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摘要:笛子主要是通过气息来发出声响的乐器。在人的生理结构中,其气息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样就使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受到了技巧上的很大制约。笛子循环换气解决了笛子制约的难题。随着笛子循环换气的的应用,使得笛子在演奏中的呼吸控制不断加强。由于在笛子演奏中许多演奏者对气息缺乏必要的控制和运用就容易造成笛子演奏者越吹越吃力的情况。所以需要我们进行科学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保持在演奏笛子时保持气息流畅。
关键词:笛子演奏;呼吸控制;应用研究
气息是是笛子发音动力,笛子演奏中气息的运用非常重要,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使气息在演奏中的流畅、均匀、自如而持久,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完,随心所欲,该强就强,该弱就弱并根据音乐作品的旋律,完成的尽善尽美。
笛子演奏中有以下呼吸方法:
1、何谓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指的是通过肋间肌的收缩与放松,牵动肋骨、胸骨一起一伏,使胸腔扩大或缩小,使肺部达到呼吸的目的。
2、何谓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指的是由膈肌收缩使得横膈膜下降,肺泡向下伸展挤压腹腔,腹肌放松向前下方自然扩张,同时腰肌、肋间肌自然外扩,达到扩大胸腔以进行呼吸的目的。
3、何谓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主要指借膈肌、腹肌等柔软的弹性肌肉进行收缩与放松的动作,协助肺叶做向下扩张的呼吸动作,并借腹压的反作用力,达到呼吸的目的。
4、何谓抢气?抢气一般用于快速乐曲中连续吹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抢气主要是用口吸气且动作要快。
5、何谓循环呼吸?循环呼吸又称吞气,原是唢呐吹奏的呼吸技巧。方法是当一口气将尽时,迅速把舌头向后收缩,同时使下颚扩张,把气存人口腔,然后通过上、下颚及两腮肌肉的收缩,将口腔中的气挤压出去,同时用鼻吸入新的一口气,而后巧妙地吹出使笛音绵绵不绝,这便是“循环换气”。
笛子演奏最好选用腹式呼吸法而不是胸式或胸腹式的原因在于:其一,胸式呼吸法中起作用的肋骨、胸骨本身没有弹性,不可能像腹式呼吸法那样利用横膈,通过膈肌的收缩自如的弹性,以腹为支点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其二,胸式呼吸法把气吸在肺的上部,易使气滞于胸口,造成紧张压迫状态,把气憋得難受。使用不当时,更易得内伤。其三,腹式呼吸法如同中国气功里所讲“上虚下实”一般,演奏时力发自两脚,就像丹田发力一般,重心在下不会有头重脚轻之感,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全身力量都有了支撑。其四,腹式呼吸可帮助按摩内脏,达到延年益寿的健康目的。其五,胸式呼吸时肺泡是前后左右扩张,不仅费力且气息无深度可言,反观腹式呼吸,它是采用上下扩张,不只运气自如且较具深度。
6、竹笛演奏中的音色问题
在练习过程中,除锻炼手指运用灵活,舌头动作敏捷,音乐强弱有层次,力度变化明显及丰富的表现外,最主要的目标是把笛子的声音吹得漂亮,吹得动听,这就要谈谈如何处理笛子音色的问题了。基本上一般人总以为把笛子音色吹得亮就很捧了,所谓“二胡贵其柔,三弦贵其暴,笛子贵其亮”。
其实不然。一般要针对乐曲风格、背景及情绪来处理笛子的音色问题,笛子若只求一单一音色,不仅限制发展,亦影响表现。笛子的音色变化事实上非常复杂,而平时该追求怎样的竹笛音色表现呢?应该是明亮且富有穿透力、放松且华丽的音色。低音域部分音色要深沉、要厚,中音域部分的音色要饱满、扎实、华丽,高音域部分的音色要透明,最忌又暴又噪又刺耳。要怎样才能吹出这样的音色呢?全身要放松,呼吸肌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颊肌放松,吹笛时切忌鼓腮,唇肌自然闭合,保持适度的松紧。舌头收起,舌根下压,喉头尽量放松,好像含了颗卤蛋似的,这叫做“含气”。风门尽量成圆形,由于上下唇关系,自然略成椭圆形,理论上风门口形愈圆愈好。假想的那一条由风门冲出的空气柱,愈集中成一小束愈好。笛膜尽可能贴得松些,以高音仍能吹出为原則。如此去调节各个发声部位,得以协调一致,便能求得好音色。
笛子某个音不准,音偏高的时候,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次一孔)从上往下使用适当材料填补起来,直至音准为止;音偏低的时候,位置亦同,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直至音准为止。高八度音偏低的时候,将笛塞往吹孔方向推进,直至音准;高八度音偏高的时候,笛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高八度音偏高的时候,笛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
竹笛用毕最好用棉花,将笛子水气擦去,而后将笛子挂起,让其自然风干,以免发霉、发臭、掉漆。笛子最怕摔、怕晒、怕虫蛀、怕长霉,所以要好好爱惜使用。
参考文献
[1] 笛子艺术的感情表达[J]. 黄河之声. 2009(02)
[2] 毛云岗. 笛子“揉弦”技法的艺术魅力及精学巧用之道[J]. 艺术探索. 2009(03)
[3] 刘铁男. 浅谈笛子演奏的音色[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0)
[4] 谭嫄. 抓住笛子演奏的神韵[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9)
[5] 郭大强. 正确掌握笛子学习方法[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 李智. 笛子教学中的演奏技法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