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育趋势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2017-05-31 19:05谢洪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教学策略

谢洪兰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在初中学习阶段中一门必修的学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生物这门课程并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渐转轨,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高压状态下继而浮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的质量。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从几个层面论述初中生物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生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66-02

1.新课标教学理念解析

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看重的仍是升学率,一切以成绩定高低。这样的教学理念太过于片面,不利于我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话题是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众所周知,由于初中生物在升学考试中其占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导致了很多学校对于生物的教学并不重视,从而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新课标教学理念应运而生,笔者在这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新课标教育趋势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2.1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我国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一切向分数看齐。虽然在多年的教学课题的研讨过程中,很多有经验的授课教师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目前初中教育的整体环境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完全没有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到学习中去,也没有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满足,这是学生所面临的比较尴尬的问题。 同时授课教师已经从事这项工作很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因而会固守自己旧有的观念及教学习惯不愿意改变。即使某些教师在授课理念上有某种程度的创新,然而,放到实际工作中也不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其中。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出现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新的教学观念和理念,然而在讲课的时候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种种束缚,这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给师生都带来巨大的困扰。

2.2 盲目追赶教学进度

当前, 在我国部分生物学科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尽快追赶进度,尽早将课程结束,往往直接切入主题,很少进行知识层面的拓展,这个时候,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被人为缩短,学生接受的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非常片面。而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它需要大量的实验来强化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念。而授课教师盲目追赶进度直接切入抽象概念讲解的阶段,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思维水平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琐碎的知识,而导致学生在认知层面出现严重偏差,这会削弱学生已经构建起来的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非常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

2.3教学态度存在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仍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同时,由于生物学科在初中学生将要面临的中考中并没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生物这门课程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这点从部分教师的授课态度中可见一斑。部分教师在讲课时一切以教案为主,照本宣科,没有与学生产生足够的交流,课后也没有与学生做一些积极的互动,使得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还有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态度比较敷衍,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学过课程后完全没有印象,也无法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与深入思索, 常常被传统的教学局限所困扰。

3.新课标教育趋势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3.1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

新课标的精神,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新课标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到的,也是每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教师主导者的身份,使得教师渐渐倾向辅助者的姿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予帮助和提醒。

表面上看,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任务似乎减轻很多,实质上,新课标的精神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个授课教师来讲,要想在两种角色之间切换自如就需要自身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无形中,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辛勤的汗水。

3.2师生间需要更多的互动

师生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互动。互动式教学对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倍增。课堂上如果知识单纯的讲授学生只会觉得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消化知识。如果教师能够增加更多的互动将对师生都非常有利。其实,这样的互动在课堂中非常常见,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膝跳反射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配合做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旁边围观,如果自己想亲身尝试,也可以继续上台配合教师做实验。这样的互动消除了师生双方的距离感,通过同学之间的亲身示范和讲解,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3.3 更注重實验

生物是一门重视观察和实验的学科,通过具体的实验,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十分抽象的生物现象和变化规律具体化。

例如七年级生物课程,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内有导管,以及导管的作用是输出水分,这个题目比较抽象,无法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运输途径是什么样、水分又是怎样运输的。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如:我们可以把空心的葱段横切平整,将末端进入黑色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将葱段切成小段分发给学生观察横断面,再纵着撕开看纵向的充满黑色液体的导管,同时提问“你把葱段下端浸入黑色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其顶端浸满了黑色的液体,这说明了什么?墨水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葱段的横切和纵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推测一下充满了黑色液体的结构是什么?它在植物体内是怎么分布的?”,这样处理既让学生看到了生动形象的导管,又目睹了水分运输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导管作用以及知识中的相关原理。

4.结语

作为实验性比较强的生物课,要想彻底摆脱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就要求教师改变许多东西。比如说教学理念;比如说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等等,同时要想办法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最终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工军军.初中生物教学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方式.新课程学习,2013.(04):13.

[2]吴军.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新西部,2013. (12) :172.

[3]李高峰.初中生物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中学生数理化,2012.(12):15.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标教学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