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
【内容摘要】 本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方案与“一带一路”这一行动倡议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以探索中国国际传播的思想路径。通过对海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数据抓取和分析,我们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持续关注,但沿线国家的媒体报道相对欠缺;它更多被呈现为一个经贸合作计划,而忽略了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等意涵。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方案,它在“后西方”的社会语境下,提出了新型的全球化构想,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来说,应当深耕人文、补齐短板,推动“一带一路”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外人文交流;天下大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①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强音,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认同。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中也载入了这一重要理念。
近年来,西方社会风云变幻,“黑天鹅事件”频发,使得启蒙时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和反思。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与民族复兴广获国际关注,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全球吸引力日益增强。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当前国际关系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抽象的理念,那么中国发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宏伟蓝图。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东盟,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壮大,它正在由倡议变为行动,由愿景走向现实。
一、传播图景:世界媒体中的“一带一路”
为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海外传播效果,我们从实际数据出发,对其在世界媒体中的图景进行了观测。本次研究抓取了2013年9月以来谷歌英语新闻收录的提及“一带一路”的全部新闻文本,检索共获得145000篇相关报道(含转发)①,并对抓取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日益获得广泛关注,但沿线国家媒体声音较弱;它更多被再现为经贸计划,而有关人文交流的方面报道较少。
(一)新闻报道热度高涨,媒体来源分布广泛
近些年,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效果明显,“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等也成为中国海外传播的热点话题。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以后,“一带一路”话题热度显著增加,与“中国梦”话题热度相当;2017年以来,“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热度迎来又一轮增长,成为国际媒体上的“中国焦点”,并且热度持续增加。(见图1)
我们对检索返回的145000篇报道进行了排重处理,剔除多次转发的报道,最终选定了751篇重点新闻报道。它们分布于279家媒体或新闻网站,结果显示,媒体来源相对丰富、分布也相对广泛(参见表1)。不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发声较少,这固然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中的强势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应当注重调动沿线国家的媒体,发出更多声音。
(二)经贸话题领跑,人文交流遇冷
在这751篇重点报道之中,我们对其高频词进行了提取和统计,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国家”,其次是“规划”“投资”“习主席”“经济”“建设”“区域”等。
“一带一路”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倡议,其核心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由此可见,它绝不仅仅是一项经贸计划,而是希望能够将沿线国家聚到一起,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五通”互相补充,连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方案。从这个角度讲,“一带一路”希望建设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协作体,更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然而,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海外媒体报道中,过于偏重其经济协作的意涵,而忽略了其更广泛的意义,表现就是,报道中出现的经贸关键词的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层面,比如人文交流(参见表2)。由此可见,海外媒体对于这个倡议的经济意义更为关注。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贸易的功能广为人知的,而如今的“一带一路”合作也往往以经济合作为启动点。
实际上,人文交流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行动,直接作用于“民心相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心相通”这一层面,它不仅为其他“四通”的达成提供了保障,而且本身就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建设方面之一。
在海外媒体报道中出现的经贸与人文的“剪刀差”现象,即与经贸政策相关的词语出现频率远高于与人文艺术相关的词语,表明在“一带一路”的“五通”工程中,“民心相通”这一重要领域呈现不足,价值被低估。
大部分报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整体评价较为客观,也多有肯定,但也有少数报道用词尚存在负面意涵,如部分报道中使用了ambitious(野心勃勃的)、aggressive(侵略的)、threaten(威脅)等词汇,将这一倡议阐释为中国为了自身利益而提出的单边计划;也有报道直接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提出了质疑。
综上,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可以认为,当前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沿线国家的媒体还需要积极调动;整体来看,全球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报道态度较为客观中立,但关键词的频次显示,以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这一方面的价值易被忽略和低估。这也为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我们必须深入解析并深刻理解“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二、“后西方”时代的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
简而言之,以“一带一路”为行动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框架,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国际关系设计,它有潜力在当前纷繁芜杂的世界潮流中,提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有益于世界发展的思想方案。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恰恰能够融通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和国外哲学的世界主义思想,在纷纷扰扰的国际局势中提供一剂思想良方。
(一)西方思想经受挑战与反思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勃兴,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与秩序。在经济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模式;在思想上使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国际关系上,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石的现代世界治理体系,主导了此后三百多年的发展。
在亚历山大·温特看来,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社会语境下,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不同的国际社会文化样态。他根据行为体之间角色结构的差异,总结了国际关系无政府状态下文化的三种类型,包括: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① 这三种文化对应的国家角色定位分别是敌人、竞争者和朋友,因而这三种文化又被称作敌对文化、竞争文化和友好文化。
具体而言,三种文化构成了三种国际关系状态。在霍布斯文化的理念主导下,国家间互动时,彼此的角色结构是敌对,在霍布斯言称的“自然状态”下,上演的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在这一国际社会文化理念下,对立和冲突是常态,人文交流是难以实现的,更不用说“民心相通”。在洛克文化的理念主导下,角色结构就变成了竞争,在竞争状态下,国家间彼此保持了“部分的承认”(区别于霍布斯文化的“消灭”),如相互承认主权等。此时人文交流展开是受限的,其效用受制于自我和他者的再现方式。最后是康德文化,其基础是友谊的角色结构。在这种文化理念指引下,国家间可能相互结合成有利于彼此发展的共同体,“有一种真切的保证,即共同体成员之间不会兵戎相见,而是以其他方式解决成员之间的争端。”② 这种情境下,人文交流机制就有较大发挥空间,以积极的共享观念达成积极的互动结果,从而促成“民心相通”。
可以说,康德文化样式,构成了更具价值吸引力、更令人心向往之的全球国际关系模式。这也就是西方部分思想家所追求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在很大程度上,欧盟的建立,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的追求而实现的。
2016年6月,英国公投宣布脱离欧盟,令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大幅度后退。同年1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说,直呼口号“美国第一!”更在随后宣布一系列带有“闭关锁国”色彩的措施,包括限制部分中东国家的民众入境、计划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等。2017年1月24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017年2月,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本次会议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为题发布报告,预警“后西方时代”到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爾甚至这样判断:“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动荡不安。一些西方社会以及自由国际秩序最根本的基础在发生动摇。”③ 放眼世界形势,透视国际秩序,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世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整体攀升;从“美国优先”到英国“脱欧”,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思潮也在许多西方国家抬头。正如《2017年慕尼黑安全报告》所指出的,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治理体系所产出的积极效果越来越少。① 国际社会都在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东方,聚焦中国。
(二)中国方案带来新的启发
亚历山大·温特的“三种文化样式”是一种理论上便于操作的划分,实际上国家间的关系互动往往是动态的、复杂的,并不能与理论一一对应。从世界范围内看,机械地划分“三种文化”和角色结构关系存在解释力上的不足。如有研究者指出,“与欧洲社会经历的霍布斯—洛克—康德文化不同,东北亚国际体系没有经历霍布斯文化阶段……东北亚中朝(韩)日三国间的身份不能简单地用敌人、竞争对手和朋友来定位,而是经历了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上下尊卑的等级身份、敌对关系身份、竞争对手身份的历程。”② 这促使我们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从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寻找答案。
从唐朝直至清朝,中国与朝(韩)、日等国之间建立的联系纽带,与当前的民族国家竞争体系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也提醒我们,所谓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方案,并非亘古不变、天经地义,其实恰恰是某种思想方案的具体实现。在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需要一种关于世界秩序与全球图景的理论想象。通过历史性的梳理,我们认为,在反思当前民族国家竞争中帝国主义逻辑的同时,还可以从中国的历史资源中汲取“天下体系”思想的养分以及在近代思想中寻求“大同”思想的可靠性与解释力,进而探讨中国对外传播的新理念。③
中国哲学家赵汀阳便依据中国古代思想,提出“天下体系”的理论,力图超越国家的政治单位,提供不同于民族/国家的价值尺度。这对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降,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现代国际体系提出了挑战。后者立足民族国家,首先关注的是“各美其美”;前者“使旨在发展世界公利的世界集体理性行动成为可能”④,更注重“美美与共”,进而实现“天下大同”。
随着历史的演进,思想不可能固守一隅,必须交互映照,融会贯通。西方的世界主义和康德文化,与中国的天下体系和大同思想,可以有很大的对话空间,比如它们都在试图解答如何超越冲突框架发展出普遍合作的问题。尽管这些理念也被质疑是一种“乌托邦”的假想,但毋庸讳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语境能够对相似问题给出不同解释,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中求同存异的思想为处理国家间互动的文化接触提供了理念保障。这也是中国的传统价值取向指引:世界是“无外”的,没有“我们”与“他们”的鸿沟,因此,不同文明可以坦然共存。① 用老子的思想来说,就是“以天下观天下”②,这一理念为国际体系因无政府状态而引发的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思想,为中西方思想的融汇提供了熔炉。如果说,我们通过向后看,在中国思想中挖掘“天下大同”的思想;通过向外看,在西方理论中汲取“世界主义”的养料;那么,马克思主义则带领我们向前看,积极探索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命运。
可以说,以“一带一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解决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提供的一种中国思路。在“逆全球化”趋势涌动的今天,中国成为新型全球化的推动者。王义桅将古代丝绸之路称之为全球化1.0时代,将近代西方开创的全球化称之为全球化2.0时代,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则开创了全球化的3.0时代。③ 这一新型的全球化构想,实现了由民族国家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升华,推动了从竞争范式到合作范式的转变。因此,我们也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考察、重思“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实效,以推动这一理念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三、深耕人文,以“一带一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不断有新的国家和组织响应、支持、加入,“朋友圈”正在不断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认识,不断深思如何在更广阔的层面进行价值引领,发出中国声音。
王毅外长指出,“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 ④。但是在“一带一路”的海外媒体呈现中,人文交流这一支柱的重要性被低估、被忽视,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使“一带一路”的全面内涵受到了曲解。在“后西方”时代,中国崛起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声音也增强了感召力,扎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三大资源的中国方案,也有可能为思考现有世界体系存在的问题带来启发。可以说,立足“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具有极大创造性、极强解释力和极高吸引力的中國方案。诚如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主席菲利普·查沃斯的评价,“从长远来看,世界各国和联合国都会从这一理念中受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人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的远见卓识”。
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来说,我们应该在人文交流领域努力深耕,争取突破。一方面,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支柱,人文交流的缺失会诱发“短板效应”,长远来看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和落实;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依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有可能形成与“一带一路”优势的对冲。海外媒体报道中,已经提示我们保持警惕,防止“中国威胁论”可能产生的激活效应,对“一带一路”形成扭曲。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带一路”中的人文交流内涵被低估,与倡议本身受到质疑和扭曲,在逻辑上存在着同一性。一方面,人文交流价值被低估会直接导致过度解读“一带一路”的经贸政策属性,结果会催生对倡议动机的质疑和对倡议理念的扭曲;另一方面,当前纾解质疑和扭曲的方法,根本上还是要回到人文交流的框架内,以实现民心相通,达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目标。
总之,在“后西方时代”,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思想方案,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行动方案,成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发展的一套中国方案。中国的国际传播应当登高望远、深谋远虑,从人文交流入手,推动全球社会正确理解“一带一路”的全面内涵,从而促进民心相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