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
涵泳,我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接近文本,指导学生在熟读中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深入感悟和加强理解,最终达到对文本的内化,获得作品深层审美韵味。涵泳所主张的“慢语文”,可以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言之美。
各种“大话”“戏说”在改变着人的审美,各种“简本”“集萃”陈列在书店与案首。不知是读者的悲哀,还是学者的无奈,名著被水煮,巨篇被缩影,经典被大话,大师被笑谈。面对应试,它们常常被浓缩成一个个知识点。功利与素养的对决,前者赢得毫无悬念。手机阅读变成现代人的阅读常态,正是童年时期“慢读”习惯缺失的后果。
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其味也。”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品味揣摩的涵泳,就是阅读时的“细嚼慢咽”。有人认为,熟读玩味,潜心感悟的涵泳“慢”读,似乎离刚刚读文断句的孩童有点距离,却不知阅读习惯的形成始于起步,对人的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语文学习,慢些也无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要让孩子惯于慢读,习得读书的方式方法。
一、有深度地慢思,尝试质疑批判
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每一个社会人的作用是显著的。阅读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当阅读仅剩下快速了解信息这一点功能的时候,有深度的“慢”读,则显得尤为可贵。作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对自己所阅读的文字应持正确积极的态度,有批判性思维,客观性评价,不盲从盲信。在读书时,善于反思,勤于总结,巧于归纳,正是科学研究必须有的品质。
古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涵泳教学,对于究竟是谁在“怜”,开始,学生的思考结果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是园子的主人。
师:这两行诗里,有一个“久”字特别有味道。透过这个字,你仿佛看到了诗人正在干什么?你有过找朋友却没有遇到的经历吗?那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生气、愤怒、着急。
师:作者也跟我们一样生气了、愤怒了、着急了吗?别急着回答,把这两行诗在心里慢慢地读两遍,再发言。
生:诗人没有生气,他在
“小扣”。
师:做动作,演一演“扣”。
师:生气时你会小扣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师:老师查了一些资料,叶绍翁的这首诗,原有两个版本:一是大家看到的课文中的,还有一个是“应嫌屐齿印苍苔。”“怜”字还是“嫌”字?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字,你喜欢哪个字?
师:大家都建议叶绍翁舍
“嫌”用“怜”。这一改,显出了诗人的心境!
师:其实,不管是“嫌”还是“怜”,难道主人真的是怕诗人踏坏青苔而不来开门吗?
生:是诗人爱惜这青苔。主人再爱这青苔,有朋自远方来,也会不亦乐乎的。
师:是谁爱怜这青苔呢?
生: 叶绍翁“小扣柴扉久不开”,于是就用自己舍不得踩
踏青苔的心意,去推想园主人———“应怜屐齿印苍苔”。
生:不仅可以是园子的主人,也可以是诗人自己。所以叶绍翁用“应怜”啊!我还发现,因为作者爱青苔,所以是“印”而不是“踩”啊!
从诗句本身来看,“应怜”与“应嫌”之差是在主体,“应怜”更代表诗人即游园者的视角,“应嫌”则明显更多是园主的情绪。“应怜”在诗意上略胜一筹,这也是目前通行版本用“应怜”的原因。一字之差,显出了诗人的心境。一个问题的慢思,品出了不同层次,不同味道。
读书应讲究质量。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汲取内容的精华,做出正确的判断,产生自己的见解。从一边倒的回答,到深入思考有所不同的保留意见,是深度的慢读与思考的产物。敢于质疑权威,不再人云亦云,都是得益于深入地探究研读。对涵泳“慢”读的守望,是语文教师必须坚守的精神领地。
二、有乐趣的慢品,享受收获惊喜
杜甫云:“精能尽其妙。”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速读,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阅读是思考的摇篮,这里的阅读绝不是方便、快捷的速食,而是刨根问底的“慢”读,熟读勤思的“慢”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有乐趣。
例:《雾凇》一文的教学。雾凇的形成是一个慢、轻、不停断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感受这一过程的奇妙是教学的难点。涵泳慢读细品,做到了化难为易,先从“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别去体会、感悟,再运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凝练与准确,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与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巧妙结合起来。
教者先抛出问题:饱和的雾气还给万物带来了什么变化?再出示句子:
①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雪柳镀上了白银。
②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雪柳镀上了白银。
③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雪柳镀上了
白银。
请学生自由读这三个句子,比较一下,它们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细读“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三个词,有什么不同的
感觉?
学生讨论读出不同:句一:写雾气凝结的速度—慢。句二:写雾气凝结时的力度—轻、薄。句三:写雾气凝结时的程度—不断、有过程。
这里用了三个句子写出了雾凇的形成过程,而课文只用了一句话就把这个过程描写得具体生动而又精练优美。通过慢读,把文字读厚实,读出文字的美妙。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慢”是涵泳阅读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体味推敲中,作品的精粹渐显。上语文课就得引导学生潜心涵泳,细细品味。让语文课返璞归真,让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
三、有步骤的慢进,塑造人格品质
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成长为健全的人。涵泳所主张的“慢语文”,
对塑造人格品质有着巨大的
作用。
例如:二年级《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内容。但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梅兰芳学京剧的艰辛,知道成为京剧大师的不易,却须放慢阅读速度,静心涵泳。在教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听京剧、听介绍、读课文、说感受,有步骤地慢进。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程度、领悟程度往往取决于他的生活积累。本课中所介绍的人和事距离学生的生活都很遥远,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人称为“京剧大师”?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梅兰芳先生的剧照及演出录像,欣赏完梅兰芳演唱的《贵妃醉酒》后,简介梅兰芳对我国京剧发展的贡献。再问学生:“看了剧照,听了录音和介绍,‘京剧大师的意思你明白了吗?”学生认识到:京剧唱得好的人才能被人称为“京剧大师”。教师不置可否,又向学生介绍梅兰芳抗日战争时期“蓄须罢唱”的壮举,此时再讨论:你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认识到:不仅戏唱得好,人品也好,方为“大师”。
基于看、听的真切体验,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京剧唱得好的人,到业界泰斗,再到德艺双馨。学生在慢的“涵泳”学习活动中,思考、体验,对“大师”一词的认识不断提升。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世界进行审美感受,学词的同时,也涤荡着自己的灵魂。
涵泳语文,是静的語文,是慢的语文,是美的语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的涵泳语文教学,改变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弘扬传统的“涵泳”之法,主张“慢读”,在慢的心境中,让阅读者收获更多,让每个生命个体享受语文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