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坐火车,路过永定门的时候,都会看到一座立着石碑的高台,它被称为燕墩。进了永定门,东是天坛,西是先农坛,您可能会认为,在北京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游览观光就从这左右对称的皇家祭祀群开始,它们是中轴线上皇家建筑交响的序章。若您能有机会登上燕墩,是否还会这么想呢?五镇里的燕墩
燕墩离我家不远,遛着弯儿抬眼就能看到,它在永定门外的马路边上,孤零零地居高临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就从没有想近身认真去瞧瞧。按原貌重建了永定门后,永定门前后修建了广场,南广场本来就大,阶台又向南伸展,铺出几层,到最低洼处又铺出个小广场。小广场实际是条通道,连着两侧公路下的洞涵,洞涵方便路人东西向穿越,也方便游人入永定门南广场。若没有涵洞下和其间的通道,步行者东西向穿越,且得绕上好长一段路呢。小广场那片地方也是个地沉式花园,南北两侧高起的土丘上都栽着树木花草。这个地沉式花园丰富了永定门南广场的景观,使它有了高低起落的趣味。从地沉式花园的丘岗上,向西南可仰望到燕墩。但看燕墩最好看的角度并不是这里。坐公共汽车,过了永定门外跨护城河的大桥,走到快到沙子口的地方回望,蓬茂葳蕤的老树、燕墩、永定门城楼在一条Y叉形地带织构出的画面让你有立即就想下车的冲动,那是一幅长卷的绝美的人文和自然、历史与当今融糅出的画面,尤其在晚霞灿烂夕阳硕大丹赤的时候。Y叉是两条单向行驶的公路形成的,永定门和南广场把公路分成了叉,沙子口这边是两路渐趋合拢的地方。长卷画面是立体的,叉形地带提供了一个奇妙的空间,它不仅有长度,还有高低,在这个位置和角度,没有什么能挡住永定门城楼,横跨其上的铁路大桥也不能,连同老树,都是为永定门城楼添彩,全身巍耸,让永定门城楼尽显被托举在绿云碧裹中的雄伟气势,背着夕阳的燕墩,则像铁路旁的一头护城雄狮,睥睨着逆向车流的涌汇。下车是不可能的,下了车也就失去了这个角度,它需要车高透望这片凹地,那是公路汇拢正中的位置。离开这个位置,抵近或远离,景色就全然是另外的样子了。
燕墩并不在高处,它和周围的社区和铁路和永定门基本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它所以显高,是它旁侧叉地段的大坡,它在大坡旁那块地的边角。这地形地势是自古就有的还是后来形成的,我不知道。我不是这一带的老居民。
燕墩实名应是烟墩,就是烽火台,据说在元代就有了。不过元代时它就是个土台,和元代的城墙一样。它是对着元大都城的丽正门的,离得有点远,比今天的前门楼子还远一里多。元丽正门外是郊野是湿地,没什么建筑,燕墩和丽正门可相互遥望。明嘉靖年建了外城,城墙被砖包砌,燕墩也砌了砖。烽火台是冷兵器时代烧狼烟通报信息用的,它不是,它是个镇物,起保护城市安全的作用。用镇物避邪驱灾,是道家的行为,当然出于道家的理念。忽必烈和道家关系挺密切,他崇佛灭道,但对道教的正一派还算青睐有加。明代,道教就是国教了,道家的以物镇邪说风行起来不足为怪。清代,对宗教的包容性比较强吧,一个土质的后来变为砖包的墩台,竟能代代留存下来,历史上多少著名的台都做不到的奇迹。清代,也和乾隆的行为有关。燕墩上那座石碑,也叫石幢吧,碑体南北两面分刻着乾隆御书的《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满汉文对照。碑也讲究,碑上部覆盖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有一龙,龙昂首飞奔之态,龙身波曲腾跃。碑下部为束腰须弥座,台座四周雕花纹,共五层,有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牛头马面还有佛像,四角也刻有佛像,各有一尊。束腰部分高浮雕的水神像让人过目难望。共24尊,形神不一,皆袒胸裸足跌坐于海水之上,雕工精美,活的—般。
燕墩的碑雕我没能看到。写此文之前我去了一趟燕墩,那儿建了座公园,遍植花草树木,修了游览的通道,曲折回环,别有意趣,尤其是花坛,巧布妙构,色彩艳丽,与各种幼树映衬着9米高上小下大的正方形墩台,给古硕的墩台平添绵厚的靓丽,墩台正中8米高的石幢又巍挺在青葱中一般。但整个燕墩却是被铁栅圈围着的,且无人看守,想找管理人员通融一下都无可能,徒望登台之门,心存遗憾而归。不过,其上的乾隆御制碑并不是孤物,在北海公园,在香山公园那些曾经的皇家公园都能看到,拍照留存也很方便,雕刻内容可能有别,缺憾引起的不快感是很小很小的了。至于乾隆的两篇御作,新建的天桥之南的两座对称的石幢上有刻,想拜读,坐一站地的公交车,全解决了。
燕墩御制石幢雕水神,不是凭空的,城市五镇据说来自于道家五行说。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京城四个方向,南属火,火以水神镇之。不过,你要全部了解了京城的五镇,只有更多的疑问和困惑。北属水,镇物是大钟寺的大钟;西属金,镇物是昆明湖畔的铜牛;东属木,镇物是皇木厂的黄木;中属土,镇物是万春亭。如何解释其中的蹊跷悬疑?只能认作是传说,真正的五镇另有其说,或五行的相生相克另有其解?
燕墩传说曾是两座,对今天的我们那也就是个传说。燕墩曾是京城民间的燕京八景之一,也叫燕京小八景,分别是银锭观山、西便群羊(西便门外空地上的一片大白椭圆石)、东郊时雨、南囿秋风、燕社鸣秋、长安双塔、回光返照、石幢燕墩。大多已不在了,因燕墩是保北京平安之物,才歷经风雨而不朽吧,生命力挺顽强的。
北京中轴线申遗,也包括燕墩。
专家趣说天坛和天文化
天坛在中轴线的东侧,占地面积很大,每一边的墙,差不多都得走公交车站2站地,皇家祭祀建筑多,古柏也多,在城内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带,温度比周边至少低二三度。天坛差不多在京和来京旅游的人都逛过,但听专家说天坛与天坛文化,这机会并不多。天坛公园曾有个总工程师,名徐志长,退休多年了。他曾三次陪同中央领导同志义务植树,是为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外交大臣赫德等众多外国政要担任过导游讲解的学者导游、教授。我们把先生请来讲天坛,他那独特的视角,广博的知识,鞭辟入里的文化解读,贴切生动的故事穿插,平实睿智不失幽默的语言,帮我们认识了那些不知道的天坛和中国天人天神天物文化。
天坛是什么?徐教授说,天坛是人和天对话的一种场所,对话的方式是修—个台子,预备了酒肉,预备了舞蹈、音乐,请天帝下来享用,听一听人的愿望,给人世间点风调雨顺,让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但与天对话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自从有了皇帝之后,只能是天的儿子—一皇帝。
天是什么?也就是皇帝的那个爸爸!
徐教授说:按照今天的解释,92.6公里以上是天,是航天部管的卫星、火箭、飞船走的地方,而92.6公里以下,飞机走的地方叫空。
诗人和艺术家,有诗人艺术家的天空,古代的诗人、艺术家也是。但古人不明白,为什么站在泰山上,云彩会在下面飘,鸟儿会在下面飞。所以古人说的天,不是诗人说的天,而是指人力不能达到的,也不能战胜的。古人对天的认识,分成两派,一是天神论,说天是至高无上的神,是上面的最高权威,是皇天上帝。还有一论是天物论,巍巍乎,惟天惟大(孔子)。说天高不可攀,虚无缥缈,要尊敬天,尊敬大自然。由对天的敬畏,发展成天人文化,天理文化。天是有秩序的,人世间也应有秩序,秩序就是礼,礼文化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徐教授举了个例子,有一部电影,在美国放映,其中有个情节,儿媳妇自己吃的是饺子,给公爹留的是窝头,公爹受不了,排解不开的愤怒。美国人不理解,问徐教授怎么回事。于是引出孝顺的话题。孝,是礼所涵盖的秩序之一。儿媳妇要准备饭了,得向公爹婆母请示:今儿咱们吃什么呀?不能说我们中午吃披萨,您二老吃不吃?在美国人看来,吃什么不吃什么,那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是不能干涉的。文化差异。盖房子、住房子,也都有礼,都有秩序。过去,老百姓的四合院,您再有钱,只能北房三间,想多盖,就再来一进,二进院、三进院都成,就是不能一进院里北房超过三间。五至七间是王爷的,九间,只有皇帝的院才能有。
中国的天文化、礼文化,坏处是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好处是,它确有稳定社会的作用。
封建皇帝,借天文化,把神权君权集于一身,你不能造反,你造反就是变天。你把天反了你才能反我,你有那本事吗?
皇帝敬天挟天以治民。
历代王朝都有天坛。明以前天坛、地坛是分祀的。天坛是圜丘坛,地坛是方泽坛,一圆—方,天圆地方。朱元璋在南京,开始建的坛是分祀的坛。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灾异时见。朱元璋觉得是把人君之父母,也就是天上的我爸我妈分开来祭的结果,他们不高兴了,示警于我。因此决定把分祀改为合祭,并定下规矩,合祀天地为永制,不能更改。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北京建的坛是遵从了祖训的,那是—座天地合祀的坛——天地坛。
坛建在哪?要建在南郊。《礼记》有“兆于南郊,就阳位也。”古文中的郊字,是上为交,下为火。交字的下半拉,不是一撇一捺的交叉,而是并列的,很明显,那是打了弯儿的两条腿,也就是说,是一个人被架在火上。被火烧之人叫牺牲。火烧人是祭祀仪式,郊是祭祀的意思。郊的最初形式很残酷,拿人捆绑了当祭品。郊不能在城里,也不能太远,离城十里為郊。坛,在十里处,九里处都不成,坛一建就建到郊外去了,祀天上老爸的地方一定要比天子住的地方大得多,这也是礼。天坛就比紫禁城大四倍。选距离—般是五里或七里。五、七都是单数也都是阳数。这是周代就有的说法。单数为阳,双数为偶为阴。是阳数还不成,得是南方,南为阳。这还不行,南为阳,但当道而立设坛,进出国门遇坛左右绕行,不方便也不雅观,还要偏一点。偏到哪,偏多少呢?“九天方位”说帮了大忙,天宫分九野,正南炎天,西南朱天,东南为阳天。阳天最好,是就阳之位,又不阻碍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天地坛的位置定在了正阳门东南五里处。天地坛大祀殿和正阳门的连线与南北中轴线形成的夹角是30度。
天地合祭的天地坛到嘉靖九年(1530年)给改了,永制永不下去了,是因为嘉靖的亲爸爸不是皇帝,为给亲爸爸谋一个享的位置,这位皇帝又恢复了洪武初期所行的天地分祀制。他也有理论依据,张嵩帮他找的,典制上大享殿都供皇帝的亲爸,没说亲爸必须当过皇帝的。由此诏令撤大祀殿,仿明堂建大享殿,举行大享礼,天地坛分祀,天坛是天坛,地坛是地坛。天坛内增建了圜丘坛,首创了祈谷礼。嘉靖的亲老爸自此也有了睿宗的名号,加封的,但大享礼却未举行。清乾隆时又对天坛做了大手术,全面形成了一条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镇石、九座坛门的天坛鼎盛格局。徐先生和当年英国撒切尔夫人访华以解决香港回归中国问题时的随行外交大臣赫德有过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在天坛,两轮舌战,赫德未占上峰,赫德承认以2:0败北。在圜丘坛,他又出难题,说你们说的天圆地方,我们西方是不承认的。徐教授说,您是哲学家,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方与圆,不会有什么不同吧。圆以度计,一周天360度。圆是动的,方是静的,稳的。您家的房子是方的吧?按平方英尺算面积,西方发明的铅笔,开始是圆的,撂桌上,老往下滚,后来改成了六棱形才稳住了。在祈年殿,听说殿总高32米,赫德说,这不高嘛!有我们教堂高吗?罗马教堂你去过吗?徐教授说去过,我上了四百多阶台阶,又坐了一层电梯,算着有100多米。赫德说,你还真数过,你很认真。我也认真。你们卢沟桥的狮子我就数过,是数不清。教堂为什么那么高哇?徐教授说你们的教堂从里到外的设计也是想和天发生联系。赫德说:他高,你们这矮呀。徐教授说,您知道我们这有多高吗?赫德说,你不是说了嘛,32米。徐教授说:折合成古代我们的尺子,它是九丈九尺九寸九分九,它是吉祥数的总好,再高,它就矮了。赫德乐了,你这一说,我明白了,它是上帝的BP机号(那年世界上只流行BP机)。
徐教授说:您说得太好了,希望您同意我们今后就用您的这个说法,别追究我们知识产权。
徐教授说,中国有以九为天,以阳数为天,以偶数为地以方为地的习俗。看坛,基台、殿宇,坛台,有一层有三层,双重檐的宰牲亭,那是地面用的建筑。天圆地方,体现了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律。徐教授举了好多例子,其中有一个是服务员服务技能大赛时徐教授指导一个服务员的例子,他让他练商品包扎,告诉他圆瓶子怎么捆。那个服务员得了大奖,问徐教授怎么知道会考这个。徐教授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所有要包扎的商品,不是圆就是方。
先农坛,穿越沧桑的祭坛神韵
永定门内的中轴线西侧,隔着近年修的一条公路就是先农坛,初建时叫山川坛,明嘉靖年在山川坛内又建了先农坛,清代统称为先农坛了。
2005年,在先农坛北坛区地下出土了一块高达六七米的乾隆御题石碑,从碑文上可知这位曾活跃在当今荧屏上的满清皇帝在比较了全国各个适宜做国都的城市之后,郑重地指出,最适宜做国都的还是北京。不知为什么这样一座御题碑会出现在先农坛。此坛是明代的北京最早出现的祭坛之一。永乐皇帝决定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的底子上重建了北京城的同时也就建了这座以祭祀先农诸神、太岁诸神和举行耕耤礼的先农坛,它东与天坛相对。
想进先农坛坛区,只有到北坛门。北坛门内的古建群密集。作为公园的大门,开在太岁殿院侧。我无法形容从小门进入太岁殿院落时的那种感觉,紧簇而雄宏的建筑空间到这里一下子变得豁然敞亮起来,好大好大的一个院落,大到庄严的主殿和配殿无论怎样雄伟都难以显出气势,它们像是被推向天地的边际。其实,正是这四周的建筑成就了这座院落空间的博大宏伟感觉,太岁殿和倒座的拜殿都是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因此显得很长、很宽阔,尤其是太岁殿,没有石栏杆的三出六阶石基台谦逊地烘托着它那庄严肃穆的平直身架,让它像横亘着的巨人。庑殿更长,面阔十一间。长而又不求宏伟不求奢华只求尊贵的四围建筑,围出的庭院就格外地显出气势,让人不能不叹喟。太岁殿是供奉祭祀太岁神的。据说,太岁神是木星,是值年之神。每年十二个月,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将神,按月轮流当值主事,东西两庑殿各六位,共十二位,成龙配套,像人间一样有完备的组织领导系统。太岁殿是先农坛建筑群里的单体建筑之最。设在此处的北京古建博物馆共占三个殿,分三个展厅,由拜殿开始,設有绪论、城市、宫殿、坛庙、宗教、民居、陵墓、园林八个部分,有实物有照片有图表有文字说明。也许有人忽略古建博物馆的作用。但当我们面对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一种类型、一种风格的单体建筑因无法深入地解读和欣赏而苦恼的时候,是不是就想起了设在这里的古建博物馆?它是一个系统,一个在历史和文明链环上展示、解说文化精彩的入门指南,它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纵横有序地了解认识相关知识的各个层面,把我们引领到历史文明的聚光点上,在各个时期各个门类建筑艺术大观园的门口,一窥门内灿烂的艺术光华。在先农坛里开设这座古建博物馆,想想是十分有趣的,它是在务虚,先农坛的古建群才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实体建筑标本,至少是明清两代的祭祀文化建筑标本,该有的它差不多都有了,既诞生于明清两朝的不同时期,深印着岁月的履痕,又很经典。先农坛在与天坛对称的位置上,但面积并不相等,只有天坛面积的一半,这还得说是原来。同样天圆地方的先农坛,其外坛在民国时就已改作他用,有的地儿成了菜市场、街道,有的地儿成了体育场馆,成了学校,只有外坛墙坚定地固守着,把历史的风烟紧紧锁在坛墙里。好在内坛内的建筑都在,而且大都保存得比较完整。先农神坛在内坛的西北,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方形平台,1.5米高,长宽各15米,四面出八级台阶,与天坛圜丘坛的祭坛不成比例,也无法与地坛的祭坛比,却因小而在建筑群和古树中别有韵味儿。先农神殿在坛正北,封建帝王时代供奉着先农牌位,正殿两侧是神库、神厨,红墙围起的院子,院门有牌楼,进院门东西各一座井亭,那井亭设计得颇有学问,空间感觉与众不同。先农坛的沿革史、变迁史、老照片在东侧殿里有陈列,当你看到先农坛变为公园之初,皇帝的观耕台上出现了一座供游客歇息观景娱乐的亭子时不知有伺感想。
除了神农坛,在太岁殿南还有神祗坛。坛在坐北朝南的一个四周围墙围起的大院子里,坛为两座,东是天神坛,西是地祗坛。这是明嘉靖时期的作品。两坛同高,面积却不一样,天神坛比地祗坛小了近一半,都有围墙,围墙上都夹三座棂星门,并立石龛。天神坛的石龛在北面,白色,雕流云、海水江涯纹,为风、雨、雷、电四天神。地祗坛石龛在南面,五座,青白色,三座刻山形,为五岳、五镇、五山神:两座刻水纹,为四海、四读神。坛东坛西还各有石龛,东为京畿山川神,西为天下山川神,有地方,有全国,照顾得很周到。天坛有斋宫,先农坛也有,那是皇帝祭祀时待的地方。斋宫被乾隆改成了庆成宫,祀礼毕,皇帝请随行的大臣们在这里吃水果。
皇帝出风头,没有比在先农坛当片刻的农民更典型的了。晚清以前,我国已是至少有二千多年农耕史的农业国家,封建帝王对农耕的重视,一是体现在以隆重的典仪祭祀先农、祭祀保障农业的山川、太岁、风雨雷电诸神上:二是要以亲耕农田来体现。都说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儿,这一亩三分地儿就在先农坛。有点可惜,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谁坐庄归谁扶犁垂范天下的一亩三分地儿早就变成了体育场,但皇帝和三公九9即的观耕台还在,有此台就不难找到皇帝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我们看到的观耕台是清乾隆时期的,他把以前木结构台改为方砖砌面,台周饰黄琉璃瓦并环绕四周起了汉白玉石护栏。台呈方形,东、南、西三面出阶,各面八级。走上台,站在台上想象着皇帝亲手扶犁铧挥鞭子耕地的样子总觉得思维空间不够,那耕地不仅是力气活儿还是技术活儿,普天下最养尊处优者莫过于皇帝了,是不是他们太难为自己了?而且他们不能像真农民那样短衣襟小打扮,怎么方便利索怎么来。观耕台北面不远就是单翘单昂五彩斗拱额枋和玺彩画的具服殿,皇帝要在那里更衣,换下祭祀的礼服穿上日常的龙袍率文武百官来到这里。日常服,但那是龙袍呀!皇帝要在一亩三分地儿上三推三返的,不是一比划摆个造型就得。皇帝三推三返之后,认认真真地表率过了,再亲手把犁把鞭把牛交给三公,摆驾观耕台观耕。三公呢,是五推五返,五推五返之后交给九卿,上观耕台与皇帝同观。九9即是九推九返。这是一套严密、隆重的仪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也不能马虎的。地也不能多耕也不能少耕,整个耕耩活动是上了典章,成了制度的,它叫耕田礼。胸无大志吃饱了混天黑的皇帝找借口逃避,再逃避,制不能废,他要遣官代劳。皇帝亲耕,要晓喻天下,劝农重农桑。清乾隆朝时,有人怕皇帝亲耕晒着,要搭大彩棚遮出荫凉,乾隆皇帝大为恼怒,发出指示说:吉亥耕田,重在劝农。我的老百姓雨下犁田,日下耕耘,穿的衣服不像个样子,被晒被淋都苦苦受着。而我们则设棚悬彩,片刻费用顶得上数十户农家的田产,这怎么得了!乾隆他爹雍正,比他更看重耕田礼,说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定下制度,顺天府尹、宜省督抚及所属府、州、县衙,都要备立农坛耕田。了解这些,是否我们还是有点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