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01 11:35崔丽玲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缝隙手术室意义

崔丽玲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崔丽玲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 研究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96.67%、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手术质量和医患满意度,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手术室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作为护理单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手术治疗效果、患者健康恢复状况关系密切,具有高风险、高强度、高技术等特点[1]。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是通过连续性和完整性护理来满足患者全方位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本院对在手术室中全程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的60例患者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60例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1岁,平均(39.98±6.1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1~75岁,平均(42.11±5.3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整个研究均已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根据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年龄、专业技能等将其组成全程无缝隙护理小组,并对其培训无缝隙护理模式知识,树立起无缝护理理念。(2)术前无缝隙护理:做好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访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积极做好术前体格检查,解答患者疑虑,对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给予安慰,树立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3)术中无缝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核对患者及手术相关信息,通过与患者交流来放松患者身心。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异常情况,积极配合主治医生手术,准确记录患者所用器械、棉球、纱布数量,避免遗留器械在患者体内。(4)术后无缝隙护理:术后评估患者的总体情况,确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护送患者至病房,确保患者输液管道等通畅,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工作交接,说明注意事项、禁忌事项以及可能并发症情况,保障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5)由无缝隙护理小组组长跟踪护理过程,保障无缝隙护理质量。总结出现的问题,研究最佳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无缝隙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况、手术应激反应情况以及医生、患者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1)用状态焦虑(S-AI)量表、特质焦虑(TAI)量表测试患者的焦虑水平,共24个项目,相加得分越高,则表明焦虑情况也严重,得分范围在24~84分之间[2]。(2)医生、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共25项条目,每项条目分为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满分共100分[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s)

项目S-AI T-AI观察组(n=60)干预前61.62±3.21 56.68±6.14干预后31.79±2.23 28.21±2.45对照组(n=60)干预前61.48±3.51 55.72±5.23干预后52.86±3.24 40.79±3.20 χ2值41.4943 24.1785 P值<0.05<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 手术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在心率、皮质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方面的结果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s)

临床症状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皮质醇(ng/L)观察组(n=60)68.22±1.63对照组(n=60)78.63±1.77 t值33.5116 P值<0.05 122.61±2.44142.52±3.1538.7057<0.05 88.61±3.5192.02±4.664.5275<0.05 509.48±165.37585.26±176.942.4237<0.05

2.3 两组患者医生、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医生、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无缝隙理念最早是由拉塞尔提出,并在1898年被美国佛罗里达州湖地医疗中心首次引用,无缝隙护理理念把患者摆在首位,在护理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大幅提高[4]。通过无缝隙护理能够尽可能的消除导致护理出现疏漏的因素以及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患者提供连贯的、持续的、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康复情况[5]。

全程无缝隙护理中,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疏导,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主治医生手术,术后对患者密切观察,为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医患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前,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S-AI和T-AI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护理干预后,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组的S-AI和T-AI情况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者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来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指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更能有效的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从医生、患者的满意度来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组无论是在医生满意度方面还是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医生患者的满意程度十分有效。

综上所述,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在提高医患满意度方面十分有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谭莉.“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111-113.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 2076-2077.

[3]张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179-180.

[4]徐继洲.无缝隙服务在手术室全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3-95.

[5]张理霞.手术室实施无缝隙护理办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26):107-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88

猜你喜欢
缝隙手术室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雨的缝隙
生之意义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