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宁
【摘要】班主任要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有这重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行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接触比较频繁而且时间长,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机会最多,在小学生心中有这重要的地位。因此,班主任的行为举止、言语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其品格、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及行为作风,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德,提升学生的素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26-01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问题
1.德育教育意识淡薄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主要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十分明显。智育教育的效果能够在各种考试中显现,而德育教育却很难用实际的标准来衡量。此外,家长和相关教育领导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智育水平,家长选择学校看成绩,领导评价学校也看成绩,而德育工作的效果并未被重视。而且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不大,只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导致德育工作被忽视甚至无视。
2.德育教育目标大且空
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学校制定的德育教育目标空且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能力制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远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学生把握不住实际的东西,就很难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导致德育教育变得空而虚。
3.德育教育方法单一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班主任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德育教育中依然以班主任为主体,向学生灌输枯燥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思想。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特点的影响,都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进行学习,而枯燥的德育理论灌输只会使小学生望而却步,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实现。
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方法
1.真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能做到真正的信任才能有足够的关爱,其中尊重是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认真教导学生,宽容学生的过失,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达到情理相济的目的。因此,班主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走到学生群体中,耐心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学生觉得有所依靠,才能成为成功的班主任。如今社会各方面因素导致教育早龄化,升入小学的学生还很小,很多生活中的事并不能自理,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承擔起教育、管理及照顾他们的责任。比如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有不会系鞋带的情况,但是在班级的大群体中又不好意思讲。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导他们,切不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2.丰富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
要努力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演讲、游戏、观看德育教育影片等,把爱国、感恩、诚实守信、文明、法制等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还可以利用学校内外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班主任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和沟通,指导他们掌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尽管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但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毕竟数量有限,而且面向全体学生,缺乏必要的针对性。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他们与小学生的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层面,要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与实际能力,使之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班主任层面,班主任要自觉提升心理健康学习意识,将心理健康学习与小学低年级德育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践调研,充分把握小学生心理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小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思想道德滑坡现象。
4.构建立体德育体系
(1)家校互动:家庭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德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家校结合,共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班主任要提升家校互动的主动性。目前家校互动的频度不够,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班主任主动性不够。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家校互动平台的作用,发挥登门家访、电话访问、微媒体互动平台等作用。家访与电话访问是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具有交互性强的优势,班主任要发挥这些家校互动平台作用;微媒体具有便利性优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借助QQ群、微信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2)社区互动:社区集中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借助社区德育资源,不仅能够大大节省德育成本,也使德育突破学校区域的局限性,使学校德育走出校门,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在生动的德育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德育体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5.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
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由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的接受管理,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此外,根据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以公开选举、公平竞争的方式,由学生投票选取班干部,并承担管理班级的责任。同时,做好班级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自己的错误,并不断改进,从而促进自己德育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对于初进学校的小学生来说,除了文化教育以外,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中,应当把德育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而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杨艳红.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35.
[2]刘少飞,宋立梅.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13,2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