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杰 闫文华
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组织编写的《工匠精神》读本以典型、感人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为主线,以工匠之道、执著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工匠筑梦为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系统诠释了工匠精神,笔者将通过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
一、弘扬工匠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工匠精神?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人类社会的精华,就是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是要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一生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世界各国都是分外重视和崇尚工匠精神。无论是古巴比伦的青铜大刀,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近代英国的工匠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美国商业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还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当代中国的马云,实体经济巨头董明珠,都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他们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靠他们的人格魅力征服所有人,催生着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他们以至善至美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创造日新月异的产品,填补了人类不断需求的空白,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现代许多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一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二、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
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历史文化积淀,为世界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被尊为中华民族师祖的黄帝,就是一位伟大的工匠,他发明了用泥土、石头建造房屋,发明了制作衣服,制造舟船、车辆等。在历史长河里,有鲁班、欧冶子、蔡伦、李春等等,无数的杰出工匠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创造性劳动,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推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我国独具一格“工匠精神”与特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工匠意志,1958年第一台红旗牌轿车出厂、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1970年两弹一星试验成功等事迹,无不包含着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渗透着一批批能工巧匠的孜孜追求、锲而不舍和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目前在全球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国的高铁走向世界、神州与天宫成功对接、蛟龙号深海探测不断创出纪录等,再次展现我们的工匠精神、工匠技艺的精髓。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号召我们要重走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执著专注、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
三、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是传播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使青少年一代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职业教育它起源于工匠生产,发展于工匠生产,与工匠的精神息息相关。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向学生传授生产技能技巧,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学习,继承弘扬工匠精神,为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技能,更要以矢志如一、坚忍不拔工匠精神去培养教育学生、指导学生。实践证明,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都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弘扬工匠精神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动力
笔者是一名技校毕业生,1981年考入山东省淄博市劳动技工学校从事机械加工专业学习,自1984年毕业留校至今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已有三十多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师几十年来如一日,学生就是笔者的“产品”,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待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工匠精神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总之,工匠精神的普及和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起来,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贯穿于教学中,做学生的榜样,时时刻刻铭记于心,为我们的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