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
一、导入新课
1.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在1998年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指导写好“颐”的笔顺)注意“颐”左半部分的笔顺,一起来书空。
3.知道颐和园的原名吗?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20多年后,清政府对清漪园进行重修,希望这里能是一个颐养天年、充满祥和的地方,所以改“清漪园”为“颐和园”,正是取“颐养祥和”之意,知道了吗?(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难读字词,指名领读。重点指导读好“耸”和“堤”的读音。
大殿 画舫 耸立
远眺 堤岸 雕刻
2.接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
(1)翻开书,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我有这样一个建议,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全班同学一起读,中间的四个自然段分别请几位同学来读。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安排吗?看看课文,结合预习想一想。
(2)生结合预习交流。(开头和结尾都是总写颐和园的美丽)师指名读第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波浪线画出第2~5自然段中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生读画线句子。师出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再连起来看看这些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游览顺序。
(师板书:顺序)
师:按照这样的顺序,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景点呢?
生:长廊、佛香阁、昆明湖。
(4)小结:这几句话既让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又知道了课文主要介紹的景点。
三、重点研读,理解内容
1.学习长廊。
(1)那我们就先去长廊看一看,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这里面藏着一个世界之最呢,你发现了吗?(世界最长的长廊)这条长廊的确是世界上最长的,从哪儿读出它的长呢?
(2)生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
师:谁来读一读?谁还能边想象画面边读?(出示长廊图片)这就是长廊。这长廊一共有多少间啊?(生:273间。)再放眼望去,什么感觉?(生谈感受)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是——(生:“一眼望不到头”。)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吧!
师:谁来指指哪是横槛?(生指出)当年,慈禧派画匠到西湖去写生,然后将西湖美景全部画在了横槛上,几千幅彩绘,各不相同,令人目不暇接!你感觉怎么样? (生:美!)(师引导)美就美在几千幅彩画,各不相同,栩栩如生,这长廊更像一条——画廊。它的确有画廊的美称。(板书:画廊)长廊不仅长,而且美,谁能读出这美的享受?(指导读)
师:除了横槛上的彩画,两侧内外枋上的千余幅彩画更吸引着中外游客,尤其是其中的人物故事,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清朝王公大臣,跨越五千年之久,想看吗?
(3)谁想带着你此时的感受完整地读读这一段?其他同学用心听,一会儿用一句话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2.学习佛香阁。
(1)仅这长廊就让同学们赞叹不已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哪儿?(生:万寿山。)好,我们随作者来到万寿山脚下重点欣赏一下佛香阁,读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佛香阁的句子。
(2)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的句子?(出示图和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①看,这就是佛香阁。当这位同学读到“耸立”这个词时,我想到了有几个词的意思和它相近,你想到了吗?(生:矗立、直立、屹立。)其中“矗立”这个词我感觉意思最相近,因为我查了词典,谁来读读?(出示注释,指名读。)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矗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耸立:高而突出地立着。
矗立:高且直地立着。
②你看,这两个词都有高而直的意思,为什么作者偏偏用了“耸立”呢?看看图,结合注释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生交流。师引导看图上周围的其他建筑和树木。)
③小结:佛香阁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加上自身高度41米,成了颐和园的中心制高点,而作者正是借助一个“耸立”写出了它统领全园的突出位置。你觉得佛香阁怎么样?(生:高大、雄伟、壮观。)这样我们就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巍峨!(板书:高大)
④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气势呢?(生练读,齐读。)
3.学习昆明湖。
(1)那作者站在这高大巍峨的佛香阁上向下望,都看到了什么?(生:宫墙、昆明湖。)
(2)能读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吗?(出示比喻句)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①我们都来看这句话,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句比喻句。)
②和常见的比喻句相比,还有发现吗?(生:这一句话中有两个比喻。)
师:很会读书,那只写一个比喻不行吗?(生谈理由,师标红“静”“绿”。)我明白了,作者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突出了昆明湖的两大特点,那就是——(板书:静、绿。)谁能体会着湖水的静和绿来读一读?
③刚才我们读出了这一句话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两个不同的特点,再品味一下,这两个比喻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标红“镜子”和“碧玉”,引导想象这两个物体的表面特点。)正像大家所说的,虽然用了两种不同的物体,但它们都有平滑的表面,这样的比喻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湖水的平静。
④继续品读,还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引导想象当阳光照射在湖面时的情景,生谈体会和发现。)它们的表面不仅平滑,而且都是闪亮的、有光泽的,我们来看看,真的是这样吗?(出示图)
师:这昆明湖水真是平中透绿,绿中闪亮啊!让我们带着刚才的体会一起来读吧!
(3)难怪作者还这样说,一起读!(出示)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将课文中的“滑”字改成了“划”。)既是同音,意思也差不多,“滑”字改成“划”不行吗?(生: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
师:结合“滑”字的意思和上下文,我们更感受到了昆明湖平静的美!谁带我们一起来享受一下?(指导朗读)
(4)现在,再来看作者用的这两个比喻和这个“滑”字,除了感受到景色的美,你还想说些什么?(生:用词准确。)我也感受到了,你看,一个“滑”字就写出了湖水的静。哎,既然是突出静,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游船静静地停在平静的湖面上,而偏用一个表示动态的“滑”字呢?(生谈发现)
师:“平静的湖面”自然能表达出湖面的静,而有船滑过还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就更能感受到湖面的静了。作者正是以动衬静!用得多妙啊!还想读吗?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4. 学习十七孔桥。
让我们跟随作者继续前行,昆明湖中最著名的景点就是 ——十七孔桥!(出示十七孔桥的图片和描写句子)
师:谁能带我们到桥上细细地欣赏一番?(指导学生朗读有关句段)
四、回顾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吗?(生谈)颐和园将人工景观和自然山水和谐地融为一体,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再来回眸颐和园时,你想说些什么?(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