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杰
摘 要:高校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趋于成熟,但与大学生的道德心理需求和思想实际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出现学业懈怠、自律性下降;人际矛盾增多、关系疏离、重利轻义;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就业功利化、诚信缺失等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高校德育工作应当从古代优良道德传统中汲取智慧,从时代发展要求中汲取动力。构建大学生道德精神体系,重塑道德威慑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反思;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163-04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has become mature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sychology and actual state of mind. The students have shown many immor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 for example, academic laziness,self-discipline decline; interpersonal contradictions, alienation, materialistic; weak social service consciousness, utilitarian employment, lack of integrity.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fine moral tradition, draw the powe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spirit, reshape the moral deterrent, cultivate the their sound moral personality.
Keywords: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rethinking; analysis
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之道
(一)高校德育之源-中华民族的德育传统
中国是一个历来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丰富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品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塑造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多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均形成自己的道德思想,尤其以儒家学派为代表,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传统的道德思想内容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修养。“吾日三省吾身”。重视道德践行,强调修养的重要性。2.待人接物。“仁者爱人”、“和为贵”。推崇“仁爱”,谦敬礼让,与人为善,追求人际和谐。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3.理想追求。“博學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自我实现。4.义利观和国格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义后利。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点出了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大学时期正是道德认知发展成熟的关键期。成年早期是道德原则内化的主要发生阶段,此时个体的品德心理主要表现为形成一种综合的心理系统道德观。重点应该放在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上。[2]高校德育既要遵循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规律,也要遵循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
(二)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环境的多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当今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变革伴随着各类社会问题的增多,例如治安恶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利益主体的分化,使得拜金主义在社会横行霸道,少数人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不惜做出造假贩假、偷蒙拐骗、污蔑陷害、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置他人和公众利益不顾。公平、正义、良知、诚信等道德行为的缺失和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引发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恐慌和焦虑,纷纷陷入一种道德迷失和困境中。即便身处大学校园,学生也难以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渗透。[3]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机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学生增多。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不充分,道德意志不坚定,表现出感情冷漠,易受不良诱惑、知行不一等特点。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也屡见不鲜。例如,传销诈骗、校园暴力、盗窃、考试作弊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事实上,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和教育投入从未有过松懈。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规模的增加,学生的素质下降也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只要大学生负面新闻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就很容易招致公众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乃至高校教师及整个高校系统的片面抨击、冷嘲热讽、怀疑和不满。现实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前进性反而促使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教育投入和成效做出一个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评估和反思,从而实现调整和进步。
二、高校德育体系现状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国家教育委员会最早于1995年颁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稿)》。[5]大纲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教育部提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6]指出,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对比两个不同时期设立的德育目标,虽然词语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核心的内涵依然保持不变。在我们的体系中,德育目标是一个高度综合、全面完整的概括,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大德育的范畴。德育目标与国家目标、教育目标相一致,主要由统治者制定,培养国家的接班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出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上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治化倾向非常明显。
近年来,官方较为重视的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这也是德育目标的应有之意。
(二)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的内容非常庞大,囊括了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4.民主、法制教育;5.人生观教育;6.道德品质教育;7.学风教育;8.劳动教育;9.审美教育;10.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主阵地
课堂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必修德育课程以及相关通选课。尤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集中体现。该课程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法律意识,塑造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
(四)德育途径
高校德育途径丰富多样,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2.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3.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4.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5.社会实践。6.校园文化建设。
(五)德育考评
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成效验收的重要环节,可以衡量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现有常见的考评方式主要包括德育课程考核和综合测评中的德育表现考核。课程考核能够反映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参与度。综合测评则能统计学生的道德践行情况。然而这两种考核方式仍然是常规、粗糙和被动的。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内隐性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维度的变化。因此,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和大学生身心特點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大学生现实中的行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7]
三、大学生的不良道德心理与思想实际
学者陈欣银对大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已经基本达到成熟,成熟的品德心理结构应该包括八种主要因素:律己、利他性、报答、尊老、信任、真诚、集体、平等。[8]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间,道德水平差异较大。本文将着眼于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主题和生活内容的表现,探讨大学生常见的不良道德心理与思想实际。
(一)学业懈怠,自律性下降
缺乏应试教育目标以后,不少大学生并没有及时调整和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进而陷入一种集体迷茫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在理想丧失的情况下虚度光阴。表现为学业拖延,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追捧60分至上论。课余生活放纵,终日沉迷网络游戏、或吃喝玩乐、或谈情说爱的自我放逐中。娱乐至死的精神成了时尚生活的新标签,热衷于名牌服饰,追逐攀比,拜金,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各种“晒图”炫耀,凸显出年轻人追求物质享乐的价值观。
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出理想信念的功利化思想。学习的动机不再是为国为民,也不是为提升自身的精神修养,而是为将来获得一份好工作或掌握实用价值的知识。选课时重实用知识,轻理论知识。为了追求高分数,费劲心思策划“选课宝典”,专门挑选容易得高分的课程,而忽视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评优,公然公开向任课老师“要分”。
在对待学业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混乱,精神世界庸俗化的思想状况。
(二)人际矛盾增多,关系疏离,重利轻义
在朋辈交往中,学生的牺牲奉献精神越来越少体现。“要”太多,“给”太少。总是以自己利益为先,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谦让,而欠缺互助互让的精神。或者对交往的“公平性”过于斤斤计较,总是预设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取得同等的回报。导致人际交往冲突不断,尤其以宿舍矛盾为典型代表,甚至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多地考虑同学的“身家底细”,热衷追捧“富二代”、“土豪”。
大学生对于班集体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集体主义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理所当然地以班级利益为先,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但是大学的班级跟中小学时代的班级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的班级是相对松散的,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室,同学们也只是上课的时候比较多的时间呆在一起,因此,很多学生表示班级没有像以前那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进而跟同班同学的感情也比较疏远。再加上大学校园生活内容的扩张,每个人的需求和选择会出现差异。脱离班级以外去寻找个性化的发展,往往很容易错过班级活动,同时被边缘化或遭受排挤,被认为不热爱集体。当班集体的构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不少学生心里也充满疑虑和冲突感。
大学的师生关系更显疏离冷淡。两类老师是学生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一类是任课老师,另一类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因为大学任课老师没有实行坐班制,通常只在课堂出现,因此学生跟老师的接触和交流非常有限,不少学生连老师的名字也记不住。同时,科技进步使得教师的资源优势下降,一部分自视甚高的学生公然挑衅教师的权威,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辱骂自己的老师。至于辅导员,除了班干部和个别需要重点观察的学生以外,一般同学难以体验到他们的存在。除了出席学校各种正式会议、典礼、活动外,学生跟辅导员的直接接触非常有限。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重,通常充当的是学生和学校各行政教学部门之间的联结者的角色,跟大多数学生直接面上的交流非常少,也很难做到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因此接触太少,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和感情淡漠。
大学生跟不同利益主体的交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心理冲突和思想困境。人际冲突、人际间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弥漫扩散。
(三)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就业功利化,诚信缺失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磨练自我的一门必修课,是进入真实职场的前奏。然而不少学生既不参与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不积极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或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反倒托关系,开证明,弄虚作假,为自己辩护。或者以兼职为由糊弄过关,实质贪图挣快钱。
在择业上,许多学生不是考虑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而是屈从现实功利性的考虑,例如报酬的高低、工作是否体面等。功利性追求远大于对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追求。
社会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为,强调个体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紧张、人心冷漠和诚信缺失等。对功名利禄的过分追求也必然限制个人才能的充分施展。
四、高校德育工作的反思和启示
(一)学校德育体系与学生道德心理需求和思想实际脱轨
纵观高校的德育体系,全面完整,但内容不也免过于庞杂,有“高”、“大”、“全”的倾向。一方面,从1995年颁布的第一部高校德育大纲至今已过去20余年,高校的德育体系变化甚微,但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大。所以德育体系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依据学生的道德心理和需求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和更新。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德育概念从来都是一个大德育的范畴,而且是从宏观的高度设立的。但在真实的教育中,学生的道德心理需求和思想实际是微观具体的。因此,有学者呼吁确立大学生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9]依据个体的发展规律而言,德育的实施必须循序渐进,接地气,从微观着手。这样看来,大德育体系可以划分为好几个小德育的模块,联系不同模块的德育目标,并围绕学生的生活内容和实际,针对学生遇到的道德冲突和思想困境进行教育疏导,而不只是单纯灌输官方设定的道德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和道德再判断,并鼓励学生自觉纠正不良的道德思想和不道德行为。借此机会让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道德档案,同时将此作为道德考核的重要文本依据。
(二)从传统中汲取智慧,从时代中汲取动力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精神博大的道德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好好挖掘,细细品赏,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养分,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少走错路,少走弯路大有裨益。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则是高校德育工作前进的不竭动力。高校德育工作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动态,既要满足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培养,也要解决个体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道德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道德精神体系,重塑道德威慑力
康德曾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大学生之所以做出不道德的行為,正是因为心中缺乏对崇高道德准则的信仰。没有道德的信仰,也就没有道德的坚守。我们不禁自问,当代大学生的理想道德精神到底是什么?应当设立怎样的善恶观、是非观、义利观、国格观?高校应当构建一套符合大学生实际的道德精神体系,倡导对道德理想的信仰和追求。[10]在学生的心中播种道德的种子,使其从内心深处形成一种道德威慑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2010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5-98.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83-184.
[3]鲁芳,李莹.大学生道德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来自社会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09(03):91-96.
[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5]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J].中国高等教育,1996(02):4-7.
[6]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Z1):6-9.
[7]王兴兵,易连云.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09):41-44.
[8]陈欣银.德性结构的基本成份及其发展初探[J].心理科学讯,1987(02):25-32+42+38+67.
[9]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30-32.
[10]王迎迎.大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