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明 叶若芬 马桂芬
【摘要】倡导各高校对即将毕业大学生就业面试能力培训引起重视;很多大学生在学历不低的情况下面试效果非常糟糕,主要是紧张、基本功差,回答问题抓不住重点。关于这个问题对同一高校的毕业生进行实验,在面试能力上有训练和没训练的学生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成绩相差很大,显然有训练的学生有心理准备水平高很多;并能用快速有效的方法把大学生学校的成绩、特长和个人素质展示给用人单位。
【关键词】就业 面试能力 综合素质 招聘 素养
【基金项目】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1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40-02
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比较关注的就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着重考虑的因素;另外的关注点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最终导致学生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
各高校针对以上关注点一直在进行着教学改革,把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降到最低;大力建设实训实验基地,把教学中偏理论轻实际的问题解决,尽最大可能避免培养一些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低下的毕业生。高校没有作为专项去抓的一项能力就是学生应聘时的面试能力,一般这项能力都是毕业生到面试时自由发挥的,几乎没有哪所高校专门考虑影响面试能力的因素,更没有进行单独的训练、指导和考核。
1.大学生就业时往往在面试环节遭遇失败
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但是在毕业生笔试通过后进入面试环节时,往往是胆怯、紧张、面试材料准备不充分等等问题造成面试失败,用人单位眼看着他们那种表达不清、重点不突出、文字书写能力薄弱等等问题只好无奈地放弃。
2.高校建立输送人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1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学生在学校就读之时的个人业绩记录下来,并方便展示。
借助互联网+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打造智慧校园之时,创建信息化平台,形成学校的网上数据,一生一空间,在此空间,每位学生有自己在校期间的平时表现,包括学习成绩、技能水平、特长,所获奖项等,这些数据就是学生平时表现在招聘单位面前的一次完整显现,是真实的,不折不扣的,用不着学生本人或学校老师说什么,用人单位会根据自己所需选拔人才,这种展示对学生和单位都有好处,相对也会公平一些。学生不会因为在笔试或面试之时一时的表现不佳而失去工作机会,作为单位也能够适度把握学生特点,做到人尽其才。
2.2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
日常中学生的素养需要天天的训练,比如书法、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这类素养靠的是功夫,不能一撮而就,需要的是日积月累,那就让学生天天练或者是周周练,只要有练习就会有收获。在这分分就是学生命根的年代,很多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字写不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大学毕业时对学生的毕业成绩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这却是影响学生终身的一个外表。学校在这方面举办一些活动,适当设一些奖励项目,当孩子们知道每天要练书法,一定时间内要读一定量书之时,孩子的未来将会受益无穷。
2.3学生面试能力的培养。
应该在毕业生即将毕业的半年进行面试训练,训练一个月或者二个月,最后进行面试能力考核,考核通过的获得1学分,如果有专业教师指导效果会更好。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学生即将毕业之时进行就业招聘彩排,就像是演出彩排一样,有笔试和面试。面试时,摆好模拟的面试考场,设有严肃的面试主考官和评委,不丢掉每一个面试环节,对面试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事先准备完备,抽题让学生回答,学生面试能力的训练需反反复复地进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说教,而是真刀真枪的面试现场,学生确确实实面试通过后给学生这一项通过的学分。为打造学生美好的明天,师生共同努力拼搏一次,是值得的,各高校不应该忽略掉这最后的一堂精彩的具有博弈性质的科目。
目前,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许多大学在制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规定了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建立就业指导中心,拓展就业渠道,把就业信息以最便利最便捷的方法与毕业生及时沟通。一切一切都在为大学生就业考虑,唯独忽略了大学生就业面试能力培养,忽略了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客观真实地展现给用人单位的信息平臺。
参考文献:
[1]吴航虹.走出大学毕业生尴尬困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文博.做人就这么简单[M].北京:线装书局,2011.
[3]西武.哈佛精英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孙书明(1967-),男,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