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茹
摘要:《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选自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讴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原创歌曲,这首咏叹调是女主人公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主题动机。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演唱版本、舞台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来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品鉴。
关键词:创作背景;版本分析;舞台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16-03
《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选自歌剧《木兰诗篇》,由关峡作曲、刘麟编剧,以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为蓝本改编而成,主题思想是呼唤和平正义。其音乐创作吸收融汇了歌剧、戏曲、舞蹈等大量中国元素,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加交响乐队演奏,成功的塑造了替父从军、刚柔相济、平凡淳朴、爱好和平的花木兰形象。这首曲子选自塞上风云后半段,讲述的是木兰在战场上为救刘爽身受重伤而昏迷,在梦境中所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歌曲道出了男女主人公苦涩的爱情,是整剧情节的点睛之笔。
一、《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分析
(一)创作背景及简介
1、创作背景
《木兰诗篇》的故事题材出自乐府诗《木兰辞》,根据故事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创作改编,为了使全曲具有戏剧性,在剧中加入了刘爽的角色,为整部歌剧注入新内涵,进行全新的演绎,使得歌剧中的两大主题:爱情、和平深刻突出。全剧以情景交响乐为主体,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奏与演唱,使作品情景交融,完美融合,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相互碰撞与结合,充分展现了我们民族歌剧的发展前景,提升了中国民族歌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2、《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简介
这首咏叹调是整部歌剧中最经典的唱段。讲述了木兰对战友刘爽产生爱慕之情,一身戎装的她将这份爱深埋心底,在战场上她为救刘爽毫不犹豫挡下敌方的冷箭,身负重伤,在意识模糊时所演唱了这首经典的梦幻曲,表达了木兰细腻的女儿情,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困扰和人们对和平活的向往。这首作品如梦如幻,旋律悠扬,有着中国民歌的风味,在表现手法上也别具一格,有着浓烈的时代元素。
(二)词曲作者简介
关峡,我国著名一级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在社会各界广泛流传,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他的音乐作品有: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歌剧《木兰诗篇》等。刘麟,我国一级编剧,著名词作家。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孟姜女》、歌剧《木兰诗篇》等。
《木兰诗篇》于2004年在北京首演,得到广大好评。2005年受邀在纽约演出,获得成功,得到极高的评价。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2008年于维也纳歌剧院演出,均大获成功。
二、不同演唱版本分析
(一)彭丽媛演唱特点
1、彭丽媛介绍
彭丽媛,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主要作品有歌剧《木兰诗篇》、《党的女儿》等。2005年彭丽媛在美国首演《木兰诗篇》成功的塑造了花木兰的形象并获得巨大成功。
2、彭丽媛演唱风格
彭丽媛音域宽广,嗓音透亮柔美,极具有张力和稳定的气息,因此在演唱一些戏剧性较强的作品时能够成功的驾驭。在《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中,现场的伴奏方式采用了交响乐队,她调整了自己的唱歌的状态,利用自身优越的声音条件结合科学的歌唱方法和戏曲唱腔来进行演唱。她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声方法、吐字和表演,表现木兰内心细腻的女儿情。
这首咏叹调旋律起伏较大,强弱明显,情绪激动,因此在演唱的时候对声音的控制及气息的运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彭丽媛在演唱“我爱这绿野花海”到“我爱这彩蝶翻飞情意浓”时,四个“爱”字的出现,每一次的处理都要有所不同,在演唱时通过在咬字上对母音的驾驭来展现不同的意境,通过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来体现木兰女儿水一般的柔情和心底对刘爽的爱慕之情。接下来“梦里依偎在你的怀里”到“让我的心感到好疼好疼”木兰无奈的倾诉,这一部分彭丽媛把握住了情感色彩的表达,运用了哭腔唱法,来表现木兰心中压抑的感情,让观众感同身受。
(二)雷佳演唱特点
1、雷佳介绍
雷佳,国家一级演员,曾经在“金钟奖”声乐大赛中荣获金奖,在青歌赛民族唱法中获得金奖等。2009年雷佳在日本和俄罗斯先后成功演出《木兰诗篇》,并且无扩音”演出,获得了“卓越艺术家奖”。雷佳还曾在2011年在厦门、北京举行演唱会。
2、雷佳演唱风格
雷佳从小学习花鼓戏,有深厚的花鼓戏功底,因为有学习花鼓戏的经历,所以为她奠定了良好的歌曲和戏曲基础,同时丰富了她的舞台经验,在驾驭传统戏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演唱风格韵美纯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在《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中,雷佳不但继承了彭丽媛的演绎精髓,同时还加入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她演唱时加入了戏曲中的行腔和吐字,使整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更具有戏剧性,既表达出了木兰的似水柔情,同时完美的阐释出了木兰对刘爽的爱至死不渝。
这首乐曲是并列式的三部曲式,节奏为四四拍,稳重大气;旋律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优美。第一部分的音乐平静舒缓,木兰为了救刘爽身中敌箭,处于昏迷状态,是对刘爽的呼唤,饱含木兰对爱情的羞涩,雷佳在演唱时起音干脆利落,起音“啊”字深情演唱,将木兰的情感如倾如诉缓缓道来,字正腔圆,音色柔和。在演唱“我的好哥哥”这一句中的“好”字雷佳利用头腔共鸣使气息稳定。“你听啊”到“她也在倾诉着爱的心声”是全曲的第一个高潮,这两句雷佳做了强弱的处理,声音清脆透亮,同时营造出了一种静静倾听百灵鸟唱歌的意境,给人美的感受。
(三)谭晶演唱特点
1、谭晶介绍
谭晶,是我国一级演员,中国当代歌坛开创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演唱风格歌唱家,曾经获得第九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其主演的《木兰诗篇》、《白毛女》等作品,为中国民族歌剧和本土音乐剧发展做出了贡献。
2、谭晶演唱风格
彭丽媛作为第一代木兰,已经确立了花木兰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对于“花二代”谭晶来说重新塑造木兰的形象是非常具有挑战力,谭晶在演唱《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时用自己独特的声音来演绎这首咏叹调,重新塑造木蘭的形象,她采用民族、美声结合的唱法,同时加入通俗唱法的亲和力,为这首歌曲又注入了新的生命。歌曲前奏是深沉柔美的弦乐重奏,营造出深沉缠绵的意境,接下来是以五度下行的旋律,“啊哥哥,我的好哥哥”“啊”字作为开曲第一个字,包含着木兰女扮男装,征战沙场,但是柔软的内心有着对心仪将军的深深爱恋。谭晶在演唱时吐字清晰,声音具有弹性,自然而深沉,不矫揉做作,清晰地吐字把木兰的呼唤传到了每一位听众耳中,把听众拉进了曲中,感同身受。高潮部分“让这绿野鲜花为媒……”到最后是全曲最后一个部分,旋律性和歌唱性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这一句的演唱时谭晶适当的加入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处理方式“拖拍”,歌声悠扬动听塑造出情意绵绵的意境。在最后一句“相伴终身”四个字演唱时她用气息和声音的力量让这四个字掷地有声深情表达木兰对刘爽的爱至死不渝。
三、歌剧舞台与音乐会舞台演绎之区别
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中最难驾驭和控制的表现形态是歌剧。舞台上的表演是由技术、舞美、形体、情感、与乐队的合作或其他演员的合作一起完成的,歌剧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偏重于戏曲化,所以想要对作品进行人物塑造时一个演员的演唱技巧和对情绪的把握是最基本的素质,对进一步诠释作品和塑造舞台形象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歌剧的舞台上,要想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透彻的理解,融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那么在舞台上表演时演员需要通过自身的声音、情感和肢体语言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才能完美的诠释一部作品或者人物的形象。
相对于歌剧而言,音乐会歌剧的艺术本体一般有两种:其一,用室内乐的形式来演歌剧,简化了舞美、灯光和舞台表演,将歌剧中的布景和场景转换化繁为简,从本质上来说对歌剧本身没有任何的改动,其内涵和本质仍然是歌剧。其二,省略掉舞美、背景和服装,用一架钢琴来代替乐队,没有了人物和戏剧情节,直接把旋律展示出来,强调音乐的本身。
《木兰诗篇》演出的歌剧舞台呈“T”字型,第一次将合唱团、交响乐队以及演员一起搬上台,大胆设计了可移动舞台,为戏曲的诠释拓展了广泛的空间,也方便演员在多个区域自由发挥。在演唱《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时,花木兰在舞台上的表演就别具一格,升降台将木兰缓缓送到“T”字舞台最顶端,伴随着缓缓流动的音乐,在干冰制造出朦胧的意境中,木兰缓步走来,像一位降临人间的仙女,一招一式、三退三进,将木兰梦幻般的爱恋和羞涩的女儿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观众身临其境,直至刘爽合唱的加入,将全曲推向高潮。
反之,在音乐会歌剧片段的表演中,没有舞美、背景和乐队伴奏,所以在演唱时只能把它当作一首声乐作品来演唱,并没有歌剧舞台表演的立体感。笔者曾经在学校音乐晚会上对此段进行过演唱,由于只有钢琴做伴奏和舞台的设计,在演唱时没有丰富的舞台调度,只是将此作为声乐片段来演唱,强调突出了此乐段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木兰诗篇》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歌剧,由经典历史题材改编而成,其的思想内容和音乐的表述方式都独具匠心,不仅对歌剧的艺术化进行了深入探究,还对歌剧的民族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笔者通过对选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细致分析认识到好的艺术品是需要经过精雕细琢好好打磨的,这首歌曲中包含的技巧复杂,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首见证演唱者演唱技巧和表演功底的歌曲,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认识到,要想完美地诠释一首作品只有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运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笔者希望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研究,使自己的艺术品鉴能力能够有所提升,为他人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瑾.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特色与文化理念[J].艺术科技, 2014(2):212-212.
[2]杨素军.歌剧《木兰诗篇》木兰咏叹调演唱风格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郑琦.歌剧《木兰诗篇》“花木兰”唱腔的演唱艺术[D].武汉音乐学院,2013.
[4]王冠.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角色塑造和艺术处理[D].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