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媛丽
摘要: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毛泽东新闻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的新闻事业,而且对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和总结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程,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去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从而为加速当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和方向引领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 新闻思想 基本内涵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51-02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多年的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坚持党性原则、群众办报原则、政治家办报原则等思想。这些新闻思想历久弥新,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一、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要坚持党性原则
毛泽东在《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中,言简意赅地道出宣传工作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1]。1942年10月,毛泽东在《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中强调:“整个通讯社及报社的新闻政策及社论方针,分局必须经常注意,加以掌握,使我们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2]。毛泽东强调,党在开展所有的与新闻相关的工作的时候,都要坚持党性原则。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党的报纸、杂志、信号广播等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同党站在一起,并坚决宣传党的思想、文化、政策与方针。
(二)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群众路线是党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所以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这一原则,绝不能作出退让。
(三)坚持“政治家办报”
毛泽东的这一沿用至今的办报思想可以追溯到党在1957年全面开展的整风运动。1957年2月27日,全党整风的序幕拉开。全国各个地方的民众都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党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然而,毛泽东在3月下旬南下视察工作途中,却明显意识到党外报道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党内报道的速度。就连接下来他在3月12日召开的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所发表的讲话,党报竟然都没有进行任何与之相关联的报道。随之,毛泽东便发出这样的指示:“最高国务会议和宣传工作会议,已经开过一个多月了,共产党的报纸没有声音”[3]。百家争鸣,然而唯有马家不鸣。也就是由此,毛泽东作出了让吴冷西去人民日报主持编辑工作的重要决定。6月7日,毛泽东明确告诉吴冷西什么叫政治家办报。他说:“写文章尤其是写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密切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4]。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谈到宣传问题时指出:“报纸办得好坏,要看你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办报要多谋善断,既不要独断,也不要多谋寡断,要抓住要害,要一眼看准,形势一变,要转得快”[5]。政治家要具有统领全局、掌控方向的素养,要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改变而与时俱进,要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发展方向,掌控好手中的指挥棒。
(四)反对党八股,提倡新鲜生动活泼有力的文风
毛泽东一贯倡导写出来的作品,内容要活泼有趣、简洁明了,要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还要有中国作风。他坚决反对诸如“党八股”“洋八股”之类的呆板木讷的文章。1942年2月8日,他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时提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不反对党八股,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也很难消灭。党八股形式,不利于发扬革命精神,而且容易窒息革命精神”[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改进文风。1957年3月,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指出:“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7]。媒体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始终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受众体,而要想使大多數人能接受或者乐于接受与日俱增的繁杂的信息,就需要新闻宣传的内容能使老百姓读得懂、读得通。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发展,这些经验对新闻宣传工作都始终会有借鉴意义。
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
1911年到1920年这近十年的时间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准备时期。在1910年的那个秋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的毛泽东毅然独自离家到50公里外小学堂读书,这个小学堂就是湘乡县东山高小学堂。在这里,他看到了由梁启超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大为震惊;1916年,毛泽东写了《体育之研究》,这是他的处女作。并由此,毛泽东开始为《新青年》投去一些自己的作品,以期得到认可和发表。1918年9月底,毛泽东首次来到北京,并且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继而担任图书协理员一职。在这里,他开始逐渐地了解、学习并深入研究新闻学的相关知识。1919年7月,毛泽东创办了对革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周刊《湘江评论》。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多种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优秀作品。毛泽东的早期新闻思想正是在这一阶段的报刊实践中萌生。他已经初步认识到,创办政治报纸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
1920年到1948年,毛泽东对以报刊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开始有了更加系统化的认识。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无线电是一种进步的通讯方式”。在土地革命时期,虽然那时的物质条件非常困难,但毛泽东同样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各项内容提出了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至1948年,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已经全面形成。主要涉及新闻工作的原则、文风、政策,新闻唯物主义根本论和新闻团队的素质要求等。
在1949年到1976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新闻思想不断地深化。建国后,在毛泽东的正确带领下,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总布局,并成功组建了一支综合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1957年,中国遭受着反右斗争扩大化的严峻形势,即使周遭环境恶劣,但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观点。
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当今的新闻事业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例如西方一些错误思潮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渗透,互联网的发展造成舆论发展动向的难以掌控都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临这些严峻的形势,充分吸收毛泽东新闻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随之作出一些调整,与时俱进,就一定能使新闻事业创造出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3.
[2][6][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98,105,70-71,190.
[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64.
[4][5]吴冷西.忆毛主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40,141.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