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2017-05-31 22:22张冠楠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张冠楠

摘要:非遗传统技艺同时面临生存与人文的双重危机。人文的存续是传统技艺的精神内里,正确认识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全面把握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并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和教化作用,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人文危机 教育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抢救性为主导保护原则的影响,对非遗的技艺形态以及传承状况关注较多,而对技艺的人文因素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文成为传统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它是非遗的文化精神;是非遗“活”的价值;是传统艺人伦理道德的光辉;是非遗文化性的彰显。所以,从文化的精神价值角度而言,对传统技艺中的人文因素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当下存续的人文危机,应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

关于“人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但人文主义其概念的归属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属于一种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绝对的“神权”,提倡人性的可贵和重要性。它的意义与“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畴却更加的广泛,《辞海》中是这样解释“人文”的:

①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類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 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是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的总称,和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义的范畴,而“诗书礼乐”恰恰是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所独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畴大体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伦理、哲学、美学等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是从定义范畴的逻辑角度而言,包含了人类所掌握的各种技艺为载体的人文形态,那么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是什么呢?

辽宁抚顺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经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缝补生命,修复艺术”,以及“三句规则”——“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抚养婴儿,出活如同儿女行”,这是“医、美、孝、爱、诚”的大爱;“同仁堂”药店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传承的“训条”保证了产品品质百年不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始终坚持“戒欺”和“真不二价”,为古往今来的消费者提供信誉上的原则保障;台湾响仁和鼓传承人王锡坤,坚持精益求精,细心打磨木质鼓身,即便是鼓皮遮盖之处也绝不怠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技艺传承人王津师傅,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无限重复的文物修复工作,克服内在焦虑;台湾优人神鼓的阿丹师傅,坚持带领队员每天静坐三个小时,禅艺双修。

以上所提到的远远不能涵盖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诸如做工原则,经营信条,传承规则,职业道德,心理状态,文化特质,伦理规范,等等。人文的延续,是非遗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这是传统技艺的精神所在,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最为质朴而现实的形态,渗透着工匠的智慧,稳定的职业心理,高尚的人格修养,执拗的性格,规范的道德伦理,等等,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非遗传统技艺才会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规格,文化的尊严。

(二)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表现形态

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无知,缺乏继承者,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伦理道德的没落。

1.文化的无知

文化的无知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文化内里、精神意志领会有限,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到纯技艺层面,可以说“学手艺赚钱”或是类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种则是消费大众对技艺的无知,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众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消费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关注较少。

2.缺乏继承者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物质形态的承载,核心是人对于技艺的掌握,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有的无人求学,有的后继之人难担大任,有的传承者健康堪忧无法传艺,有的则是人已去艺已绝,还有的技艺是独门绝学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就难以发扬光大。

3.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由于传统技艺在大众消费中的比重减少,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生活依赖降低,从而导致对传统技艺消费心理的弱化和转移,进而对艺人的关注减少,艺人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在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评判成功标准的当下,部分手艺人的经济基础贫弱,生存状况拮据,更加剧了手艺人社会地位堪忧的现状,这种危机其内里依然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忽视。

电影《剃头匠》中就真实反映了现实传统剃头匠人的状况,其中老剃头匠到新城区老主顾儿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儿媳的嫌弃。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吹打艺人在婚礼上受到雇主的轻视,虽工钱不少但轻视艺人的技艺、职业操守和人格尊严。山西已故世界级剪纸大师库淑兰,一生贫困,贫病交加,这和她色彩缤纷、充满乐观、洋溢童趣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反差,也与众多文化组织授予她的种种世界级最高荣誉不相符。

4.伦理道德的没落

伦理道德的没落主要表现为:(1)对于手艺传承规矩的打破;(2)经济利益与自身技艺坚守的矛盾;(3)传统师徒关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

首先,传统技艺的师承形态有多种,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内外皆传,等等。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技艺传承的性别区分和是否血缘关系之间的传承,现如今年轻一代观念转变,对传统技艺的关注日减。无论哪种传承形态都面临少有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代际关系的传承对其文化的延续非常脆弱,很多技艺的传承者大多面临“人死艺绝”的境地。所以,目前传承的紧迫与责任要远大于传承的对象选择,很多传承者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传承规矩,然而对于坚守历代师承规矩的传统艺人来说,打破祖训是对家族和祖师的背叛,他们需要承受内心巨大的谴责。

其次,在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社会环境下,部分技艺由于是传统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时长、产量低、价格高的特点,而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所换取经济价值有限,一些技艺承载者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改变原有的技艺,使得其原有技艺形态和内在精神被改变,降低了手艺的品质,破坏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对现实生活需求,艺人的生活处境也不能被忽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再次,传统师徒之间所坚守的至高道德准则忠、孝、礼、义,在当下受到冲击,以往“师徒如父子”的人文伦理越来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身体重病之时,曾经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茕茕孑立,更妄谈床前尽孝;某位传统修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现“欺师灭祖”的现象,技艺出于师门而否定师门和师徒关系,用学来的技术胡作非为,甚至还有的学艺者对师父进行诽谤和欺诈,可以说这种师徒关系的道德内里与情感内里已土崩瓦解。按照传统,旧时的艺人在选择技艺继任者的时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对其弟子进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确保技艺传承无恙。而在当下,面对技艺的衰微和大多数艺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内心也希望尽快将技术传承下去,但学艺者这种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技艺本身存续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身担真传,然而其自身对于这门技艺的人文内涵理解有限,丧失对技艺的传承和呈现过程中的道德坚守与伦理把持,意志模糊、随波逐流,缺乏传统艺人的朴实精神特质,利用自己的技艺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谋取暴利。

二、人文危机的应对

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形态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也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和社会意识层面,从传承人的思想意识上来说应当树立“坚守”的理念。坚守什么?坚守历代传承的技艺文化、技艺精神、技艺传统、技艺的伦理道德、技艺的规矩;从现实的技术层面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应对危机,这就必须运用最强有力的传播方式——教育,以教育为媒介和手段,具有稳定性、规模性、持久性,对文化受众具有强制性作用。

(一)坚守

解决危机的根本还是在于技艺的自强,技艺自身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态的存续,成为一切突破和创新的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认识,才可能提出相应的方法。而此时坚持技艺的原真性形态和自我内部一切文化形态尤其是规矩的坚守,成为文化上、技术上、意识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坚守,又构成了有别于现代技术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样式。

坚守,是艺人执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艺自身的内壮之举,这种坚守摆脱了世俗潮流的影响,克服了自身的内在焦虑和惰性心理,出离了只为利益和金钱“做活儿”的事业追求,使得艺人散发着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常说“艺人要守住艺的传承,守住艺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坚守?根源还是在艺人的意识中。

首先,艺人应当具有“安贫乐道”的人生观。这里不是指必须贫困才能从艺,而是指要以安贫乐道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手艺,出离物欲的束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艺人要明了当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进入到现实文化存续的角色中来,清楚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增强对自身技藝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更要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这里所指的教育分为两种,一是以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政府层面而言,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和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要求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加入学校的课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学,就在正规的学校课程中开设了“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涉及八个训练范围,18个学科,课程周期为三年,由老师们自编教案、教材。通过三年的熏习,使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文化有了了解,这就已经达到了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目的,完成了认知阶段的任务。这种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方面还有待商榷,但对于普及传统技艺和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责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专业技艺传承型,前者比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以培养大众传统文化接受与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后者主要指艺人的“收徒”传艺行为,这是培养技艺传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态的教育,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传承人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除了在技艺上的考量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对学艺者进行传统文化素养、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传艺的过程中既要传艺,也要将本门手艺的规矩、礼法、道德、伦理、文化、历史等一并严格灌输,务必形成稳定可靠的文化技艺心理。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既关乎传统技艺自身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传承,又涉及技艺传播过程中所影响的大众文化认同。进一步讲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最需要道德和伦理的保驾护航。至少要传承者学会遵从“祖训”,学艺、学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显露出问题,而坚守传统和发展现代特色的传承教育是解决传统技艺人文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坚守,提供的是技艺自身内壮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环境辐射传播的渠道,为内在“坚守”注入强大的现实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43.

[4]阿伦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5]陈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8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