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蓉 于海利
摘要介绍了我国绿色食品监管工作现状,分析了四川省绿色食品及其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源头监管,强调过程管控;鼓励创新监管,打破监管格局;适时突击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关键词绿色食品;监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0-0230-0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Food Supervision in Sichuan Province
WANG Yanrong1,YU Haili2(1.Sichuan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Chengdu,Sichuan 610041;2.Wuw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Wuwei,Gansu 073000)
AbstractThe status quo of green food supervision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The problems of green food and its supervision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To increase the source of supervision,emphasizing the process of control;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supervision,to break the regulatory landscape; timely surprise supervision,to improve the regulatory effect.
Key wordsGreen food; Supervis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寄托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向往,也体现着各类社会人对公众安全的责任和使命[1-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应运而生,其基本理念一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绿色食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3-4]。目前,绿色食品事业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快速前进的关键阶段,要求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飞跃;既面临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又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5]。为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规范绿色食品标志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应强化对绿色食品的监管意识,加强监管力度,这是新形势下保证绿色食品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6]。目前形成了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和產品公告等监管制度并已全面推行。四川省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物种资源优势、技术资源优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若干问题,相关的监管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7-9]。笔者对我国绿色食品监管工作现状、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和监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就四川省绿色食品监管应采取的对策和监管思路进行了探讨,对推动四川省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我国绿色食品监管工作现状
1.1绿色食品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的安全、优质的食品,认定并许可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持续监督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监管依据的主要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10]。
1.2绿色食品监管方式绿色食品监管的主要方式是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年度检查,包括产品抽检和市场监察。年度检查是指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内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状况及标志使用情况实施检查、考核、评定等。产品抽检是指是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准使用权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取的抽样检查。市场监察是指对绿色食品标志合规使用情况的市场监察行动。
1.3绿色食品监管体系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先后出台了《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公告、通报实施办法》和《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管理机构和遍布全国的绿色食品监督检测机构,保障了绿色食品从产品认证、质量管理、商品标志管理到市场监督全过程的有序管理。
1.4绿色食品监管情况
绿色食品是“产出来”也是“管出来”的。从1995年开始发布第一版标准以来,农业部累计发布绿色食品标准204项,现行有效标准126项,国家中心制定发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3项,地方制定以地方标准发布的绿色食品生产规程300余项,2012年又颁布了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绿色食品质量监管全程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行政职能。但是,随着绿色食品数量的逐年增加,产业监管压力不断加大。不规范用标、违规用标、市场假冒等导致的市场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如何提升绿色食品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程序,维护品牌公信力,仍然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课题。
2四川省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
2.1农药、肥料使用量大,生产成本增加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栽培方式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四川省病虫害逐年加重,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四川省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量4.9万t(制剂量),比2010年增长19.5%。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10]。
四川省同时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省。化肥的大量使用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农村村镇地表饮用水安全。据统计,2014年四川省农用化肥使用量252.1万t(折纯,下同)。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化肥施用量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地均施肥量偏高、区域施肥量不均衡、施肥结构不尽合理、施肥方式比较落后、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依旧突出。
2.2企业大多例行公事,体系提升不明显
定式监管对于有些企业来说难免流于例行公事,而真正的绿色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效果并不明显。绿色食品监管工作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消费者更加认同绿色食品。因此,通过监管,让企业的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等进一步完善才是监管的真正目的所在。现阶段,绿色食品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载体,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是每一位绿色食品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3企业有针对性应对,监管效果不显著
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等监管工作,从资料准备、现场检查等方面看,若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有大的变动。而这在方便企业准备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准备的材料基本年年如此,监管工作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打破这种监管格局,开创新的监管模式,是绿色食品监管工作者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的方向。
3四川省绿色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3.1重产品监管,轻源头监管
当前,食品安全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绿色食品管理部门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监管存在着重终端产品监管、轻源头监管、监管面不广、监管力度不大、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从生产源头抓起,严把质量关口,狠抓绿色食品基地环境建设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绿色食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用的农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这是保障绿色食品安全的根本所在。
3.2重定式监管,轻创新监管
绿色食品监管过程中,标志管理、证书管理以及证后监管等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质量追溯等基本上已占据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但绿色食品监管工作有其特殊性,一定要在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创新监管方式,这不仅有利于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且也会在监管过程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通过努力使监管工作“动起来、活起来”,走进每一家申报企业的“心中”。
3.3重定时监管,轻突击监管
每年定时监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于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是监管工作要求快速反应,定时监管有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绿色食品监管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突击监管,使定时监管与突击监管相辅相成,双管齐下,坚决杜绝“一条腿走路”。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源头监管,强调过程管控
加大源头质量监管是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具体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①建立企业质量档案。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产品执行标准情况、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状态等,在监管的同时,要把绿色食品的相关准则宣贯到每一个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内检员的职能,把质量监管工作前移。②建立源头质量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将质量监管、检查报告、违法违规查处情况等方面分别建立一套内部监管通报制度并定期发布,形成动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③强化企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对投入品等进行监控,严格投料前检查验收制度。对生产企业使用的投入品要进行登记备案,掌握投入品使用情况,并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质量安全。绿色食品监管部门应视不同企业的情况,分类指导,让企业逐步完善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做到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销售。
不断强化投入品安全预警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投入品安全预警机制,增强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的前提,加大对投入品的检查和检验势在必行。每年应根据市场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预警产品进行专门检查和产品检验。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上报国家中心,做出取消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处理,排除质量安全隐患,并通过省级绿色食品工作群等交流平台,及时向各地市州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广大监管员和企业内检员发布监管信息和工作动态,加强工作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4.2鼓励创新监管,打破监管格局
绿色食品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一方面是质量管理,即对绿色食品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则是标志管理,监督检查绿色食品商标的正确使用。所有这些职责都要通过企业年检、产品质量抽查、标志市场监察、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等发挥其最大效力。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打造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精品品牌,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从构建制度体系、創新监管方式入手,推进目前监管工作的改革,探索出质量管理与市场营销、品牌管理与公益宣传相衔接,更多地让企业体会到监管工作的裨益和重要性,让企业真正成为监管的主要发力人,自觉地查找自身存在的监管漏洞,主动加入监管行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 中指出:“加强质量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通过做好“放活”“善管”,形成“共治”,以发挥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精心组织全省绿色食品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圆桌会议、网络调查、网上知识竞赛、记者基地采风、消费者走进企业、领导访谈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让社会广泛关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宣传绿色食品的热潮并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川字号”绿色食品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助推四川省绿色食品健康稳定发展,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企业自觉主动地加入宣传行列,加入监管队伍,形成“全员共管、全员共抓”的良好态势。
4.3适时突击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长效机制是确保绿色食品安全的关键。但在监管过程中,突击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适时地采取常规监管与突击监管相结合、产品抽检与定期公示相结合、媒体宣传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监管的执法力度,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突击监管的目的不在于“管”,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从事绿色食品的企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按相关标准生产,把一切安全事故这只“猛虎”杜绝在门外。
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使绿色食品宣传常态化。通过大量宣传绿色食品先进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开展质量审核,通过质量审核落实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志管理打造品牌形象,在整个行业发挥绿色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同时,宣传绿色食品企业典型。通过宣传引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规范化经营成为行业理念和文化,成为核心价值观,促进全行业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品牌信誉,提高品牌公信力。另外,也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产品,坚决查处并通报。让每一个绿色食品企业随时准备迎接行业内、行业外的各界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员的监督,以过硬的质量迎接挑战。
绿色食品监管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的新形势给绿色食品监管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绿色食品监管工作者,一定要突出工作重点,积极主动作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让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1):3-7.
[2] 林胜华.绿色食品:食品安全的最后防线: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0):82-84.
[3] 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农业质量标准,2009(1):9-11.
[4] 刘新录.“十三五”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目标及路径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2):7-10.
[5] 牛力武,张丽萍.强化监管:推动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副特产,2007(4):95-96.
[6] 倪华山.强化绿色食品监管意识 加强监管力度[J].吉林农业,2010(1):57-58.
[7] 崔洪力,李强,刘美良.农药残留及监控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2,22(5):74-76.
[8] 李全啟,司雪琴,朱景梅,等.如何控制农药的过量使用[J].农村·农业·农民,2006(2):34.
[9] 王庆安,佘红英,张翔,等.四川省农业环境因素-化肥施用(1998~2007年)宏观动态变化[J].四川环境,2010,29(2):79-83.
[10] 孙强,张三元,张俊国,等.中国绿色食品的特色及其开发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1(3):360-361,365.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