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兰
【摘要】2016年12月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升华到新的高度,由“双基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变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无不体现出教育制度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社会发展变化为需求的教育模式。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具体化、形象化、实际化。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56-01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型”社会的产物,高精尖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应运而生,切实从学生时代培养,培养学生各阶段的人格品质和锻炼能力,做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统一。“核心素养”的提出,成为高中各学科修订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物理学习养成的重要部分。同时,新课改的不断推广,也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上日程。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知识、技能、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它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部分,其基本内涵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小部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的建立,科学思维的养成,实验探究真理的方式,遵循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物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物理,能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与思考,增强人类生活品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喜欢观察、善于思考,是学习物理的首要条件,即物理观念的建立。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四大内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此外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平时学习也要侧重这四个方面的锻炼:
1.学习物理时要注意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意识,即物理观念的建立。
学习物理时,要多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看似常见顺其自然的事情,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比如人与人说话听到声音,就是利用声波的传递作用,就是声学知识理念。早上起来对照镜子梳妆打扮,还有运用相机照相将美好事物记录下来,都是利用光學的知识原理。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注意观察思考,结合实际生活,多追究其根本原因。物理观念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入微的细心,是对学生观察思考习惯的重要养成,也是对学生性格独立的重要培养。
2.学习物理时要注意科学思维的养成,发散思维,开阔视野。
科学思维的养成是遵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形成。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钟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墙上地图发现“大陆漂移假说”,这两个事例都告诉我们:在思考观察的基础上,一定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才有助于科学思维的养成。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要多注意实际操作,发散自己的思维模式,大胆想象。所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发散思考,既能培育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养成科学思考的模式。
3.学习物理时要紧密结合实验探究真理的方式。
毛主席说过:“实践时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思考观察探索的结论都需要具体实践证明,就是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探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中探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真相,他大胆的向公众观点发出挑战,他勇敢得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学而不畏权威的可贵精神。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都具有其真理,实验探究真理的方式正是学生学习物理时所要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
4.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树立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高中学科的学习无不影响着高中毕业生的发展,通过物理学习,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对学生的自我辨识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自我探究能力都起到很好的标杆作用。一个学生毕业后需顺应社会发展,须自我调适,树立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感,用自己的创造性去促进社会的进步。物理的学习,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核心素养四部分,是促进学生面对未来困难处理难题的有效手段,增强实践意识,培养核心素养,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核心素养,符合当代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学生个人生存的需求,符合社会进步的准则。通过核心素养内容的学习,能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塑造良好品格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2]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