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凡
摘 要: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信贷方面表现突出,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以兴业银行为例,以指标分析法探究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成效并概述其面临的问题,进而立足我国银行业分析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绿色信贷 兴业银行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a)-020-03
1 国内绿色信贷发展状况
1.1 我国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的背景
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不断深入,G20峰会上,绿色金融首次被提入议程,我国已然掀起了绿色金融的热潮。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又是实施绿色信贷的最佳主体,因此,绿色信贷无疑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自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出台后,各项文件及激励政策给绿色信贷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提高了竞争力,给经济大环境注入“绿色活力”。商业银行、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响应也推动绿色信贷稳步发展。
1.2 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投放金额
兴业银行作为全球第63家,国内第1家的赤道银行,一直积极倡导绿色金融,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绿色银行。据第60场银行业发布会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末,兴业银行为6400多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累计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绿色融资余额超过4300亿元,在企业融资余额中的占比超过14%。此外,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两个一万”的五年目标(指到2020年,兴业银行力求达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绿色金融企业客户突破1万户)。
根据兴业银行2008年~201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2012年以前的绿色金融投放金额增长较缓,但在2013年显著增长到2313.14亿元,将近2008年的70倍,在此之后,兴业银行每年的绿色金融投放额基本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可见,兴业银行一直重视绿色资金的投放,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1.3 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效果分析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客观的绿色金融投放金额可反映兴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情况。本文选取四个指标分析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效果,进而说明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必要性。
1.3.1 贷款规模
绿色信贷意味着提高企业的贷款门槛,银行总贷款量下降势必会有损其经营效益。但图1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稳步增加。2009年贷款规模7015.97亿万,其中公司贷款5058.82亿万,分别比上年增长40.49%、61.67%,是增速最大的一年。2009年后,贷款规模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着稳步上涨的态势。可见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不仅没有损失其利润来源,相反贷款总额稳步增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1.3.2 净利润
绿色信贷不仅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造成影响,对运营管理的专業性也提出挑战,这对银行的净利润会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数据显示,兴业银行在2008年~2012年的利润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最大增长率可达到2010年的39.44%。2009年增长率仅为16.66%,说明绿色信贷是个短期不易见成效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的利润增长。2013年~2015年利润增长率显著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等的影响。
1.3.3 不良贷款率
绿色信贷是支持发展不成熟的环保类项目,银行缺乏相关信贷经验,贷款风险较大。由图2分析可知,不良贷款率在2006年~2011年显著下降,最低至0.38%。可见,兴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不断整改贷款审批制度,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资产质量。近年不良贷款率升高可能受宏观经济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3.4 流动性比率
绿色信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其占总资产的比重会影响银行收回贷款的时间和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性比率的标准值是25%,值越大说明资金的安全性越高。由图3可知,2007~2012年,其流动性比率维持在30%~40%,2012年改变旧资本口颈后流动性比率开始逐渐上涨,可见兴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良好。
1.4 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小结
兴业银行抓住了顺应环境形势的信贷机遇,走出了一条由“绿”而“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绿色信贷业务未必会阻碍银行的发展脚步,相反,这是个提高经营效益、加快银行结构转型的重要机遇。
尽管兴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上表现突出,但仍存在阻碍发展的因素。从外部层面来说,可操作性的法律政策及激励政策不足,对“两高一剩”产业监督机制较不完善,绿色信贷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存在矛盾。从内部层面来说,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创新的绿色信贷产品,这使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以小见大,这些必然不是兴业银行一家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的银行业同样面临着这些发展瓶颈。
2 目前国内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及激励政策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绿色信贷的参与主体需通过详尽的法律政策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目前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等都属于综合性、原则性的指导性意见,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动机只停留在履行社会责任阶段,没有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动机[1],整个社会的参与积极性较低。
2.2 对不符合“绿色理念”的借贷缺乏监督惩罚机制
P2P平台或民间融资给高能耗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这使绿色信贷的作用大大降低,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规模,环境污染仍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是对非银行借贷方式的规范不完善,监督惩罚措施不到位。因此,仅从银行方面限制资金流向高污染产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把绿色信贷的理念贯彻到融资的各种形式中,严格限制资金流入这些产业。
2.3 地方政府重视短“利”轻视长“利”
在外部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增长短期经济利润,不惜牺牲环境代价对高污染产业放低绿色信贷门槛,与此也保护向高能耗产业贷款的地方银行的競争力。绿色信贷是一项见效慢、周期长但具有长期利益的业务,其本身与地方政府以短期GDP为绩效评估体系相矛盾。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官员绩效评估中,但这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2.4 银行缺乏环保意识和相关的专业技术
国外银行的环保意识主要来自社会责任运动,而中国更多基于政府的鼓励倡导[2]。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不足导致我国的绿色产品创新不足。此外,专业技术较大程度上依赖发达国家,培养绿色信贷专业人才和灌输绿色理念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3 我国绿色信贷的完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知名银行实践“赤道原则”的经验,提出完善措施。
3.1 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激励力度
美国于1980年出台《超级基金法》,规定商业银行要承担融资项目污染环境的连带责任,并有义务支付修复费用。同时在《能源税收法》中规定了购买绿色节能产品的消费者在所付金额为2000美元以内享有30%购置税折扣,超过2000美元享有20%的折扣优惠[3],较大的所得税优惠抵免鼓励消费者节能减排,提高了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因此,我国首先应结合本国国情,规定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环境污染责任范围,从立法层面提高信贷的准入门槛。其次,银监会和环保部门协力合作给绿色信贷提供良好环境,激励商业银行设计出针对性强、多元化的绿色产品,向公众扩大宣传绿色银行,提高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行的知名度。政府充分利用税收补贴,担保贷款等方式鼓励企业和消费者转变生产消费理念,调动整个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3.2 健全监督惩罚机制,落实“绿色”绩效评估
国外法律明确规定谁污染谁治理,严格的惩罚措施使商业银行谨遵“赤道原则”,绿色信贷得以健康有序发展。而我国的外部政策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大,加之地方政府有意维护“两高”产业,绿色信贷的发展不如预期。
因此,央行要和银监会、环保局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打造全面完善的交流平台,掌握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企业环境的实时信息,有效降低其贷款风险,提高资源向绿色产业的配置。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在现有的网上举报、举报热线等方式上拓宽互动交流途径。规范民间融资和互联网借贷,成立专门互联网、民间融资调查小组,定期跟踪大额贷款去向。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绿色教育,落实绿色GDP的考核标准,重视官员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的绿色业绩考核,转变官员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保护环境的观念。
3.3 提高绿色信贷专业技术,创新出多样的信贷产品
美国花旗银行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ESRM)体系,设立环保和社会风险政策审查委员会,专门提供咨询服务,保证ESRM体系高效运转[4];英国巴莱克银行和日本瑞穗银行同样建立专门的环境风险管理部门和可持续发展部门。为拓宽银行的盈利面,发达国家创新的绿色信贷产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消费者,涉及交通住房等多个方面。如英国巴莱克银行推出了绿色信用卡,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设立可再生能源私募基金等[2]。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赤道原则”,将不同行业的风险定量化,合理地划分项目等级。从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环节加强对绿色信贷专职人员的风险评估技术教育,成立专门的绿色信贷部门并与赤道银行密切沟通,必要时可聘用第三方风险评级机构进行意见指点。在继续扩大绿色债券规模的同时保持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迎合企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设计出更新颖的绿色信贷产品,拓宽银行的盈利面。
4 结语
自绿色理念提出后,我国银行业不断探索绿色信贷业务,以期达到用最高的可持续性回报率替代金融回报率的理想境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这的确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漫长的道路,但绝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坚持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改进绿色信贷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协作交流,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向着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向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卫洋,季才留.基于国际经验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3(3).
[2] 古小东.绿色信贷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2(8).
[3] 纪霞.国外绿色信贷发展经验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6,32(2).
[4] 马秋君,刘璇.发达国家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新金融,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