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017-05-30 22:26陈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探讨建设

陈洁

【摘 要】文章论述了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开发现状,并针对学位论文的几个具有争议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国内研究近况入手,总结了近年来应对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学位论文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020-04

0 引言

学位论文以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一直以来都在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受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收集,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子项目的推动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均承担了本校学位论文的收集、典藏任务,并承担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任务。部分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校园网或更大的网络空间进行传播,以提供给用户使用。但是,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问题却一直处在争议中,甚至因为将学位论文通过数字化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而产生国内知识产权领域最大的诉讼案件[1]。

1 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撰写、答辩和提交学位论文是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程序[2]。毕业生在获得学位离校前,须将学位论文提交给学位授予单位进行收藏。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还需提交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学位论文收藏单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研究生共计毕业人数已达535.4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各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学位论文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学位论文的选题新颖、理论性强及论述系统详细,往往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等特点,对其挖掘利用将带来极大的效益。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电子版学位论文提交发布系统和特色馆藏数字化等手段建立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也是高校学位论文数字化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目前,学位论文数据库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各高校自行建设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收藏本校电子版学位论文,并通过校园网为师生提供检索、下载、复制等服务。二是以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项目为代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该项目以各高校本地系统及CALIS各共享域中心的学位论文提交与管理系统共享版中的各类学位论文信息库为基础,通过数据收割集成为学位论文数据库元数据,通过文献传递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已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逾384万条。三是以CNKI和万方为代表的商业性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商业性行为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位论文服务。四是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等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建设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2 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纸本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特色馆藏阅览室收藏的方式管理,读者可以阅览,但不能外借和复印;电子版学位论文建立全文数据库后,一般也只在校园网范围内提供全文,对外只公开题录或文摘,校外读者需要通过文献传递才能获取全文。虽然高校在收藏学位论文的时候,与作者签署了版权使用授权协议书,但由于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下,我国的学位论文的某些知识产权问题还存在争议,为保护作者权益,避免纠纷,只能采取现行的利用模式,这极大地阻碍了学位论文的获取和利用。

2.1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不明确

我国教育部和相关法律并未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著作权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文推定,陈传夫认为学位论文是个人作品,对没有规定权利归属的非研究课题学位论文,只能推定归作者享有[3]。郝勇和杨赞中认为,学生可以被看作高校“工作人员”,其作品应被视为“职务作品”[4]。王萍和王功杰则对上述2种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学位论文的著作权一般应归属于作者,如果在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学位授予单位资助,或利用授予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则可以认定为职务作品[5]。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论文产生方式、过程逐渐多样化,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也相应复杂起来。党跃臣、刘婧、王鑫等学者更是从学位论文产生的复杂性出发,区别对待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问题[6-7]。陈传夫等学者详细列举了自选课题、科研任务、结合本职工作完成和以工作实践为基础完成的4种不同情况下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的区分:属于研究生个人所有、课题委托方所有(研究生享有署名权)、职务作品和以是否属于科研任务判断属于个人或职务作品[8]。刘雪涛、员宁敏等学者则总结了我国高校在学位论文管理实践中属于个人、授予单位或个人授权授予单位等著作权归属的3种形式[9]。

2.2 学位论文的发表状态不明确

对学位论文是否属于已发表作品,学术界一直存在2种对立的观点,以陈传夫、党跃臣和曹树人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学位论文是未发表作品[8][10];而华海英、王玉林、郝勇与杨赞中、李睿等学者则持相反的意见[4][11-12]。双方就答辩是否达到公之于众的“众”的要求,提交论文是否为作者本人自愿行为等构成作品发表的条件展开论述。而对于学位论文的发表形式和时间,郝勇等学者认为是在答辩的时候完成发表,而华海英等学者则认为是作品提交给图书馆时,才是同意给不特定公众使用作品,视为发表。这种争论和法律规定界线上的模糊性,增加了学位论文建库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13]。

2.3 学位论文的数字化问题

对纸本学位论文数字化的法律性质存在“演绎论”和“复制论”2种观点。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实施办法和解释中,都认为数字化属于复制行为。蒋志培法官等认为,數字化只是“改变作品的表现和固定形式”,对作品的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不产生任何影响[14]。华海英、李全杰均认为这一问题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2][15]。因此,对于学位论文数字化问题的处理,应比照《著作权法》中复制权的有关规定,视为作者重要的专有权之一,有权通过许可他人以复制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16]。

2.4 学位论文的网络传播问题

目前,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只能在校园网内提供全文,而不能提供Internet下载的重要原因是学位论文的网络传播受到另一项知识产权的限制,即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这项权利,华海英、李艳琴都认为将享有版权的作品置于网络环境下让公众使用应得到作者许可,作者享有获取报酬的权利[12][17]。而对于通过文献共享方式的原文传递、图书馆在校园网范围内公布全文的做法,陈传夫教授指出全文传递用户并不能“在其选定的时间里任意通过网络获得学位论文,不属于点对点的传输”,因此不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点对点的实质性要求”,可视为不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但是,如果在没有获得学位论文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超过了一定的数量或基于商业目而提供学位论文的传递服务就会构成侵犯[18-19]。针对后一问题,蒋志培认为的“图书馆为了公众利益可以在图书馆的借阅读者范围内提供在线浏览,也就是说,可以在图书馆一定范围内的局域网络中上载,不认为是侵权”[20]。

3 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针对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开发利用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存在争议引起的风险,众多学者也从各方面提出应对措施:陈传夫等学者通过对学位论文版权认识的几个误区和我国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强调我国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从法律、管理和技术3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晰学位论文版权归属;管理制度上要建立缴送、授权、付酬和监督等规则;技术上要实现学位论文服务运行机制[3]。

此外,对于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实施学位论文数据库利用的知识产权策略,郝勇和杨赞中提出应该在正常业务范围内使用学位论文,并需要在授权书中明确适用范围。李艳琴、李小杰、陈淑云和周庆山、刘雪涛等学者呼吁建立学位论文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22-23]。曹树人和党跃臣在多篇论文中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进行了论述,罗银科等学者也对学位论文使用过程中授权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陈传夫和韦景竹、连念等学者论述了著作权授权使用声明的签署和内容[27-28]。李艳琴、李睿等学者描述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如DOI、数字技术、客户认证技术等[29-30]。黄洁从开放存取的角度出发,论述学位论文利用开放存取协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并分析了学位论文开放存取的应用环境[31-32]。对高校学位论文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崔雁认为图书馆一定要在其中坚持公益性的非营利性服务模式,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控制的合理使用范围,并在开展服务时避免共同侵害[33]。

对于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正如崔惠敏等学者指出“网络环境下,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保护必须综合采取法律、技术与管理手段,三者缺一不可,法律是规范知识产权并使之落到实处的保障,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使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的手段,管理定义了知识产权信息的内容”[34-35]。必须做到多管齐下,才能在学位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库建设、开发利用之间找到平衡。

4 结语

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律体系下,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问题还存在许多争议,这不可避免地给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众多学者在涉及学位论文的几个具有争议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现行学位论文管理制度和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中应该如何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措施,对我国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健全学位论文管理机制、解决信息机构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文.数字图书馆版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以万方学位论文侵权案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5):79-

81.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陈传夫,刘婧,孙凯.学位论文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J].图书与情报,2008(4):8-11,23.

[4]郝勇,杨赞中.关于“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几个著作权问题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6(4):20-21.

[5]王萍,王功杰.学位论文全文电子数据库建设的版权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6(1):18-20.

[6]曹树人,党跃臣.学位论文馆际互借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规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6):56-60.

[7]王鑫.学位论文的性质及其著作权归属[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3):28-30.

[8]陈传夫,汪晓方,刘婧.我国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与制度创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16-22.

[9]员宁敏.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开发利用中的著作权保护[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137-139.

[10]党跃臣,曹树人.学位论文管理和开发中的著作权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7).

[11]王玉林.馆藏学位论文数字化著作权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595-597.

[12]華海英.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著作权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2(2):59-61.

[13]吴阳燕.学位论文管理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管理——以中山大学北校区图书馆学位论文管理模式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2):178-181.

[14]蒋志培,张辉.依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司法保护——谈最高法院网络著作权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EB/OL].http://www.studa.net/guojifa/060718/11

110856.html,2016-07-02.

[15]李小杰.数字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5(1):70-73.

[16]王国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常见的版权问题及其对策[J].图书情报杂志,2003(2).

[17]李艳琴.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学位论文的著作权问题[J].晋图学刊,2005(6):30-32.

[18]陈传夫,韦景竹.学位论文传递的知识产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3(4):12-16.

[19]沈丽红.学位论文文献传递服务中的版权策略[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2):96-98.

[20]蒋志培.关于图书馆对馆藏图书合理使用和信息法等问题的解答[EB/OL].http://www.chinaiprlaw.com/wtj

d/wtjd108.htm,2009-06-21.

[21]吳艳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电子出版物版权保护[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88-91.

[22]刘雪涛.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及管理问题剖析[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1):79-80.

[23]陈淑云,周庆山.高校自主管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版权管理模式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2-

35.

[24]罗银科,钟秋波.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85-92.

[25]韦楠华.高校学位论文版权许可协议的反思与重构[J].图书馆建设,2012(4):15-19.

[26]褚兆麟,刘静姿,蒋锡军.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协议规制探讨[J].情报探索,2012(12):19-21.

[27]连念.学位论文档案开发利用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5(1):19-23.

[28]陈传夫,韦景竹.学位论文传递的知识产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3(4):12-16.

[29]李睿.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其学位论文库应尽的知识产权义务和应享有的知识产权权利[J].现代情报,2007(8):111-112,120.

[30]李灿.学位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J].图书馆学刊,2011(4):111-112.

[31]黄洁.学位论文的著作权保护及其开放存取的实现[J].图书馆论坛,2008(5):41-43,49.

[32]黄洁.中国学位论文开放存取出版客观环境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23-26.

[33]崔雁.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J].图书馆建设,2005(2):13-15.

[34]崔惠敏.论高校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馆建设,2005(2):21-22.

[35]梁淳.网络环境下学位论文版权的开发与保护[J]. 情报探索,2014(8):33-35.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保护探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论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