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曼竹
[摘 要]C·P·E巴赫作为理性主义柏林乐派的成员,专注于情感的表达,积极为“情感风格”的构建努力,且卓有成就。在中国国内研究现状背景下,将研究视角归纳为器乐作品本体分析、对音乐领域的历史贡献和作品的哲学属性与美学思想三个方面,对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对研究现状的局限性做集中阐释。
[关键词]C·P·E巴赫;情感风格;键盘奏鸣曲;美学思想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以下简称C·P·E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次子。作为理性主义柏林乐派的成员,他专注于情感的表达。一方面,他鼎力维护父亲“巴赫大师”的美誉,与此同时,他与狄德罗等人推崇的启蒙思想的核心“理性主义”抗争,积极为“情感风格”的构建努力,且卓有成就。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共有200多首键盘作品,52首键盘协奏曲,28首交响曲,22首受难曲及250首歌曲。国内对其人的研究著述几乎没有,但对于研究视角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将针对中国视野下的C·P·E巴赫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剖析。
在深入挖掘素材和确定研究视角之初,笔者针对目前中国大陆视域下C·P·E巴赫其人的研究进行检索与分析,检索平台为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的检索结果包含于“中国知网”平台中)。
一、文献的检索与甄选
笔者在CNKI输入C·P·E巴赫(另有“CPE巴赫”及“C.P.E巴赫”两种拼写形式),采用“文献”加“全文”搜索,共检索出文献228篇。采用“文献”加“标题”的方式,共检索出文献21篇(其余为无关文献)。尝试其他检索方法均未果。
上表呈示了如下信息:从文献种类看,期刊类14篇,硕博学位类7篇。所有文献发表年限集中在2000年至2015年,其中,2015年发表7篇,2007年4篇,2012年3篇,2014年2篇,2002年2篇,2013年1篇,2010年1篇,2000年1篇,其余年份未见发表。笔者比对两种检索方法发现,通过平台过滤和手动检索得出的有效文献量不足10%(此处“有效文献”由过滤后的文献占CNKI所有检索结果228篇的比例得来)。如此观察,我国国内对C·P·E巴赫不同视角的研究寥寥可数,学术成果微乎其微。
二、学术观点的整理与分析
笔者对存在的检索结果进行研读,将研究视角归纳如下:C·P·E巴赫器乐作品本体分析、C·P·E巴赫对音乐领域的历史贡献、作品的哲学属性与美学思想。以下是对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观点进行的归纳和总结。
(一)C·P·E巴赫器乐作品本体分析
音乐本体分析是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功能、旋律特性等必要元素的深入探究,通过分析者个人的思维活动,努力捕捉音乐家的创作初衷,并糅合个人的艺术感知对作品进行重塑的过程。这是音乐研究者剖析作品的第一阶段,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研究工作的层次及深度。
文献中,朱平生的《古典奏鸣曲式的发展演进——C·P·E巴赫〈普鲁士奏鸣曲〉的浅析并思考》①对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内部结构作了概述,重点对《普鲁士奏鸣曲》的布局作全面分析。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式,是从最早的三部曲式发展而来的,呈示部通常具有两个主题,也就是主题和副主题,第一主题出现在主调上面,副主题一般出现在属调上或者其他近关系调上,例如下属调、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等,容易形成调性与色彩的对比。展开部通常比较自由,呈示部中的主题一和主题二在此得到释放与拓展,一般没有固定的结构。再现部是呈示部的重复再现,特征中最为关键的体现是原先在属调上的第二主题由此变更到主调,而C·P·E巴赫在《普鲁士奏鸣曲》中的再现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他将第一主题的旋律反复运用到该部分的写作中。这一做法,我们是否可以看作奏鸣曲式由此确立并逐步牢固其在曲式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关键一笔呢?文中大篇幅比较论述了《普鲁士奏鸣曲》前后段落曲式的结构,证明了他对奏鸣曲式的深远影响。音乐断代史中的描述,巴洛克初期奏鸣曲没有固定范式,“乐章尚未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及形式,甚至可自由地与舞曲混合”②。而C·P·E巴赫时期,他的第一首普鲁士奏鸣曲的再现部出现了双主题,低声部以d小调出场,承接高声部出现的第二主题旋律,由此创造出动力性变奏的模型,“情感风格”初现端倪。
当然,也有因本体分析得出具象结论的例子。如演奏方向研究生李文来的硕士学位论文《探寻C·P·E巴赫〈a小调长笛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③。文章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篇幅着重分布在C·P·E巴赫的音乐风格及《a小调长笛奏鸣曲》的本体分析。在本体分析章节中论述了作品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织体、音乐旋律以及节奏特点、调性和声分析以及音乐表现。文中,她强调《a小调长笛奏鸣曲》作为无伴奏长笛奏鸣曲在长笛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也是唯一的一首无伴奏长笛奏鸣曲),是连接巴洛克与古典主义的纽带,此时的作品已然显现了音乐风格的兼容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位巴赫家族成员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的系列小交响曲音乐则乘上了巴洛克的末班车。
(二)C·P·E巴赫对音乐领域的历史贡献
由本体分析引申至音乐风格的探究是音乐学研究的进阶阶段,过程中进行的大量例证充盈了C·P·E巴赫本身的价值,成为支撑其实际贡献的理论依据。中国视野下对C·P·E巴赫研究,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梁璟琳的学位论文《C·P·E巴赫键盘奏鸣曲主题音乐风格研究》④堪为典型。作者通过分析多首C·P·E巴赫键盘奏鸣曲的本体,结合时代特点,从而得出主题音乐风格的具象特征。他采用了引证和对比等分析方法,完成了C·P·E巴赫对古典奏鸣曲主题风格演变的重大贡献的论证,同时证明了他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巨擘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均产生过影响。笔者归纳总结作者在论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观点为:一是以海顿为代表的古典乐派受到C·P·E巴赫的影响,早期许多作品中出現的乐思、主题及语汇富有近程度的同源性。例如国内大多数以海顿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中都明确肯定了C·P·E巴赫对其作品的影响,通过解构奏鸣曲式每个部分,发现统一性在主题乐思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还有对“狂飙性”因素等情感风格上的论述。二是主题动因反映了音乐的表现性特征。C·P·E巴赫的某些奏鸣曲中,呈示部的主、副部主题比例分配不均,主部主题所占篇幅大、影响力深,而副部主题一笔带过,甚至忽略,与后来成熟的奏鸣曲式形成极大的反差。因此,作曲家将主部主题的动机描画得尤为明显,在这种不成熟的现状下,音乐表现力反而更加突出,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随着C·P·E巴赫奏鸣曲产量的增加、写作技法的熟练运用,他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后期作品趋势结构已形成规整的四方形结构,音乐具有几何层面的美感。该论文的写作重点是围绕C·P·E巴赫在音乐写作语汇、曲式框架搭建等角度对于古典音乐思潮的影响展开的,并分别截取了其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谱例片段进行对比分析。
许金昕《从C·P·E巴赫的奏鸣曲看奏鸣曲式的过渡、定型与变化》①中提及,作曲家一生创作了200多首奏鸣曲并结集而成《奏鸣曲集》,这些作品见证了他创作生涯的三个时期,C·P·E 巴赫不仅进化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同时完善了巴洛克二部曲式等曲式结构。他对曲式学贡献巨大,更是切实推动巴洛克音乐质的飞跃的重要人物。
(三)C·P·E巴赫音乐的哲学属性与美学思想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丁旭东《哲学辨证观念在奏鸣曲式发展中的体现》②一文中,主旨思想是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例如,作者的《G大调奏鸣曲》的呈示部仅出现了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空缺,它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如果把主部主题比作矛盾的主体,而副部主题是客体,矛盾的特殊性显而易见。C·P·E巴赫认为这样的曲式结构是有缺陷的,因此在经过多首无副部主题音乐创作后,作曲家在1763年的《f小调奏鸣曲》中进行了完善。作者在对该曲的结构分析中发现,C·P·E巴赫不仅做到了填充作品的副部主题,并且明确了主属调的关系对比这一重大命题。这两点成就充分印证了辩证法的另一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作曲家在发现并证明这些想法的同时,无形中使得它们相互串联并互相促进,使自己的音乐造诣得到升华。
反观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位成就卓著的伟人,他所处时代大环境及社会人文水平形成他的增产因子。孙玮的《连接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纽带之一——卡尔·菲利浦·艾曼纽尔·巴赫》③一文中,大篇幅介绍C·P·E巴赫的受教育路径,从文化重镇魏玛(Weimar)的成长经历,到莱比锡(Leipzig)大学的学习,成就了他的层次修养和广阔的视野。游历至柏林(Berlin)后,腓特烈大帝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βen, der Groβe)成为他的贵人,音乐创作自此有了质的飞跃。彼时哈塞和格劳恩的歌剧对他潜移默化,使得创作增添了戏剧性元素。文中提到,作为“情感风格”的先驱,C·P·E巴赫在音乐语言上大胆革新,例如“大量采用色彩暗淡的小调式;为增加情感的强度和达到突然爆发的效果,强调音响极端出其不意的对比;在主调织体中加进对位线条以增强表现深度”④等特征,作曲家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凝融于作品。种种属性使得“反理性主义”的美学观点明显突出,即使因过度自由和充实化产生的“感伤主义”稍显过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巨匠海顿深受C·P·E巴赫影响,他的创作中期(约18世纪70年代)中“情感风格”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也奠定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格。尽管对于“情感风格”的定义比较模糊,况且对“情感风格”与C·P·E巴赫的相互关系还存在争议,但“情感风格”真实而形象地在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存在过。“情感风格”由W.F.巴赫、C·P·E巴赫、匡茨等人提出,它的短暂出现一定程度上与巴洛克音乐形成抗衡,情绪上形成极大的反差,在音乐美学的范围内不乏有学者研究,与“华丽风格”“哥特风格”等并举。但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音乐风格,其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它不能长久的留存,而趋向性起到了引导和诱发的作用——它对于连接“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风格具有现实意义。层出不穷的美学观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情感风格”作为众多美学观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但造就了时代美学思想,同时对于培养普罗大众审美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对中国视野C·P·E巴赫研究现状的思考
从以上收集到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及专著来看,在中国视野下对于C·P·E巴赫的研究相比较巴洛克时期的其他音乐家,成果甚少,并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归纳如下:
(一)关注面单一,研究类别失衡
国内学者的研究注重对C·P·E巴赫作品音乐本体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他的钢琴奏鸣曲及对奏鸣曲式的贡献上,这对研究C·P·E巴赫的个人价值和音乐领域的贡献来说显然是不全面的。此外,对哲学属性和美学思想的阐释略显浅显空洞,没有深入挖掘和探究。笔者认为,音乐史学研究者更应重视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把对作品本身的剖析上升到窥思和反悟的进阶阶段,习惯用音乐学的思维思考问题,通过实践塑造观念。
(二)缺乏史料支撑,论点单薄
纵观所搜集到的各类成果,国内研究力量的主体以音乐学院或师范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居多,这一群体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积淀薄弱,阅读和搜集的支撑依据中,出现国外文献的比例非常小。研究外国音乐及音乐家,一是要帶入相应的地域范围进行考察,对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影响因素全盘掌握,不能将讨论的观点与外因内由割裂开看待。二是对国内外各个时代重要学者的撰述要有非常系统的了解,同时考虑到对音乐文化发展甚至人类文明进程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国际视野,使西方音乐史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针对目前C·P·E巴赫及相关问题研究范围狭隘、内涵浅显等现实问题,笔者反思:首先,应明确自己的研究动机。要有意识地梳理观点,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国外文献资料建立相关的知识资源库。其二,确立研究方法。在具体准备的过程中明晰自己的撰著风格,采用音乐学常用的研究方式,对所收集的理论成果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