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培养:营造教育“新生态”

2017-05-30 13:00:49韦玉华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

韦玉华

【摘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解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本文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旨在努力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敢问 想问 善问 创新

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总认为学生上课时,能够把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无懈可击,才是成功的教学。可是,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笔者逐渐意识到困惑与好奇才是孩子特有的财富。“学贵有疑”,有问题的课才算一节成功的课,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总结,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以期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勇气,使学生敢问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创设良好氛围,善于保护学生提问的自尊心,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林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笔者就此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这里的大熊猫和小熊猫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吗?小熊猫是大熊猫的孩子吗?”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有的学生回答:“大熊猫是小熊猫的妈妈!”还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大熊猫是小熊猫的爸爸!”于是,笔者又发问:“同意大熊猫是小熊猫妈妈或爸爸的同学请举手!”齐刷刷一大片学生得意地举起了手。但是,笔者发现有两位男生并没有举起手。笔者特意没有直接说出只有他俩的回答是正确的,而是向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那你们觉得它俩是什么关系呢?”他俩怯生生地说:“我们认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这样的回答引来了班上同学的哈哈大笑。在大家的笑声中,他俩很难为情地坐下了。我意识到这两个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先不做引导评点,而是继续提问让他们说出为什么觉得大、小熊猫不是同一物种的理由。一个同学说他是从书上看到相关介绍的,而另一个同学说他是在动物园里观察到它们长得不一样的。这时,同学们的笑声逐渐消失,笔者随即肯定了他们的观点,对他们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并告诉其他同学获取知识应该像他们一样,多读书、处处留心观察。这时,学生们都向他们投去了钦佩的目光。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其他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如果有补充,其他学生也要等发言的学生说完以后再作补充,学会应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发言:“我对某某的发言有补充(或有意见)”,“我想给他提个醒儿……”建立这样的学习氛围,自然也就打消了学生提问时的顾虑,使学生敢于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想问

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讲课讲得似乎很精彩,自己投入其中,却不一定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有的教师却能用简洁凝練的几句话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因此,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笔者改变了以往激情澎湃的、洋溢着抒情味的导入,转而让学生边通读课文,标出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句,边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读完课文后纷纷质疑,提出了以下问题:(1)宋庆龄是谁?(2)宋庆龄的故居在哪里?(3)樟树长什么样?(4)为什么要写她门前的樟树而不写她呢?(5)人们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6)文章是写樟树的,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呢?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不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要善于找出学生的兴趣点,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路,促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三、教给提问方法,寻找问题来源,使学生善问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可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习作能力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学习就是不断解决老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不会主动思考自己能够提出哪些问题,甚至有些学生想提出问题,但却不知如何提,从而产生不了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意识,缺乏积极思维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学习的这一现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

(一)从标题入手提出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上可以发现许多有助于理解全文内容的问题。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中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学习《黄河的主人》一课时,笔者这样发问:“仔细阅读课文标题,围绕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这时,学生竞相举手回答:“黄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的?它有多长?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要写黄河的主人?”又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笔者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学生们依旧跃跃欲试,“普罗米修斯是谁?他为什么要盗取天火?他是怎么盗取天火的?他盗火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问题中有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是在写法上提出了疑问,也有的是学生想探求的课外知识。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类整合、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运用围绕课文标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深入教学。如对:记事的文章,学生就可以提出“为什么” “怎么样”“结果如何”等问题,教师从而加以点拨,指出这些问题正好对应的是记叙文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不要代替学生思考。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紧扣重点词句提出问题

小学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值得我们细细地揣摩品味,对这些词句的学习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加以领会。如《第一朵杏花》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结合此句,教师可以问学生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进而引导思考“鼓”字能否换成“开”字。通过这一质疑,我们更确切地领会到“吹鼓”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杏树那勃勃的生机,“吹开”则写不出杏树这种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学会有的放矢,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提问的正确方法,而不是每次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例如,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就优美的形容词、含有修辞手法的生动语句等进行提问:这样用的好处在哪里?写出了景物、事物的什么特点?对于记事类的文章则多数是对描写事件经过的具体词句进行提问,思考描写事件经过的一系列动词有什么好处,如:文章是怎样把这一事件的经过描写得具体生动的?圈画出相关动词加以体会。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重点词句上,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从中心句中提出问题

中心句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围绕中心句提问,可以从一点突破,提纲挈领全文,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如《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是围绕“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来写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齐读中心句,然后让他们以此为依据提出问题:(1)黄河的主人是谁?(2)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3)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体现在哪里?(4)黄河的主人是怎样战胜惊涛骇浪的?再比如《云雀的心愿》一文中的中心句是“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让学生思考圍绕这一中心句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1)森林为什么重要?(2)是谁觉得森林非常重要?(3)森林重要在哪里呢?(4)森林有什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问的方法,如:写人的文章,学生从中心句中可以提问“文中的人物主要特征有哪些?为什么说他是这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样,紧扣中心句轻轻松松地贯穿了学生对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掌握。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经过“敢问——想问——善问”这一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让学生一路实践,一路反思,一路成长!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创新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8:22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7:22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