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威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关于如何对人才进行培养也产生了许多争议,但是大家都殊途同归,都是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对于高等艺术院校人才的培养机制该如何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8-0155-04
Abstract: As the demand for all kinds of talents is growing in our country, there exists increasing request for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hus leading to a lot of controversy over how to conduct talent training. All the controversy, however, is about the same thing: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art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Keywords: art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innovation; reform
长期以来,我国在创新方面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也一直引发着我们的深思。早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先生认为我们国家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型的人才去培养自己的学生的,都没有自己创新的东西,培养出来的人才千篇一律,这样还谈何创新。随后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创新成为新亮点。现在,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提到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国家。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才的培养机制也亟待改变。那么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艺术人才的创新型培养该如何去着手,亟需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和目标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通常具有活跃的思维,较强的工作能力,灵活开放的性格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坚持不懈的品格。具体来说,有以下特征:1.对事物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2.对未知事物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强;3.对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拥有关于这一方面或这一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4.道德修养较高,能够自我约束,合作能力较强;5.身心发展健康,既能够担任艰巨的工作,又可以承受较强的压力。综合这几点来看,创新型人才要有健康的身心,较高的智能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比如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求知的欲望,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正直的人格,具有真正科学家那种敢于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为真理而坚持斗争,不迷信不盲从,相信科学,做真理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二)创新型艺术人才的目标
我们知道创新型人才包括多种,其中创新型艺术人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创新型艺术人才理应具有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还是检验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否是创新型艺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创新型艺术人才来讲,它的目标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金字塔”式的目标。创新型艺术人才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这组成了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也就是金字塔的底部比较牢固,那么其他的能力和各方面的发展才有存在的可能。比如较高的职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调节能力等等,这些组成了金字塔的上部,一级一级地叠加,共同组成了整个金字塔,使得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专业型、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于目前来说,由于体制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養也出现诸多问题,一直影响和制约着高等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1. 首先来看,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过程中,由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模式没有改变,甚至有些教育理念保守陈旧,这必然不适合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有的艺术院校虽然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出要转变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他们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方法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过去的一套方式方法,只是表面上作出的改变。有的艺术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强调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比如成立各级查课小组,对日常课堂学生出勤情况抽查,一经发现旷课逃课现象,予以对学生严厉的批评,甚至处罚。但这些措施往往只是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就悄无声息,偃旗息鼓,无法继续下去,学生还是像往常一样。这些艺术院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都能够按时上课,学习知识,只是不能拍脑袋决定,对于一些决策和制度的实施应该是考虑是长效性、可执行性,一旦决定了要坚持实施下去,这样才能看到效果。
2. 高等艺术院校各个专业界限太明显,不利于专业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较多,但是专业口径太窄,所针对的内容也比较有限,有些专业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往往人为的将它们分为不同的专业,强调专业及方向的数量,人为地制造专业增长点,显示办学成效至显著。以至于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不高,其实这些专业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换个名称而已,教师还是那个教师,课程还是那个课程。所以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艺术院校的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梳理。在一些艺术院校,在课程上实施互通互选,这是一个很有卓见的举措;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实施“转专业”机制,在本科生入校学习一年基础课后,学生对入学专业进行了重新审视,进行转专业申请并考试予以转至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3. 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出现偏差。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讲,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第一步,也是金字塔的底部,只有专业知识掌握好了才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积累。如果专业课都无法运用自如,那么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可以说专业知识是一个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可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对于这些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正因如此,高等艺术院校特别重视各个专业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所安排的课程也是尽可能更大程度上向专业课靠拢。但是,有的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已经出现偏差,因为专业课重要就只顾专业课的学习,导致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德育教育出现缺陷。甚至学生的政治教育课程几乎没有,有的学生甚至连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的基本常识全然不知。创新型艺术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人才,而只有专业知识强专业能力高的人才算不上创新型人才,只能说他们具有成为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基础,但是缺乏其他方面的能力。金字塔只有底部,而没有上边的部分,这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金字塔。
4. 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没有达到课程群的合理设计。所谓课程群,是指一个专业的各个课程之间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既有成为主干的课程,也有相对来说作为枝叶的课程,这些课程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课程群。在这个课程群里,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连贯。但是,有的高等艺术院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并没有主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所有的专业课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不便,造成他们的学习负担。有的专业课之间可以共用知识体系,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但是各个课程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并没有相互沟通,也使得学生对课程的把握不准,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
5. 高等艺术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得不够,学生综合素质还有所欠缺。众所周知,不管是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加实践,明白自己的知识哪里有欠缺或者哪里掌握得不牢,从而不断地进行弥补,逐渐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将知识灵活运用,成为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现在的高等艺术院校,过于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的环节。有些艺术专业的学习必须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比如主持专业,不仅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实践,提高在主持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专业领域的文化功底,才算得上真正的专业播音人。
6. 艺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够。艺术是一个比较神秘和不好琢磨的东西,它不仅需要极大的悟性,还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但是艺术最不缺的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性。但是在这方面,艺术院校做的恰恰不够,即使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也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的艺术院校的老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统一的作业训练,不允许学生自主创新。也有些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创作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却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样做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和反感的心理。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若不及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还会更加迟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脚步也会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所以,下面就以上的问题,有必要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解决措施
(一)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要想解决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沿用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高等艺术院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沟通,充分了解自己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各个院校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适时地举行交流会和观摩学习课,取长补短,相互分享经验,因为只有相互交流,才有更大的机会发现自己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方面的不足和缺点,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优点和有用的地方,形成更加完善可行的教育模式,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起到助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派遣相关的教师或者教育工作人员到国外的优秀艺术院校去学习交流,借鉴他们的优秀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结合我们自己的艺术院校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从而为我所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还可以加强与国外优秀艺术院校的交流和学习。
(二)拓宽专业口径,淡化各专业之间界限
艺术院校开办专业时,一般都会考虑师资状况进行开办,但也经常遇到会“以人为主”,一些有影响的老师喜欢自立山头。所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各个专业之间的明显界限,才能使各个专业、方向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首先,艺术院校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进行一番梳理,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各个专业所学内容要明确,避免出现以前那种专业课程内容不明确的现象。其次,还应该精简专业课程,拓宽专业口径,淡化各个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相互平衡,相互融合
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应该互相平衡,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應该双管齐下,不能只重视智育教育,还应该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让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明白相应的政治课程,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没有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人。所以,高等艺术院校要想解决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课程体系偏差的问题,就应该加强艺术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安排合适的思想教育课程、体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等等,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让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社会知识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等艺术院校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建构“金字塔”式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理念,要不断的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关联性和科学性,可以按照拓宽专业知识基础、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体系之间的系统性、注重各个专业之间的融合这样的原则,在立足于自己院校的实际发展和学生培养情况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计划,使自己的教学计划适应和满足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其次,要尽快形成较全面系统的课程设计体系。艺术专业的课程、人文社会的课程、实践能力的课程都要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中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再次,要保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科学,应该强调系统性、关联性,应该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便于学生能够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相邻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最后,还要提高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避免出现课程体系的严重偏差,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和健全。
(四)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满脑子都是关于美术的理论知识,知道光影的交替变换,知道写生过程中让人物更加立体的秘诀,知道如何选取角度来突出事物,但是如果空有理论知识不去实践,不去动手,这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半点用处。再比如,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知道怎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让人感觉舒服,知道怎样设计服装可以紧跟时代的潮流,也知道如何让大众接受自己所设计服装,但是缺少切身体验的机会,缺少动手设计的机会,那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艺术院校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实践,让他们有能够把心中所想变为现实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高等艺术院校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五)艺术院校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无论什么职业现在的要求都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更是这样。创新可以说是艺术家生存的源泉,也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受到欢迎的不二法门。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时候,应该重新认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各专业任课老师在对学生任务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要让他们束手束脚不敢去尝试。只有学生自己参与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艺术院校老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和教授学生学习艺术知识,比如,可以采用探究法、討论法以及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
(六)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艺术院校应该完善关于学生的奖惩评价制度,鼓励学生能够创作出更多很好的艺术作品。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多次参加比赛并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予以奖励,但是对于那些不认真学习,给学校抹黑的学生也不能心慈手软,要让他们记住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些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提高学习意识,从而知道努力学习,为成为创新型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创新型人才以及如何实现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提出了的一些建议,从而使自己能够有所借鉴。当今这个时代,创新型艺术人才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而且他们肩负着塑造这个时代的有价值的审美情操、对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进行引导,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我国能否成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所以,改变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机制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东兴.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D].河北大学,2010.
[2]郑艺.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157-159.
[3]黄海.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高等艺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艺术教育,2011(02):14-15.
[4]郑艺,高新,蒋明.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22-25.
[5]谭尧升.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03):151-156.
[6]谭爽.新形势下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刍议[J].高教学刊,2017(0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