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段绍斌
摘要:国学中饱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灵魂。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国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资源,帮助大学生培养优良的人文品格、树立爱国的人文思想、发扬进取的人文精神、启迪健全的人文关怀。通过国学教育,塑造理想人格,提升道德修养与境界,不断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关键词:国学;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025-03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04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国学中所饱含的丰厚人文内蕴,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优秀的国学资源,帮助大学生培养优良的人文品格、树立爱国的人文思想、发扬进取的人文精神、启迪健全的人文关怀。
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帮助大学生培养优良的人文品格
孔子作为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文质”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文”指的是文采,“质”指示质朴,“彬彬”则寓意杂半之貌,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有过相关释义阐释。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文”主要指礼节的修饰和约束,即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则主要指内在的仁德,也就是内在的品质、才能。在孔子看来,只有内在地具有“仁”的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即具有恰当的性情与礼仪的人,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体现了“礼”与“仁”的关系,也折射出孔子对“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追求,寄寓人的文采和实质要配合适当,做到举止端正、文雅有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竭力推崇“君子”的理想人格,他们对于君子的人格有过很多具体的阐述,如对诚信的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对和睦相处之人际准则的提倡:“礼之用,和为贵”“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孝顺的重视:“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对于宽容的强调:“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重义轻利思想的重视:“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对君子处世态度的提倡:“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等等。可以看出,儒家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人怎样做人。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可以体悟出孔子哲学所蕴含的深刻时代价值。
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应注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这一最具中国特色之民族文化的重要引导和传承意义,以“君子”这一人格典范逐步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诚信、友爱、和睦、孝顺、感恩、宽容、谦逊的优良道德品质,潜移其气质,默化其思想,养正其品性。社会时代不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重,文化呈现出多元态势,中西文化互相交织,养成温文尔雅的君子之气、保持气场宽厚的君子之风、弘扬尚德守信的文化传统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要注重以谦谦君子的良好风范注入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感的发扬光大中,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塑造自我”,这既是时代的深情呼唤,也是高校教育的刻不容缓。
二、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的人文思想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这句话语出北宋苏洵的《管仲论》:“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意谓贤哲的人并不为自身的死亡而悲哀,最担忧的是国家的衰亡,即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国家的贡献,爱国胜过爱己,这是对爱国志士拳拳爱国之心的生动揭示。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格凝聚的核心,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在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捍卫国家而英勇献身的志士仁人,他们的爱国情怀与事迹,读来总是让人感动不已: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爱国诗人屈原;多次拒绝敌人劝降,“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从小随军入伍、立志报国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及远在日本以血手书写救国书,号召同胞起来战斗的革命家陈天华……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贤人志士们用生命演绎的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的爱国精神,才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基石,并不断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富强文明而不懈奋斗。
毛澤东曾经说过:“青年,国家之青年也,振兴中华的责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肩上。”作为当代青年的主力军,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宏伟重任,而对祖国和人民饱含深情的爱、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团结、凝聚国家民族并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至高无上的品德,也是需要传承的民族灵魂与旗帜。这就要求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将爱国主义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通过对古代贤人志士们爱国情怀与感人事迹的讲授渲染,培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深切体悟到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帮助大学生发扬进取的人文精神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流传千古。这句话意谓无论是治学,还是办事,都应该坚持不懈。如果半途而废,即便是一块朽木,也刻不动它;然而如果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一直刻下去,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锲而不舍”作为一种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儒家在在强调求知时,都很注重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如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礼记》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代韩愈说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明代冯子咸指出“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苏轼也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些古代圣贤的为人为学都给后人提供了很好的的教材和资源,他们的所言所行都在意寓只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都可以获得自我成功。
这种学贵坚持的精神力量,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能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品格与力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柔弱的个体武装成强大的力量,并为其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丰富、完善个人的期望图景,并进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并增强精神驱动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变革创新,并逐步成长为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发扬刚毅坚卓、永不气馁的精神品质,培育和弘扬他们具备中华民族这一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民族品格。不管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需要以健全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并持之以恒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最好的自己。这种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并勇敢向前的精神品质,必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品质与价值观念,也必将成为引领我们中华民族再度振兴、并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精神动力。
四、爱人者,人恒爱之——启迪大学生健全的人文关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出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这是孟子非常有名的鼓励人们互爱互敬的语句,从中折射出他的性善论思想。在孟子看来,能够爱和尊敬他人的人也能够获得他人的爱与尊敬,如果没有这样,则需要对自己的修养品行反躬自省。孟子的这一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承载千年的和谐关爱思想,中华民族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向往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境界。倘若能够达到这一人类永恒追求的和谐美好状态,则是有条件和相对的,它需要个体对自我进行调整,减少内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让矛盾得到协调、均衡与适当,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社会价值的寻求取向。
当今社会,有一些年轻人滋生功利化价值观,浮躁心态日益凸显。从现实的角度而言,这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泛滥,不仅会阻碍个人的生态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前进的沉重障碍与枷锁。如果不能调整和改善,所造成的消极恶果也是不堪设想的:经济桎梏、道德沦丧、人性泯灭、行尸走肉……也正是从此种层面上,高校培养和谐健全人格之人才的任务才显得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国学中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并身体力行地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关爱与尊敬的品格修养。引导他们对优秀国学典籍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并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品质的熏陶感染,培育他们自觉追求真诚关爱之美德,培养纯善之心性,启迪健全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所指向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与人,还包括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环境等诸多关系,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能共创出一片爱与和谐并重的人文生态环境,让个体与大我既能获得充实自由的生命活力,又能携手并进共同进步。通过具有丰富深厚内涵的人文关怀,让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风尚得到弘扬和发扬光大,并使当代大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修养水平不断提升。
国学视野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的深厚人文价值内蕴,以国学促进大学生人文修养与精神气质的提升,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丰富他们的理想信念、完善他们的人格魅力、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通过国学教育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不断提升,让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这既是时代与教育发展的必然召唤,也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开垦、不断努力的重要使命以及义不容辞的歷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钱穆国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5]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周菊芳国学与美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3
[9]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董方奎,陈夫义梁启超论教育[M].海口:三环出版社,2007
[12]〔意〕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