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军 黄永华 甄唯婷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众所周知,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进入转型调整期以及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非重点高校能源动力类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趋于明显,文章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从社会因素、高校因素、能源动力类毕业生自身因素等角度对非重点高校能源动力类毕业生的就业之道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就业;能源动力类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023-03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has come into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come into the popular stage. The number of energy and power graduates in non-key universities flowing into the labor market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graduates has become obviou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of non-key university energy and power 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factors, university factors and energy and power graduates themselv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energy dynamic graduates
一、非重点高校能源动力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优势明显
专业是影响非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工科类毕业生的需求多于文科类专业。一些纯文科,如法学、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就业率较低,在2017年发布的就业率排名中,共113个专业,文科类专业大部分排名在100名以后,而能源与动力专业排名第一,总体来说,尽管非重点大学毕业生遭就业歧视,就业整体状况出现了堪忧局面,但能动类毕业生相对同院校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而也容易就业。
(二)专业划分过细
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重点高校51所,普通本科63所,三本及民办本科15所,大部分非重点高校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内部细分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供暖、制冷燃烧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如某些非重点高校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但仅仅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或生物质发电中的一门作为主要教学科目,导致该专业学生在知识方面有局限性,就业时固定在某个特定方向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面相较于电气类专业,处于劣势地位。
(三)毕业生流向集中
流向集中主要包括地区流向集中和单位流向集中两方面。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的地区流向集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西藏、新疆等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理想的区域则无人问津,就业地区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而流向单位集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的能动类毕业生都流向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电网以及一些国家电力公司,如五大发电集团及四小豪门。因此必然增加就业竞争压力,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四)就业存在性别差异
所谓“性别差异”并不是指女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专业相同、情况相近的男毕业生相比,女毕业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就业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发电厂是能动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公司白夜倒班的制度、恶劣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性质以及女性员工婚姻生育问题导致公司招聘时认为再好的女生也比男生“略逊一筹”,女性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呈现出”门槛高、机会少、待遇差”的现象,从而使女性毕业生成为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就业时一个相对尴尬的群体[1]。
二、影响非重点高校能源与动力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
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一定时期解决就业问题存在难度,同时,中国处于产品生产链的底层,经济结构特点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造成目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制度性缺失,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没有形成体系。此外,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也有缺陷。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劳動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促使劳动力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和高级劳动力市场流动困难重重。大多数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把到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低级就业视为“毫无前途”的选择,从而形成毕业生过剩假象的制度性原因。
(二)高校因素
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各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带来了沉重压力。师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等软硬件的扩展速度远远没有跟上非重点高校的扩招速度。
在生源扩招的大潮中,许多非重点高校能动类专业无暇顾及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仅在原有的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扩招,同时仅根据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业,因而专业划分不合理,进而导致其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结构性矛盾[2]。非重点高校能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太注重学术性教育,培养定位不符合社会需求。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对能动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对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满意度稍低。这说明毕业生培养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尚待完善。随着高校的扩招,培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就硕士研究生培养来说,有些高校为了满足扩招的需要,降低了导师的遴选条件,致使非重点高校能动类研究生教育几乎成了“放羊式教育”,导致研究生素质下降。
(三)个人因素
部分非重点高校能动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主观上的懈怠,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还仅仅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对课程的学习过于依赖于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研讨式授课方式,缺乏对新媒体技术授课的兴趣,学习被动,不会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一定问题。长此以往,毕业生质量下降明显,而用人单位则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产生了一定的代沟。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能动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对自身和社会认识不够,就业期望值过高。往往缺乏对自身科学客观的评价和理性的分析,就业时只想去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厂。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许多毕业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了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职业出现局部过剩的情况。调查发现,35.5%的同学并没有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进行规划和选择。他们在择业时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及经济报酬有较高的期望值,倾向于选择“三高”的工作。所以,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就业常有“高不成低不就”或者“无可奈何之下委曲求全”的现象[3]。具体表现为:过于追求工作环境,缺乏基本诚信理念,执着于眼前的待遇等现实问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理性的认识,眼光不够长远,忠诚度缺乏。比如大多数毕业生从未考虑去新疆西藏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期望值和用人单位实际待遇之间构成了剪刀差。毕业生的心理预期越高,剪刀差就越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就越大,这已成为当前影响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非重点高校能源与动力类毕业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层面:深度优化市场体系,立足需求谋发展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和布局调整促进充分就业,出台促进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优越的就业环境。另外,国家要持续地改善就业环境,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一些障碍性政策,做好就业工作的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多种形式地开拓就业市场,组织多层次的招聘会,实现全过程、全员集中推进就业工作。同时要加优惠政策的推行力度,尤其是针对基层就业或者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和地区,要从物质保障和发展通道上予以支持,尽可能缩小不同区域就业质量的差距,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获得感,进而增加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引导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将政策激励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帮助大学生到人才严重短缺的西部基层去,建立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
(二)高校层面: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职业素养是核心
教育与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教育的缺位会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教育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要增强大学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给高校较大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针对非重点高校能动类专业出现的专业设置划分不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培养模式有失偏颇和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实行“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许多非重点高校在坚持精英教育办学层次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和课程,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主动调整课程设置促使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变化,并走在变化之前。有利于提高能动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是非重点高校能源与动力类毕业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一种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六个环节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很强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总的来说,“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某些非重点高校能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第二,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发展特色學科。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之下,非重点高校提升竞争力必须要加强特色建设,同时要紧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科类院校更要与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能源动力类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任何工业都离不开能源和动力。能源动力工程专业也要与时俱进,融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提升毕业生就业的适应度,突出课程学习的新鲜度。
第三,推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高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学生培养的特点,共同签署联合培养协议,以此为依据,切实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采取联合培养的模式,双方共同提供师资力量,高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实习环节,企业同时可以为联培班同学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奖学金等激励措施,把入职培训前置,联培班学员课程结束后,通过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到企业开展工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长沙理工大学中广核联培班为例,企业和其认同的大三学生人才进行相关协议之后,对订单学生建立联培班,对联培班同学进行单独授课,授予企业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经过一年的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广核企业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使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值得大范围推广学习。
(三)毕业生层面: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素质提高是关键
就业政策即使制定得再完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树立发展目标,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力争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第一,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应正视现实,客观地评价自我,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学生要明确目前的能源与动力类毕业生已经不是“稀缺型”人才,且与“985”“211”重点院校毕业生相比就业时存在社会认同度差别,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需要对自身的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提升自己的发展特色,扬长避短,以便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就业态度要积极,利用好学校组织各种校园招聘的机会,主动与学院和用人单位沟通交流,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第二,强化专业和基础技能的训练。专业基础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努力钻研使自己在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有意识地扩大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和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等宽厚理论基础,并且要求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生都要有意识地参加参加科技立项、节能减排、创新性实验等社会实践比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第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要对自身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综合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归根到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女性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更应充分发挥女性自身在形象思维、社会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等优势[5]。
就业问题事关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非重点高校能动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并必须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的就业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作用,形成推进的合力,高校要加快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程,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非重点高校能源能力类专业毕业生更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好高骛远,实现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平衡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參考文献:
[1]周臻,李录平,姜昌伟.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24-126.
[2]张红光,马国远,刘忠宝.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1-14.
[3]刘全忠,王洪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40-42.
[4]舒水明,王晓墨,张燕平,等.能源动力类卓越人才实践环节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80-81.
[5]钱作勤,贺玉海,李煜辉.工科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想[J].船海工程,2011(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