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

2017-06-01 11:35刘明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个体化体温住院

刘明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

刘明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 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施行常规急救治疗,个体化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抽搐发生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再次抽搐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有助于促进体温和惊厥症状快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抽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急救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病,患儿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体温控制不良可引起高热惊厥,引发癫痫、智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注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本研究分析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1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且在感染后1~3 d内出现体温骤升,体温超过38.5℃,经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脑电图显示26例患儿出现轻中度异常,血常规检查显示32例患儿白细胞升高,头颅CT显示18例患儿轻度脑水肿,腰椎穿刺显示12例患儿颅内压升高。研究对象剔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者。将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各40例。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岁,平均(2.10±1.53)岁;体质量8~25 kg,平均(16.32±4.12)kg;发热病程3~48 h,平均(12.68±9.35)h。抽搐持续时间35 s~11 min,平均为(4.33±3.53)min。个体化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5岁,平均(2.42±1.53)岁;体质量8~25 kg,平均(16.32±4.12)kg;发热病程3~48 h,平均病程(12.12±9.67)h。抽搐持续时间34s~11 min,平均(4.37±3.43)min。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将患儿平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将压舌板采用纱布包裹后置于上下臼齿间。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缓慢静脉推注安定0.5 mg/kg,或者给予地西泮0.3~0.5 mg/(kg·次),静脉推注速度为1~2 mg/kg,给予物理降温、冷敷等以促进退热。个体化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在常规组常规救治基础上,对病毒感染者采用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细菌感染者采用青霉素2.5万U/(kg·d)静脉滴注。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者给予0.1 mg/k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退热后适当补充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状态[1]。经常规控制体温超过38.5℃者给予赖氨匹林10~20 mg/次,静脉注射退热。无法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者给予苯巴比妥钠5~7 mg/(kg·次)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拇指按压人中穴、合谷、十宣等止惊穴位,并加强患者体温、心率等的监护,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炎琥宁等药物治疗。恢复期并加强饮食干预和营养补充,出汗较多儿童给予氯化钠和氯化钾补充,预防水电解质紊乱;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饮食为主,适当摄入果蔬汁和补充维生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抽搐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再次抽搐发生率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再次抽搐发生率5.00%(2/40)明显低于常规组20.00%(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项目体温复常时间(h)惊厥消失时间(d)住院时间(d)常规组(n=40)48.76±10.63个体化组(n=40)35.24±7.33at值P值6.6138<0.05 5.63±1.574.15±1.12a4.8536<0.05<0.05 9.12±1.096.17±1.21a9.2346

3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非常常见,因小儿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发育不完善,在感染后下丘脑前区可产生大量前列腺素,提高中枢体温调控点,引发产散热功能失调而出现高热现象,当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时,高热刺激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出现高热惊厥,对患儿影响大,预后不佳[2-3]。

常规救治主要为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控制惊厥现象,并给予退热处理。个体化救治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其中,按压人中穴、合谷、十宣等止惊穴位有利于快速缓解惊厥症状;针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应用不同药物控制感染症状,对体温持久不降和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者给予赖氨匹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促进退热和控制惊厥。同时针对患儿情况增加炎琥宁等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症状,确保呼吸道通畅。恢复期加强饮食干预和营养补充,确保患儿尽快恢复[4-5]。

本研究表明,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有助于促进体温和惊厥症状快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抽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尹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5,25(1):493.

[2]陆睿,邹璐檐,吉学元,等.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3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6):547-548.

[3]李方方,赵变歌,李秋丽,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6):108.

[4]陈泽杰,李莉,陈树亮,等.地西泮对高热惊厥再发患儿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评估[J].当代医学,2012,18(32):100-101.

[5]刘学亭.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 20(7):77-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42

猜你喜欢
个体化体温住院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妈妈住院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