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晋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科目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想要学好初中语文学科,语文课文的朗读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我国新课改教育的发展,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据观察发现,目前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状况并不是很乐观。而本文便是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简单探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希望对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教学 理论 实践
朗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和记忆方式,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我国古老的文化中,师者都比较重视读在语文中的意义。读书声是一种优良的学习风格,也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特殊存在。新课改之后,朗读教学的依旧是关注的焦点,如果想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那么朗读教学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
1.朗读教学的理论来源
朗读教学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论的基本理论。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加强对初中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叶圣陶先生还指出,朗读教学重点在点拨,对语文这个学科,不止要用心、还要结合眼的看、口的说和耳的听。不论是进行哪种朗读方式,都要坚持口到、心到、耳到和眼到,还有引导初中生学会读的轻重缓慢、抑扬顿挫等和心理的感受相同,这样才可以逐渐达到朗读教学的效果。
叶圣陶老先生主张老师在课堂中要努力控制讲解的内容,要重点指引和点拨学生。老师的讲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需要指点和引导,如果这样学生能够较为深刻的体会,便会非常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这便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和任务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必须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任务,之后老师在进行指导和让学生多次练习,才可以逐渐使学生具有朗读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普遍来说,初中语文朗读的任务便是通过朗读之后引导学生会感知教学的内容,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通过朗读使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文章重强调和意蕴方法的能力。目前朗读教学的要求便是要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还要从语音的音调和投入的情感上对初中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和科学的评价,重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由此可知,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老师需要明确的将要求和任务传达给学生,进而有效的引导初中生掌握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技巧。
例如,第一,学生在朗读时必须要求他们保证所读的字词句的清晰,正确的区分文章中的音节,把握好句子之间的停留和停留时间,特别是一些特别长的句子更应该把握好这一点。第二,对学生读课文的流畅度必须要严格要求。第三便是阅读是必须投入,要声情并茂,对于文中不同感情的表达必须有强烈的对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使学生感受作者的喜怒安乐,进一步升华课文情感。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途径
备课是老师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所以老师在初备课时,必须仔细钻研教材,初步掌握文章朗读的要求和技能,好比语气语调、轻重音、情感和朗读的速度等。还要进行备读,可以依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控朗读的指导方法和重难点,这样可以避免在实践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另外,还要进行递进式教学。我们都知道,朗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朗读教学是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从易到难,逐步进行阶梯式的教学。通俗来说便是这样的顺序:读准—读顺—读熟—读情,这样的递进式的朗读训练。
三、教授学生朗读的方式与手段
1.确定重音
通过课堂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意识到朗读的基本技能,如,课文中的动词谓语、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音。重音的读出之后便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一些地方可以通过读重音的方式表现出课文中的高兴与悲伤。
2.掌握速度
在语文朗读中,朗读一些感情低沉的句子速度要放慢,在朗读情感表达较强的句子,语速便要加快,所以掌握语速在朗读中非常重要。所以在朗读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多次的训练引导学生具有掌握语速的意识,使朗读语速达自由切换。
3.把握语调
语调是语速、语音和语气的综合表现,它们都是课文的基本情调。所以,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必须要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掌握语调。例如,在进行表达悲伤文章的朗读时要舒缓、深沉的朗读,表达高兴情感的文章要用兴奋的语调表达等。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如果用一些笼统的理论和简单的实践例子说明是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把朗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究出更好的朗读教学方式,以便于对初中生的朗读学习更加有帮助,也给学生以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便于初中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沈雨静.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探索[J]. 快乐阅读,2015(12).
[2] 许贤. 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电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