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中怎样分组更有效?

2017-06-02 10:3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组间分组成员

合作学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几百甚至上千年前,从20世纪70年代起被明确提出至今,它已被各学科教师进行了广泛的教学实践,用以改善学生的学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象表现之一。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增进同伴间的友情,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其优势已是毋庸置疑。

2017年1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并正式发布的《上海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倡导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作为学习的主线,将软件的应用与技术的学习作为任务进程中的辅助手段。由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项目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合作学习来说,有时细节又是最难处置的,比如有些事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在合作学习中却会给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活动的成效,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想要实现成功的合作学习,合理的分组是第一步。

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项目学习中,为了让小组活动更有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分组策略。

策略一:就近分组。

所谓“就近分组”,就是座位最近的学生组成小组,这也是最快的分组方法。通常不需要固定的组合人数和方式,可以根据某一次任务的需要,前后或左右的学生组成临时的讨论小组,问题讨论一结束或课时一结束,小组即解散。

就近分组策略的优点在于灵活省时,即组即用,无需做更多的小组维护工作,但其松散性的缺点也很明显,小组成员无归属感。

策略二:兴趣组合。

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类似“设计与制作数字作品”的一些项目活动,在规划数字作品主题时,学生往往会想出很多感兴趣的主题,此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分组策略,即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向于某一个主题的学生自然地汇聚在一起,构成小组。

兴趣组合策略的最大优势在于,为了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来的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最大程度地發挥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合作效率。

策略三:自选搭档。

学生往往会更偏好自己挑选搭档这种策略,因为他们喜欢和好朋友及聊得来的同学在一起学习。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学生活动时会有比较高的参与热情,组内成员相互间的交流和配合会比较流畅。

策略四:组间均衡。

组间均衡策略是为了让学生与更大范围的学生进行合作,而不仅仅是与想要合作的同学搭档。这种策略的执行,大多由教师指定,学生只是偶尔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教师会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预先将班级学生按照能力层次、基础程度划分出若干等级,再将同一等级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以确保每一个小组间的基础与能力大体相同。

这样,同一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但是,组间均衡策略需要避免小组内成员发展的不均衡,避免能力强的学生多做、能力弱的学生少做或不做的现象。该策略执行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学习和活动状况,发挥和调动组长的管理意识。

策略五: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的策略大多用于完成一些短期的任务。例如,将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一组,突破一些难度较高的任务;将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一组,完成一些基础的、较为简单的任务。

猜你喜欢
组间分组成员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两只挂钟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最强新成员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我家的新成员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