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北京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2017-05-30 19:42昌忠泽毛培
关键词:投资新常态消费

昌忠泽 毛培

[摘要]摘要 新常态下北京经济发展呈现出中高速增长、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等趋势性特征。从“三驾马车”角度分析要素投入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到,消费和投资对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出口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对北京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角度分析新常态下北京经济增长潜力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估测未来北京市的潜在增长率水平。结果显示,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未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与以往相比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潜力;改善投资结构,挖掘投资潜力;培育外贸竞争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新常态;北京经济增长;消费;投资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F1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7)02007609

新常态下,北京经济从总量、结构和发展动力上出现了新变化,区域层面的“北京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2015年3月26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刻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新常态、高精尖、京津冀三个关键词牢记于心。[1]

一种经济状态能够发展成为常态一定是合乎规律的。只有具备新的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内在必然性的状态才能称为新常态。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下的北京经济发展,必须从北京的实际情况出发认识新常态:新常态下,北京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北京经济增长潜力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在当前发展水平上估测的未来经济增长率呈现出什么趋势?如何挖掘北京经济增长潜力?上述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北京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分析框架

根据经济学理论,GDP可以看作是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种需求之和“三驾马车”构成。其中消费需求直接推动GDP增长,同时也可以作为中间变量拉动投资、出口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在短期内可形成巨大需求,长期则可以逐步增加社会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出口可以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使产业结构经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进行调整优化,同时通过对技术、资本等进口,使国内生产突破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快技术更新,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从支出角度分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然后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占北京GDP比重的变化情况来剖析北京经济发展现状。沈利生对比了“三驾马车”和支出法国民生产总值中各要素的组成部分,得到了两者不能视为同一概念的结论,[2]本文在此并不细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旨在把握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二)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北京GDP增速首次跌破8%,达到77%,2014、2015年的北京GDP增长率分别为73%、69%。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使北京现有经济存量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同时,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的实施,将对北京新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北京將进一步加大落实对周边区域产业对接与转移的力度,未来几年,北京经济面临的增长压力大于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

从“三驾马车”角度看,北京消费支出的贡献率逐年增加。2015年,北京消费率已达6302%,比2014年提高052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贡献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受“转方式”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对GDP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4144%,下降到2015年的3689%。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大多为负值。下表为从支出法角度分析1995—2015年的北京GDP构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5—2015年期间,消费对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从1995年的29%提高到2014年的6302%;资本对GDP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74%下降到2013年的3689%;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2006年之前一直为负,之后稍有改观,但总体影响并不显著,可以说,在支出法核算框架下消费和投资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几乎占了绝大部分,净出口影响效果很小。根据经济学理论,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进口,净出口贡献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口对北京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面具体结合1995年以来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来分析北京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1.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北京作为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扩大内需可有效地保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消费比重先呈现下降趋势,在2004年降至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但仍然没有达到2001年以前的水平,说明消费仍然有提升空间;消费波动在2005年达到峰值,2008年之后呈上升趋势。扩大内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北京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亟待挖掘和提高。

2.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几十年里,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的增加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积累物质基础。然而,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单纯地依靠投资发展经济,这个增长是有限度的,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近年来的经济放缓,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图2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北京GDP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波动呈不规则变化但大体平稳。

3.北京出口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虽然净出口对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远不如消费和投资,但我们不应据此低估出口对北京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贸易依存度①不断攀升,2006年高达65%,近些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45%左右。新常态前,北京对外贸易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3年为缓慢增长阶段,1994—2002年为平稳增长阶段,2003—2008年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出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然而由于北京属于资源极为短缺地区,加之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了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因此,出口增长的速度远不及进口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呈现出规模大、集中度高、逆差大等特点。从图3中可以看出,北京出口占GDP比重已从1995年的568%下降至2015年的154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固然与消费和投资占GDP绝大部分比重有关,但同时也与北京单一的出口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掩盖的事实是出口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走势可结合图3中的波动情况得出。

4.小结

上述分析表明,消费和投资对北京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出口量虽呈稳步上升趋势,对北京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北京自身资源的劣势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口需求远大于出口需求,从而造成北京长期的贸易逆差。

二、新常态下北京经济增长潜力制约因素分析

(一)消费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强调,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近些年来,北京消费规模虽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1.收入增速缓慢影响消费整体水平

当前关系到民生的收入分配制度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虽然近年来相关改革不断推出,如调整最低工资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但收入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速、甚至低于CPI涨幅的现象在大多数行业普遍存在,北京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放缓,将会制约北京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2.消费服务供给短缺制约居民潜在消费能力释放

按照消费结构升级规律,在完成耐用品的消费结构升级之后,居民在文化、娱乐、休闲、健康等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但由于文化产品消费服务供给明显滞后,广大居民所需要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出现短缺,进而影响到北京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3.信息消费存在诸多制约发展因素

北京市信息消费发展起步早,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市场潜力巨大,但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一是支撑信息消费的增长点较为单一。近年来,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带动了家用电器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的增长,但产品种类仍显不足,企业集中度高,支撑点较为单一,信息消费市场仍需要多元化的信息产品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服务价格偏高。目前北京市计算机、智能手机、宽带以及无线网络普及率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在网速和价格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据2014国际电联(ITU)测算的固定宽带人均国民收入比中(Fixedbroadband prices as a percentage of GNI p.c.),中国为358,而美国和日本仅为037和053。①此外,手机4G网络建设尚需加强,网络覆盖率以及资费偏高问题仍有待解决。三是信息消费环境有待优化。信息泄露、网络欺诈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金融案件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据调查,184%的受访者在网购过程中有“信息被泄露”的经历,26%的受访者有“因网购而使银行卡被盗刷”的经历。[3]

4.人口红利下降影响消费需求增长

人口是消费增长的基本因素。从增量看,2015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较2014年有所下降,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流动人口规模有所下降,住宿餐饮、制造、建筑、批发零售、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来就业人口比2015年初有所减少。随着北京人口调控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步伐的进一步提速,增速还将继续回落,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消费增量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从人口结构看,2013年北京人口抚养比已达229%,北京65歲以上老龄人口比重高达92%,远远超过国际上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4]尽管“银发族”群体收入稳定,更愿意在旅游休闲、养生保健等方面增加消费支出,但根据国内外经验,老龄人口的消费支出与中青年群体相比总体上还是呈下降趋势。因此,人口红利下降将会制约北京消费需求增长。

5.北京促进消费结构优化的供给环境尚不完善

商业设施是居民消费最直接的载体。目前北京中心城区大型商业设施发展快速,但是空置率却居高不下。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全年平均空置率达84%,超过商业地产6%的空置率警戒值。[5]同时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尤其是新城等人口快速聚集区和农村地区的商业服务设施相对不足。

从市场角度来看,买方和卖方市场信息不对称,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和消费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是制约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搭建服务型信息平台、完善消费市场环境、全方位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迫在眉睫。

(二)投资

1.产业调整疏解给投资带来不利影响

2014年,在《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版)》的指导下,部分不适宜北京经济发展的产业得到控制。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下降681%、643%、688%。[6]但由于政策细则不够明晰以及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整体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均出现大幅下降。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转型、引入高端项目需要时间和过程,短期来看,北京市工业投资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工业投资占北京投资比重仅为10%左右[6],但由此引发的对全社会投资、工业生产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仍需关注。

2.近年来北京投资效率不断下降

据测算,2009—2013年,北京平均每增1元投资可带动GDP增加024元,低于2000—2008年028元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05~1元的水平。[3]反映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不断走高,表明投资效率下降。ICOR反映了增加一个单位的GDP需要几个单位的投资,其数值越大,表明投资效率越低。2000—2012年,北京平均ICOR为363元,即每增加1元的GDP,需要增加363元的投资,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09元,也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一般为1~2元)。[7]

3.债务风险与基础设施投资两难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在原始债务规模不断累积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将使债务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不断增加。同时,债务风险的增加也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形势预期的判断,增加政府融资的难度。

(三)净出口

1.外贸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北京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

随着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租金价格等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对于外贸企业而言,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北京作为国内一线城市,要素价格上升的幅度和频率远甚于其他城市和地区,其影响亦更加严重。

根据2015年2季度北京制造业企业调查(2015年7月3日)数据,企业在选择“生产经营和采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时,位居前三位的是市场需求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和资金紧张。这三项指标比重远超其它因素,已成为制约北京市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见表2)。[8]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不利于北京出口增长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各国为促进就业、培育国内战略产业,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近年来北京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软件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产品上,并且这种发展态势随着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級将进一步强化,北京市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新型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从而不利于北京出口的稳定增长。

3.北京利用外资面临产业集群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

近年来北京利用外资增速呈现出下滑趋势,北京利用外资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北京吸引外资最大的制约瓶颈是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存在严重的产业断链现象,缺乏跨国公司发展所必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北京虽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但没有同周边各省市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整体经济规模效益,没有形成类似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产业配套的良性模式。其次,近年来北京劳动力生活成本和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成本优势不断丧失,加之我国其他发达地区和城市也在极力争取中高端外资,使得北京外资面临分流的危险。

三、北京未来潜在增长率预测

(一)理论部分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和情景分析法对北京2017—2025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估算。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和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选择1978—2016年的年度数据,以2005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其中,Y代表总产出;K代表资本要素投入;L代表劳动力要素投入;A代表一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以外的部分,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经济结构转型等,通常称之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其中,α代表资本的产出弹性,β代表劳动的产出弹性,在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条件下,α+β=1。

对生产函数①进行变形,方程两边取对数可得:

对方程②求导可得:

上述分析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水平;二是资本存量的增长水平;三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水平。其中,劳动力状况可由统计数据直接获取,资本存量采取永续盘存法计算,[9]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则需要进行估算,表3为经永续盘存法计算的北京1978—2016年资本存量。

从方程③可以看出,产出增长率减去要素投入增长率后可得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当α+β=1时,方程②可转化为:

对应的回归方程为:

当α+β≠1时,也就是不满足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前提时,对应的回归方程为:

即方程⑤和方程⑥的差异在于前者施加了“α+β=1”的约束,此处可通过F统计量检验北京市是否符合“α+β=1”的假设。

表4显示,方程拒绝“α+β=1”的假设,据此估计方程⑥,可得α=0.502,β=0.888。将α、β代入方程③,可得到全要素增长率。下表为1979—2015年的年度增长率数据。

在得到上述各要素增长率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度。图4为1979—2016年各要素贡献度趋势图。

(二)未来增长率预测

从表4和图4可以看到,资本存量增长率从整体上趋于下降,其要素贡献率亦呈明显下降趋势;劳动投入增长率在1978—2016年整个时间段内起伏不大,并且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逐步上升的阶段,2010年以来稳定在3%左右,这种变化很可能与1990年代国企改革和大量劳动力流入有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基本围绕水平线上下浮动,在三者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2011—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京经济发展模式处于较低层次,增长源泉更多地来自要素投入和人口红利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结合北京市最新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本存量增长率继续处于下降趋势、劳动增长率趋于不变和全要素增长率继续呈现负值的可能性居多。

根据上述分析,在预测2017—2025年北京资本存量增长率时可结合整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波动程度进行推算;劳动增长率选取整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选择2011—2016年的平均水平值。由此可得2017—2025年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如下

从结果看,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未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的可能性较大,并且与以往相比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然而,由于未来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众多,特别是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横空出世,本文的计算只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参考。

四、新常态下激发北京经济增长潜力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潜力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合理消费率在70%以上,而北京市2014年为625%,消费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影响居民消费的众多因素之中,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已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通过采取减税、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多种辅助手段,促进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此外,还应积极发展和培育以新型城镇化、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增长点。

1.同工业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等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提升消费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带动与此相关的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通州区成为继大兴区之后北京第2个试点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北京一个新的重要消费增长点。

2.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战略产业,在传统消费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態势良好,单位数量不断增长,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载体。截至2014年底,北京20个功能区内共有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74万家,从业人员1199万人,全年实现收入94224亿元。[10]2016年10月,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进一步释放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潜力作出了部署,力争引导和规范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首都“文化名片”。

3.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是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互联网+服务”改变了北京市民的生活消费习惯,提高了生活便利度和公共服务效率,催生了大量创业、就业机会,并形成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未来北京应着力推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北京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改善投资结构,挖掘投资潜力

坚决落实《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模式,加快推动电信、电力等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垄断行业实现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同时,北京市要建立市场化、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近年成立的多项产业基金的运作,尝试建立约束机制、信用评级、审批制度、预警系统等,杜绝政府违规担保等现象的发生。

(三)培育外贸竞争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近年来,受国内外需求放缓、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北京整体对外贸易运行保持低位。要抢占新一轮的发展先机,北京必须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1.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北京企业“走出去”步伐

一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城市轨道、中国高铁等建设优势,支持北京企业承揽国际重点项目,带动高铁、特高压电网、轨道交通设备、核电、通信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并努力实现由单纯出口向产品和服务出口协同发展转变。二是支持北京企业拓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尤其重视获取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等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机会,实现以资本换技术策略。三是推进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合作,支持能源资源海外开发,稳定能源资源供应。鼓励和支持钢铁、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将直接进口资源转变为进口原材料,推进北京制造业向高精尖转变。

2.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

首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引导外资进入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作用较强、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领域。同时借助全球产业链整合的背景,发挥市场优势,吸引产品研发设计、成品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的企业来京布局,推动制造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落实国家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和对外投资审批制度等方面的各项改革举措,破除行政障碍,提高行政效率,减少非市场化干预。

其次是继续推动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完善马坊、马驹桥口岸设施功能,积极争取更多开放口岸资质,减少通关环节,积极推广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通关成本,发挥三地各自享有的先行先试等制度创新优势,打造区域开放发展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吴迪:《把新常态高精尖京津冀三个关键词牢记于心》,《北京日报》2015年3月27日。

[2]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龙露:《调查称184%网购者信息曾被盗用》,《北京晚报》2014年3月13日。

[4]北京市統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主要数据解读》,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ndsjfpfb/2013n/201406/t20140618_274951.htm。

[5]张晓丽、杨静:《提振北京消费从何处入手?》,《投资北京》2015年第6期。

[6]林明金、刘岚芳等:《2015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页。

[7]李小敏、吕艳芹:《当前北京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北京人大》2014年第9期。

[8]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季度北京制造业企业运营总体平稳》,http://www.bjstats.gov.cn/tjsj/sjjd/201511/t20151123-321187.html。

[9]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0]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成为首都创新发展新载体》,http://www.bjstats.gov.cn/tjsj/sjjd/201511/t20151123-321182.html。

Research on Beijing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under the New Normal

CHANG Zhongze, MAO Pei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of Economics at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Beij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shown some tre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edium and high speed growth, Jing Jin J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put factors to Beij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angle of “three carriag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of Beijings GDP growth rate has been dominant, exports showed a steady upward tre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Beijing economy.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restraining factors of Beijing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forecasts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Beijing in the future will remain at a low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past. And then,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consumption,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and to cultivate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 The New Normal; Beijing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consumption; investment

猜你喜欢
投资新常态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新消费ABC