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7-06-01 11:35徐枫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稳定型氯吡格雷

徐枫

(临沂市交通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徐枫

(临沂市交通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比较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上,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非常高,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选取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3年6月~2014年6月临沂市交通医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6~74岁,平均(61.2±8.3)岁。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病情明确诊断后,均于每天早晨给予100 mg阿司匹林治疗,每天1次,并在治疗期间常规给予减轻心脏氧耗、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2 500U皮下注射等药物抗心绞痛治疗[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给予75 mg氯吡格雷治疗,同样于早晨一顿服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心绞痛改善程度,以及4周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心源性猝死)和药物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80%,静息心电图缺血改变情况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50%~79%,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50%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转为直立;无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情况均<50%,心电图改变未达到以上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在临床治疗效果上,50例观察组患者经氯吡格雷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与对照组患者经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2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药物过敏、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类型。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出发,抗栓是治疗的根本,抗血小板的治疗也非常重要。经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一种能够有效抗血小板的药物,它是通过环氧化酶失活而抑制血小板激活剂血栓素A合成,血小板糖蛋白中的Ⅱb/Ⅲa受体减少,进而起到的抗凝作用,但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的聚集依旧能够通过非血栓素A依赖途径产生血栓或血小板的聚集,再次造成闭塞的发生[4]。

随着临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的加深,氯吡格雷被应用到这一病症的治疗中,它作为一种经过细胞色素P450生物转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不可逆地阻断ADP受体,能够促使血小板不能进一步的聚集,且氯吡格雷在2 h内就可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药效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5]。针对这一观点,本研究也有所证实,50例观察组患者经氯吡格雷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50例对照组患者经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1]刘顺利.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42-143.

[2]陈嘉龙,张珺,温元善,等.氯吡格雷治疗高海拨地区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44-5245.

[3]王锋雷,郭颖慧.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J].中国药业,2011,20(13):60-61.

[4]孙魁,史沛霞,张培培,等.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81-1082.

[5]孙广江,高华,张振英,等.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学,2014,21(4):573-5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25

猜你喜欢
稳定型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