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佳
[摘要]如何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音乐教师追求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想使音乐教学真正有效,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元融合,拓展学生认知广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6801
音乐,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在一些实际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甚微。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有效,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情境教学因其独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之中,而音乐本身就是与一定的情境分不开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这浓厚的情境气氛中,深刻感受到音乐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提高音乐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下雪啦》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歌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主要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把学生很快带入冰天雪地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乐曲是怎样把纷纷扬扬的大雪花表现出来的?”最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学习歌曲《江雪》。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浓厚的学习情境,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并在欣赏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下雪时的淡淡的忧愁等等,由此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对于助推学生的音乐学习是功不可没的。
二、注重体验,引导学生亲身参与
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对各学科的体验感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材的特点,为學生创造切身体验的机会,让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深深打动学生,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达到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欢乐的鼓声》这部分内容中的《龙腾虎跃》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的喜爱之情,并通过鼓乐《龙腾虎跃》的欣赏,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鼓乐所流露出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在课堂教学时,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主要采取了引导学生体验参与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好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等乐器,然后让学生在亲自敲打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鼓的乐声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尽兴敲打真正感受到不同鼓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欣赏《龙腾虎跃》。这样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浓厚,很容易被鼓声所表现出的氛围与情感所打动,比起教师费劲地讲解鼓的作用,可谓是费时少,效果好。而且这种亲自体验的学习方式也会使学生觉得音乐学习有趣、好玩,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多元融合,拓宽学生认知广度
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具有融会贯通意识,注重音乐与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融贯通,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达到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闪闪的红星》中《嘎子嘎》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嘎子嘎》歌曲的过程中,试着用音乐节拍为其伴奏,并从中感受到乐曲所流露出的情感。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要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音乐学习。首先,教师询问学生“你们认识嘎子吗?你们对嘎子都有哪些了解”,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电影《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嘎子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在了解《嘎子嘎》乐曲创作由来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音乐,感受定然会更进一层。通过多元融合以后,学生集历史学习、口语表达等为一体,有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使始终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真正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