弱,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
1.在出口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的衰败,使得各个国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并且还不断利用所谓的反垄断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商品进行制裁,限制中国商品出口,导致中国出口创汇效益不断下降。
2.在消费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国内消费,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固化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民更偏重于储蓄而非消费。而青年一代思想比较开化,但是他们更偏爱出国消费或购买国外产品。由于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无论是在美誉度、知名度还是性价比等方面存在着劣势,导致人们对国产产品缺乏消费信任,消费信任的真空,严重阻碍了扩大内需的实现。因此,我国的内需潜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在投资方面,尽管我国拿出了较多的资金进行投资,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缺失和对改进技术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效益甚微,因此企业的转型升级困难。由此可见,虽然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但其作用是有限的,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依靠生产的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需求侧三驾马车尤其是消费的动力能够在一定时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受到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发育的不良现状的影响,消费对生产的推动力量日趋减弱。而供给侧改革重视供给,注重通过大力生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解决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此外,供给侧改革重视生产创新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的调整力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充分激发生产的动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供需不匹配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强调需求推动论,主张不断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发展,需求侧模式盛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度重视需求侧导致我国产品出现供需不匹配现象。
1.产能过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注重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在资金的投入过程中,政府意志强大,市场意志薄弱,因此导致出现投资产能过剩现象严重,生产设备闲置,僵尸企业凸显,要素供给得不到充分地、自由地、合理地流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潜质。我国的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等产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需求日益疲软,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阻碍了生产成本降低的实现,进而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而供给侧改革重视建构产业的创新机制,通过产业的创新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够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大力调动生产要素,转变产品供给模式,进而消解产能过剩,推动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完善化发展。
2.消费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不高,消费信任缺失,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富人在消费中更重视质量和品牌,符号消费彰显。而我国的产品生产质量不高,品牌效应弱,远不如国外品牌所具有的影响力,因此我国富人的消费支出日益减少,尤其是不断地减少国内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在穷人方面消费支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是穷人的消费主要是生存资料的消费,是一种刚性支出。穷人的消费重点主要落在生存性消费中,因此穷人更注重将余钱用于储存,而非消费,穷人的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由于国内产品频频出现质量不过关的丑闻,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乏对国内产品消费的信任,导致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品质需求,造成实质性供给不良,而且也不能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动力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需求不断低迷。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供需结构出现错位。因此,为了解決我国产品供需错配的现状,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通过开展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结构的完善化、灵活化、合理化,进而促进产品供需的合理匹配。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导的发展方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特点是高投入、强增长、快见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结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2010年之后,通过资源的高投入已经不能够实现经济的高增长,而且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社会矛盾频发,人与自然、社会、人本身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受阻。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刘易斯拐点,另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主要是指以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牺牲农业劳动力来满足工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脱离低廉状况,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因此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日益缺失,经济出现下拐趋势。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较多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淘汰。而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竞争力远远比不过发达国家,因此在国际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经济增长逐渐停滞,中等收入陷阱凸显。由此可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持续性日益明显。在需求侧模式下,政府主要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激发社会需求,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模式中,只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相应地改变,因此最终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可见,消费对经济生产的作用是有限的,重视消费,重视需求,并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供给侧改革的出现,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供给侧改革主张创新,提倡企业不断改善和创新技术,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低端转向高端。供给侧改革重视生产的决定作用,主张通过不断调整生产的方式,释放生产的活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构我国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四、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动力并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虽然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是生产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第一性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因此,通过重视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供给的推动力量,大力发展供给,实现经济的腾飞。供给侧改革是我国解构改革障碍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重视供给的推动力量而实行的重大举措。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复制西方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不能把供给侧改革当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而是根据中国的实践加以科学化、有效化、持存化的践行。
(一)产业结构升级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革,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积极打造现代化产业,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优化供需结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
1.要大力推动产品创新。创新是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供给侧改革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和更新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创新金融投资方式,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开发新工艺,加快产业创新的步伐。供给侧改革通过推动产品的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进而生产出高质量、优品牌的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的竞争力,打破国外产品的狙击,推动有效供给的实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建构合理的供需结构。
2.建构农业现代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给问题是始终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建构农业的现代化。供给侧改革着重加大农产品的供给,不断地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积极引进技术,创新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生产出高效、健康的农产品,进而提供有品质的农产品供给,建构农业的现代化。
(二)实现去库存化
1.消解产能过剩的现象。近些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企业大量产品滞销、原材料存储量大,投资盲目扩大,大量购进机器设备,进而造成了产能过剩状况严重。大量的库存导致企业臃肿,活力下降,竞争力低。供给侧改革强调生产需要转变旧有模式,主张通过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开展生产,使生产契合市场需要,防止脱轨行为的出现,进而消解企业产品的积压现象。
2.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供给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的作用,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根据市场的自由化、合理化、有效化调节,消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基于市场的意志和技术的支撑来优化产品结构,压低过剩产能,减轻企业负担和完善经营方式,创新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3.重视开发资本要素,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实体经济通过融资获取大量资金,推动扩大再生产行为的实现,进而使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库存得以有效运用,最终完成去库存化,释放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的建构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雄厚的支撑力量。通过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能够更好地扩大生产,提高生产的活力,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现公共利益,因此是供给侧改革实施的重要实践路径。
1.明确政府的定位。通过准确定位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力,消解政府的垄断权威,严格规范政府供给的职能和范围,防止政府权限的越位,进而消解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无效率化。
2.完善市场供给体制。市场也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市场供给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公众的现实需要,合理化、规范化地生产公共产品,推动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使公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不断推动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发展。社会的非盈利性组织也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的非盈利性组织能够消解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通过不断淡化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行政色彩,重视开发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自主性,不断强化与社会和公众的联系,进而深入了解社会和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要,根据需求开展公共产品的生产,推动公共产品的高效化供给。
(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弱化政府主体的全能主义和权威主义,强化市场主体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发展以政府管制为主导转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进而推动生产的有效实现,满足市场产品的供给需要。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主体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绝对掌控作用,解构寻租现象,进而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破除官商勾结行为,建构完善化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体制,实现经济发展的自由化、公平化竞争。转变政府职能,建构生产者的公平竞争,消费者的自主消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市场现代化体系,充分开发市场的潜力和社会的创造力,解构市场壁垒,进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
2.完善國有资产管理体制。基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长效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供给侧改革重视资本要素对经济的推动力,因此在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作用之时,更重要的是不断释放国有资本的活力,强化国有经济的推动力、控制力、影响力。但国家也需要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破除国有企业的行政化管理,实现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市场化。供给侧改革还强调国有企业要不断转化发展方式,重视创新驱动,积极吸收非公有资本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各类资本的创造力。
3.改革财税体制和分配体制。供给侧改革强调改革财税体制和分配机制,建构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在财税体制方面,需要妥善做好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置换工作,调整债券的发行方式,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推动财税体制的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在分配体制方面,政府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分配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分配的公正化、科学化、合理化,进而促进各地企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