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闹市品秋雨笔记悟百味人生

2017-05-31 16:53姚宁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余秋雨启发

姚宁

摘 要:余秋雨,僅这三个字就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文化气息,让人顿时觉得诗意盎然。本人之前认为他的作品似乎太过散文,也太过文艺,所以一直没敢拜读。时至今日,当被同仁问到对余秋雨作品的“高见”时,不由得心生惭愧,为自己先入为主对他作品太过文艺的评价而深感抱歉,于是决定真正静下心来品味他作品中的“文化现场”与百味人生,以期为青年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余秋雨 《山居笔记》 文化现场 百味人生 启发

一直听闻《山居笔记》中有不少《文化苦旅》的影子,很多人也都觉得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拜读作品后发现上述现象倒不足为奇了,毕竟它们都是余秋雨先生探究历史与文化的呕心之作。

居闹市而略显浮躁的我们,在高压和紧凑的生活节奏下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历史与文化,更是难得有机会去身临中华文明的现场以陶冶情操与提升自我。而《山居笔记》恰好在厚重而浓郁的文化气息中为我们揭开一幅幅古老的画卷,翩翩古人穿梭于我们熟悉抑或不太熟悉的景观之中,让人被其感染,从而透过文字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对于热血澎湃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一、“游子”独闯的思乡之苦——指导青年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

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到《历史的暗角》结束,作者用散文叙述了自己探访古文明的过往经历,并将沧桑历史的兴衰荣辱与自身的感受融在那一段段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文字中,惊讶之余不禁让人顿觉悲痛,遗憾之余又不禁让人心生感动,于是带着震撼走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多数人在阅读该部作品时,首先是被余秋雨先生高超的文学造诣、渊博的史料知识与横溢的个人才华所震撼,而当我阅读完此书后,却首先被思乡之苦触碰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共鸣多源自于《乡关何处》这一篇。

家乡余姚,是作者永远心疼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大不能回,难以落叶归根就变成心底永恒的思眷与柔软的痛。对于出门在外的我们来说,总归也是思家的游子,乡愁成了精神的圆心与情感的寄托。而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只有真正“离家开”,学会独立生活与处事,才有机会获得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西方国家,中国的青年多处在温室之中,父母巴不得将他们牢牢地套在身边,舍不得也不愿“放手”,不愿让他们去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并试着让他们“巧妙地”避开社会的竞争与责任,从小到大过着相对轻松自在的生活。在他们心里,这就是爱的最真表达。殊不知,这样的爱对青年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与枷锁,导致个性的发展被死死囚禁在樊笼中。而真正成功的父母是要学会尽早地与孩子精神分离,并教会孩子勇敢地“从家里走出去”,去独立面对自己的小生活,并积极地从生活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家对于青年来说,绝非犯错时的“避风港”,而是作为“游子”最深层次的自我安慰,将“家”放在心里,生命里的暖就永远不会丢,前行的动力也永远不会竭。只有让自己勇敢尝试着去扮演“游子”这一角色,饱尝浓烈的思乡之苦并承受难以言说的孤独,去社会上独立“漂泊”,磨掉自身尖锐的刺,掌握“方与圆”的为人处事原则,方能少些遗憾,最终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二、城市发展带来的诱惑之辣——警醒青年浮华中永葆纯真,做真实自我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读到《脆弱的都城》时,多数人感受到的是余秋雨先生对根深蒂固小农意识的犀利挑战和对中国社会处于混乱与精神迷惘的深切担忧,而当我读到该篇时,脑海中一片片繁荣而浮华的新城市景象浮现出来,历史变迁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摇摇欲坠的脆弱都城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让我情不自禁地思考活在如此浮华的城市中该如何面对那些形形色色的诱惑。特别是对于我们的青年学生,我有一丝担忧,他们该如何在浮华中找到本真?如何去真实地做自己?

不可否认,城市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人们愈发爱上了城市的生活,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喜欢并享受城市的生活,但我并不否认城市的不足之处,也不刻意掩饰城市人的“深不可测”。钢筋水泥下的现代城市看似坚不可摧,实则很脆弱,因为城市中的人们在形形色色诱惑面前变得更加复杂而可怕:面对金钱的诱惑,商人不再像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山西晋商那般“修高洁之行,虽利而不污”,恪守诚信、敬业、勤奋与谨慎的晋商精神;相反,现代官场的黑暗与唯利是图笼罩了全局;面对权力和地位的诱惑,阶级斗争变得更加激烈,连先进的知识分子也难免“卷入”其中,读书不再是单纯的积累知识与增长见识,而是为了给“进仕”增加筹码,这样的例子实在是看得太多太多,于他们而言,知识的作用早已移为他用,书香的气息日渐淡远。

于此想警醒青年学生的是——光鲜亮丽的城市中邪恶与诱惑无处不在,它们经过“装扮”与升温发酵后就变成了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犯错“借口”。和我一样想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人应该有很多,都想抛开这厌倦的城市去获得心灵的解脱,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这样的逃避是不太现实,也不尽可取的。我们虽热爱自然但却不能永远隐居山林。在浮华而恐怖的城市生活中,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激发生命的蓬勃朝气,坚持做自己,从而于世俗之中跨过邪恶,洗涤心灵,发现人性的绿洲,最终为和谐城市的美好明天而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科举及当今教育之酸——教会青年如何跳出教育的“被选择”樊笼

从岳麓书院的千年流传谈及教育与教学,看似“老生常谈”,余秋雨先生却对教育赋予了自身的深刻体验与感想。“教育学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层面上的代代交替”,然而对于一个有着二十几年教学经验并曾想努力做好教师的作者来说,中国社会的教育和当年的科举制度一样让人感到心酸与悲哀。

作为一种时代性的传习,教育要朝着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目标奋进,然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却是“路漫漫而修远”,从当年的科举制度到随后的“文字狱”再到当今仍存的应试教育,漫长岁月中不断的磨砺是否推动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个时代的文化人格和大学问家朱熹所处的年代相比是否有了客观的进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条条框框是否已得到遏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拷问自己。

朱熹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而奋斗不止,为了陶冶民族的人性人格,让自己的学生变得更像真正意义的人而坚守着文化传递,最后却和学生一样惨遭迫害,着实让人痛心与惋惜。而痛惜之余,于我而言,紧随而来的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卑微感与无助感,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能为教育和学生所做的事是那么有限,尽管教育在他人眼里戴着神圣的面具,但在当今整个教育大环境下,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我虽身居大学,做着高峰教育的文化传递游戏,但和余秋雨先生一样看不到游戏的未来与结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伤,更是当今社会教育的悲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在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发展推动下仍岿然而立,从小到大学生处于不断的高压和强制下,不少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已是不争的事实,快乐成长、个性发展与全面提升被学校抛之脑后。到了大学乃至社会仍是如此,他们的选人与择才标准多少是功利和片面的,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然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却无可奈何,因为无力与多种力量进行抗争。

可以说,这个社会根本谈不上有教育,即使有也太过于功利,不利于青年成才。但面对可悲的现状,青年不应绝望,更不应放弃,而是要想尽办法摆脱虚伪的政治说教,自主培养文化人格,跳出教育“被选择”的樊笼,发扬个性,全面成长,最终有资格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接下来需要接受的教育以及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乃至未来想过的生活。

四、成长路上伴随之痛——启发青年痛并快乐着走向睿智与成熟

于闹市跟随余秋雨先生走近历史与文化,从破败的清王朝背影,到宁古塔边凄清落寞的历代流放者,再到朱熹大学问家的被迫害以及大师东坡的被围攻和被摧残,谁能不感慨世事及人生的无常呢?试问又有谁能抵挡住人生路上的起伏与坎坷呢?谁又能一世防住身边潜在的小人?

1.流放宁古塔路上落寞开出的友谊之花

读完文章后,“宁古塔”这三个字多次让我联想到雷峰塔,于我而言,那是一座拆散真爱而将白素贞关押的牢笼;而宁古塔好比一座打压文人和先进知识分子以及才华出众者的监狱。

每每读到文人因种种原因被流放宁古塔的时候,心中无不惊起波澜。这种看似比杀头温和的刑罚,对文人来说实则是一种长时间的恐怖折磨。无论是因自己身陷“文字狱”抑或科场案,还是因被株连而九族流放,这种灾难对文人来说都让人紧张、痛苦和无可奈何。

但文人们并非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灾难过后稍显平静之时,他们的文化意识又开始复苏,并让他们丢弃浮华,坚强地同灾难抗争与周旋,然后去追寻和拷问生命的真谛及价值。对他们来说,成才路上最痛苦的莫过于被流放,而流放的路上却不是孤独的。以丁澎和张缙彦为代表的文人们开始吟诗作赋,以文、诗交友、会友,收获患难中的友谊真情,让漂泊流放的心得以慰藉与安放。直至后来,宁古塔寂寞的流放之地甚至还开出了友谊之花——被流放的清朝官员与反清义士成为了至交好友和生死莫逆,将他们各自效忠的朝廷消解在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之中,继而开始对个人人品及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经历彷徨和迷惘之后的他们,因为有了赤诚相见的朋友而使灾难黯然失色,从而去坚守并发扬自身本有的善良与正直,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人格。友谊之甘甜让文人们痛并快乐着,从孤寂走向人生的另一种睿智与成熟。

2.东坡突围过程中的苦难结出的高贵之果

苏东坡的被围攻,又一次让人痛心疾首。可以说那个时代国人根深蒂固的嫉妒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使得他们不再提文化人格,而当大文豪东坡太过出色,名声太过响亮之时,同时代的文人因自身的黯然失色和极度的妒恨,低劣地将东坡的人格进行残忍践踏,使其遭受可耻的围攻和无端的迫害。余秋雨先生对此是满腔的愤慨,但愤慨之余,我们仍要将重心放在东坡本人对自身遭遇的处理之上,从而理智地去学习他如何于逆境之中走向睿智与成熟。

因卷入“乌台诗案”,苏东坡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满身脏水”绝望而侥幸地一路被“押解”而来,过着辗转而背井离乡、居无定所的生活,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和朋友,唯有与寂静和萧条为伴。这种惨痛遭遇并非东坡之过而致。试问东坡何罪?其弟苏辙的回答最为精辟:“独以名太高”。当时的世俗机制一方面对其声誉进行起哄式的传播和利用,一方面却又将其视为异类进行排斥和践踏,而这其中不乏他的好友。处于自卑和狡诘的心理,在一种整体不健康的文化氛围下,昔日的朋友旧识相继背叛、出卖与陷害,这不禁让人感叹“小人无处不在并且难以防备”,他们将东坡彻底推入孤独的深渊中,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凄凉与心酸之感。

然而东坡并未因此而沉沦,而是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洗尽人生喧嚣之后于山水之间同自己的灵魂进行了寂静的交流,他终于静下心来剥掉了外壳,从而找回了本真的自我。他脱胎换骨的蜕变是苦难之中结出的高贵之果,正是有了这种高贵,才使东坡能够在厄运及死生面前吟诗作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义无反顾地去用自己的一点余热化掉世人心中的积雪与阴霾,带着屈辱进行文明及文化的传播,创作并传下佳作《念奴娇》及《赤壁赋》。

他的成熟经历启发青年:每个人成长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时而起伏时而坎坷是人生之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對成长过程中的伤痛、困苦乃至厄运,努力找到涅的机会,睿智地过自己的生活。

五、结语

故事读完书久久地在手中捧着,但思绪早已飞了好远,我为自己之前对余秋雨先生及其作品太过文艺的看法深感惭愧,同时也被他对人格境界的执着追求而深深折服。在这个喧闹而浮躁的社会中,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够找到立文、立人及立命之本的个人人格,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淡薄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只愿读到此篇的有志青年能够在闹市静下心来品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感受人文历史的同时认真地领悟百味人生,并积极地进行思考,处理好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苦辣酸甜,从而品尝到“睿智”与“成熟”之果的甘甜。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余秋雨启发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德国老人为啥不给余秋雨租房子
二则(1)
余秋雨究竟捐了多少钱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