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摘 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规划缺乏系统性、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培训模式设计不合理,从教学系统设计(ISD)的五个环节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进行了再设计。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44-04
Abstract: The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the cor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but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program lack of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training needs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training mode is not reasonable, from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ISD) of the five aspect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mode is designed.
Keywords: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informatiz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mode; requirement analysis
當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进入到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加速推进,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各高校不断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
一、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
能力是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凡是为完成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为一般能力,凡是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称之为特殊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能力,教学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一种特殊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由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四个子能力构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一种综合的、指向实践的能力[2]。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
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现状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是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3]。
(一)培训规划缺乏系统性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规划缺乏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培训本身来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包括培训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价等环节,而目前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培训设计不合理、培训评价方式单一;其二,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来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化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四个子能力,而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侧重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而忽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的培训。
(二)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
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三个方面。组织分析主要针对培训模式、培训时间、培训策略等进行分析;任务分析主要分析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形式及培训课程内容;人员分析则主要对教师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4]。而目前的培训大多从组织分析和任务分析的角度对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而较少对培训对象的个体特征、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培训模式设计不合理
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这对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培训效果显著,培训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信息化教学理论,并且没有培训人数的限制。
但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归根是一种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培训需要考虑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性的特点来设计培训模式。
三、基于ISD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设计
(一)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1.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关于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5]。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6]。
综上,作者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及学习需求等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系统化过程。
2.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经历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双主教学设计三个阶段。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为指导,迪克-凯瑞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史密斯-雷根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人们所理解才逐渐发展起来。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注重学习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设计等。双主教学设计是在“有意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对应的教学设计流程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学设计在积极吸收最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成果。虽然这三种教学设计模式侧重点不同,但都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基本环节。本文借鉴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式的理论框架,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规划缺乏系统性、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等问题,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进行系统定位和设计,围绕每个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构想。
(二)基于ISD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设计
基于ISD模式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提出系统的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1. 培訓分析
培训分析是指在实施培训活动前,对培训对象的知识、技能的现状以及培训需求进行诊断和分析,从而为培训决策提供依据,培训分析是现代培训的首要环节。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人员分析、组织分析和任务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对高校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的要求等方面的分析;人员分析是指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培训态度等方面的分析;组织分析是对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的分析;任务分析是指对培训目标、培训课程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分析。
培训分析对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内容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大多是由学校教学行政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由培训者根据经验制定,较少考虑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其培训需求,这种至上而下的培训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培训效果。
2. 培训设计
培训设计是培训实施的前提,包括制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等。培训目标是在培训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培训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成果。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目标的制定要考虑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需求以及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技能和素质,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决定,根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特点,作者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分为五个维度,包括八大知识模块和对应的具体内容,以及每个知识模块对应的培训方法,如表1: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
3. 培训开发
培训开发是通过搜集相关教学(学习)资源,开发出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培训课程开发、学习资源开发、学习支持系统开发。培训课程开发是依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的状况,分析、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兴趣、动机、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种种因素。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得以开展的保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从根本上来说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不同学科、不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师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解决自己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学习资源开发对于培训效果显得格外重要。
4. 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关键,目的是将培训课程传递给培训对象,包括实施教学、课程管理和培训环境创设。实施教学要细化流程与环节,对培训的各个环节加强设计;课程管理明确责任与分工,明确课程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培训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7]。
5. 培训评价
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就是在培训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总结培训心得,这样评价方式并没有对培训过程进行监控,忽视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变化,因此,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中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能够对学习进行及时的诊断,激励学生不断的学习。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更真实、更全面的反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变化。
四、结束语
基于ISD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培训课程,充分考虑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培训需求以及培训目标。最大的特点是将ISD融入到培训设计中,使培训设计过程更详细,培训更加专注于教学[8]。但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有学校层面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培训组织机构提供的师资支持、学习资源支持、学习支持服务等,还需要培训教师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取得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180.
[2]黄露.兰州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张辉宇,董艳,陈庚.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J]. 现代教育技术,2003(06):51-54.
[4]胡军卫.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需求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艾鸿,邹涛.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再设计-基于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01):152-156.
[8]刘奕.基于ISD的企业内部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