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的教育哲学意义

2017-05-30 22:17:14张宏敏
孔学堂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哲学勤学立志

摘要:王阳明在贵州龙冈书院对龙场诸生发表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主要从树立志向、勤奋学习、改正过错、劝勉从善四个方面,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求学、做人的基本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人生观、学习观、道德观与修养观。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照,王阳明良知心学的实质,就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的教化之学,它对于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现实启迪就在于,以人文素质和道德教育为优先,同时兼顾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关键词:立志 勤学 改过 责善 教育哲学 立德树人

作者张宏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阳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浙江 杭州310007)。

引 言 [见英文版第106页,下同]

明朝正德元年(1506)冬,王阳明因上封事而得罪宦官头子刘瑾,先被廷杖,再下诏狱,继而贬谪至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任驿丞。正德三年(1508)春,王阳明在历经曲折之后到达龙场;面对荆棘丛生、虫兽出没、恶疾流行的恶劣生存环境,“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便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之说。贵州龙场因王阳明在此“悟道”,也因王阳明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者”而名扬四海,更被后人誉为“王学圣地”。

“悟道”之后,王阳明在龙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还帮助王阳明修建了龙冈书院及宾阳堂、何陋轩、君子亭等居所。王阳明还受邀登坛讲学,即在龙冈书院中招收“诸夷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间的问答、切磋、歌咏、弹琴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也应运而生。当时,龙场周边地区的不少儒生,听闻王阳明在龙冈书院开展教学活动,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问学求教。为了解决诸生对于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惑,王阳明对他们发表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么一篇带有劝谕性质的训词。该文主要从树立志向、勤奋学习、改正过错、劝勉从善等四个方面,告诫弟子们求学、做人的基本道理。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师生座谈时的讲话,结合《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指出:

王阳明在龙场讲学时向学生提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点基本要求,首要的是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要成才,必先立志。就是要善养浩然之气,要砥砺、磨炼自己的志向。……希望大家在学校的时候就树立远大、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实践中去考验、去磨炼,做到“虽九死而不悔”,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坚定方向,今后才能有大的作为。

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也对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作出了高度评价与现代诠释。

一、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07]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首先向他的众弟子宣讲“立志”之于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性:“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这里,王阳明特以“求学”为例,阐述志于“圣贤之学”的重要性:现在所谓“求学”的人,大多荒废学业、懈怠懒惰,贪图安逸、虚度时日,结果一事无成,都是因为没有“立志”的缘故。所以,你立志成为圣人,最后果真就会成为圣人;你立志成为贤人,最后果真就会成为贤人。志不立,就好像没有舵的航船失去方向、没有马嚼子的马狂乱奔逃一样,最终的结局肯定是一事无成。

又因为前来龙冈书院求学的子弟,大多数是“蛮夷”即少数民族子弟,王阳明担心以“志于圣人之学”劝勉之,有一定难度,便因材施教,适当降低了“立志”的标准,先要他们去立志做好人、做好事、做君子。王阳明还援引宋代学者徐积(1028—1103)教诲学生“为善去恶”的格言:“诸君欲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大意是说:假如一个人做了好事,而父母对他发怒,兄弟对他埋怨,宗族同乡轻视厌恶他,处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去做好事,那是可以的;做了好事,而父母爱他,兄弟喜欢他,宗族同乡敬重信任他,为什么不去做好事、做君子呢?假如一个人做了坏事,而父母爱他,兄弟喜欢他,宗族同乡敬重信任他,处在这样的状况不,去做坏事,那是可以的;做了坏事,而父母对他发怒,兄弟对他埋怨,宗族同乡轻视厌恶他,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坏事、做小人呢?

王阳明深信,龙场诸生只要时时事事念想徐积的这番话,也就自然会明白“立志”的道理:“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王阳明引用徐积劝人“为善去恶”的话语,其目的就是告诫龙场诸生,要主动开显自己的“良心”(“良知”),振奋自己的精神。而王阳明也说过:“吾‘良知二字,自龙场悟道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废却多少辞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王阳明所引用的“为善去恶”语,恰与其晚年所提良知心学“四句教”之“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相对应。当代著名的日本阳明学者冈田武彦先生(1909—2004)就认为:王阳明提出“立志”的目的,是劝学生学做圣贤;自宋代以来,学术界就开始提倡做学问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圣贤,但是首先强调做学问先要“立志”的人,却是王阳明,这也是阳明学的重要特色。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童年时期便有如此志向的王阳明,注定了他日后非凡成就的一生。据王阳明弟子钱德洪(1496—1574)编撰的《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12岁就读私塾之时,有一天,忽然问私塾先生:“何为第一等事?”先生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却表示怀疑,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此言一出,王阳明的父亲王华(1446—1522)笑道:“汝欲做圣贤耶?”这位中过状元的王华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后来果真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士祯语)的“儒家第一流人物”(冯梦龙语)。

“立志”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还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志向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生命个体成就的大小。王阳明所说的“志”,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理想”。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目标,即便是为官从政,也要从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开始。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讲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话。习近平也要求领导干部“正心修身”,胸怀天下,不断学习进步,“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要从政,就是一种事业的追求,就得舍弃个人的私利,不能什么好处都想得。一个人也许一辈子成就不了什么大的事业,但最起码他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2015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中,便援引了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的这句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借此来说明理想和方向的重要性,“人不能没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引用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意在阐发“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如果没有立志的明确,如果没有志向的坚定,那么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基础,就没有任何成事的基石。

二、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109]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文中,一方面,王阳明告诫前来龙场向其求学问道的青年才俊,要立志成贤成圣;另一方面,又劝勉诸生既然有志于圣贤之学(“志于道”),自然应当笃志力行,勤奋学习,“自求变化气质”。

为了向龙场诸生讲述“勤学”的道理,王阳明挑明了自己对于门人弟子的遴选标准:不是聪明、机警、敏捷,而是勤奋、执着、谦虚。他还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类人加以评判:一类是妒忌别人长处,讳言自己短处,自吹自擂,说大话欺骗人,即便这个人的天资禀赋极高,同辈中人还是讨厌他、鄙视他、嘲笑他;另一类则是坚守谦虚、静默的为人风格,把自己看作无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勤学好问,称赞别人的优点而指摘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而明白自己的短处,忠厚诚实,和乐平易,表里一致,即便这个人天资禀赋愚笨,同辈中人还是喜欢他、赞慕他、敬重他。王阳明希望龙场诸生向后一类人学习,学习这种这类人“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的可贵品质。

王阳明不仅以“为己之学”作为君子之学乃至圣贤之学的主体,鼓励自己的门生去“笃志力行,勤学好问”,还同样以之教诲自己的儿辈。比如写给自己儿子王正宪的《示宪儿》诗:“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一段以“三字经”形式写成而别具韵味的“王阳明家训”,采用了歌谣体的形式,向子弟辈传递、指明了读书学习的方向。

王阳明无论是早年在龙场的授徒讲学,还是晚岁在家乡绍兴的聚徒弘道,反复教导门人弟子的就是:“为学”必须首先“立志”。写作于嘉靖三年(1524)的《书朱守偕卷》文,就详细记录了王阳明与朱守谐(生卒年不详)之间就“为学”与“立志”关联的师生问答语:朱守谐问为学之方,王阳明答道:“立志而已。”朱守谐又问如何立志,王阳明答曰:“为学而已。”这时,朱守谐还是不能领悟阳明先生的意思。看到学生的困惑,阳明先生又补充说明:“人之学为圣人也,非有必为圣人之志,虽欲为学,谁为学?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其力以为之,虽欲立志,亦乌在其为志乎?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为了把“立志”与“为学”(“勤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说得更为透彻一些,王阳明又例举《孟子·告子上》篇中的“学弈”故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在王阳明这里,“为学”之“心”与“立志”之“事”,二者不可析分:“弈者,其事也;‘专心致志者,其心一也;‘以为鸿鹄将至者,其心二也;‘惟弈秋之为听,其事专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其事分也。”详而言之:“立志”是“为学”的前提和基础,并贯穿了“为学”的全部过程,因为这涉及你要学什么的问题;其次,“为学”的实质与本义,就是要“立志”,“立志”本身又是“为学”(“勤学”)的功夫。而“立志”的最高理想则是通过“为学”而“超入圣域”,达成圣人的境界。所以说,在阳明心学语境中,“志”与“学”系“一而二、二而一”的辩证统一关系。“立志”“勤学”,则充分体现了王阳明作为一位哲学家的人生观与学习观。

三、改过:“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111]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说: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易言之,勇于改错,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唐代儒者韩愈在38岁时有《五箴》之作,其“小序”云:“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大意是:人只怕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已经知道而不能改正,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改正错误,需要勇气,既要有勇气承认错误与过世,更要有勇气痛改前非。如果明知故犯,将错就错,就是一个讳疾忌医的懦夫,终会沿着错误的道路滑向深渊,无可救药。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要求前来龙场(龙冈书院)求学的青年才俊,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道德修养过程中,一定有勇于“改过”,过而不改是耻辱:“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那么,王阳明又是怎么向诸生解释“改过”之说的呢?

在王阳明看来,伟大的贤人,包括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也在所难免犯错,但是这并不妨害他们成为圣贤,因为他们有了过错能立即改正。《论语·学而》有“过则勿惮改”,《孟子·公孙丑上》有“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的记载,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圣学的青年学子而言,可贵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及时改正过错。在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反思一下,平时有不符合廉耻、忠信的行为吗?或者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做的不妥,而有狡诈、刻薄的恶习情况吗?接着,王阳明要求诸生:你们不妨内心反省一下,万一有接近于上述情况的,確实要深深地追悔前非;但也不应该宽恕自己,从而失去改过从善的决心。只要能一旦彻底洗涤旧习惯,即使从前是盗贼,也不妨碍他今天成为一个君子。

实际上,王阳明不但要求弟子门人勇于“改过”,而且对于自己的家人子侄辈也有同样的严格要求。正德十三年(1518),时在江西南赣带兵平乱的王阳明,时常收到自己胞弟王守俭、王守文、王守章等从家乡(绍兴)寄来的信函。信函之中,三人均表示愿意追随并效法兄长守仁(王阳明),笃志于圣贤之学,并“有悔悟奋发之意”。对此,作为兄长的王阳明,感到很欣慰,出于呵护、提携弟辈的良苦用心,复函《寄诸弟书》,尤其强调了“改过为贵”的理念:“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

在《寄诸弟书》中,王阳明向诸位胞弟强调的重点就是:没有犯了过错而不自知者,但令人担忧的是不能改过。作为一个凡人,谁没有过错?勇于改过,才是最可贵的。王阳明在此还借用了成汤、蘧伯玉、孔子等圣贤的“改过”案例,来说明勇于“改过”之于成就君子之学乃至圣贤大业的重要性。

《尚书·仲虺之诰》有对成汤“改过不吝”,即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的记载。对此,后世历代学者更是传颂不绝,诸如宋人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清儒颜元《四存编·存人编》有云:“伊尹称成汤改过不吝,自新便成的君子,改过便做的圣人。”与孔子同时代的卫国大夫蘧伯玉,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人,尤以时时事事“改过”为荣,古人对他的赞誉颇多,如《淮南子·原道训》称“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论语·宪问篇》载:“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大意是:蘧伯玉曾派自己的使者去看望孔子,孔子与这位使者同坐,关心地问道:“蘧老先生近来在做些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先生想少犯些错误,却常感觉没能做到。”这是对蘧伯玉这位贤德勇于改过的称颂,日后,孔子便以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事来劝勉弟子。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孔子之所以被后世尊奉为“至圣先师”,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是一位“勇于改过”的典范,无怪乎,《论语·述而》有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借用成汤、蘧伯玉、孔子诸位圣贤的“改过”案例,王阳明得出结论:“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而王阳明本人在少年时志于“圣学”之后,也以“改过”作为塑造君子人格的一种道德实践功夫,并“实见此学有用力处”。具体到阳明心学的工夫论层面,“改过”的具体要求就是,时时事事坚持“去欲存理”、“省察克治”。当代阳明学者吴光先生在解读王阳明的“家风家训”时,就依据王阳明《寄诸弟书》这封家书的讨论主题,特别指出:“‘勇于改过,以改过为贵,也是王阳明所提倡的优良家风。”

四、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112]

《论语·颜渊》云:“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引用了孔子语,进而提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的论断,向前来龙冈书院请益问学的众弟子,阐释朋友之间的“责善”之道,进而训诫劝勉之。

王阳明“责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劝勉从善,是朋友相处之道”,但是必须要“真诚地劝告对方,善意地引导对方”。基于这一预设前提,要求龙场诸生:与人交朋友,就需要自己拿出全部的真诚和爱心,委婉曲折地指出朋友存在的过错,同时要善意地帮助自己的朋友去改正过错,使之有所感触但不气恼,这才是理想、可行的“责善”之道。如果不讲究“责善”的方式与策略,径直揭露他人的错误,还去严厉指责,就可能致使对方无地自容,进而激起对方羞愧愤恨的心理;这时,即使想要说服对方从善,势必都不大可能。更为可怕的是,严厉指责已经把对方激怒,很可能会使对方一错再错。所以,那种以揭发别人的短处、揭露别人的阴私,来换取正直名声的人,都谈不上是真正的“责善”之道。

对于“责善”之道在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受用,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有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其用典出处是《荀子·修身篇第二》:“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大意是说: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敌人。

王阳明所阐发的与“责善”相关的言论,还见于正德三年春所成的《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文“君子之教,不必泥于古,要在入于善”,以及嘉靖四年(1525)左右所成的《与周道通书》:“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这是说:凡是现在议论我的世人,如果能从中获得益处,那他们就是在跟我切磋磨砺,那对我来说无非是更加需要警惕反省自己、增进品德的地方。

王阳明在宣讲良知心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倡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施教原则,尤其希望学生对自己多提批评意见,以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也知道,“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流、互動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韩愈在其名篇《师说》中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王阳明提倡的“谏师”观念,更进一步地拓展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才得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有论者指出:王阳明的“谏师”教育思想,是古代师生关系论述的一个飞跃,它对于现代教育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

综上,“改过”“责善”体现了王阳明的道德观与修养观,前者主要涉及:吾人为何要改过?如何改过?对于如何改过,王阳明的建议是:成己成人,过失相规,勇于改过,以过而不改为耻。王阳明的“责善”之道涉及:何为责善?如何责善?而阳明心学语境中的“责善”,则是传统儒家所论“五伦”之朋友相处之道所关注的主要话题,还突出强调了“不善者亦吾师”“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的道理。

结 语 [114]

《教条示龙场诸生》,作为一篇阐发古代教育思想的至文,一方面,它集中体现了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人生观、学习观、道德观与修养观;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对王阳明的教育理念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炼其蕴含的历史启迪与现代价值,进而助力并践行现行教育所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毋庸讳言,阳明良知心学作为一种“明人伦”的“尽心之学”“教化之学”,它是王阳明在一生的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无论是早年“示龙场诸生”的四大“教条”,抑或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良知”之“教”,还是晚年提揭的“四句教”之“教”,它们的学术旨趣是一样的,即关注现实的“人生之道”,奉行“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强调“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以追求并实现独立和完整的道德人格(君子、圣贤)为根本目的。从本质上讲,作为传统儒学重要理论形态之一的阳明心学,其实质就是一种教化之学、教育哲学。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总书记还说过:“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这是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与前提。

“善言古者当有验于今”,而《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所揭示的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人生观、学习观、道德观与修养观,其根本落脚点也在于“立德树人”。而王阳明教育哲学作为一种古典的道德人文主义学说,它对于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现实启迪就在于:在教育实践层面以人文素质和道德教育为优先,同时还要兼顾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张发贤 责任校对:陈 真)

猜你喜欢
教育哲学勤学立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34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姚立志绘画作品
当代人(2021年9期)2021-09-23 10:44:16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6
蹁跹
金秋(2021年22期)2021-03-10 07:58:48
杨愔勤学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06:16
苏梦飞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浅论当代教育中的物化问题及对策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14:25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研析及启示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文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