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探讨

2017-05-31 19:31付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教学

付海燕

【摘要】欣赏教学立足于学生品格的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审美理念。中学阶段是学生绘画知识与技能、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精神修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欣赏教学 中学美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94-01

1.前言

欣赏教学具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特色,富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其以完善学生的心理素养,提升学生对美学的理解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从受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富有创新和艺术生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打开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激情的方法。它引导学生以特有的思维方式认知世界、理解人生、感知万物、形成思想,建立完善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处事方法。为此,欣赏教学法走进中学美术教学,意义非凡。

2.运用欣赏教学方法开展中学美术教学的现实价值

2.1激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交流

美术以别具一格的视觉效应震慑人的心灵,以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引人入胜,奇妙的艺术境界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与其进行灵魂的交融。所以,美术欣赏教学可以唤醒人的内心对万物的感知,协调德育教学与美术欣赏的作用关系,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2.2促进学生与教师有效互动

欣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初步形成了逻辑推理能力,已经能够独立思维和感知世界。欣赏教学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的情感与艺术沟通渠道的便利化,可以帮助中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美学思想。

2.3学生可以构建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通过艺术化的教学表现形式,学生能够把思想、艺术等美术创作要素统一协调在一起,构建立体、多维的艺术想象空间。借助这个独特的艺术殿堂,学生可以从自己个性化的视野去审视世界,发现人生的美好和世界的丰富多彩,进而感动心灵,激发创作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应用欣赏教学方法的主要思路

3.1 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感知

在传统欣赏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鉴赏艺术品,并感知艺术的价值。因此,以往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些弊端,美术教师应该主动地改进教学模式,开展欣赏教学时,应该以启发为主,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不宜过早地表明自己的主观看法。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为此,教学过程中,可以改革讲解方式,巧妙地设置提问方式加强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例如在鉴赏莫奈的作品《日出》时,老师可以不表述观点,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认识进行艺术点评。如此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课堂的主角,锻炼了思维,易于自己美学观念的形成。

3.2 营造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感悟

学生主动地融入,积极地参与,是所有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保障的基本途径。欣赏教学作为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学生的主动介入。只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心地投入,用心地去理解和感知艺术的价值,能够深入其心,才能深入浅出,而不是肤浅地停留在艺术的表面。第一,在进行艺术作品欣赏教学前,老师应该精心地设置教学场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气氛,让学生在艺术作品的感染下情不自禁地投入身心。第二,深入研究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提示人文思想,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真心欣赏,确保收到效果。

3.3 丰富教学手段,保障教学质量

进行艺术作品鉴赏是欣赏教学的主要讲授方式。然而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提供真品进行教学,开展经常性的教学参观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太可能。所以,通常是运用教学图片、教具开展欣赏教学,无法展示藝术作品的固有艺术魅力。但是信息技术为欣赏教学创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老师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借助电子屏幕播放或者展示丰富的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同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配套地设置与艺术作品创作背景相关的影像资料,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鉴赏心境,改进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思想理念处于潜移默化的形成之中。学生不仅面临升学的压力,还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学美术教学具有自己的特色,欣赏教学法的很好运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思想,也能净化学生心灵,形成完美的品格。老师要不断地探索欣赏教学法的最佳方式,结合教学实践,使学生真正地走进美学课堂,融入真情去感知世界,感悟艺术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试谈中学美术教育的特定功能[J].新课程(下).2016(12)

[2]邵丹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33)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