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文
(保定电力職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要:教学改革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主题。公共基础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和功能与专业课程存在明显的不同。文章从界定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功能入手,以“项目化教学”改革原则和方法为着眼点,探讨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选择问题。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价值和功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71-03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distinctive value and function of fundamental courses determines their differences from specialized courses. Starting with defining the value and functions of foundational courses, with a view to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oices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fundamental courses.
Keywords: fundamental courses; value and function; teaching reform
教育的全部问题就是持续解决好“用什么方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什么人的问题”既包括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诉求,也包括合格政治人社会人的政治诉求。从教育的制度设计和运行逻辑看,课程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素,课程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和说明价值的媒介。
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面临教学改革的问题,即课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常态,另一方面,它又始终存在着教学改革模式选择的问题,即站在什么样的视角、遵循什么样的规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改革模式的问题。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功能,遵循课程内在规律,以“扬弃”的态度,对公共基础课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的价值
探讨高职公共基础课的价值,需要站在教育终极价值的高度上,避免把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等量齐观,否则就无法准确表达课程的真正价值。
1. 培养“政治人”的需要。教育兼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就价值理性而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国家政治需要的“政治人”,这是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根本功能。教育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具有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高职教育也不例外。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政治人”的价值诉求不存在对抗性,即专业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因此,在顶层设计上,高职教育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根本原则;在实现途径上,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课堂最重要的主渠道,承担着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和责任意识教育的职能,这是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最基本的区别。
2. 是矫正价值选择失准的需要。如前所述,教育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即突出教育的实用性,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实践中,由于社会文化、思想认识和办学条件等主客观原因,高职教育存在价值选择失准的问题,表现为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凸显,职业教育过渡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冷落、窄化了人的发展,人文教育衰落。一是在制度安排上,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培养结果等与经济利益高度相关,培养目标强调经济性——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培养过程注重训练性——专业技能的过度规训;培养结果的单一性——输出“工具人”。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程普遍边缘化,忽视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和价值;以专业课程的要求衡量或裁减公共课,忽视公共课本身的规律,在改革和建设中与专业课程混为一谈,以致公共基础课程因无法提供明确的岗位技能,只能削足适履、消极被动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功能被削弱,高职教育的价值理性偏弱。
3. 培养现代“职业人”的需要。所谓的职业人就是置于职业空间,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与传统职业人不同,现代职业人不仅要有岗位技术能力,还要具备基本的学术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基本的学术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算、数等求“真”的通识能力,高级职业能力则包括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交往合作、情感认知等追求“善”、“美”的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必须关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全面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丰富多彩职业生活的需要。正如美国职业教育学者勒维克所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发展内在的自我”,“使学生成为具有真正人格的个体”,实现对“工作意义的自我认知及自觉”,“视工作体验为个人生命计划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现代合格的职业人,应是具有核心职业能力并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从课程的功能来看,所有课程均承担了这样的使命。但是,兼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公共基础课是实现这一使命的主要课程载体,其作用和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培养合格的现代职业人必须把公共基础课程落到实处。
二、公共基础课的功能界定
公共基础课程功能定位,可以从课程性质和培养指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 公共基础课程具有通识性弥补了人才培养的缺陷。公共基础课程的通识性体现在:它不具备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课程设置的本意在于弥补因为专业差异而造成的知识的不完整性以及进而导致的学生人格的不完整性。通识教育的本意在于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知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从这个角度讲,通识教育与培养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技术教育是相拮抗的。现代通识教育则是一种重视人本身的价值、素养和伦理,与专业教育彼此融通,互为补充的教育方式,其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与专门技术之外的人格陶铸、伦理培养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识教育正是对技术教育过渡强调技能训练和专业发展取向的有益补充。作为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恰恰弥补了因专业差异而带来的人才培养缺陷。
2.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着素质培养的功能。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看,高职教育的课程均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任务。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之间并无质的区别,而在能力和素质培养上,二者则存在较大分野,即专业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则侧重对于素质的培养。这可以从能力和素质的内涵上得到证实。“能力”是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是人驾驭活动本领的大小和熟练程度及其所达到实际成效,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有效方式,具有可见性和变化性特点。“素质”是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个性、心理特点及社会意志品质所构建起来的一个整体,即人的各种身心特点系统,通过人的行为和社会实践表现出来,但人的行为本身不是人的素质,仅仅是人的素质的外在表现,具有稳定性和内在性特点,“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在高职教育的语境下,“能力”主要指专业技术能力,具有显性特征,即学生的能力如何,可以通过一定活动得到比较精确的测度;“素质”则不同,一定程度上它以能力为外在表现,具有内在性,且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课程更侧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渗透素质的培养;公共课程因其内容本身不具有直接应用性,因此,更多是对人思想品格、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塑造。在理论上,任何一门课程兼有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三者的功能,我们只是强调: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素质的培养,而专业课程则侧重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课程内容决定的,也是课程目标决定的。
三、“项目化教学”及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模式选择
“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可喜成果,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为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项目化教学”及对其基于公共基础课的认识。项目化教学改革是解决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如何落实、如何操作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原则,或者说‘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在当前,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就是‘项目课程。”上述论点基本明确了项目化教学主要内涵,即它师生在共同完成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工作过程中,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目的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既是原则和理念,也是模式和方法。基于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功能定位,“项目化教学”之于公共基础课来说,它是一种教学改革理念和原则。
一是“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需要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获得、知识和素质目标通过项目得到渗透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首先树立这样的理念,借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载体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是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个体,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融真实、趣味、可行的载体(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或实践中,掌握知识、领悟思想、增长能力、锻炼素质。
二是“项目化教学”符合职业性和实践性导向的原则。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教学要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学过程要充分注意到了高职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论学习能力较差的特殊性,通过恰当的项目动手操作或实践参与达到更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的目的,把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是“项目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在工作过程或模拟实践中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素质的构建,主张从社会生活出发,让学生掌握社会文化和社会意义。之于高职教育来说,满足了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契合了高职教育的初衷和基本原则。
2.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选择。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原则和理念,“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具有相对适用性。公共基礎课程应借鉴“项目化教学”的精髓,拓展“项目”的设计思路,确定改革的着眼点,把“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深化。
一是拓展“项目”设计思路。课程教学项目(简称“项目”)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改革范式的核心要素,“项目”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从性质看,它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工作;从来源看,项目和任务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规律要求加以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从类别看,可以分为“综合贯穿项目”和“单项项目”,所谓 “综合贯穿项目”实际上是指一个项目承载一门课程全部知识且符合企业生产逻辑,“单项项目”是相对单一的工作任务,是完成“综合贯穿项目”的步骤和组成部分。从“项目”三个维度看,其与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匹配度和相关性较弱:公共基础课内容不具有专业属性,也就难以形成与岗位工作清晰的对应关系,严格的项目教学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借鉴项目化教学改革理念和方法,首先需要拓展“项目”的内涵。
公共课的项目更要体现的是生活化、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参与度。所谓生活化,就是项目要体现学生的目前和未来生活的实际,是肯定要发生要遇见的场景,如体育的运动伤处理、应用文的借条、思政课的法律问题等;所谓趣味化,就是项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于参与;所谓可操作性,就是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实际、符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特点,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所谓参与度,就是学生必须能根据项目情境承担不同角色普遍性参与,具有较强的覆盖性,而不是个别或少数学生能参与。
对“案例”进行改造。“案例教学法”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扮演设计者、鼓励者和引导者角色,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一般的意义借鉴。对案例进行项目改造一是要突出案例中“可以操练的环节”,使学生由“分析者角色”变成“事件的主人公”。
二是确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对于专业课来说,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提升学生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操作过程中,掌握未来岗位工作的流程和步骤,掌握工作的要求和关键点,提前步入企业生产实际环境,其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项目化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服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前所述,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功能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文化和社会意义,在于培养自身的素质,具有宏观性视野和长远性功用。因此,对于公共基础课来说,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承载着知识和素质要素的“项目”,提高学生的体验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知识传授效果,完成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从宏观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国家情怀、价值观、职业理想等内在素养,避免传统的“满堂灌”和理论说教。一句话,“项目”是提高学习兴趣并高效完成知识传授的手段。这里并不排斥项目对能力的训练,事实上任何项目都必然产生对能力培养的效果,仅仅是公共基础课的项目不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第一目的而已。
三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对于公共基础课来说,借鉴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好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背景下,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项目的方式进行“串联”,实现传统教学方法和项目化的有机组合,把项目、案例、讨论等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串联在教学内容当中:一是从课程整体的高度选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章节采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有动手空间的内容,采取项目化教学法;对于学生动手空间不大的内容且存在一定可讨论的内容,可以通过案例和讨论的方式。二是从课程单元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课程单元即包括内容完整的一个单元,也包括时间且内容相对完整的一次课,采取项目化、案例和讨论等方法。
“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技能教育是指技能动手能的培养;而职业教育不仅仅限于这些,还包括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等。高职公共基础课承担着学生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功能,这是课程存在的基本价值。因此,课程教学改革的选择必须以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为逻辑起点,“扬弃”传统教学改革方法,选择性借鉴“项目化教学”的原则和理念,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质效。
参考文献:
[1]康红芹,庞学光.职业教育秩序:失范与重建[J].職业技术教育,2014(7).
[2]陈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
[3]夏卫星,谢建斌,张长元.论现代职业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
[4]菲利浦·泰勒.课程研究论[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0:11.
[5]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6]李家新.技术本科教育的理念困局及其消解[J].职教论坛,2014(19).
[7]张荣国.论素质与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9(5).
[8]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N].光明日报,2000-4-5.
[9]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
[11]王文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
[12]葛道凯.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