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生看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

2017-05-30 20:21:37吴超吴磊徐朝军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研究生教育

吴超 吴磊 徐朝军

[摘要]对2016年全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方向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其中26所院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点的招生数据,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招生院校及其类型、招生院校地域分布、培养方向设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类别等维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成人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和培养取向,并揭示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存在博士研究生教育较为薄弱、招生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招生院校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培养方向设置有待优化、入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招生选拔;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2-014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2026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而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作为从事成人教育的主要力量,肩负着传承与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1]。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本科阶段教育尚未建立,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可分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前者多为高级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而后者则多为学术创新人才,具有深厚的學术造诣,在成人教育学研究中起着引领作用。纵观我国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一枝独秀”创设成人教育学硕士点以来,各院校相继建成了一批有自身人才培养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在该学科领域经过10多年的耕耘,学术成果斐然,并于2004年建立了全国首个成人教育学博士点。不仅如此,具有更加专业性、开放性、学术性的成人教育研究机构也陆续建成,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浙江大学的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等。

建设“处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现状和质量如何?能否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成人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鉴于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2],笔者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2016年成人教育学硕士(代码:040107)和博士(代码:040107)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各院校相关研究生招生网站所公布的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获取到各招生院校地域分布、培养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发展现状和培养取向,以期為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质量,并为有志报考成人教育学专业的考生提供现实参考。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国仅有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成人教育学博士点,并且每年的招生人数也仅限2人。该博士点设置了成人教育基本原理、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工作场所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继续教育与人才发展研究等4个培养方向,其入学专业考试主要有成人教育及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2个考察科目。在硕士研究生层次上,全国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26所。本节着重分析了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及其类型、招生院校地域分布、培养方向设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类别等信息。

(一)招生院校及其类型

高等院校是我国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招生院校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校研究生的水平,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院校的分析可为研究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3]。2016年,全国仅有26所院校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如表1所示。其中“985工程”院校有3所,在全部招生院校中所占比例为1154%;“211工程”院校有8所,在全部招生院校中所占比例为3077%;其他非重点院校在所有招生院校中居多,数量有15所,占全部招生院校的5769%。师范类院校是培养成人教育学人才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当前师范类招生院校数量略多于非师范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有15所,在全部招生院校中占5769%;非师范类院校有11所,在全部招生院校中占4231%。

院校所在地域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与发展[4],因而从招生院校地域分布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对研究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华东地区有11所院校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数量上在全国各区域中居首位,占全国总量的42%;西南、华北和华中地区的硕士点数量分别为5个、4个和3个,分布相对均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9%、15%和12%;而东北、西北、华南地区的硕士点数量较少,各区域都只有1所院校招生,均占总量的4%。基于行政区域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共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省份数量较少,在全国31个(港、澳、台除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所占比例只有5161%。各省硕士点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上海和江西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最多,都有3个,同占全国总量的1154%;河北、浙江、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同有2个硕士点,仅次于上海和江西,均占全国总量的769%;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河南、广东、重庆、陕西的硕士点均为1个,均占全国总量的385%。

(三)培养方向设置

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般是招生院校根据该校本学科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所设置[5],对研究生培养方向数量以及类型的分析,有助于探究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据统计,25所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不区分培养方向”)共设置了82个培养方向,平均每所院校培养方向的数量为328个。四川师范大学在该专业设置有10个培养方向,在数量上居全国高校之首。该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均设置了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对应的培养方向数量为6个和4个;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6个培养方向,居第二位,体现了该校在成人教育学科上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强大的科研实力;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均设置了4个培养方向;此外,还有14所院校培养方向的数量为3个,5所院校设置了2个培养方向,长江大学仅设置了“媒介素养教育”1个培养方向。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设置情况,笔者对该专业招生院校设置的培养方向进行了聚类处理,并选取有5个以上院校设置了的培养方向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当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方向,如表2所示。其中,成人教育理论作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较多院校将其作为基本的培养方向,数据显示,设置了此方向的招生院校数量有16所。开设成人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方向的招生院校也相对较多,分别达到12所与10所;开设教师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比较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培养方向的院校数量分别为6所、6所、5所、5所、5所。

(五)考试科目类别

招生考试作为研究生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起着把好“入口关”的重要作用[7],所以考试科目设置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通过对26所院校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进行整理发现,各院校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初试考试科目都是以教育学基础综合作为考核的专业课,并没有针对性地为成人教育学专业设置考试大纲。目前,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国统一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设置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代码为311),二是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有13所院校选择教育学全国统考的方式來选拔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选择自主命题的院校数量也有13所,各院校自主命题的考试范围也多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4门基础课程,但是考试选材与考试题型更具灵活性。

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状况与招生院校所在区域、建设水准、招生方向设置、培养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综合上节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招生数据的统计,可得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一)博士研究生教育薄弱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专业学科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成人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从事成人教育学研究的学术创新人才相对匮乏。自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首个成人教育学博士点以来,该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至今无其他“建树”,全国仍仅有华东师范大学1个博士点,每年招收的人数也仅限于2人。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领域都亟需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研究和管理型人才。显然,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学博士人才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社会对此类拔尖人才的需求。目前,全國共26所高校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这些有能力设置成人教育学博士点的院校可以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学科结构,增设成人教育学博士点,招收成人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上是面向7个大区设置的,高等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各大区的中心省份和城市,并由中心省份和城市向大区产生辐射[8]。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在总体上的分布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东部强、中部次之、西部弱”的特点相一致。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有11个硕士招生点,约占全国招生点总量的一半,西北地区则仅有陕西师范大学1个硕士招生点。但在山东、天津等经济教育实力较强的省(市)却没有招生点,北京、广东的硕士点也仅有1个,这些省(市)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点数量与该省(市)的经济教育实力不太匹配,很难满足这些地区对成人教育学人才的需求。因此,东部成人教育学硕士点较少但经济教育基础较强的省份应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所依赖的资源要素的投入,在有实力的高校增设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并做大、做强。在西部成人教育学科实力较弱的省份,当地政府与高校应加强互动。政府可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注入来吸纳成人教育学人才,培育成人教育学科生长的土壤;高校成人教育学科的建设也要更多地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开设有区域特色的、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方向,并做专、做精,以此形成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补。

(三)招生院校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

我国成人教育领域不断扩大,成人教育内涵日益丰富,其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亟需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人才。从招生院校数量来看,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招生院校仅有26所,总招生人数也仅有107人,在社会对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该学科本科教育尚未建立的背景下,招生院校及总招生人数都有过少之嫌。在所有招生院校中,研究型重点院校(“985 工程”和“211 工程”)仅有11所,非重点院校占了较大一部分,这样的院校结构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商榷。此外,在硕士点招生人数的设置上差异较大,招生人数最多的达15人,最少的仅有1人。招生点和招生人数的设置切不可盲目求多,也不可过少,应根据地域人才需求、院校综合实力、专业师资力量等情况来综合考虑。部分成人教育学办学研究水平较弱的院校可与实力较强的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研究生,促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四)培养方向设置有待优化

从数据分析中可知,院校设置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多是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有12所院校设置了成人教育管理方向,11所院校设置的培养方向与人力资源建设相关,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方向开设的院校也较多。还有一些院校设置的培养方向甚至全都是实践应用研究,并不涉及成人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对此,固然可以解释为这是由成人教育学科的实践指导性特点所致[9]。但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其学科的建立、认可、发展、成熟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推进,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决定了本学科发展的高度[10]。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还未形成,因此,院校在设置成人教育学培养方向时,既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强化实践应用研究,也应利用具有广阔的学科视野与准确的价值定位、积极寻求学科间的融合等方式来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齐头并进,用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应用,以实践应用来发展及完善理论研究,才能促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五)入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在我国成人教育学本科教育尚未建立的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試科目全部为教育学综合,反映出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科门类下二级学科的学科属性。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归属于教育学科所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而招生院校考查入学者对成人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则是通过学校组织的复试进行评价。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正处于改革、发展、创新关键时期的独立学科,需要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强化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而不仅仅也不应该是“成人”与“教育学”的简单综合。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将初试科目设置为教育学综合,复试时才考查成人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这样的招生考核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兼顾了成人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这个大前提下,并突出强调了成人教育学的独立性值得深思。

四、结语

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發展,成绩显著,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2016年全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方向从招生院校及其类型、招生院校区域分布、培养方向设置、招生人数和考试科目类别5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成人教育学博土研究生教育较为薄弱、招生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招生院校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培养方向设置有待优化、入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等现实状况。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成熟,还需要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科教育方法体系,培养出更多成人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使其参与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曾青云,宋琼.建设中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新常态[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

[2]杨方琦,杨晓宏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看我国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5)

[3]徐琳,孙跃东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与培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

[4][8]赵琳,刘惠琴,袁本涛我国研究生教育省际发展状况及其特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5]桑宁霞,韩丽困厄与出路: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6]马小芳2002~200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类结构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2)

[7]高升关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科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9]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

[10]黄瓅,陆松,邹晓春从就业视角谈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研究生教育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02:01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37:33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10:28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 06:36:33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 06:34:0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3:23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7:56
建筑学建造教学探讨
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2:46:49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商(2016年14期)2016-05-30 17: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