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我们应当从各种角度寻找办法。本文讨论了以生活作为支点,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策略以及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生活为支点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生活;数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5B-0103-02
以生活为支点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现其中的各种联系,帮助小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充分做到以生活为支点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一、拓展思维,提升教学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应当重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在保证基础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了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提升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让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思维锻炼。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当注重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练习,要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回归。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被数学课本所局限,应当更多的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并且提升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学就会显得过于枯燥,容易导致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想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将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整理到教学方案中,为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对其进行拓展提供依据。对小学生思维的拓展,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自身具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更细致、耐心的引导。为了拓展小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与生活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一起进行。教师要意识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以生活为支点的数学教学,因为在生活中充滿了数学,只是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心去发现。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计算题目的时候,如159+99= ,157-99= ,小学生看到数字较大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压力。这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我们买一件衣服要160块钱,一双鞋要100块钱,那我们能发现这个例子和第一个计算题的联系吗?这时候小学生会发现原来159+99可以变换成为160+100-2进行计算。这样对计算题目形式的变换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解题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再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池塘旁边的警示牌写着:“平均水深为1.6米”,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个警示牌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池塘最深是只有1.6米吗?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将平均数的知识渗透给学生,最后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二、丰富内容增加教学趣味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兴趣爱好的左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而且,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也不多,相当于一张白纸,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有效增加。教师应当进行更多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探究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活动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也对小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记录数学学习日记,定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或者是通过记日记的形式,鼓励学生把自己日常所见的新鲜事转换成数学符号表达出来。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小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数学作业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生活习惯相联系。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教师评价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由此看来,教师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做出准确评价的同时还要保证小学生受到鼓励,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这样,小学生就能够更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小学数学教学看重的是对小学生的教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因此,内容丰富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点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生活的联系应当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巩固,教师为学生提供条件,为学生创设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到更加贴近生活的数学学习。
三、提升经验完善教学手段
我们要以生活为支点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方面要依赖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小学生自身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为此,我们应当对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我们的生活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我们都知道,数学实际上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是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舍弃而抽象出来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关系。提升经验就是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和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经验,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而小学生则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总结出一定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抽象成数学形式。这样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逐步渗透给小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我们在生活中要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于是每天就会支出相应的费用,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的消费,例如,今天买了一块橡皮花了2块钱,昨天买了两支铅笔花了3块钱。最后让学生将这一周内的所有消费进行合计,通过长期的坚持,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依赖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学生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到,对数学知识只有掌握了运用方法,才能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积累。例如,在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时候,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去教学。我们每天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一个礼拜有7天,那么我们一个礼拜需要保证多少小时的睡眠呢?这就是第一道除法题目,我们用7乘以8就可以得到56个小时的睡眠,因此,56除以8的答案就是7。我们还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一个礼拜有多少小时呢?这就是第二道乘法题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24乘以7等于168,因此,我们就知道了一个礼拜有168个小时。这样,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越来越熟悉,并且能够适应在生活中寻找事物之间的数学联系的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各种角度进行努力。我们应当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更多的探索,通过挖掘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琳.试论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的尝试[J].吉林教育,2013,(1).
[2]梁丰群.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2,(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