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5-31 16:50闫亚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高职

闫亚萍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践是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顶岗实习 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的“顶岗实习”是指学校派学生去旅游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在实习期间暂时顶替一些员工的岗位并履行其相应的职责,而且有带队老师对实习环节进行管理(理论层面上的指导)的一种过程。与传统的专业实习不同的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单位还发给学生一定的实习津贴。

旅游管理是对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专业,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习中,不仅能够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走向职场提前打好基础。但是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实习单位不稳定、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内容片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的。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学生的监督管理困难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實习指导员,学生自主地在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对于学生情绪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由于距离的问题,旅游专业实习学生的管理显得很薄弱,学校对实习生的监管很难像对在校生的监管那么方便。比如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数也是远程遥控,虽然老师有相当完善的联络制度,但是在平时很难及时了解每位实习生的具体情况。这种监管不严成为旅游专业学生实习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习单位不稳定

旅游管理专业的对口单位有旅行社、酒店和旅游相关企业。学生在实习初期,会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单位进行实习。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性的行业,在实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工作是以服务性为基本要求的,作为90后的学生而言,对于这项服务工作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觉得与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的初衷不符,产生辞职另谋实习地点的情况出现。

(三)教学任务与岗位任务衔接不畅,心理落差偏大

“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双赢” 模式的结果是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学校教学任务与岗位任务不相衬的局面。学校立足办学,以学校的专业特色和自身的发展制定教学任务。企业立足自身,根据顾客需求和市场导向来进行岗位设置。由于二者的立足点不同,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论与现实工作的不相符,出现很大的心理落差,不适应单位的实习生活。

(四)实习内容单调,效果欠佳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到企业去检验所学、提升服务技能。但是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中,从实习开始到结束,基本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学生在实习企业从实习开始到实习结束,只熟悉和实践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知识,绝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在顶岗企业并没有得到实践与熟悉,实习内容片面。这种实习内容的片面性,会造成学生对实习岗位的产生抵触情绪,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二、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有来自自身原因的消极情绪,也有来自环境的种种压力,如何将实习学生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成为高职教师工作的重点。

(一)多加关爱毕业生,消除其负面情绪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在实习中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高职教师要多加关注,对症下药。虽然实习生远离学院,但是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要用爱心和耐心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实习心声,实习指导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走进实习岗位,定期了解每位实习生的近期情况,通过座谈、聊天等方式拉近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心理距离,解决实习生心理的负面情绪,做好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制定完善的联络网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时间一般都为6个月-1年,实习的时间较强,如何有效的与其进行交流,成为对实习生管理的一大难题。高职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在学生实习之初,建立 “学生本人—实习小组长—家长”三级联络网,将学生本人、实习组组长、学生家长这三级的联系方式统计好,层层保障在特殊情况下能第一时间找到学生本人。在实习过程中,形成两周一汇报的网络点名模式,利用qq群、微信群,设立每两周进行一次汇报的网络聊天制度,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工作。在联络网里,包括学生实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信息,定期与企业负责人了解实习生的具体情况,从侧面了解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实习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

(三)实习企业实行轮岗制度,丰富实践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领域非常广泛,在每个行业内部也包括着不同的部门。实习企业在对实习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为丰富实习生的实践内容,可以实行轮岗制度。学生在实习企业每实习半个月,可到其他部门进行一次参观学习; 每实习一个月,来自不同部门的学生要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弥补学生在企业不能进行定时岗位轮换的缺陷。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实习内容片面、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例如,在旅游酒店实习的毕业生,除了在酒店的客房实习外,还能有机会轮换到前厅或西餐厅。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酒店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与服务技能,开阔视野,提高实习效果。

(四)制定实习考核制度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出现不断变换实习地点的情况,也有些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重大工作失误,还有的学生没有按时完成指定时间的实习。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制度,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成为实习考核的主体,定期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对于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根据实习考核制度进行认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突出表现的次数、请假次数和超额完成的工作量都可以采用定量操作,将这些数据及时地与校方进行反馈,校企双方共同合作,来达到规范实习生按时按质完成实习任务的目的。

总之,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无论是对实习生、学校还是对酒店企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学校的管理、密切联系实习企业,及时关注实习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把握学生实习的规律、增强学生实习的主动性,提高实习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不断完善实习环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分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浅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8( 8) .

[2]校企合作[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09.htm.

[3]聂建波,钱学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期间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消费导刊,2007( 2) .

[4]白美丽,张金辉,郎琦.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