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摘要: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曲种,是经世代劳动人民创作和发展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通渭小曲是流传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地区的一种独具地方风味的民间小曲艺术,使用的伴奏乐器以及其发展历史,都可谓是寻求通渭及其甘肃地区民间艺术形式和历史文化传承脉络的活化石,对于完善此地古老传统文化有着及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文本的解读分析,对通渭小曲艺术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小曲的简单介绍,引出通渭小曲的来源和构成,并对地域性特点做一介绍,尝试寻求这该地区理论研究实践新的方式与发展趋向。
关键词:小曲;通渭小曲;基本形式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22-02
一、通渭小曲音乐
素有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等美誉的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难南部黄土高原之上,南接秦安、甘谷等县,西邻武山、陇西等县,北依会宁、静宁等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因境内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也有学者认为因有通往渭州(今临洮)之意而得名][1]。条条纵横交织的沟壑、层层碧海泛舟的梯田、丝丝微风拂过金灿灿的麦浪时散发出丝丝迷人的麦香,在干酷烈日的洗涤下,记录着一丝丝属于通渭人的历史文明,铸就了通渭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孕育出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通渭地域文化 “通渭小曲”“通渭社火”“通渭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哺育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文人墨客。
小曲,也称小调、曲子。萌芽于隋,发展于唐,兴盛于宋、元、明、清。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经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及其个人理想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民间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的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杨荫浏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讲到:“经过选择、推荐、加工的民歌,成为一种艺术歌曲,称为曲子。”廖辅叔在《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中指出“曲子的特征不仅发源于民间,而是有乐器伴奏,常常使用长短句形式,同样,也不只是因为‘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而他的社会基础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是从农村传入城市来的新型歌曲[2]。”通渭小曲隶属于我国小曲艺术的一个细小分支,是与当地流行的地方小调、眉户、秦腔、陇剧等地方曲艺剧种相互碰撞、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民间小曲艺术,通常带有章节和曲调名称。
二、通渭小曲音乐的产生
通渭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外来文化与对当地文化的碰撞、融合是其小曲音乐产生的根本原因。通渭小曲产生的年代暂无确切的史论可考,据《中国戏曲志》载:“其唱腔在承袭明代南北时调基础上兼收当地农歌而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载:“甘肃小曲子的许多曲牌与元、明时期的时令小曲名称相同”。通渭小曲是在吸收各种民间小调及其未来曲种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审美风格和韵味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有“小曲”“小唱”“干囋儿”等俗称[3]。演唱时大多将单独的曲调连接或联合使用,具备套曲形式特点和规律,故而属于“联套体”的曲体。当地小曲艺人和劳动人民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和改进,广泛的借鉴陕、甘、宁、青等地的传统民歌,并糅合陇东道情、碗碗腔、山歌等各种民间音乐形式题材韵味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当下当地各种民间传统节礼中都有其表演的身影。不仅改变了通渭民间音乐文化活动行为方式,更是为其音乐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
隨着“眉户”腔体向通渭地区的输入,大型传统节礼中的小曲艺术逐渐被秦腔所替代,据有关资料显示:清嘉庆年代之后,由于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完全被秦腔所替代。至此之后,通渭小曲也回归于本源清唱形式。但是小曲作为一种当地民间曲艺,深受当地人民的青睐,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是当地人民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寄托着当地人民的美好愿望,经久不衰,百听不怠。在曲折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这种艺术形式不断汲取当地民歌、戏曲等音乐形式养分和借鉴未来曲种,逐渐形成今天极具地域特色的“通渭小曲”。
三 、通渭民间小曲音乐基本形式
通渭小曲是通渭劳动人民自发创作的、并以口头流传和脚本传承等方式存活于民间,旋律优美,富有乡土气息,内容相对当地其他剧种显得浅显易懂,寄托着不断追求美好未来的通渭人民的心声。小曲演出时由人声演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构成,大多艺人演出时会在原有脚本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作一些必要的加工和改编处理,从而形成新的富有生机的、极富地方情节的新曲调。经过长期的流传发展,已完全与通渭人民的生活风俗、劳动生产等各方面融为一体。每逢农闲节庆,或庙会婚嫁时在广袤之地,或是大街小巷、农家院舍等地处处可闻色彩斑斓、美妙至极的小曲音乐,把酒当歌,彻夜弹唱,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一)关于曲调、曲牌和脚本。套曲、曲、曲牌子等民称在通渭小曲艺术曲调中显得尤为重要。套曲通常是指由多个基本曲调构成的小曲作品组合,并使用一定的“过渡句”将其连接成套,这与元代散曲使用的套数有些相似之处。曲是当地俗称即为“单曲”,更多是当地社火(秧歌)中音乐借用或是借鉴。我国南方人民在其劳动插秧时演唱的地方民歌又夹杂一些南音曲调故秧歌之称,所以此地小曲也映衬着南北方文化交融的特点。曲牌子在此地更是流行,即是指一个固定名称曲牌下所规定演唱的各种套曲或是单曲形式,通常和一些历史典故联系非常紧密。
通渭小曲通常是按照“平、关、荡、月” 进行分类,常使在“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调基础之上加以加花装饰,其音调有“欢音”和“苦音”两个基本类型。兼容了流行于陕西眉户、陇东道情以及碗碗腔、皮影腔、北路乱弹和本地民歌等各种曲调节韵,而形成的小曲艺术。曲调优美、种类多样、用腔讲究、内容丰富独具地方风味。据目前相关资料统计,现流传于通渭民间的小曲曲调约有九十于种,其中以“五更鸟、背宫、紧述、慢述”等曲调最具代表性。有曲牌二十余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数 “大红袍、柳青、满天星”等。常在每个单独的曲牌间使用具备连接性质的曲调,在当地俗称“过门”。并与开场前的读白、引子、小结尾等形式联合行成一个完整的演唱体系。在当下不完全搜寻的小曲脚本可达一百二十于部,最具代表性剧本有《明月楼》《顶砖》《兄妹观灯》《全家宝贵》《杏元和番》《刺目劝学》等[][4]。涉及内容之广泛并极具趣味性。大多以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或是爱情故事为题材,隐喻着当地人民的质朴忠厚、勤劳善良本质和青年男女间纯洁爱故事,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追求。简洁语言、极具泥土气息的韵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深受当地劳动人民群众的青睐。是当地人民群众集体智慧融合产生的艺术的结晶,是当地人民血液中流淌的旋律,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历史集。
(二)伴奏乐器及使用法。通往小曲伴奏乐器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构成,其中弦乐器主要有板胡和二胡等在民间有“弦索”之称谓。其中板胡常常使用反调和平调两中,而且还可以二者连用。吹管乐器主要有笛子、萧、哇唔等乐器;弹拨乐器有三弦、扬琴等,其中“三弦”通常使用四种演奏方法即“平、关、当、越”,最为常用的还属越弦,次之为关弦。打击乐器主要包括四片瓦、鼓、磬碗、碰鈴、木鱼、锣和嚓等几种乐器。四片瓦是由两手分开敲击,通常是一板二敲与四敲加以混合使用,可以两手分敲,也可一手连敲,有“滚锤”之效果,乐器磬碗和嚓主要起着把握节奏的重要作用,每当作品结束时,常连续敲击表示曲终[][5]。
(三)表演形式。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决定了生活于其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又直接影响人的性格气质,性格气质经过心理的沉淀表现于人们所创造的语言和音乐。一般的,通渭小曲使用我国七声音阶,套曲是其常用的一种形式。音乐短小精精炼,一般是一段体的结构,每部作品旋律围绕几个中心音做加花装饰的“起承转合”式进行,音程跨度较小,旋律起伏不大,节拍规整,多为4\2和4\4拍。同时,附点音符的使用在通渭小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其最大亮点之一,有欲扬先抑之功效。在演唱中“帮腔”是其又一大亮点,所谓“帮腔”就是伴奏人员或是观众和歌唱者一起演唱。参演的人数更是不受限制,少则五、六人,多则几十人甚至达到百人以上,演出场所一般为庭院或是村落广袤人群聚集之地。
四、结语
境内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大山仿佛是一位位知识渊博的老人,诉说着自己那已尘封千年的记忆,虽使当地经济发展显得有些单调无力,但为人类创造的丝丝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的封存提供了天然的屏障,盾一般抵挡现代技术的侵蚀,为人类遗留下最为真切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铸就了此地深厚独特农耕文化底蕴,养育出具坚韧性、包容性为一体的通渭人,也酿制出属于这片土地的歌。通渭小曲艺术是当地人民在其历经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经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深深的植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一度繁华于都市。仿佛是山涧清泉、隔壁中的绿洲一样,永恒的存活于这片黄土地之上,充分融入于一段段感人肺腑、动人心扉的优美旋律之中,记录着一幕幕祖辈遗留下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 通渭县志[Z].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5,第一版.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3,第一版.
[3]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第一版.
[4]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0,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