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考历史观点例证型材料题的解法

2017-05-31 00:35段寒冰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全球战略美苏霸权

段寒冰

近年来,大部分省市的历史学科中考在试卷中增设了开放性试题。观点例证型材料题就是各地中考历史开卷考试中常见的新式题型。这种试题一般要求学生针对题目中的材料和某些表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所设置的情境,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列举历史事实进行论证说明。观点例证型材料试题,其中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在阐述理由时言之成理,就能够得分。回答此类试题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认知水平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

解答历史观点例证型材料题,同学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阅读问题和材料——解答试题的基础。观点例证型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阅读时,一定要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这主要是因为:(1)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的材料,易使自己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做题。(2)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

其次是进行思考找到解题的方向——解答试题的关键。这里需要注意:(1)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问题大都与材料有关,因此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解答时,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对问思答。(2)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观点例证型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和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内容相对应之处,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3)找到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的)。我们找到了材料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最后是组织答案——解答试题的落脚点。在组织答案时需要注意:(1)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3)注意设问的分值,根据分值大小确定答案的详略。(4)要恰当使用历史术语,少说大白话。

【典型例题】

(2016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第29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角度二】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

【角度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扶植東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

【角度四】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

(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的原因是什么。

(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一个?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观点例证型材料分析题。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进入“冷战”状态为背景,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冷战”爆发的原因。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的能力。解答本小题关键是要把握四则材料的中心意思。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得出:角度一的中心意思是美国战后“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角度二的中心意思是苏联战后“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的中心意思是“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都采取措施进行对抗;角度四的中心意思是“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对方对本国的威胁。考生可以从以上四个角度中,任意选择两个,概括出“冷战”爆发的原因即可。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清其他三个角度(材料)与自己提出的观点的关系。如:若认为角度一中概括出的原因为主要原因,即“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霸权政策),那么对应的理由为:在角度一中,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冲击了二战后初期的国际新秩序。在角度二中,苏联经过二战有了极高的国际威望和军事力量,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推行了大国沙文主义,这必然受到美国全球战略的打击;同时,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受到苏联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慑。在角度三中,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那么美国的全球战略必然损害苏联的利益,激化了与苏联的矛盾。在角度四中,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而美国全球战略必然使这种状态更加严重,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使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归纳总结起来就是: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激化了与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导致苏联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挑起了“冷战”。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同样,若认为角度二、角度三、角度四中概括出的原因分别为主要原因,则具有相同的逻辑,把相关的材料内容或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即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球战略美苏霸权
析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习近平外交战略视域下全球战略思想探析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内塔尼亚胡的“全球战略”
话语制衡是霸权护持的重要手段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给IP成“霸权”浇一盆冷水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三星中国市场经营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