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策划

2017-05-30 22:05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课题组
歌海 2017年2期
关键词:隆林民族旅游

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一)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市12个县(区)中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长期生活着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彩的文化。境内民族风情独特,民族节庆众多,各民族饮食、服饰极具特点,富藏讲唱古籍,乐舞、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也颇有价值,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

1. 节庆文化旅游资源

隆林各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有四个:壮族三月三、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如今四个节日轮番作为隆林县盛大举办的重点节日,另外还有一个彝族的现代节庆“彝族文化艺术节”。

(1)壮族三月三

壮族把农历三月初三称为“香三”,又称“歌节”。隆林有些地方的壮族群众也把三月三当作清明节,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杀鸡宰鸭,做五色糯米饭供祭祖宗,为已故的亲人修整墓碑、铲坟边草、挂吊钱纸。除此以外,还有踩风车、荡秋千、演壮戏、摆歌场唱山歌等活动,欢庆三天。

隆林壮族歌会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壮族地区“歌圩”“歌节”的民间习俗,由家庭自办,是在家里举行的民间歌会。现在,歌会移到隆林县城举行,并成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地带壮族、布依族人民的山歌盛会。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与中意的姑娘对歌,歌词大多脱口而出,或借歌师指点。姑娘若看中眼前小伙子的人才、歌才,便私下赠与绣球,男方则回以手帕、毛巾等,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此外,隆林壮族除了过壮族特有的香娘节、香根节、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七月半等,也过一些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苗族跳坡节

跳坡节是历史悠久的苗族传统节日。“跳坡”是指踏着山野的春花春草,绕着山坡玩乐。跳坡节从正月初二持续到十四,作为苗族一个重大节庆活动,和春节一起过。隆林各地苗族居住地都有坡场,最热闹的跳坡场当数德峨坡场,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数最多时可达5-6万人。

在苗族的诸多节日中,只有跳坡节是大规模、大容量、大影响、区域性的节日。从四面八方来“赶坡”的人,有些是跨区域、远距离的,有人甚至背着行李,带着盘缠,不辞辛劳远道而来。

跳坡节早上,人们穿上艳丽的节日新衣,赶往跳坡场。中午,跳坡活动进入高潮,即“闹坡”。闹坡由小伙子们进行爬坡杆竞技和跳芦笙舞开始。小伙子们比赛爬上10米高的坡杆,去取杆顶上绑的美酒、红腰带和腊肉,身手敏捷,尤其是会“金钩倒挂”绝技的小伙子最能受到姑娘们欢迎。除爬坡杆比赛外,还有一些小伙子围着坡杆跳芦笙舞。芦笙舞最精彩的是“滚地龙”,会此绝技的小伙子也是坡场上的英雄,能得到姑娘们的欣赏。爬坡杆竞技和跳芦笙舞后,进行打甘蔗、丢钱洞、摔跤、斗牛、弹月琴、吹木叶、唱山歌等活动。

节日当天,姑娘们身着亲手挑花刺绣制成的名贵华丽、五颜六色的衣裙,以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她们聚集在跳坡场,争奇斗妍、五彩斑斓,场面绚丽壮观。

随着社会发展,跳坡活动越来越隆重,不仅是苗族的节日,更是各族人民的盛会,各族同胞都盛装参加。近年来,跳坡节更是吸引了各级领导、各路专家、海内外众多客商、影视演员等各界人士前往现场,给古老的坡场赋予了时代特色和新的生命力。

苗族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有春节、七月十四等。

(3)仡佬族尝新节

每年秋收,隆林仡佬族人民按习俗择吉日品尝即将收割的新粮,叫“尝新节”或“吃新节”。没有固定的过节日期。仡佬族有“七吃龙八吃蛇”的说法,秋收较早的村寨,一般定在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辰”(龙)日或在农历八月的“巳”(蛇)日举行。

尝新节这天,全寨男女老少都停止干活,穿上新衣服,来到田地里象征性的采摘各家新成熟的谷物。采來新谷物后,用新米饭和新谷穗祭祖。八音乐队围坐在院子内的谷桶周围演奏,宾客们跟随节奏跳起庆丰收的舞蹈,并一起舂糍粑。

宰牛是尝新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年尝新节都要宰杀一头公牛祭祖。大水井和下冲两个仡佬族寨子轮流作为宰牛的地点。根据传统习俗,只有虎日能宰牛。自2013年起,经全族人商量,每年尝新节定于八月初十。若当天并非虎日,则征求祭祖人的意见是否改期。宰牛后,把牛心拿到祖树前,进行拜树仪式。拜树后,每一户仡佬族人都分得一部分牛心,这象征着仡佬族人“团结一心”。寨子里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牛肉,即使是外族人,也可以出钱领一份牛肉,唯独牛心不能分予外族。

仪式结束后,是传统的尝新长桌宴。新宰的牛血汤是长桌宴的主菜,还有牛下水(内脏)以及其他新鲜的瓜菜。来参加活动的客人都可坐下随意吃喝。各族同胞欢聚一堂,庆祝丰收和美好生活。

过尝新节,不同村寨、不同姓氏有不同的过节习惯,么基大水井屯和岩茶湾桃寨的郭、陈、戴、罗氏,他们过尝新节的当天也过拜树节。

拜树节和尝新节有的地方一起过,但大多数地方都分开过。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虎日为拜树节。相传仡佬族的祖先历尽坎坷带着祖公、祖婆的香炉和灵位从贵州迁徙到隆林,当时没有房子安置灵位,只好在寨旁的两棵老青冈树掘洞安放。从此,仡佬族形成了拜树的信仰并传承至今。祭拜的树木称为“祖树”,祖树及附近的树都不允许砍伐。节日当天,各家男丁带上酒肉、玉米饭和鞭炮,在祭祖人的带领下,对“祖树”行祭祖之礼,然后给树除草,培上新土。拜树过后,村村寨寨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除此之外,仡佬族的牛王节、晒衣节、吃祖节、吃薯节、祭祖节、捉虫节等也很具观赏性,适宜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

(4)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一个重要喜庆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办。彝族崇拜火,以火为图腾,火把节来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敬。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火把节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单纯敬拜自然神灵的祀神活动逐步发展到与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勇士等结合起来。

这天,村村寨寨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祭祖、迎接火神,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离家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

火把节早上,由毕摩带领全寨人在井边、川坝中央念彝文经书拜请各方山神、坝神,然后杀牛,牛血用青苦篙沾上插到自家的田中以防病虫害,牛肉分到各户,各家祭祖后开始煮牛肉。

当天下午,全寨的中青年男女衣装整齐,在毕摩和长老的带领下,虔诚地端着牛肉、果品、紫红色的新鲜糯米饭,来到当地最高的山顶上给布谷鸟送饭,并唱歌感谢布谷鸟把春天带到彝寨。彝族有谚语说:“好人不打乞丐,好枪不打布谷鸟”,彝族人把用竹篾编成的竹鸟当做布谷鸟神来崇拜,并将这天作为爱鸟、敬鸟、拜鸟的节日。给布谷鸟送饭最热闹的地方有两处,最古老的是团石寨后的装鸟山。近年来,阿搞彝寨因为有官方的参与,人气显得更旺些。

晚饭后举行火把仪式。人们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毕摩诵经祭火后,火种分到各家火塘点燃一整年。接着家家户户由家族老人从火塘里点燃火把,儿孙们接过火把,口念吉词,屋里屋外绕一圈,再经过牛、羊、马圈,照亮生活区域的每个角落,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加入村寨的火把行列,绕过村头、田野、山坡,将火把集中堆放在一起,大家围着篝火,踏着彝族达体舞的节奏欢快起舞。

彝族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如彝年节、山神节、滚牛节、吃新米节,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独特信仰和习俗,颇具观赏性。彝族较少过汉族的节日。

(5)彝族文化艺术节

彝族文化艺术节并非隆林的传统节日,而是经过包装的现代节庆。农历十月初一为彝族年,称为“彝年节”。2015年11月12日正是彝年节,“中国·广西·隆林彝族文化艺术节”在隆林县开幕。此次艺术节主题为“彝风神韵·唯美隆林”,由中华彝族企業家协会、广西彝学会主办,隆林各族自治县彝学会承办,西林县、那坡县彝学会协办。艺术节包括开幕式、文艺汇演、民俗活动、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彝学文化学术交流、大型篝火晚会等内容。来自中华彝学会及滇、川、黔彝学会、百色市西林、那坡彝族代表团,各界嘉宾媒体及群众共4万余人次参加了活动。

举办彝族文化艺术节,是为了进一步弘扬隆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彝族文化,搭建隆林与滇、黔、桂、川以及周边县区之间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进步,并且希望通过活动为隆林做宣传。

2. 歌谣文化旅游资源

(1)山歌

山歌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口头创作,有悠久的历史。一首山歌一般以4句为主,也有5句、6句或3句、2句的。4句的民歌一般一、二、四句韵或只二、四句韵。民歌广泛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内容有对统治阶级的抨击和反映各族人民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也有劝人从善、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等内容。

汉族山歌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情歌、苦歌、戒赌歌、童谣等,形式整齐,五言、七言占多数,讲究格律押韵,语言通俗,常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壮族山歌一般分为“欢”“诗”“比”“单论”等。“欢”的形式比较普遍,一般有五言、七言四句,五、七言句和多句的排歌或不定句等。“排歌”(汉语称“盘歌”“唱排歌”)俗称“颠罗颠罗那”,是从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发展而成,由6行、8行、16行和18行不等歌词编成连锁式的长歌。唱排歌时开头必须先用两句富于情谊的音为引子,而后才开唱。壮族的叙事歌和苦情歌多为老年人唱,中青年经常唱的有生活歌、交友歌、爱情歌。情歌反映了青年男女在共同生产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纯洁高尚的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苗族山歌的形式主要是自由体,以五言七言为多,散文式的语言,不讲究工整的格律,但很讲究韵律。曲调较简单,节奏不太严谨,唱时在保持同音度的情况下,常常随着唱歌者的气量可长可短。各调都有衬词,衬词最长的是“长喝买调”,有100余字,最短的“嘎恙调”只有5个字。苗族山歌大致分为苦情歌、酒歌、爱情歌、丧事歌、芦笙歌、童谣等种类。

彝族山歌内容丰富,历来用本民族语言演唱,19世纪末,受汉族文化影响才陆续用部分汉话唱歌。彝族山歌主要有酒歌、情歌、叙事歌、古歌等。

仡佬族山歌种类大致有情歌、生活歌、盘歌等,以情歌、生活歌为主,其特点是7字一句、4句一首,两首做一组,第二首意思和第一首相同或相近。一组之内押脚韵,一韵到底,但对唱时可用不同韵,音调和汉族山歌相似。

(2)壮剧

隆林的戏剧艺术以壮剧最为出名,它古老而传统,有其独特的一面。隆林壮剧是在民歌、唱诗和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壮剧戏班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兴隆班”,19世纪中期,民间开始出现半职业性的壮剧团。此后,在壮族聚居的大多数村庄都有了壮剧班和八音班,他们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到贵州省的安龙、兴义、巴结、册亨以及南盘江两岸一带演出。

隆林壮剧过去没有剧本,主要由几个艺人合计一下,确定内容,就可以登台演唱。后来才有将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进行改编,确定剧本,如《秦香莲》《百鸟衣》《天仙配》《粉桩楼》《玉蝶缘》《杨祝英》《青石岭》《西京记》《陈世美》《柳荫记》《杨门女将》《罗通扫北》《今古奇观》《三国志》《樊梨花》《黄飞虎反五关》《孽丁山与仙童》《庚娘》等。其歌词大部分都渗透着山歌,用山歌的比喻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感情。

(3)民族乐器

隆林常见的乐器有笛子、萧筒、二胡、三弦、月琴、唢呐、芦笙等。在民间嫁娶和吉庆日子会用到唢呐、芦笙、笛子、二胡、月琴和小锣、小鼓。日常生活中还会演奏笛子、月琴、口弦、木叶。办丧事时还会用上唢呐、芦笙,配以长鼓伴奏。口弦和木叶大多在苗族青年男女相恋时用以表达情感。

壮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乐器的统称,在隆林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隆林壮族八音坐唱历史悠久,旋律优美,常在民族节日、贺寿、新居、新婚、祭祀等场合演奏。隆林有30个民间八音队,常活跃于民间表演。2015年春节正月初八,隆林举办千人壮族八音坐唱比赛,逾千名参赛者共同奏响八音旋律,唱出新春喜悦。

(4)舞蹈

隆林以壮族、苗族、彝族的舞蹈较为普遍,并且各有风格。如今,许多舞蹈元素经过挖掘编创,形成了各种节目在舞台上表演,例如苗族的《旮旯娃》《苗山鼓》《拐拐脚》,彝族的《抹黑脸》《打磨秋》《乜面黛》《火恋》《火籽》《山火》,壮族的《舂糍粑》《捡田螺》《梳纱》《布壮鼓》等。

(5)民间故事

隆林县内各民族都有大量的民间故事,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类起源、风俗来源、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奇、地名风物故事、动植物故事以及有关善恶报应、道德规范的故事等。民间故事在各民族中不论男女老少均喜闻乐道。

3. 村落文化旅游资源

(1)平流壮寨

平流壮寨位于金钟山乡东部,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距离乡政府驻地约8公里,属壮族群众聚居屯,现有人口100户443人。该屯群众一直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等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最具特色、保存较完整的是壮族特色建筑——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干栏一般分为三层,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二层一般都为五开间居所,正门有护栏、廊道和平台,为日常生活起居场所;三楼为阁楼及储物间。平流屯的干栏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好,整个寨子形成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是隆林各族自治县也是红水河流域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壮族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自2005年中央电视台和2007年广西电视台先后到平流屯进行拍摄后,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隆林各族自治县制定的《关于认真做好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的规定》,已经把平流寨列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点。

(2)龙洞大寨

龙洞大寨位于德峨乡,距县城26公里,距德峨乡政府8公里,隆林至西林的县道越境而过。该寨是隆林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村寨,主要居民是苗族6个支系中的偏苗。据记载,偏苗同胞已在龙洞大寨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由于地处石山,民居都是建在石头上,多用石头、木头和竹建成,因此龙洞大寨也被称为“长在石头上的压二巴部落”。龙洞大寨现有53户297人,主要景点有:爱情树、鸡楼梯、苗家偏房、生命之源、木艺坊、蜡艺坊和刺绣房等。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间故事,以及古朴特色的“压二巴”民居。

近年来,作为隆林“双文明”示范点及民族风情村寨,该寨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公共卫生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寨内民居建筑古朴奇特,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间工艺刺绣、蜡染等在龙洞可一一向游人展示。

(3)张家寨

张家寨位于德峨乡西南部,距隆林县城37公里,有48户共183人,主要为偏苗,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建筑特色的村寨,是隆林苗族居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个寨子背靠青山石壁,寨内房屋全为竹木结构的平房与吊脚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地依山排列。站在村子两侧的对歌台上,远望对面绿树青山、层层梯田,近看全寨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让人体验山寨的野趣和原始。

(4)大树脚寨

大树脚寨位于县城东面6公里处,因为寨里有一棵千年古榕树而得名。该寨青山环抱,掩映在林海之中,居住着120户533人,全為清水苗。这里的民间蜡染及刺绣工艺源远流长,以构思独特,图案活泼多变,工艺精巧,质量上乘而著称。

(5)洞沟村

洞沟村位于猪场乡那尾村,居住着苗族6个分支之一的花苗人。洞沟村在9个花苗山寨中户数和人口最多,吊脚木楼的传统民居保存得较好。洞沟的花苗文化也保存良好,纺麻织布、蜡绘靛染、刺绣挑花等手工绝技及山歌传唱等古朴遗风在这里传承至今。

4. 服饰文化旅游资源

(1)汉族“匾衣”

汉族是随着历史上的每一次移民潮迁入隆林的。迁入时地势平坦处已有土著居民占踞,只好往高处栖居,因此被他族称为“高山汉”。“高山汉”的服装是中原唐装汉服的延续,与现代唐装又有些不同。最特殊的是妇女的服装,出嫁前穿的叫小匾衣,袖较长,一般不镶边,扣子五颗;出嫁后穿的叫大匾衣,用不同颜色的布镶边,一般三道。小、大匾衣,开口都是从正胸转弯向右肋下。男女都穿唐装裤,裤脚呈直筒型,男的裤脚叫大匾裤脚,女的叫小匾裤脚。

(2)壮族特色服饰和手工技艺

壮族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土著民族,是隆林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主要分布在条件较好、水田较多的河谷盆地。壮族男子多穿青黑布对襟唐装,妇女的服装各有特色,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三层楼”“布依壮”女装和“花头巾”。

①“三层楼”

平班镇委乐村至沙梨乡一带的壮族妇女着短衣、长裤、短裙,俗称“三层楼”。上衣长仅至脐间,略盖裙腰和裤腰,右衽、襟边缝上系带。衣有白、蓝、黑三种颜色,袖口、襟边、衣角都绣有花边。下着长裤,长裤外围一条与膝盖平齐的百褶裙,裙头有图案精美的带子,带子上的两条穗垂在身后,十分美观。

②“布依壮”女装

革步、金钟山一带的“布依壮”妇女的服装古老而独特。上衣既宽且长,分内衣和外衣,外衣衣袖宽而短,内衣袖窄而长,内外衣形成两层衣袖,外衣无领,右侧开扣,镶三道蓝边。上衣布质比较讲究,以“花肖布”和“郎尼布”缝制最佳。

③“花头巾”

者浪、者保一带的北部壮族妇女包头巾,有黑、白和黑白方格三种。黑的长六尺,一端织有网状的格子,末端有长约二寸的黑线。白头巾长二尺,两头织有黑色或绿色花纹成方格图案,末端有白色垂线约三寸长。者浪一带壮族妇女的头巾两端绣有蝴蝶、水浮花、桐果树花、松树叶等花纹图案,精致美观。

居住在界廷、岩茶一带的南部壮族妇女的头巾以白线为经、黑线为纬,俗称“花头巾”。男人头巾有黑白两种,式样和长短与妇女的包头巾一样。这些头巾都是自织自染的。白色头巾是在热天和劳动时戴,黑色头巾是在节日、办喜事、赴宴和冬天才戴。

④壮族纺织、靛染工艺

a. 纺布

隆林壮族妇女普遍使用方型结构的传统木织机,利用经纬线互相穿插织出各式各样的土布。其中花肖布和郎尼布是隆林壮族特有的上等土布,产于金钟山、革步、天生桥、者浪等北部几个乡镇。

b. 壮锦

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明朗的民族格调。隆林壮锦独具特色的有门帘、头帕、头巾、围腰等用品,其图案的特点是运用几何图形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图案花纹。主要图案有“渔猎农耕图”“祭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

c. 靛染

隆林壮族妇女普遍使用蓝靛染色工艺制作传统服饰。染布时,将蓝靛草制成的蓝靛泥放入大缸中,加水搅拌一两日后,将白布入缸浸泡一日许,捞出晾干再浸,反复多次,直至布呈黑色为上品。花肖布在染黑后,还要用一颗光滑的鹅卵石将布磨到有光泽。

(3)苗族特色服饰和手工技艺

隆林的苗族有六个支系:偏苗、白苗、红头苗、青苗(清水苗)、花苗、素苗,每个支系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苗族男装大同小异,以对襟短衫和宽腰大裤脚扭裆裤为主;而六个支系的女装则款式繁多、差异较大。其中偏苗的裙子与红头苗的头帕最有特色。

①偏苗的裙子

偏苗自称“Hmoob Sa”,根据该支系妇女喜欢在绾好的发鬐上偏插一枚梳子而得名。

偏苗的女装尤其是裙子的制作样式及图案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苗族自古没有文字,只能靠口传心授或手工艺品来传承历史。偏苗妇女的裙子上下分为三部分:上裙布、中裙布和底裙布。各部分之间镶嵌花边,泾渭分明。上裙布宽约6寸,用蜡染布,其图案形似连绵不断的山峰;中裙布宽约6寸,用黑布或刺绣挑花布,形似宽广无边的土地;底裙布宽1尺左右,多用黑布缝制。上裙布与中裙布之间镶有红黑分明的两条布条;在中裙布与底裙布之间又相邻嵌有一圈花边和一圈白布条,形似奔流不息的黄河、长江,象征苗族千年迁徙、跨江越河的艰辛历程。故人们说“苗族是把自己的民族历史写在服饰上的民族”。整套裙子用刺绣、蜡染、花布及黑布拼镶而成,着装时将裙子两侧折叠成百褶皱纹,用一条黑布带缠绑于腰间,再在前面配上一块八寸宽左右、与裙子等长的围腰。

②红头苗的头帕

红头苗自称“Hmoob Leeg”,其女装分为头帕、衣服、腰带、裙子、围腰和裹脚六个部分,其中头帕最有特点。

20世纪50年代前,红头苗的头帕用红布缠裹,有些人甚至用20斤红毛线缠裹而成,戴在头上蔚为壮观,因此得名“红头苗”。由于历史原因,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基本改为黑帕或者黑白相间的麻布头帕。如今,一些红头苗群众希望能恢复原先的红色头帕,展示红头苗服饰风采。

③苗族麻织、蜡染、刺绣挑花工艺

纺麻织布是苗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独特工艺。使用的麻有两种:火麻和青麻。两种麻种植方法不同,但纺织的技术基本一致。纺麻工艺十分复杂,纺出来的麻布厚实耐穿,美观素雅。白苗(自称“Hmoob Dawb”)女装的特色就是粗麻的纯白色百褶裙,“白苗”也因此而得名。

蜡染是苗族古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许多地方的苗族多用蜡染成品作衣饰、床单、帐沿、枕巾等。苗族蜡染的图案形象、题材多种多样,积淀了历史的、民族的、传统的、风俗的丰富内容,表现着时代的风貌。其中红头苗、青苗(自称“Hmoob Pwg”)、花苗(自称“Hmoob Ntxaug”)妇女穿的都是蜡染百褶裙,偏苗妇女裙子上也有蜡染布块。

隆林苗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苗绣针法很多,有平绣、辫绣、凸绣、缠绣、绉绣、贴花、堆花等。德峨、常么的苗族妇女,采用传统的手工艺刺绣的花裙子、苗锦、花背带、花巾等,工艺复杂,图案别致。尤其是花苗女子服饰,全身都布满了挑花刺绣,“上下一身花”,五彩斑斓,繁花似锦。

挑花是苗族妇女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挑花是用手工在黑布上进行挑制,它以十字和一字为基本针法,分为“明挑”和“暗挑”。挑花没有统一的图案,不绘稿,不打样,凭着挑制者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挑制。图形多为几何形状,多与刺绣合用,挑绣结合,美感十足。

(4)彝族“查尔瓦”和“五彩裙”

彝族服饰的基调色彩为红、黑、白、黄、绿色,刺激而醒目。

①男装“查尔瓦”

男子黑袍披束,俗称“查尔瓦”。黑色或红色头帕系成“子尔”(英雄髻),上衣是坎肩或长袖圆领短衣,裤子是宽唐装裤,繡有火焰花纹。有的男子身佩英雄带、绣花布袋,戴红色或黄色“耳珠”。

②女装“五彩裙”

彝族女子头戴一块长方形绣花头帕或罗锅帽,上穿黑、红、蓝等颜色的绣花中袖或长袖短衣,下穿白、蓝、红、黄、黑五色百褶长裙,俗称“五彩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白云、蓝天、太阳(火)、秋天丰收景象和沃土。20世纪90年代,隆林彝族的这款服饰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服饰展评中获一等奖。

(5)仡佬族穿衣习俗

隆林仡佬族穿衣习俗比较独特:节时穿新衣,不同职业同服,过八月十五时戴斗笠,一生穿衣不分季节。仡佬族男子还有结婚时穿“老人寿服”拜堂的习俗。

5.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1)隆林粽子

汉族三角粽俗称“羊角粽”,用粽叶将糯米包成底部三角形,上部尖塔形,吃时蘸糖水或下油锅烹煎。

壮族黑粽子又称黑粽粑,是隆林壮族节庆的传统美食。每逢春节,隆林壮族必须做黑粽子。其做法是用糯米秸秆烧成炭灰后与白糯米拌染成黑色(或直接用黑糯米),以草果、板栗、绿豆、胡椒、猪肉条为馅包成粽子。隆林壮族制作黑粽子已有上千年历史。2000年11月,隆林黑粽子在广西旅游美食节上荣获金奖,成为隆林一大特产。

(2)隆林糍粑

隆林各民族喜欢将各种粮食做成糍粑,便于保存和食用,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比较有特色的是泡粑、饵块糍粑等,比较有名的是隆或乡糍粑。泡粑选用上好大米泡涨磨成米浆,掺入适量酵母粉调匀,做成小盐碟大小,放入蒸笼蒸熟即可食。饵块粑是隆林汉族过年的必备食品,用粳米泡涨蒸熟加工而成。加工好的饵块粑必须入缸浸泡,防止开裂和霉变;可切成片、丝煮食煎食,口味可甜可咸可淡。其他糍粑还有豌豆粑、荞窝粑、苞谷粑等,壮族还吃火炒粑、南汉粑等。

(3)特色菜肴

辣椒骨是隆林一道风味独特、极负盛名的食品,尤以壮族的辣椒骨最为出名。其味辣而不烈,香气馥郁,鲜酥油滑,营养丰富。辣椒骨多用猪骨制作,但也有的用鸡骨、牛骨、羊骨制作。做法是:首先将带肉的骨头捶成小片,然后拌上辣椒粉、核桃粉、花椒粉、五香八角粉、生姜食盐和高度米酒,搅匀后放进碓窝里樁碎,然后放进瓦坛,密封两个月以上即成。辣椒骨可作佐膳的小菜,也可作调味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在节庆时候吃。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驱邪保平安。

羊瘪汤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区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内脏制作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是苗家医治胃病的常用良药,也是接待宾客的上乘菜。

猪羊活血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道名菜。宰猪或杀羊时用放有少许盐的瓷盆接下鲜血200-300毫升,边接边用筷子搅拌,使其不凝固。稍待片刻放入新鲜泽兰草、大蒜、盐等混匀,再让其慢慢凝结。吃的时候直接用大匙舀,每人吃1-2匙。此菜虽然看来鲜红,但入口毫无血腥味。

彝族的坨坨肉又叫“墩子肉”,因其每一块肉成坨状而得名,节庆时或有客人时才做。制作时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热水煮熟,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要趁热即食,吃时双手拿肉,佐以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越嚼越香。

魔芋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隆或乡盛产魔芋,这里的高山汉族喜吃魔芋豆腐。具体的吃法是先将鲜魔芋捣碎成生魔芋糊,然后倒入锅内煮熟,放入少许石灰水搅拌煮沸,稍冷却后魔芋糊即成为一整块,再用刀切成小块,就制成了“魔芋豆腐”,既可单独烹食,亦可佐其他菜肴共食,清爽可口。

“菜豆腐”又叫“菜和渣”“连渣闹”“渣豆腐”等。是用豆浆和碎蔬菜放进锅煮沸、搅匀,滴入酸汤,使其稍结成块状做成。

仡佬族的玉米饭,要经过磨、筛、匀、蒸等制作过程,将煮成半生半熟的大米一起蒸熟拌匀,叫“混合饭”,和菜豆腐一起吃风味尤佳。

(4)风味小吃

糯米肠是隆林苗族的一道特色风味。杀猪前晚用温水泡好糯米,放入草果、盐拌匀。次日杀猪后,洗净猪大肠,内外翻转,把糯米往猪肠内灌满,用绳绑成若干节,放入大锅中水煮至糯米熟透,取出趁热吃。也可放入蒸笼中蒸热,再切成小节吃。

麻雀蛋用糯米粉配熟饯(糯米面调水煮熟)红糖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揉成团,用擀面杖拼成片,再用刀切成小手指大小的小块,放进油锅中炸,边炸边用漏瓢揉使它变圆到黄即可。因形状犹如麻雀蛋大小,所以叫麻雀蛋。

隆林其他特色小吃还有米豆腐、麻糖、糖绞绞、米花团、油团、芭蕉芋粉、豌豆凉粉等。

(5)腌制品

辣椒霉豆腐是苗族人每餐必备食品,一般为冬季制作。把水豆腐压干后,割成方块置于竹箩上,覆盖上竹叶或专用的青树叶,待发酵至霉腐起黑斑和霖菌丝以后取出,在阳光下晒干,拌上酒、姜、花椒、辣椒等,放人坛子里腌制即成。吃时直接舀在碗里便可食用。

酸辣酱选用生红辣椒、生姜洗净晾干,也可放适量的蒜米,加盐,剁碎放入罐中,加入少量米酒,忌沾油污。密封一段时间便可食用。

其他腌制品还有梅干菜、水豆豉、溠辣子等。

(6)酒

生活在高山地区的隆林少数民族,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为了抵挡严寒,都有喝酒的习惯,还将敬酒作为迎客礼仪,彝族人更有“课课用大碗”之说。隆林少数民族自酿的酒基本都是苞谷酒,也有糯米甜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制酒饼。

隆林壮族酿酒以金钟山“炮台酒”为代表,这种酒因产于金钟山乡炮台屯而得名。炮台酒透明清冽,香味醇厚细腻,是用玉米精酿的一种白酒,100斤玉米能酿出25斤左右,度数高的倒入杯中有气泡点点,如绽放的花朵,叫“花酒”;度数稍低的统称“常号酒”。除此之外,壮族还有各种自制的“土茅台”,即大米酒、玉米酒、甘蔗酒、糯米甜酒、红薯酒等。

6. 其他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1)十二生肖圩场

以十二生肖冠名为街名或称“……场”是隆林圩日独具的特色。隆林圩日是6天一场,以生肖轮转,方便记忆,又有别汉族的圩日。目前保留这些生肖名称的圩场或地名有:蛇场、猪场、狗场、龙场、牛场、羊街,其他地点已经改称,如德峨等,但仍然按生肖排序赶街。“赶街”是指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人民赶圩的俗称。自古以来隆林街市长盛不衰,以十二生肖作为圩日地点名称,如同十二幅变幻无穷轮回的民俗风情画卷。

(2)壮族“安花”仪式

隆林新州的壮族婚礼要举行“安花”仪式。新郎新娘由一对手拿点燃 “火炬”的孩童陪伴步入厅堂,由孩童先作拜堂表演。表演中,如果陪童出错,就要被罚酒;表演得好,亲友们拍手喝彩,还会拿糖果奖赏陪童,十分热闹。轮到新郎新娘拜堂的时候,同样要举行“安花”。新郎新娘拜堂顺利,陪童也能得到糖果;做错了,不但被罚酒,还得重新拜一遍。新郎新娘拜堂后进洞房,“安花”才告结束。

(3)偏苗“三恋”

隆林苗族六个支系中,偏苗和花苗恋爱比较自由。偏苗的传统恋爱方式归结起来为“三恋”。“三恋”指的是未婚男女青年,通过跳坡节(坡恋)、赶街做客(街恋)、农闲时跳月亮(月恋)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由此产生爱情而缔结婚姻。

(4)彝族毕摩教信仰

毕摩教是在彝族奴隶制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宗教体系,是由彝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因其神职人员称为“毕摩”而得名。毕摩教信仰多神,而以天神、土主神和祖先神为主神,最高神是天神。在彝族社会中,毕摩是从事毕摩教法事的神职人员,也是经史学者和教授者。担任毕摩的神职人员必须从师,通晓毕摩教经文和各种法事礼仪,见习合格,正式领职后才能任职。在现存的毕摩教信仰中,还保留着许多自然神灵与鬼怪,这是毕摩教信仰中保存下来的原始宗教的信仰遺存。

(5)彝族“抹黑脸”

黑色在彝族人的心中是吉祥的标志,抹黑脸在彝族被认为是赐福的象征。每逢春节、火把节或喜庆时,青年男女相互嬉戏、交友,便采用“抹黑脸”这种特有的形式来表达;或者村寨来了嘉宾,好客的彝族人民也会以这种特有的形式来欢迎宾客的到来。

(6)仡佬族“破钱为誓”与“骂亲”

仡佬族情侣感情发展成熟,便“破钱为誓”。即将一枚铜钱用刀斩成两半,各持其一,私定终身,以后便“死也同跟”。

婚礼接亲当日,女方的长辈、兄弟姐妹和亲戚要把媒人“痛骂”一顿,仡佬族认为骂了才吉利。内容主要是:“我家的人是人,不能用猪来换。”“钱买不了我家的人,不许你们把我家姑娘当鸡鸭买卖。”新娘母亲骂得最凶。这时媒人低着头装聋作哑,任凭亲家骂个够。

(7)特色体育活动

隆林各少数民族有很多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特色体育活动,能增强当地少数民族与外地客人的互动,使客人融入当地群众,便于客人更切身地感受当地气氛,更深地了解当地风土民情。

踩风车是隆林壮族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浓烈的原始宗教色彩。踩风车活动最初是作为一种求神拜祖的祭祀仪式和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多子多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隆林县政府把踩风车当做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起来。壮族风车的形状、大小与灌溉用水车基本相同,木制,风车上吊有4-6块秋千座板。整个风车由4-6人协作转动,如协作得好,转速可达两三秒一周。技术好的青年男女还能在风车转动时展示单手吊圈、双手吊圈、360度翻杠、坐立吊板等绝技,争当寨里英雄。如今,踩风车活动也成了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

打陀螺是隆林壮族和彝族一项对抗性较强、规则齐全的竞赛项目。陀螺用坚硬的圆木制成圆锥形,末端有铁尖,能立于地上旋转。竞赛双方队员为7-8人,每队选出队长。比赛时,两队各放出一个陀螺,两个陀螺相互撞击,哪方陀螺被击中弹出场外即算输。通常队员先相互打,队长压轴,与打擂台的形式相似。

爬杆源于苗族跳坡节的爬坡杆竞技活动,一般为小伙子参加,以爬上坡杆拿下红腰带和奖品为胜。技术好的小伙子还能在爬杆时做“金钩倒挂”绝技,赢得姑娘欣赏。

打磨秋是隆林彝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彝族各村寨在寨中平地竖起一根约3米高的木桩,其上横套一根9-12米的圆木,可在空中旋转运动。打磨秋时,两人各在圆木一端,以相反方向手扶并以腹部贴住圆木,交互用脚蹬地配合旋转。技术好的青年人在旋转时,还能互抛香包、捡花,以及在圆木上做“凤凰展翅”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二)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 开发现状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3〕9号)中明确提出“增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隆林各族自治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为隆林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巨大的产业资源和动力。隆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和百色市有关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加强县域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积极出台促进隆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积极推进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落地,较好地推动了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清晰、雏形初显,尤其是一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入了全面建设和投入运营状态。

从游客数量情况来,隆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游客的快速增多,2010年隆林全县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500万元;2011年接待游客43.16万人次,旅游收入8632万元;2012年接待游客51.19万人次,旅游收入36625万元;2013年接待游客6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0.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00万元,同比增长25.82%。①这些旅游收入中,文化旅游产业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占比增长更快,越来越发挥出隆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巨大区位优越性。

(1)积极出台政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政策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旅游产业因其投资成本大、利润回报周期长、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和行业本身的特殊要求等原因,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给予大力扶持。为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推动隆林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百色市人民政府和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大力推动隆林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县一级的扶持政策有《隆林各族自治县贯彻落实百色市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隆林各族自治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隆林各族自治县领导联系推进旅游项目责任制工作方案》等,这些扶持政策和措施对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隆林各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年)》更是对隆林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对隆林发展文化旅游业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2)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大力度的整合和开发,积极推动隆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自治区到百色市,到隆林县党委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了财政投入推进当地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助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如,从政府层面上,加大对当地民族村寨村民的生产扶贫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通过扶持帮助提高当地民众生活水平,并借助国家实施农村“村村通道路”工程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惠民项目等,全面修建当地各村寨水泥道路,使当地农村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加快文化旅游的开发进程,实施整村搬迁或农村村寨整体改造,整体改造了天生桥、张家寨等民族村寨,也使当地卫生、居住等农村社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改变了游客对当地民族村寨“脏、乱、差”的消极印象,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游客流量的增多,促进了文化旅游產业的发展。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在加强政策扶持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加紧规划编制,加大了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尤其是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投入启动资金,加大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当地文化旅游项目。如对隆林的特色民族村寨团石进行规划设计,以团石古老的高山茶和团石火把节为文化品牌,形成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引进城投公司资金进入团石开发,依托团石火把节为文化载体,开发团石古寨的高山茶叶等,促进了沿线一带的传统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每逢彝族火把节时,当地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此外,引进的民族风情园、民族古寨等重大旅游项目也在积极筹划推进中,计划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开发建设、总投资8亿元的隆林民族古寨项目,已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作为旅游招商项目顺利签订合作协议书,并通过立项审批。

(4)深入挖掘傳统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县域民族文化品牌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县域,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文化基因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形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活的博物馆”。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要推动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则离不开对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积极打造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品牌,使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隆林各民族地区开展考察研究,深入挖掘隆林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并注重对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和整合,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适当开发利用,焕发新的时代价值和市场价值。隆林现在每年重点办好“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歌会”等4个民族节庆活动,积极打造民族节庆旅游品牌;积极组织摄影家队伍、民俗学专家、影视爱好者等各界文化艺术团队深入隆林各地区开展考察和摄影,做好非遗项目的信息登记及搜集整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挖掘工作等,使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得到更好传承传播,外界游客也对隆林特色文化符号有了更多了解,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分别为隆林县拍摄的两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远方的家》(反映被录入国家保护传统村寨名录的隆林县金钟山平流壮寨风情)、《保护文化,传承非遗——隆林非物质文化工作实录》;每年都举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每年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申报“苗族跳坡节”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申报“苗族服饰制作技艺”“北路壮剧”“彝族祭送布谷鸟节”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开展“山歌进校园”活动,邀请山歌传承人进到民族实验小学、德峨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传授山歌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隆林各族自治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精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需要大力提升的空间。

(1)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专项政策扶持

当前,不管是从百色市一级还是隆林县一级层面,尚未有政策或措施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专项扶持或提上党委政府专题研究推进议程。前文提到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贯彻落实百色市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隆林各族自治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隆林各族自治县领导联系推进旅游项目责任制工作方案》等各项扶持政策,均是党委政府站在旅游的大视角上制定出台的,很多条款都重在推进自然景点的建设,而对文化旅游这样的专项内容仍然缺少系统的扶持政策和措施。200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编制的《隆林各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未能得到很好地推进实施,规划中也没有把文化旅游作为专项内容进行研究和扶持。

(2)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规划编制仍然不足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且很多概念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合理性开发问题,文化的属性更强,技术性要求更高,需要有专门的、专题性的规划编制来统领整个产业的开发。从目前情况来看,隆林各族自治县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缺少统一认识,有些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认识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尤其是缺少专项的、专题性的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编制,这使得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缺少完善的系统性的纲领。

(3)文化旅游产业缺少连片开发、积聚发展的辐射力

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在推进文化旅游开发方面仍然是以具有可视性的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如开发了张家寨、平流寨等村落,而且主要是以开发当地的民居建筑为主,显得较为零星,连片开发、积聚开发的辐射力力度不足。零星开发会使游客在出游过程中的旅游成本增多,而旅游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理。

(4)开发力度不够,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不足

当前,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就目前的开发程度而言,开发的力度仍然远远不够,很多开发模式仍然是属于“浅开发”的模式,仍未对整个区域进行深开发、整体开发,开发模式显得滞后。此外,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利的一面,没有很好地按照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规律进行保护传承,而是进行了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传统文化本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一)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SWOT分析方法,是经济领域用于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此方法对正在开发的隆林文化旅游业进行建模分析,有助于隆林决策者根据本县资源的优势和缺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拟定出科学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战略。

1.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strengths)

(1)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①民族风情的“多样性”

隆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县有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各民族都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和彝年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和拜树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和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构成了活态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隆林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比如仅苗族就有偏苗、白苗、红头苗、青苗(清水苗)、花苗、素苗六个支系,不同支系的得名都是以自己的服饰划分,形成了绚丽缤纷、色彩斑斓的服饰文化。又如壮族的婚嫁习俗颇具特色,隆林沙梨乡的壮族传统婚嫁习俗,由问亲、订亲、成亲、回门四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习俗:“问亲”要提100个月饼到亲家做见面礼;“订亲”要“喝小酒”;“成亲”的习俗有“嫁女酒”和“媒亲酒”;“回门”有“不落夫家”习俗,谈情说爱以唱山歌为媒。

②民俗文化的“活态性”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世代相传,保存完整,至今仍然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苗族跳坡节上的芦笙舞,彝族火把节上的打磨秋和抹黑脸,仡佬族的尝新节和拜树祭祀活动,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和八音弹唱,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及各少数民族的挑花、刺绣、纺织等手工艺品都散发出独特艺术魅力,极具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是吸引游客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

③环境资源的“稀有性”

隆林森林覆盖率面积达64.58%,拥有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哄豹自治区级保护区和野猪岭风景区。保护区内风景优美、自然植被丰富、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是民众休闲观光旅游的首选之地。

隆林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有著名的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大型水电站。一级水电站的坝高180米,堪称“亚洲第一坝”。

天湖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境内,因修建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而形成。湖面面积178平方公里,蓄水108亿立方米,相当于3个云南滇池,10个百色澄碧湖。湖内有三十多个岛、58个半岛,由于它位于万峰重峦上,又名万峰湖。万峰湖烟波浩淼,重峦叠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中、晚景致各异,有一日三景的美誉。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包括贵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东西峰林和万峰湖三部分,是广西隆林和贵州省兴义市的共享资源。

天湖水域可打造的旅游景点主要有:水山石林、神龟上山、猫鼠下棋、万宝归库、雄鹰展鹏、双驼迎宾、水破山门、藏宝洞、野猴山、手爬岩等。景区内有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电站,气势雄伟的天生桥拦河高坝,朴实别致的壮族村寨,峻峭的峡谷,融山、谷、湖、林于一体,集游船、漂流、垂钓于一体。

④三省交界的“便利性”

隆林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交界,处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结合点。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跨省旅游的便利性。

(2)政策优势

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府研究制定了《隆林各族自治县贯彻落实百色市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隆林各族自治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隆林各族自治县领导联系推进旅游项目责任制工作方案》等,并成立了隆林各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落实了旅游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启动了文化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

(3)客源优势

据《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9年,广西接待的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到了2012年翻了一倍,旅游人数已达2.11亿人,实现的旅游总收入达1659.72亿元。数据显示,国内的客源主要来自两广,其中又以广西游客所占比重最大;入境客源多是来自港澳台和亚洲国家的游客。这说明广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逐渐形成庞大的旅游市场,逐年发展的文化旅游业正成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期间,百色市的文化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据资料统计,仅2012年,百色市就接待游客1361.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6.30亿元,同比增长21.15%,显示出 “一极三地五品牌”战略①带来的品牌吸引力和游客对百色旅游市场的热情。

据隆林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隆林的游客数量也有了明显增长。2011年,接待游客43.16万人次;2012年,接待游客51.19万人次;2013年,接待游客61.71万人次。三年间,游客数量共增长27%。②

由资料可见,隆林各族自治县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已吸引广西乃至区以外游客自行前来观光旅游,在旅行社还没正式介入的情况下就已显露出热点旅游目的地的趋势。

2.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

(1)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①景区路况条件较差,游客往返不便

隆林全县属山区地形,通往景区的公路多为盘山公路,弯多路窄,因节庆活动造成堵车或限制通行的情况较多。如自驾游去德峨的游客只能泊车镇外,步行往返。有的公路路面尚未硬化,因天气不好影响交通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游客往返的难度,如通往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哄豹自治区级保护区的公路和通往花苗聚居地洞沟村的进村公路等常有此类情况发生。此外,隆林的旅游专线车尚未推出,造成游客前往需多次换乘,往返极其不便,也成为影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②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欠缺

隆林文化旅游业仍然处于開发的初级阶段,已开发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宾馆或农家乐客栈缺乏。如苗、彝、仡佬三族聚居的德峨镇,缺少卫生舒适的休闲宾馆,也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场所,限制了游客停留住宿的打算。

③文化旅游景区的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隆林的景区环境卫生和圩镇餐饮点的卫生条件较差,未能向游客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如厕后的用水困难令游客尴尬。这些与游客息息相关的卫生因素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满意程度。

(2)文化旅游品种单一,缺乏有效规划

目前,隆林正在开发的主要文化旅游景点有以民族聚居地景色为亮点的德峨苗街、张家苗寨、大树脚苗寨等;主要文化旅游项目有以民俗节庆为特色的隆林苗族跳坡节、隆林彝族火把节、隆林仡佬族尝新节和隆林壮族排歌节等。而这些景点与节庆的安排缺少系统策划,游客享受不到“白天看景点、途中有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

同时,针对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只在某些节庆上才有,如在隆林苗族“跳坡节”、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上才会有一些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体验的文化娱乐节目。这些节庆上的文化娱乐活动难以常态化,在非节庆时间游客无法参与体验。主要景区内缺乏参与性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娱乐活动,游客只有走马观花的感觉,没有亲身体验,只见景的表象,不明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无法享受民族文化旅游的感染力。

(3)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特色不足

本课题组多次深入隆林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和民族聚居地实地考察,参与了四个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所得印象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节庆活动和景点打造没能按原生态和非遗的要求来组织与规划,致使节庆内容呈现出较多现代创作和政府参与的痕迹,这种特色不鲜明的民俗节庆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的有:民族节庆、民族村寨、乌龙山庄、野猪岭等,但开发的层次不高,多为观光游览,文化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深度的体验式旅游基本没有开发,民族文化丰富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特别是民族风情深度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旅游产品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隆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4)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弱、规模小,难成体系

在竞争激烈的文化旅游市场中,如何迅速打造旅游景点,创出品牌,除提升景点的硬件条件外,景点的管理、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软件条件都直接影响到景点良好形象的传播。因此,文化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是文化旅游业从业人才整体素质的竞争。

据了解,目前隆林县的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在人才结构和分布、管理机制、从业人数、素质等方面都未能达到隆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文化旅游服务方面,旅游宾馆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其次是文化旅游市场拓展方面,全县只有一间专业旅行社,人才缺口突出;再次是基层人员方面,以文化旅游谋生的农家乐的从业人员数量有限。这些短缺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将制约该县的文化旅游业发展。

3.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机会(opportunities)

(1)观光旅游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需要

当今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大自然,希望到大森林、大自然中去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探奇揽胜、丰富生活,达到增进身心健康、愉悦身心的目的。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排解和释放的心理需要,推动了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到大自然中旅游已成为时尚。

(2)我国已进入国民休闲大旅游的时代

根据全球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时,大众旅游消费开始形成;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的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長。到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为4361美元,2011年上升到5587美元,2012年已达6100美元。我国的大众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的整体保持大幅增长态势,全国旅游总收入从2006年的893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2600亿元,增幅达41%①。“十二五”期间这一数据更是快速增长,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国内的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有专家预测,全国旅游业收入可达2万亿元②,而文化旅游收入就达到4000亿元(如下图所示)。

(3)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文化支撑

2009年,我国先后出台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这些政策性文件,对加快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旅游产业链的文化价值起到积极作用。

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将传统的观光旅游向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延伸,使休闲度假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博物馆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快速发展,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建立起文化旅游细分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旅游需求。

(4)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隆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

文化旅游是现代都市人休闲、放松、体验、求知的心理需求。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俗,其民风越浓,个性越鲜明,越能吸引旅游者的向往。与全区旅游先进地市县相比,隆林属于旅游后发展地区,但其保存完好、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未受污染的森林植被,辽阔的湖泊风光,特色鲜明的民族美食,都将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之一。

隆林县政府每年打造的“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歌会”都将成为隆林文化旅游的主打产品,正在规划的德峨苗街、张家寨、大树脚苗寨人文景观可升级成为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天湖的湖泊风光景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哄豹自治区级保护区可打造成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些稀有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今的旅游热潮中,将成为隆林发展文化旅游的主力军。

(5)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隆林文化旅游的有力支撑

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批复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自治区发改委也已批复同意《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广西百色市隆林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两个《规划》将隆林全县共有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建设等六大类1895个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规划盘子,项目总投资197.3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4.71亿元。这些项目都将对隆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景点打造、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把文化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共同发展的思路,整合了现有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改善了当地民众的居住条件和旅游环境,它切合国家当下的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极大地推动了隆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已经实施的隆林县城主要街区的建筑物立面装饰工程,突出民族地区建筑特色;张家寨苗寨景点打造,在保留原始苗家干栏建筑风格的同时,又修缮了乡村道路,建设了配套旅游设施,呈现出的是整洁、古朴的苗寨人文景观。除此之外,隆林将全面推进德峨风情小镇建设。计划完成张家寨、红荣、大树脚等6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改造工程后,还将完成12个乡(镇)和148个村庄规划任务。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14—2025年)》中,提到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办休闲渔业、乡村田园与农业观光、主题农业园区、农业体验活动、现代农业新村和特色产业村落,并提出要依托生态山水,山地森林等资源发展旅游康体养生产业。这些因地制宜的规划,将大大丰富隆林的文化旅游产品,对加快隆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4.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威胁(threats)

(1)同类旅游产品与邻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二位,国民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旅游消费迅猛增长,国内的旅游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由于隆林地处滇黔桂交界处,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威胁和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在当前以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为资源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隆林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威胁和挑战。

①来自邻近县旅游市场的竞争

与隆林相邻的西林县和田林县同样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都在规划以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为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口。如田林县确定了“一区三线”①文化旅游业发展战略,把田林县打造为森林观光、民族风情、养生避暑、休闲娱乐的旅游目的地;西林县则提出了“五个生态”战略发展目标,着重打造“五张旅游精品名片”②,主动融入到滇黔桂金三角旅游圈。这两个县加大投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势必对隆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构成竞争。

②来自本自治区旅游市场的竞争

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民俗文化。又因多居住在山区,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各有特色,有些景点已开发成熟,早已名声在外,如大新县的德天跨国大瀑布、名仕田园等;有些逐渐成型,如三江侗寨等。这些都是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亮点的旅游景点,自然会分走旅游市场的部分客源,对尚未发展起来的隆林文化旅游的客源是个不小的威胁。

③来自滇黔两省旅游市场的竞争

西南三省滇黔桂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其中云南省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有25个少数民族,贵州省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云南省的壮、苗、彝3个少数民族和贵州省的壮、苗、彝、仡佬4个少数民族都是隆林各族自治縣共有民族,两省与隆林共有的少数民族在民族风情方面,如民俗、服饰、饮食习惯和信仰等都相差不大。滇黔两省的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早,品牌影响大,已经对隆林文化旅游市场形成了威胁。如邻近的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普旅游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2014年,该县接待游客4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8亿元;又如与隆林隔江相望的贵州省兴义市的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伤疤”,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市走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到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增长14.28%,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7.5亿元,增长33.8%。

(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在少数民族地区搞文化旅游开发,既要通过旅游开发来达到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更要重视保护好少数民族的文化旅游资源。否则,将会带来以下三方面的矛盾。

①文化同化的矛盾

社会发展,文化变迁,这是自然规律,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渗透到我国,直接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导致悠久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影响。同样,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同化,因此,有意识地保护本民族文化,守住民族文化的根,意义更为重大。

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经济处于劣势,对自身的文化保护投入有限,难以承受外来强势文化的侵蚀;二是对本民族文化缺少认同,自愿放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接收外来文化观念;三是为发展经济而迎合外来资本的需求,片面地将外来文化嫁接到民族文化中,导致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歪曲或走样。如,在文化旅游项目中为附和游客的猎奇口味,将民族文化资源舞台化、商品化进而庸俗化,违背了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禁忌和规矩。

②过度开发的矛盾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海拔较高。全县以山地为主,土山之间有石山,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壮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有水田的区域和土山地区,而苗、彝、仡佬三个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石山地区,植被脆弱。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是制约隆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文化旅游产业导入民族地区,不仅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规划好旅游景点用地的合理性,预防因过度开发造成的山地荒漠化的风险,还要引导景区的群众自觉地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因发展文化旅游业而有可能带来的破坏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③社会关系复杂的矛盾

相对于封闭的自然经济,文化旅游业会带来大量的游客和以商业为目的的暂住人口,形成不同以往的新的社会关系,这种非乡亲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与原有族群社区相比,社会关系也更为复杂。而游客和外来暂住人口会把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带入,导致不同观念的生活方式产生矛盾。避免和化解这类矛盾,需要确立科学的文化旅游发展观,以积极的文化观为主导,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利用好文化旅游开发这把“双刃剑”。

(二)SWOT矩阵:不同情况下隆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通过分析隆林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可以用SWOT分析模型将所梳理的信息建立起SWOT矩阵,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并对SO、ST、WO、WT策略分别进行分析,设计出不同条件下有助于隆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如下表)。

1. SO战略:增长型战略

SO战略是在大环境良好条件下,相关政策倾斜所采取的增长型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均GDP在2015年突破5000美元,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大幅提高。目前全国旅游市场正快速扩张,每年仅文化旅游的人数已达10亿,收入达4000亿元人民币。

早在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發展旅游业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还第一次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并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整体形象的国家大旅游战略。2012年,国务院又批复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自治区发改委也已批复同意《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广西百色市隆林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这些政策的出台给隆林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3年就对广西的旅游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提出打造“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①。百色市也制定了“一极三地五品牌”的战略定位,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因此,隆林可抓住全国旅游大发展的有利机遇,稳步推进全县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并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

2. WO战略:扭转型战略

隆林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隆林文化旅游业尚属起步阶段,相关的交通和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有待改善,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行社还未形成良好的互动系统,这些缺陷直接制约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合力扭转不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局面,用扭转型战略将被动化为主动,推动隆林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建立起完善的文化旅游业并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需要长期的发展战略,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地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有所倾斜,还要加大融资渠道,用文化旅游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缩小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

3. 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在旅游市场利好的大环境条件下,隆林的文化旅游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类似景点的竞争威胁,如邻省或临县的同是以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为亮点的旅游景点及旅游产品。面对资源相似的旅游产品竞争,则必须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全的多种经营战略,应对外来的挑战和威胁。

4. WT战略: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是将系统控制论中的反馈思维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旅游市场的竞争随时间、游客趣味和政策而变,它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因此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设计相应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调整战略战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降低因竞争带来的风险,确保隆林的文化旅游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在政策上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的支持,我国的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隆林各族自治县应积极抓住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一要创新机制,扩大融资渠道,扭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缓慢的局面;二要稳步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树品牌、推产品,做强做大隆林文化旅游市场,加快隆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

三、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五年开发策划

(一)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理念、范围、目标及依据

1.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理念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把握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宏观战略和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的区位优势以及多彩的民族风情、优美的山水风光、优质的生态环境等文化资源特色,以生态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掘、提炼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使之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品位较高的文化旅游产业,推动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其建设成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2)开发理念

利用现代眼光,挖掘隆林独特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用创意、创新和高科技作为推动力,打造原生态、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品牌,开拓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①转变文化资源保护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开发理念

隆林各族自治县拥有原生态的苗、彝、仡佬、壮等少数民族文化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其进行开发难免会使脆弱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资源受到冲击和破坏,仅依靠政府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进行文化旅游开发要由被动的政府保护向主动的经营性保护转变,以发展促保护;由静态的维持保护向动态的风情繁衍保护转变,以活化促传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市场运作、利益的驱动来活化原生态民族风情,最大限度的减少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把握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

②优化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使文化旅游资源主题化、集约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隆林是各民族自治县,各民族文化五彩纷呈,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根据隆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开发条件,采取主题化、集约化的手段,合理布局,进行资源的聚合,通过移植、借势、嫁接等多种手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利用隆林民族乡村结构布局的组团集群优势,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采取主题化展示策略和“一乡一品”的开发战略,一片区域设定一个民族风情体验主题。在旅游城市建设、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凸显某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形成多乡镇、多个性的系列化产品谱系和整体性的深度体验文化旅游业集聚区,便于旅游线路组织,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③结合高科技,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使无形的民族文化有形化

体验式旅游开发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方向,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是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文化大部分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不利于旅游者短时间内直接感受和体验,必须借助建筑、艺术文化符号、道具、材料等辅助载体,采用艺术手法,通过营造氛围、制造环境、设计场景等,固化某些文化特征,使文化风情场景化、有形化,以供游客品味和体验。此外,还可以应用灵活的解说方式和现代化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形象生动的传播隆林的民族文化,使主体、客体或载体之间在各种游乐中实现互动,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④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各民族文化内涵,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隆林文化旅游最大的亮点,因此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就应该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充分研究市场,把握市场动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自身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文化旅游产品作为载体,采用变形变异、嫁接组合、卡通化等手段,策划、设计、加工、组合、包装成多元化、多功能的有卖点的、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无形的民族文化有形化,让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文化旅游成为“可以带走的文化”。

⑤坚持“以人為本、社区共享”理念

在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秉承 “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社区、村民的参与空间,充分体现让利于民,提升当地村民的参与能力。因为文化旅游资源一般都与当地社区、村民相关,社区、村民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活的载体,承载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脱离了社区的民族文化则是死文化或者伪原生态文化。因此与社区、村民的关系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点,只有通过利益共享,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的富民作用和旅游扶贫功能,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条件,提升隆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才能使文化旅游得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2.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范围

从空间范围看,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范围为自治县全部行政区,包括5镇11乡:新州镇、桠杈镇、天生桥镇、平班镇、德峨镇,沙梨乡、隆或乡、者保乡、者浪乡、革步乡、金钟山乡、猪场乡、蛇场乡、克长乡、岩茶乡、介廷乡。总面积为3500多平方千米。从时间范围看,本次旅游开发策划的时间范围为2016—2020年,时间跨度为5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2017年,为建设发展期,与2013年广西旅游产业大会确定的建设时间相衔接;第二阶段2018—2020年,为跨越发展期,与“十三五”规划末期相衔接。

3.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目标

(1)总体目标

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凸显多彩民族文化特色,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隆林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与知名度;提升文化旅游的产业地位,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素质;优化文化旅游业结构,统筹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建设富有魅力、文化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安乐的文化旅游发展区。

(2)分项目标

①文化目标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旅结合。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国知名节庆旅游品牌,把隆林建设成为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②经济目标

至2017年年底,隆林各族自治县接待游客总量达124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13.4亿元;至2020年年底,隆林各族自治县接待游客总量达204.5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26.6亿元。

③社会目标

利用文化旅游业这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吸纳社会劳动力,扩大就业;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实现旅游富民,构建起旅游扶贫新模式;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培养居民新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幸福隆林”的目标,使隆林各族自治县居民能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④生态目标

通过文化旅游开发,促进生态保护,力争“十三五”末隆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提升环境质量,乡村生态环境优良,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强化环保意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旅游经济的循环式发展。

(二)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模式

1.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定位

隆林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交通便利通畅、气候凉爽宜人,借助这些旅游资源优势,应该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隆林最优先的经济转型项目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助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隆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绿色转型的示范产业以及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产业。

大力打造以隆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主体的民俗旅游、节庆旅游、民族村寨旅游精品;完善隆林文化旅游体系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務设施建设,把隆林建设成为中国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胜地、桂粤进入西南和滇黔进入广西的双向的重要旅游节点、广西避暑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面向西南、面向全国、面向东南亚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2.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

在打造隆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框架内,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1)直接利用式(原生自然式)

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汉、苗、彝、仡佬等多民族的民俗风情浓郁、人民和谐共处,有“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之美誉。采用原生自然的开发模式,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主要内容,以民俗为基础,直接利用原生的传统民居、服饰、饮食、节令、生产、游艺等,建设最具原貌的民俗村(街)供游客参观体验,同时选择部分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组合包装为文化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村、寻找少数民族旅游线路、民族特色工艺观光旅游区以及当地特产及旅游产品购物街等。

(2)主题民俗园式(原地浓缩式)

民俗园是主题公园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将各类民俗事象微缩于特定时间和空间内集中展示,供游客观赏、游乐,满足游客在最短时间和路程内体验、感受和欣赏尽可能多的民俗文化景观的需求。由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多民族聚居、融合,存在分散性分布特征和同质性现象,缺乏整体性,一些少数民族村落典型的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弱化。因此,需要采取主题化展示策略和“一乡一品”的开发战略,用集约化的手段,合理布局,进行资源的聚合,在各乡镇建设以某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主题园。

(3)节庆演艺式(短期表现式)

隆林各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有四个: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其他民俗活动。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不仅场面壮观、主题突出、娱乐性强,而且影响广泛,传播性强,容易引起旅游者的兴趣。传统民间节日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与风俗民情,其娱乐性与社交性也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体验感受,可以给隆林带来不少名气和人气。

举办多种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节、传统工艺展览;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民间艺术教辅活动,进行民间绝艺表演;定期举办民谣、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会、民族舞蹈和地方戏曲演出等;将传统技艺所形成的物化成果作为艺术品进行展览,并转化成印刷品、音像制品等形式,当做文化旅游产品进行销售。

(4)民俗博物馆式(复古再现式)

民俗博物馆是以收藏民俗文物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它将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在民俗博物馆中,游客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细致全面的了解民俗文化的专业知识。进行文化旅游开发,要将传统静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民俗博物馆与动态的文化旅游相结合,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单一收藏功能,遵循市场导向的经营原则,与其他文化设施结合开发,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教育活动,向多功能文化机构发展。同时还要运用现代电子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游客营造出更多的仿真、动画效果,增加博物馆旅游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三)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布局及线路组织

1.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布局

(1)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①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管理运营战略

所谓政府主导型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就是按照文化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更大的发展。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战略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最主要的战略模式。隆林各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脆弱,民族文化旅游仍处于起始阶段,实施这一战略显得尤为必要。实行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战略,要求政府真正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监管,坚持生态优先和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全面实行政府主导,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格局,加快大旅游、大市场、大管理的进程,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速度。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市场运作,强化高效协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样化,有序、快速、健康、全面地发展隆林文化旅游产业。

②据点式开发和点轴式开发、网络式开发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空间开发战略

目前,文化旅游空间开发主要有据点式、点轴式和网络式等三种典型的开发模式。隆林各族自治县应该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旅游产业正处于起始阶段的特点,实行点轴式开发和网络式开发的空间布局战略,依托百色—隆林—贵州、云南高速公路,充分发挥隆林处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滇黔,强化与贵州、云南等周边旅游城市的旅游合作,借助周边旅游城市良好的旅游发展态势,积极融入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格局,发挥其双向通道优势,成为桂粤进入西南和滇黔进入广西的重要旅游节点。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拓、线路共建等,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和周边区域合作的发展机制,借鉴其成功经验,同时大力开发以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品,减少产品的雷同性,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具有隆林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隆林文化旅游业的产业提升和产品建设,联合周边旅游地共同打造滇黔桂金三角旅游圈。

③资源整合,品牌化发展的文化旅游产品培育战略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民族文化是隆林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结合广西旅游强区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隆林的民族文化底蕴,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抓好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等高品位旅游资源,实施精品化开发和整合营销策略,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展示当地文化内涵、符合国际化标准、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旅游精品。加速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全力打造隆林民族风情胜地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通過品牌发展和龙头建设,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全面发展的格局,提高隆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步骤

①第一阶段(2016—2017年)

以民族文化为突破口,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打造隆林文化生态保护区基础框架,建设以壮、汉、苗、彝、仡佬等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包装、策划大型民族文化歌舞剧等演艺节目,举办“中国·隆林民族文化旅游节”,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旅游项目建设上融入各民族文化元素,建设具有展现各民族文化风格的景观建筑、文化街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逐步优化,滇黔桂金三角旅游圈建设不断深化,初步建设成为广西新兴的旅游地、桂粤进入西南的重要旅游节点。

②第二阶段(2018—2020年)

深度挖掘隆林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将隆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隆林民族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著名节庆旅游品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优化县城文化景观建设,推进一批以民族文化、乡村田园为主题特色的星级乡村旅游区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更为完善,旅游服务和监管体系更为完备,交通网络更为便捷,旅游产品体系趋于完善,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成为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中国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胜地。

(3)空间布局

根据隆林的资源特色、交通条件和空间地域,优先打造以隆林县城为中心的旅游点,着力构建百色—隆林—贵州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带和隆林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线,形成据点式和点轴式相结合的空间布局。

①据点式布局

以隆林县城新州镇为中心,辐射城区周边区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在城市建设上展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风情,强调重要景区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此进行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把隆林县城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城、休闲旅游城。

②点轴式布局

注重布局组织,以旅游资源富集区域为重点,注重线路整合,并兼顾其他区域,注重景点密度、未来客源流向、游览线路规划等因素。

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环线:以德峨镇、蛇场乡、岩茶乡、隆或乡、克长乡、介廷乡、沙梨乡等乡镇为核心区域,形成县城—德峨镇—蛇场乡—岩茶乡—克长乡—介廷乡—隆或乡—沙梨乡—县城的旅游线。该区域是隆林民族风情最浓郁的区域,壮、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民风淳朴、节庆众多,民风民俗保存完整,仍保留了龙洞大寨、张家寨等传统村寨,是展现原生态民族风情的核心区域。该线路依托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整合沿线资源,以原生态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为主导功能,重点加强对民族村寨的保护与修缮,完善村寨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民族风情村,使游客能体验到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成为展示隆林民族文化的风情旅游线。

百色—隆林—贵州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带:依托百色—隆林—贵州高速公路以及隆林—天生桥—贵州二级公路,发挥其连接滇黔桂的交通区位优势,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建设文化特色鲜明、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旅游信息服务便利、景区建设成熟的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带。

2.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线路组织

(1)县内民族风情旅游环线

推荐线路:县城—德峨镇—猪场乡—蛇场乡—岩茶乡—克长乡—介廷乡—隆或乡—沙梨乡—县城。

主要节点布局:民族风情走廊、德峨风情旅游小镇、大树脚苗族风情村、龙洞大寨、张家寨、隆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平创意农业园、马场乡村田园旅游区、冷水乡村休闲旅游区。

依托资源:龙洞大寨、张家苗寨、德峨苗街、大树脚苗寨等特色民族风情村;以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歌会等为代表的世居民族节庆文化;民族村寨周围的乡村田园自然风光。

开发思路:依托该环线上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生态乡村田园,通过整合沿线资源,融合开发民族村寨和田园自然风光,打造一批特色民族风情村和乡村田园旅游区,使游客能体验到融入了生态田园的原生态民族风情,以此将该环线建设成为展示隆林民族文化的风情旅游线路。

(2)区域协作旅游线路

①区内联动旅游线路

a. 与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联动线路

推荐线路:北部湾—南宁市—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开发思路:以汕昆、广昆、兰海、钦防等高速公路为主要连接线加强隆林与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南宁、北海两大旅游集散中心的联动,将隆林打造成为广西出省向滇黔方向的重要旅游节点,有效分流广东客源市场及到广东旅游的客源,以此扩大隆林旅游市场份额,提高隆林知名度。

b. 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联动线路

推荐线路: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开发思路:依托汕昆、泉南等高速公路,以隆林“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知名度为基础,以隆林原生态的民俗风情为突破口,加强隆林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以及桂林旅游集散地的联动,并成为广西出省向滇黔方向的重要旅游节点,有效分流湖南客源市场及到湖南旅游的客源,借势拓宽隆林客源市场。

②跨区联动旅游线路

a. 桂滇黔金三角旅游环线

推荐线路: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贵州省兴义市—云南省陆良县—广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b. 滇黔桂粤旅游线路

推荐线路1:云南省—贵州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市—南宁市—北部湾—广东省

推荐线路2:云南省—贵州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荔浦县—阳朔县—平乐县—钟山县—贺州市—广东省

推荐线路3:云南省—贵州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贺州市—广东省

c. 边境风情旅游線路

推荐线路1:贵州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市—南宁市—崇左市—东盟国家

推荐线路2:贵州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市—靖西县/那坡县—东盟国家

③航空联动旅游线路

依托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已有或未来与港澳台、东盟、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或地区的互通航线,以及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百色巴马机场、兴义机场已有或未来与国内主要城市的互通航线,引导国内外游客前往隆林旅游,以此开拓隆林入境客源市场,拓宽隆林国内客源市场,增强隆林文化旅游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隆林壮族》编撰委员会.隆林壮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2] 《隆林汉族》编撰委员会.隆林汉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3] 《隆林苗族》编撰委员会.隆林苗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4] 《隆林彝族》编撰委员会.隆林彝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5] 《隆林仡佬族》编撰委员会.隆林仡佬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6] 《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7] 《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8] 秦波,陈贵利,秦晓军.隆林各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年)说明书[R].南宁: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2014.

[9] 广西地情网[EB/OL].http://www.gxdqw.com/.

猜你喜欢
隆林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百色隆林:迎来深圳市罗湖区8名支教工作者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本地白山羊和隆林山羊冬春季补料效果对比试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