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风景独好贵州探索渐入佳境
——《旅游扶贫的贵州探索》读后

2017-06-01 09:36郑新立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康贫困人口贵州

□ 郑新立

书评

旅游扶贫风景独好贵州探索渐入佳境
——《旅游扶贫的贵州探索》读后

□ 郑新立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任务最为艰巨的地质之一。那里有着山地公园省的美誉,几乎到处都是优美风景、清新环境,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群众,是歌舞之州、欢乐之州。但那里至今还有全国十分之一的贫困人口,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何让这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又让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道横亘在小康大道上的难题。近日,看了《旅游扶贫的贵州探索》一书,觉得眼前为之一亮,贵州的干部群众已经找到了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好路子,这就是旅游扶贫。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是中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舞台,也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未来5年,我国政府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如何强化旅游对扶贫的贡献、帮助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价值链、建立旅游扶贫评价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需要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贵州及时开展专题研究,系统总结近年来旅游扶贫探索的成功经验,非常难能可贵,是对全球推进科学治贫的重要贡献,理应得到广泛关注与支持。

发展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持续性最强的支柱产业。旅游扶贫可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农民脑袋“富起来”,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贵州抢抓大众旅游时代的先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十二五”期间,旅游带动了64.7万人脱贫,到2020年还要带动1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美丽乡村建设“花茂路径”、特色产业发展“杉坪路径”、重点景区带动“梵净山路径”、“三变”改革推动“娘娘山路径”、民族文化创新“西江路径”、互联网助推“好花红路径”,实践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强,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作为各地推进旅游扶贫的有益借鉴。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贵州的探索值得称道。贵州全域旅游山花烂漫,旅游扶贫典型星罗棋布,书中收集的36个案例,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他们坚持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多彩和谐的人文之美、质朴浓郁的乡韵之美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使美丽乡村成为幸福生活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观光休闲的公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花茂村”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找到乡愁的地方”,2016年到访这一村庄的游客突破1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2亿元,昔日的荒茅田变成了今天花繁叶茂的新农村,怎不让人翘起拇指!文化是美丽乡村的根和魂,贵州用好多彩民族文化这个宝贝,开发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通过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丰富和打造文化活动、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等手段,重点推进民族文化产品化,为游客提供心灵之旅和精神盛宴,促进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天下西江千户苗寨、侗乡第一寨肇兴镇、万峰林下纳灰村、红色渡口土城古镇等令国内外游客魂牵梦绕,发展经验在全省全国很多地方复制推广。

贵州的旅游扶贫不是盆景,而是风景,许多经验和做法堪为全国的样板,得到国家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旅游扶贫的贵州探索》是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内容实在、图文并茂,为了解贵州、读懂中国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在全国范围具有复制推广价值。

百姓富了、生态美了,中国才能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变成现实。旅游扶贫是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好路子,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是一项创美、增福、生乐的大事业。《旅游扶贫的贵州探索》值得一看。

贵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

郑新立,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2014年5月,被《经济学家周报》评为“2013·经济学人”10位著名经济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小康贫困人口贵州
我家的小康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贵州,有多美
小康之路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