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星
摘 要:目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应用,面临新的挑战和产生各种可能性,社交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决定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通过实例从社交环境、方式、情感、行为目的、思考分析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各种启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交概念,寓教于社交,同时根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的特征探索各种持之有效的教育新形态,避免在繁花簇锦的信息流中误入歧途。方法:对1000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调查问卷后的数据结果进行研究,引导规避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各种弊端,正确合理使用社交中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与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组,搭建移动端的开放资源库和社交服务,建立分享和交流机制,从拓展社交环境、方式嵌入、情感导向、行为落地、社交目的五个方面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可能性。结论:移动互联网社交趋势无可阻挡,还需分析利弊,引导整合运用,不断探索两者的优势,寓教于乐、寓教于聊、寓教于交,开创社交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理念。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移动互联网;社交;形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108-04
Abstract: Objective: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colleges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of social norm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key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analyzes various enlightenment of university art design education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tyle, emotion, behavior purpose, thinking through examples, correctly guides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various new forms of education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of mobile Internet, avoids to go astray in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like clusters of flowers. Result:We investigated 1000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arts and studied the data from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social networking of mobile Internet, reasonably use thesoci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resources. The paper also designs to set upthe open source libraryin the mobile phonesand social serviceby reconstructing the artistic design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sharing and exchange mechanism, realize the possibility of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from five aspects involving expandingthe social environment, embedding ways, emotional orientation, social behavior, the purpose ofsocial contact. Conclusion:The social trend in the mobile Internet is unstoppable, a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s and cons, guides the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obile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contains education in amusement, teaching in chatting, teaching in social contact, to create a new concept of design education of social ar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 design; education; mobile internet; social contact; form
引言
高校藝术设计教育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和社交形态而产生新的境遇,利弊并存,引导与监管面临挑战,通过各种问卷调查可以确定移动互联网社交已经改变和占据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甚至是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很多设计资源和设计观念的形成已经不是单一从教师、图书馆、学校中获取,而是通过各种综合、跨时空的社交媒体,这种隐蔽性较强的现象值得关注重视,否则误入歧途,当然,在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所趋条件下,实现了以前望不可及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也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效果,因此积极探索和拓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移动互联网社交中的新形态更具备时代意义。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社交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时代对任何行业都带来了影响,甚至是冲击性变革,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如此,全球性知识资源库加速形成和世界性文化资源共享创造了非常好的教育条件,面对教育特征的演变,出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各种互联网资源、课程网络、AR与VR新形式等,而影响最大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各种五花八門的移动端社交应用软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面对面交流的单一方式,将距离、时空、空间大大缩小,且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嬗变更新,不再把艺术设计教育单纯定义在纸上画图,不断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定义。学生利用手机社交、学习逐渐常态化,查找设计资料素材、交流评论,甚至深入到衣食住行,很多艺术设计作品与设计资源并不是通过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名胜古迹获取,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并且这种移动互联网特征也改变着教师们,这就是总体特征[1]。
(二)移动互联网社交形态
移动互联网社交源自网络社交,是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的交流,逐渐发展成各种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而早期BBS从群发到转发,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将不同维度上的信息聚合起来成为社交价值。第一:分享与交流是核心形态,如微信的即时通讯和朋友圈使移动互联网提高社交的效率。第二:IP社交特征凸显,IP社交一词来源威锋网社交软件“阅兔”,指突发性消息在1分钟内转发上千次,“吃瓜群众”可达到上万人,意思是火热突然的点子、物体、事件、人物等,被移动互联网共享传播和参与点评,如奥运会“洪荒之力”一夜爆红,热门话题持续不断与引起社交群体的关注等。第三:自我价值,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或者无法展现都随时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展示,且表现相当活跃,把愉快的不愉快的分享出来,得到大家的评论和点赞,满足存在感和被认同感,促进自信建立,拓展交流和感情联络,可以说每个人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圈中的主角,体验自己虚拟的世界。第四:移动互联网的海量化、快速化、碎片化的特征更明显,如朋友圈的信息每分钟更新上百条,繁花簇锦,随时随地接受各种不同的信息轰炸[2,3]。第五:充满腊奇悬念与寻宝心理的社交形态,表现在虚拟网络中陌生社交的神秘感,移动端应用拓宽了“摇一摇”、“漂流瓶”、“寻找身边的朋友”等陌生社交方式,满足大学生腊奇心理,让用户更沉溺其中。
(三)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利弊
央视自2015年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1/3的休闲时间用在手机互联网上,而著名软件“易信通”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五小时以上,且表现日趋增长和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社交是知识主要来源,通过社交交流、搜索筛选、以聊汇友、便捷随身,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交际方式,目前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班级交流、作业统筹、艺术兴趣社群、校园艺术社团等,都发挥了极重要的重要,另一方面,开放式的资源比比皆是,诸如荷兰国家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相距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了高清臧品资源的APP,社交群经常见到转载,史密斯学会在若干年前已建立网上服务,对900多万件藏品资料升级移动端在线分享查询,这些为艺术设计的大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而移动互联网社交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又存在很大弊端,首先是过分依赖,各类社交平台的开放使设计资源和素材太容易得到,顺手下载复制黏贴,用软件拷贝处理成作品,版权意识薄弱,原创设计缺失,设计创新创意能力下降,思维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形成思维懒惰和疲态。其次是社交中充满各种不良信息:诱惑直播、无聊转载、讨要红包奖赏、聚众哄抢、无中生有制造敏感话题,分享晒吃喝、晒娱乐玩耍、晒富炫帅,都是无病呻吟的畸形价值观表现;第三、移动互联网更为大学生提供隐蔽使用的条件,如卫生间、被窝,因此监管难度较大;第四、被动接受各种植入广告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当闲散时就产生刷朋友圈,好奇朋友们都发生什么新鲜事,如某朋友又在国外旅游的信息容易产生从众攀比的心理,导致享乐的意识形态形成,最终表现为虚荣、颓废、仇富的各种负能量心态;第五、部分大学生喜欢进入陌生的社交群体,如“同城交友”等,心怀不轨,最终深受社交的诈骗,信息隐私暴露,个体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长期以往都会致使日趋上升的宅男宅女、低头族肢体言语辨别能力下降。针对移动互联网弊端的隐蔽性、被动性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传播正能量”,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必须担当起这个重职,而在另一方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移动互联网社交中的应用成效,还需要脚踏实地、不断探索的实践努力[4]。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一)社交环境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一般分为提高眼界、创意技巧训练与积累、实操设计落地、作品总结交流四个步骤。由于社交环境致使全球性的图书馆逐渐形式,全世界的艺术设计资源一览无余,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社交环境的授课理念逐渐形成,面对海量的信息自我筛选、采集收藏、归档辨别,执行自我学习型的社交环境,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000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结果显示:96%的学生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下载设计资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同时超过一半使用微信、微博、QQ空间发布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近85%的学生喜欢对微信分享的设计作品点赞或评论;每人平均有设计社交群10个以上,包括设计专业群、创作专题群、设计学科群等,移动互联网成为拓宽知识面与眼界的环境条件,实现个体认识不同优秀设计师,满足点对点的即时社交,为自己树立学习目标和标杆。社交环境授课诸如“交流生计划”获取了国际社交环境资源,认识不同肤色和文化背景的同学和教师,交流生的后续效应基本是通过社交环境完成,对于全球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交流和缩短与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差距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还包括其它不同形式的移动社交媒体利用自主传播特点,开发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各种H5学习平台、微视频课程、慕课课程等,还有比如LINE的社交软件,直接可以跟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的学生交流,软件同时具备即时翻译工具,受到亚洲设计类大学生的青睐,也可以经常性发布设计话题、撰稿心得促使社交环境的生成与稳定。最后通过加快研发社交课程常态化的建设,在社交环境嵌入各种教育资源链接点,不断掌握新的形式:即时翻译、相机翻译、掌中创作设计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时俱新,合理运用和创造社交环境来辅助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启发创新性。
(二)社交方式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移动端社交方式的体现主要有分享型(微信、QQ空间、美拍等)、交流型(Twitter、Facebook、LINE等)、问答型(百度百科、知乎、雅虎知识堂),围观型(花瓣、六房间、ME直播等),如何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艺术设计教育资源重构,同时实现社交娱乐转化为教育输出?可以利用点对点、点对面的分享,将文化设计艺术或明确的兴趣点作为社交分享的主要内容,在塑造个体文化形象时利用聚焦集合效应,逐渐实现物以类聚的圈子,更有利于循环渐进的社交学习。社交的交流型打破时空和空间的限制,即拍即成、即画即成、照片翻译、语音视频翻译激发了设计灵感的活跃性,社交软件可以快速将图片、视频、语音这些直观信息发送到世界各地,实现单独或多人的设计意见交流,教师反馈及时,降低了沟通和参与的成本,如参加国外设计大赛竞技也不是难事,www.dribbble.com就是社交交流很好的代表,很多国际设计资源通过社交方式汇集一堂[5]。问答型的社交方式体现本质性,扎克伯克提到:社交的本质就是彼此满足,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通过Q&A聚众讨论,答案固然重要,但是已经完成创意发散思维的过程,问答型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一本百科全书,当然回答者也是完善自我、满足优越感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其它综合问答式,如Translator在社交中具备解决外文图片问答翻译的功能,为艺术设计学生提供更多参考性答案。围观型通过IP社交或者移动端视频直播体现教育属性,视频直播Acfun和Bilibili为代表的弹幕如子弹般的社交评论条密集飞过,满足参与腊奇的心理,对设计作品进行围观式的七嘴八舌,发表不同意见,这样方式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集思广义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三)社交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如幸福、满足、优越等,情感倾向直接影響设计执行的兴趣与自信,艺术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移动互联网社交情感主要表现在作品认可与成就感,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两方面,首先以公平真诚的社交态度为基础,心术不正终将自毙,要求理性自律辨别正负,减少和控制不良社交。情感分享是社交形态的情感基础,每次分享作品都带有个体的情感倾向,如开心内容中文字都带开心的味道,在这个基础上塑造真诚无私和正能量的道德观,促进设计分享、相互学习、协同合作、无私精神和共同进步,当然作品也需往高艺术水平、健康正气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得到认可,社交圈因你而聚集,达到通过设计的情感潜移默化和自信心转化,实现自我价值,部分社交媒体低俗恶俗信息杂乱,更需要高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辨别基因,俗话“身正不怕影子歪”,正是体现高校艺术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审美意识、腊奇心理的影响,图片式的表达逐渐提高,重复无趣的信息会被排斥,代之是IP创意点子、独特视觉图像信息等,个性化表情包设计在社交中应运而生,对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得天独厚,通过自我写照或主题性较强的表情包代替文字描述,大大提高情感交流与对话的生动性,更有趣味和直观意义,让本体形象嵌入社交情感,而这点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造型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造型塑造力和情感归属,对于未来也需要肩负起净化社交网络的重任[6],表情包还可以延伸到艺术生活体验、创作心得体会、文化历史、家乡民俗风情、公益科普等领域,利用符号化表情包转换情感维度,文化熏陶和自我塑造,形成鲜明的虚拟形象。
(四)社交行为
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行为跟现实本质是一样的,即生存和扩散,而部分学生在社交中线上与线下判若两人,线上表现十分自信,语言文字幽默,思维活跃,动力十足、设计创作心态较好,而线下确是内向颓废的性格,通过艺术设计教育的执行引导学生,保持线上线下的一致性,不仅表现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上,更多是性格的协同性,缩小差距,利用社交中艺术设计创作付诸实际行动的特点,让线上社交行为与线下行为互相影响,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保障艺术设计最终成果的实际落地。社交行为经常打破传统课题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行为一直持续,传统课堂下课后大家分散教学环节基本结束,而社交行为保持一种教与学的持续性,昨晚发起的创作话题或者相关提问,到明天都保持有效,只要你再次打开此话题板块,而这种社交行为提供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持续性和新鲜热度。设计教育的创意思维与社交腊奇行为分不开,通过刷朋友圈,寻求朋友新动态和新作品信息,腊奇的心理过程中激发灵感发散,简单说就是通过逛社区找创作素材,启发风暴点子,这种社交行为非常符合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创意训练,多看多读多思考,特别是图像、视频、音频更是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可以主动在社交行为中发起话题为设计提供创作的基础。
(五)社交目的
移动互联网社交的终极目的是不断减低维系社交关系、拓展社交关系和沉淀社交关系的成本,也降低满足三大动机的成本(求生本能、性冲动和渴望伟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点尤为明显,社交是因为人有社交需求,不管是三大动机还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都需要人与人的交互来满足,否则就无法完成社交目的,从小到大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也一样,试想5岁的时候想画画,只能跑到邻居小朋友家中分享他的画具,13岁的时候放学不回家,跟同伴去文化馆看各种优雅的古董器皿,23岁的时候有了一群密友在画室聊素描作品,而28岁时却在微信群交流某个设计项目,这一切的变化背后蕴含互联网时代的内因,致使社交目的变得容易实现,其实移动互联网社交目的和现实社交目的也是一致的,满足艺术教育中对艺术知识的渴望与交流,即时通讯、BBS、电子邮件、视频直播等形式大大降低相应的交流成本,更重要是拓宽艺术设计教育的维度,具体有四方面:第一交流信息,也叫信息资源共享,艺术教育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以供素材参考,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直接获取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众多的信息大多是在我们与他人在移动互联网社交时所获取来的。第二增进感情,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多联络感情的一种,有事没事Q我一下,感情一旦建立了,就可以顺利成章对最近做的事情交流,包括艺术设计共性的事情。第三建立关系,移动端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设计项目供需等关系的纽带,很多时候学生们做兼职或者在威客网(如猪八戒网)上的兼职活动,实现设计锻炼和自我能力的表现,这种供求关系甚至持续两年还不知道对方的长相,他们均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建立起来的,当然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第四充实自我,通过移动端社交多见识各种各样的人,认识各种各样的成长人生与生活方式,增多见识和丰富情感,因此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目的可以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目的的有效补充。
三、结束语
大时代趋势下,移动互联网社交改变着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无法阻挡还需正确引导,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能获取思想财富和相应设计技能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警惕社交媒体中快餐式的弊端,规避过度依赖,辨别正负,沉溺收放自如,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社会影响,彼此满足,别把社交错位的心理运用到生活中,保持品性一致,避免与现实的艺术设计意识流脱节,始终坚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俱进、整合社交中的环境、方式、情感、行为,搭建社交资源共享,寓教于聊、寓教于交、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韦超现.浅议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5,12:67.
[2]姜永志,王海霞,白晓丽.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关系: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的中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6,34(1):103-108.
[3]图雅.新媒介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思变与创新[J].艺术教育,2016,11:87-88.
[4]秦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本体化溯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1-155.
[5]姜永志,白晓丽,王海霞,等.手机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交往能力发展[J].现代教学,2016(Z2):44-48.
[6]龙宝新.论教育改革的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